Workflow
《叫我大掌柜》
icon
搜索文档
★透过文博会读懂文化产业含科量含金量大流量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在屏幕上勾勒一个图案,选择印象画派风格,数秒即可生成相应风格的图画;戴上脚踏,挥动两根鼓 棒"敲击"空气,即可沉浸式敲打架子鼓……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 称"文博会")上,这样科技与文化深度交融的场景随处可见。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在广东深圳拉开帷幕。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文博会历来是观察中 国文化产业的一扇重要窗口。当前,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日益突出,文化+科技已成为行业 不可忽视的一股浪潮。因此,本届文博会强调文化科技双核驱动,不仅汇聚了全球文化"顶流",还吸引 了一批科技"新势力"参展,极高的"含科量"成为最大看点。记者实探文博会,通过采访多家上市公司及 初创企业发现,科技已深入渗透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的整个链条之中,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和变革。 打造文化创作生产新范式 走进本届文博会的腾讯展区,"打造好用的AI,让中国故事被世界看到"这句话首先映入眼帘。腾讯有关 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作为拥有文学、影视、音乐、游戏、电竞、动漫等多个内容板块的公司,腾 讯致力于通过文博会,展现以腾讯混元大模型为技术基底的数字工具如何融入到 ...
广东加快推动文化产品扬帆出海
经济日报· 2025-06-09 05:44
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 - 广东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2.5万亿元,约占全国六分之一 [1]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同比增长10.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1] - 采用虚幻引擎、VR技术、AI三维重建等高科技手段,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如《广府梦华录》项目高精度复原广州2000年前历史风貌 [1] 游戏产业出海 - 2024年广东移动游戏出海营收占整体游戏出海规模的99.16%,广州游戏产业总营收约1406.67亿元,海外营收190.58亿元,占全省出海游戏总营收的45% [2] - 三七互娱《叫我大掌柜》游戏以宋朝商贸文化为背景,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广府文化等主题,触达全球用户3.6亿人次,用户参与人次提升20% [2] - 三七互娱打造内部游戏行业大模型"小七",构建全链路AI赋能生态,提升游戏研运工业化水平 [3] 短剧出海新趋势 - 广州光盒动力年产出50余部精品短剧,总播放量超10亿次,海外短剧发行数百部,形成从内容生产到全球发行的全链条能力 [3] - 光盒动力以"AI技术+全球发行+生态共建"为支柱,通过"短剧+"模式赋能多行业出海发展 [3]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广东省发布87条政策措施,覆盖影视、演艺市场、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领域,鼓励内容产品扬帆出海 [4] - 政策突出7方面创新,包括扶持精品生产、全产业链扶持、大湾区协同联动、前沿技术应用、文化出海、人才引进培养及营造良好环境 [4][5] - 广州市黄埔区加快打造广州游戏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创建全省版权创新示范区 [5] 未来发展趋势 - 游戏产业被视为引领数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游戏不仅是娱乐,更是文化载体和科技试验场 [6] - "游戏+AI"、"游戏+短剧"等新风口趋势将推动产业链协同,以精品游戏带动文旅和文化传承 [6]
三七互娱获评“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中证网· 2025-05-28 19:29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认定了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旨在培育国际竞争力强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并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1] - 三七互娱及其发行的游戏《叫我大掌柜》分别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 [1] - 名单首次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公布,网络游戏等"文化新三样"出海企业和项目占比较高 [1]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三七互娱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超过120款游戏,移动游戏最高月流水达23亿元 [2] - 2024年公司游戏出海收入57.22亿元,占总营收33%,位列行业出海第一梯队 [2] - 除美日韩等成熟市场外,公司正拓展巴西、俄罗斯等增量市场 [2] 产品与文化融合策略 - 《叫我大掌柜》通过古代商业题材和传统节日运营活动(如春节、端午、中秋)展现中国文化,成功入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2] - 公司采用版本联动(如广府文化版、南海丝路版)增强产品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文化与全球叙事的结合 [2] - 公司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设计,例如游戏画面和玩法中体现的商业繁荣场景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以精品内容为核心,科技创新为驱动,开放生态为支撑,持续探索文化出海新模式 [3] - 目标是为全球玩家提供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游戏产品,强化文化输出使命 [3]
数智浪潮下破圈出海,中国文化如何跨越地界与认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4:56
近年来,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新兴文化载体,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服务的出口增长。其中, 游戏产业表现尤为亮眼。据统计,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已达到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再 创历史新高。 2025年5月27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内,一场关于"数智赋能文化贸易"的头脑风暴在此展开。这场高规 格论坛,汇聚了政府官员、学者、企业领袖,从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展示的"数字故宫"蓝图,到泡泡 玛特副总裁陈晓芸讲述潮玩征服全球年轻人的故事;从三七互娱用AI技术"再造"游戏生态,到自贡彩灯 协会会长沈宏跃揭秘AI算法如何让传统灯会变身国际网红,他们共同探讨一个核心命题:在数字化与 智能化重塑全球格局的当下,中国文化如何借力技术浪潮,突破地理与认知边界,实现更深远的国际影 响力。 政策护航:国家战略下的系统性布局 "经济强国必然是贸易强国一样,文化强国建设与文化贸易之间也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 系……"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在论坛上强调,文化贸易不仅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 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这一观点背后,是国家层面对文化出海前所未有的重视。 202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 ...
中国文化出海从“卖产品”到“卖生态”,数智技术重塑文化贸易新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21:5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深圳报道 故宫的文物通过三维建模"活"了起来,中国潮玩在海外掀起"盲盒热",中式剧情游戏成为年轻人探索东 方文化的入口,AR全息表演剧场《屈原》获国际大奖……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进行全球化叙事 的新语言。 5月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分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学界、产业 界嘉宾,共同描绘数字时代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新图景。 进入数智时代,技术重构了文化产业,也重塑了文化国际贸易格局。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 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介绍,数字技术极大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全球化,带来文化生产模式、创作 模式、交易模式、市场开拓方式等变化。 面对全新的出海格局,企业唯有"以变应变"。中国文化新经济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上海大学文化新经 济研究院联席院长赵迪认为,相比以往依赖文化内容出海的单点突破,目前中国企业出海正迈向更深层 次的系统出口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有着自己的探索。例如,《叫我大掌柜》将广州骑楼、海上丝绸之路植入剧情, 泡泡玛特IP引爆全球唤起情感共鸣,华强方特主题乐园成套出海带动文化认同。同时,政策也在不断助 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
境外营收占了1/3!三七互娱杨军道出背后“三大法宝”:研运一体、IP生态、科技赋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2:58
文化贸易与游戏出海 - 中国文化贸易在出海征程中成绩斐然,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成为"新三样",每100个海外玩家中有15个玩中国制造的游戏 [2] - 公司是中国最早通往海外市场的游戏公司之一,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超过120款游戏,2024年境外收入达57.22亿元,占营收三分之一 [2] - 文化全球化探索经验包括研运一体、IP生态、科技赋能 [2] 研运一体与市场适配 - 研发与运营团队深度协同,研发需研究不同市场的文化特点、玩家喜好及趋势,例如欧美偏好策略类游戏,亚洲偏好模拟经营类 [3] - 发行渠道因地区而异,中国习惯移动支付,部分海外地区仍依赖点卡付费,触达渠道可能为线下 [3] - 游戏出海也是IP内容出海,公司打造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原创IP如《叫我大掌柜》,并在全球游戏中植入中国功夫、广府文化等元素 [3] 人工智能与游戏产业升级 - 中国游戏在品质、画质、玩法等方面已达世界一流水平,得益于庞大工程师基础 [4] - 公司已将AI应用于研发、推广、运营全链条,开发400多个智能体应用,覆盖美术、投放、客服等维度,提升工业化水平 [4] - AI动作捕捉技术将效率从传统设备依赖提升至10-20秒完成,模型可复用修改,显著提高能效与精度 [4] 未来发展方向 - 文化贸易从实体输出转向数字赋能,公司将继续推动游戏与文化深度融合,助力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5] - 依托AI、大数据构建智能化游戏生态,提升研发运营效率,为全球玩家提供更具沉浸感的体验 [5]
聚焦文博会丨穗企业秀“肌肉” 科技赋能让文化“走得更远”
广州日报· 2025-05-26 23:13
大多数人提到"街机"想到的是怀旧,然而游戏既是文化,也是产业,产业要发展就离不开精耕细作。65 寸4K超大屏幕、炫酷外观设计、三国元素……这些都是游戏能"火"的原因,而成功离不开钻研。华立 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公司成立于2010年,如今已经形成设计、研发、制造、发行、营运、服务 的闭环,有完整的设计研发体系,是国内最大的商用游乐设备发行与运营综合服务商之一。" 你想过踩着动感单车,也能"穿粤"浏览城市历史;在文化景点戴上MR眼镜,就能感受幻境光影秀;而 游戏电竞也能用别样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助力文化出海……日前,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广州馆以"花 城"为底蕴,以数字文化为纽带,打造了原创动漫、演艺影视、游戏电竞、数智文娱、文旅融合、广州 礼物六大展区,组织多家广州本土企业展出各自产品。 在广州馆之外,也有不少广州本土企业亮相文博会。颇有意思的是,有的企业聚焦的是技术如何赋能文 化产业,不断钻研基础技术;有的企业深扎垂直领域,在短视频出海闯出了一片天地;也有的企业致力 于在动漫IP开发上不断打造完整的生态链条。 不同领域的企业从科技到文化,不断开辟数字文娱的新体验,在文博会上给大家带来了能玩、能看、能 消费的 ...
网络游戏 | 把传统文化写进游戏里 “广州造”游戏频频出爆款 “游戏+文化”助推企业出海
广州日报· 2025-05-26 03:00
政策支持 - 广东发布六大文化产业"政策包",其中《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原创精品和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产业集群、完善支撑体系、强化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广州市扶持游戏电竞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推动游戏电竞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集研发、孵化、展示、赛事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 [2] 行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州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到1406.67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全国比重43.2% [2][8] - 广州游戏收入接近全国一半份额,成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 产业集群与生态 - 天河区科韵路"游戏第一街"集聚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及200余家中小游戏企业,构建了从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到全球运营的完整产业生态 [2] - 广州游戏产业已形成集研发、发行、电竞、直播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 小程序游戏赛道 - 2022年—2024年小程序游戏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82.3%,成为"吸金"王者赛道 [3] - 《2024年中国小游戏百强企业榜》显示,广州上榜企业2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头部企业三七互娱的《寻道大千》、四三九九的《小小英雄》等游戏全球畅销 [3][8] 精品化游戏 - 广州正出现一批以"精品化"游戏出圈的企业,如灵犀互娱的《代号鸢》、库洛游戏的《鸣潮》、深蓝互动的《重返未来:1999》、诗悦网络的《望月》 [4] - 这些游戏以精美的制作水准、优秀的长线运营能力受到玩家热捧 [4] 出海战略 - "网络游戏产业政策措施13条"提出打造"粤产游戏出海矩阵"和"游戏企业出海联盟",推动广东原创游戏走向国际市场 [5] - 2024年广州企业海外营收为190.58亿元,三七互娱的《Puzzles & Survival》进入52个地区iOS畅销榜前十,库洛游戏的《鸣潮》登顶107个国家和地区的iOS免费榜 [6] 文化融合 - 广州游戏企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等元素融入游戏创作,如三七互娱的《叫我大掌柜》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背景 [6] - 三七互娱计划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元素,利用AI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呈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传承 [6] 科技创新 - "网络游戏产业政策措施13条"支持游戏科技创新,重点对虚拟引擎研发、游戏大模型训练、算力效率提升、先进技术转化、数据安全保障等领域进行支持 [7] - 网易游戏的《逆水寒》手游推出全球首个游戏内的AI大模型竞技场,贪玩游戏自主研发"洛书系统"和"河图系统",优化广告与运营策略 [7]
文化科技融合 当游戏成为传统文化传播载体
北京商报· 2025-05-25 22:20
全球化布局与出海战略 - 公司最早于2012年通过代理发行进入东南亚市场,逐步积累海外运营经验并站稳脚跟 [3] - 采用"因地制宜"战略,根据不同地区文化特点和用户偏好制定本地化运营策略,业务延伸至欧美、日韩等头部市场 [3][4] - 目前储备二十余款重点产品面向全球市场发行,包括《斗罗大陆:猎魂世界》《代号MLK》等 [5] 代表产品与市场表现 - 《Puzzles Survival》融合"三消+SLG"玩法,累计流水超百亿元,入选SensorTower亚太"最佳玩法创新手游" [4] - 《Puzzles Chaos》作为迭代产品,美术和特效表现提升,多次跻身全球策略品类畅销榜前二十名 [4] - 《斗罗大陆:魂师对决》最高月流水超7亿元,iOS畅销榜TOP4,成功进入欧美、东南亚市场 [5] 文化融合与创新 - 《叫我大掌柜》以北宋汴梁市井为场景,植入五羊雕像、骑楼等广府文化元素,展现中国古代商业文化 [7] - 《Puzzles Survival》与广彩非遗技艺联动,通过宣传片和艺术品向全球玩家展示中国文化 [8] - 公司将玩法题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推动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 [11] AI技术赋能研发运营 - 自主研发游戏领域行业大模型"小七",覆盖市场分析、美术设计、广告投放等全业务流程 [10] - 借助AIGC工具快速生成地域文化特色的角色与场景,如《Puzzles Survival》中还原"七星拳"中国功夫 [10] - AI技术提升内容创作效率和多样性,支持本地化运营策略 [10][11]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2025年国务院政策文件为游戏企业出海提供支持,契合"文化强国"战略 [5] - 公司将继续深化全球化布局,运用新兴技术推出高质量产品促进文化传播 [1][12]
透过文博会读懂文化产业含科量含金量大流量
证券时报· 2025-05-23 08:07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 - 文博会强调文化科技双核驱动,汇聚全球文化"顶流"和科技"新势力",科技深入渗透文化生产、消费、传播全链条 [1] -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4万亿元,其中数字化、智能化相关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同比增长9.8% [4] 文化创作生产新范式 - 腾讯通过混元大模型技术融入内容生产全产业链,大幅加快文化宣传产品生产流程 [3] - 三七互娱自研行业大模型"小七"支持广告投放、素材生成及代码文本创作,国内发行端AI视频占比接近80%,海外占比70% [4] - AI智能客服已进入三七互娱所有游戏,准确率超过80% [4] 文化消费体验新空间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成为文旅景区"流量担当",通过定制化IP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6] - 宸境科技VR项目《天枢·古运河的心跳》将无锡地标与非遗元素融入虚拟游船体验,提升景区收入 [7] - 机器人、VR眼镜等智能硬件需避免同质化,可通过定制化外观、语言及衍生消费开辟新路径 [7] 文化传承传播新可能 - 三七互娱游戏《叫我大掌柜》以国风美术风格融入传统节日,海外推广触达3.6亿次用户 [9] - 腾讯云AI影像修复技术修复30多部经典戏曲作品,填补残缺并提升视频细节质感 [10] - 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歌舞机器人模仿潮汕英歌舞,杭州何璇智能机器人演奏《青花瓷》,展现科技与文化融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