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大掌柜》

搜索文档
★透过文博会读懂文化产业含科量含金量大流量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强调文化科技双核驱动,汇聚全球文化"顶流"和科技"新势力","含科量"成为最大看点 [1] -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已深入渗透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的整个链条 [1] -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4万亿元,其中数字化、智能化相关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高出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3] AI技术赋能文化生产 - 腾讯通过混元大模型技术基底融入内容生产全产业链,大幅加快文化宣传产品生产流程,如AI生成网络文学出海宣传海报仅需输入画面元素及风格即可快速完成 [1][2] - 三七互娱自研行业大模型"小七"支持广告投放、生成游戏素材及代码文本创作,国内发行端AI视频占比达80%,海外达70%,AI智能客服准确率超80% [2][3] 智能硬件重塑文化消费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进入多地景区,通过定制化IP(如道士形象)提升文化传播效果,成为景区"流量担当" [3][4] - 宸境科技VR游船项目《天枢·古运河的心跳》结合无锡地标与非遺元素,15分钟沉浸式体验助力景区差异化升级,已在"五一"假期落地创收 [4][5] 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出海 - 《叫我大掌柜》游戏以国风美术和传统节日元素吸引海外玩家,《南海丝路》版本推广触达3.6亿次海外用户 [5][6] - 腾讯AI影像修复技术转录修复30多部经典戏曲作品,解决上世纪影像的残缺、抖动等问题,使呈现更细腻鲜活 [7] - 群宇互动歌舞机器人模仿潮汕英歌舞,何璇智能钢琴机器人演奏《青花瓷》,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合 [7]
广东加快推动文化产品扬帆出海
经济日报· 2025-06-09 05:44
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 - 广东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2.5万亿元,约占全国六分之一 [1]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同比增长10.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1] - 采用虚幻引擎、VR技术、AI三维重建等高科技手段,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如《广府梦华录》项目高精度复原广州2000年前历史风貌 [1] 游戏产业出海 - 2024年广东移动游戏出海营收占整体游戏出海规模的99.16%,广州游戏产业总营收约1406.67亿元,海外营收190.58亿元,占全省出海游戏总营收的45% [2] - 三七互娱《叫我大掌柜》游戏以宋朝商贸文化为背景,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广府文化等主题,触达全球用户3.6亿人次,用户参与人次提升20% [2] - 三七互娱打造内部游戏行业大模型"小七",构建全链路AI赋能生态,提升游戏研运工业化水平 [3] 短剧出海新趋势 - 广州光盒动力年产出50余部精品短剧,总播放量超10亿次,海外短剧发行数百部,形成从内容生产到全球发行的全链条能力 [3] - 光盒动力以"AI技术+全球发行+生态共建"为支柱,通过"短剧+"模式赋能多行业出海发展 [3]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广东省发布87条政策措施,覆盖影视、演艺市场、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领域,鼓励内容产品扬帆出海 [4] - 政策突出7方面创新,包括扶持精品生产、全产业链扶持、大湾区协同联动、前沿技术应用、文化出海、人才引进培养及营造良好环境 [4][5] - 广州市黄埔区加快打造广州游戏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创建全省版权创新示范区 [5] 未来发展趋势 - 游戏产业被视为引领数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游戏不仅是娱乐,更是文化载体和科技试验场 [6] - "游戏+AI"、"游戏+短剧"等新风口趋势将推动产业链协同,以精品游戏带动文旅和文化传承 [6]
三七互娱获评“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中证网· 2025-05-28 19:29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认定了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旨在培育国际竞争力强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并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1] - 三七互娱及其发行的游戏《叫我大掌柜》分别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 [1] - 名单首次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公布,网络游戏等"文化新三样"出海企业和项目占比较高 [1]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三七互娱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超过120款游戏,移动游戏最高月流水达23亿元 [2] - 2024年公司游戏出海收入57.22亿元,占总营收33%,位列行业出海第一梯队 [2] - 除美日韩等成熟市场外,公司正拓展巴西、俄罗斯等增量市场 [2] 产品与文化融合策略 - 《叫我大掌柜》通过古代商业题材和传统节日运营活动(如春节、端午、中秋)展现中国文化,成功入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2] - 公司采用版本联动(如广府文化版、南海丝路版)增强产品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文化与全球叙事的结合 [2] - 公司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设计,例如游戏画面和玩法中体现的商业繁荣场景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以精品内容为核心,科技创新为驱动,开放生态为支撑,持续探索文化出海新模式 [3] - 目标是为全球玩家提供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游戏产品,强化文化输出使命 [3]
数智浪潮下破圈出海,中国文化如何跨越地界与认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4:56
行业表现 - 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1.4万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文化贸易超3700亿元,占比25.8% [4] 政策支持 - 国务院2025年1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提出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4] - 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单发布,涵盖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 [4] - 中国建立13个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动数据资产确权交易试点,构建"文化—科技—金融"三角支撑体系 [5] - 深圳出台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破除数据壁垒 [5] 技术创新 - AI配音系统实现声线克隆和情绪复刻,大幅降低翻译成本与周期 [6] - 国产视频大模型"Vidu"在国际评测中名列榜首,成本低至四分钱每秒 [6] - 数字化发行网络实现《熊出没》系列电影在70多个国家"零时差"上映 [7] 企业案例 - 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营收突破50亿元,占总营收近40%,通过"IP生态+数字化基建"双轮驱动 [8] - 华强方特将《熊出没》IP与主题乐园结合,通过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并成套出口 [8] - 三七互娱2024年境外收入57.22亿元,占总营收32.81%,覆盖全球200+国家和地区,发行超120款游戏 [9] 文化遗产数字化 - 故宫52%馆藏文物已完成数字化,10万件文物高清影像免费开放 [10] - "数字孪生"项目通过激光扫描与AI建模1:1复原紫禁城 [10] -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海外传播量突破1亿 [10] 行业挑战 - 高品质中华文化数据缺乏,大模型训练依赖低质量网络内容 [11] - 海外市场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等风险 [12] - "文化折扣"现象导致部分国产剧海外遇冷,需精细化跨文化传播策略 [12]
境外营收占了1/3!三七互娱杨军道出背后“三大法宝”:研运一体、IP生态、科技赋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2:58
文化贸易与游戏出海 - 中国文化贸易在出海征程中成绩斐然,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成为"新三样",每100个海外玩家中有15个玩中国制造的游戏 [2] - 公司是中国最早通往海外市场的游戏公司之一,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超过120款游戏,2024年境外收入达57.22亿元,占营收三分之一 [2] - 文化全球化探索经验包括研运一体、IP生态、科技赋能 [2] 研运一体与市场适配 - 研发与运营团队深度协同,研发需研究不同市场的文化特点、玩家喜好及趋势,例如欧美偏好策略类游戏,亚洲偏好模拟经营类 [3] - 发行渠道因地区而异,中国习惯移动支付,部分海外地区仍依赖点卡付费,触达渠道可能为线下 [3] - 游戏出海也是IP内容出海,公司打造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原创IP如《叫我大掌柜》,并在全球游戏中植入中国功夫、广府文化等元素 [3] 人工智能与游戏产业升级 - 中国游戏在品质、画质、玩法等方面已达世界一流水平,得益于庞大工程师基础 [4] - 公司已将AI应用于研发、推广、运营全链条,开发400多个智能体应用,覆盖美术、投放、客服等维度,提升工业化水平 [4] - AI动作捕捉技术将效率从传统设备依赖提升至10-20秒完成,模型可复用修改,显著提高能效与精度 [4] 未来发展方向 - 文化贸易从实体输出转向数字赋能,公司将继续推动游戏与文化深度融合,助力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5] - 依托AI、大数据构建智能化游戏生态,提升研发运营效率,为全球玩家提供更具沉浸感的体验 [5]
聚焦文博会丨穗企业秀“肌肉” 科技赋能让文化“走得更远”
广州日报· 2025-05-26 23:13
数字文娱产业 - 广州馆在文博会上展示原创动漫、演艺影视、游戏电竞、数智文娱、文旅融合、广州礼物六大展区,组织多家本土企业参展 [1] - 广州文化产业通过科技与文化结合,开辟数字文娱新体验,提供能玩、能看、能消费的全新文化体验 [1] - 游戏电竞展区最受欢迎,华立科技展示《三国幻战》街机,灵犀互动娱乐展示《三国志·战略版》及《三国志幻想大陆》,均融入三国元素 [2] 游戏产业 - 广州游戏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约1400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3] - 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广州有9家游戏企业入选,海外营业收入超190亿元 [3] - 三七互娱2024年出海业务收入57.2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33%,《叫我大掌柜》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吸引海外玩家 [3] - 网易将岭南文化要素植入头部产品,通过动态捕捉、AI生成提升文化表达精度,并计划拓展中东、拉美市场 [7] AI与教育科技 - 云蝶科技展示AI鼠标集成DeepSeek技术,支持语音录入、操控、实时翻译及智能生成PPT等功能 [4] - 云蝶科技自研行知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已在全国100多个区县落地4000余个项目 [5] - 视源股份2024年研发投入超15亿元,自研CVTE大模型通过备案,拥有有效专利超1.1万件 [6] - 趣丸科技音乐垂类大模型"天谱乐"支持文生音乐、音频生音乐等功能,降低音乐创作门槛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广东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涉及网络游戏、电竞产业 [7] - 三七互娱计划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元素,并探索AI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助力文化IP全球化 [8][9]
网络游戏 | 把传统文化写进游戏里 “广州造”游戏频频出爆款 “游戏+文化”助推企业出海
广州日报· 2025-05-26 03:00
政策支持 - 广东发布六大文化产业"政策包",其中《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原创精品和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产业集群、完善支撑体系、强化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广州市扶持游戏电竞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推动游戏电竞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集研发、孵化、展示、赛事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 [2] 行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州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到1406.67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全国比重43.2% [2][8] - 广州游戏收入接近全国一半份额,成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 产业集群与生态 - 天河区科韵路"游戏第一街"集聚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及200余家中小游戏企业,构建了从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到全球运营的完整产业生态 [2] - 广州游戏产业已形成集研发、发行、电竞、直播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 小程序游戏赛道 - 2022年—2024年小程序游戏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82.3%,成为"吸金"王者赛道 [3] - 《2024年中国小游戏百强企业榜》显示,广州上榜企业2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头部企业三七互娱的《寻道大千》、四三九九的《小小英雄》等游戏全球畅销 [3][8] 精品化游戏 - 广州正出现一批以"精品化"游戏出圈的企业,如灵犀互娱的《代号鸢》、库洛游戏的《鸣潮》、深蓝互动的《重返未来:1999》、诗悦网络的《望月》 [4] - 这些游戏以精美的制作水准、优秀的长线运营能力受到玩家热捧 [4] 出海战略 - "网络游戏产业政策措施13条"提出打造"粤产游戏出海矩阵"和"游戏企业出海联盟",推动广东原创游戏走向国际市场 [5] - 2024年广州企业海外营收为190.58亿元,三七互娱的《Puzzles & Survival》进入52个地区iOS畅销榜前十,库洛游戏的《鸣潮》登顶107个国家和地区的iOS免费榜 [6] 文化融合 - 广州游戏企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等元素融入游戏创作,如三七互娱的《叫我大掌柜》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背景 [6] - 三七互娱计划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元素,利用AI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呈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传承 [6] 科技创新 - "网络游戏产业政策措施13条"支持游戏科技创新,重点对虚拟引擎研发、游戏大模型训练、算力效率提升、先进技术转化、数据安全保障等领域进行支持 [7] - 网易游戏的《逆水寒》手游推出全球首个游戏内的AI大模型竞技场,贪玩游戏自主研发"洛书系统"和"河图系统",优化广告与运营策略 [7]
透过文博会读懂文化产业含科量含金量大流量
证券时报· 2025-05-23 08:07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 - 文博会强调文化科技双核驱动,汇聚全球文化"顶流"和科技"新势力",科技深入渗透文化生产、消费、传播全链条 [1] -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4万亿元,其中数字化、智能化相关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同比增长9.8% [4] 文化创作生产新范式 - 腾讯通过混元大模型技术融入内容生产全产业链,大幅加快文化宣传产品生产流程 [3] - 三七互娱自研行业大模型"小七"支持广告投放、素材生成及代码文本创作,国内发行端AI视频占比接近80%,海外占比70% [4] - AI智能客服已进入三七互娱所有游戏,准确率超过80% [4] 文化消费体验新空间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成为文旅景区"流量担当",通过定制化IP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6] - 宸境科技VR项目《天枢·古运河的心跳》将无锡地标与非遗元素融入虚拟游船体验,提升景区收入 [7] - 机器人、VR眼镜等智能硬件需避免同质化,可通过定制化外观、语言及衍生消费开辟新路径 [7] 文化传承传播新可能 - 三七互娱游戏《叫我大掌柜》以国风美术风格融入传统节日,海外推广触达3.6亿次用户 [9] - 腾讯云AI影像修复技术修复30多部经典戏曲作品,填补残缺并提升视频细节质感 [10] - 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歌舞机器人模仿潮汕英歌舞,杭州何璇智能机器人演奏《青花瓷》,展现科技与文化融合 [10]
透过文博会读懂文化产业含科量、含金量、大流量
证券时报· 2025-05-23 01:26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强调文化科技双核驱动,汇聚全球文化"顶流"和科技"新势力","含科量"成为最大看点 [1] -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已深入渗透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的整个链条 [1] -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4万亿元,其中数字化、智能化相关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同比增长9.8% [3] AI赋能文化内容生产 - 腾讯混元大模型作为技术基底,融入内容生产全产业链,大幅加快文化宣传产品生产流程 [2] - 三七互娱自研行业大模型"小七"支持广告计划投放,生成符合游戏画风的素材,国内发行端AI视频占比接近80%,海外发行端占比70% [3] - AI智能客服已进入三七互娱所有游戏,准确率超过80%,优化游戏体验并降低成本 [3] 机器人及智能硬件创新文化消费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亮相文博会,其机器人已进入多个景区成为"流量担当",通过定制化IP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4][5] - 宸境科技智能头显提供沉浸式游船VR体验《天枢·古运河的心跳》,结合无锡地标与非遗元素,提升游客体验并助力景区增收 [5] - 机器人、VR眼镜等智能硬件需避免同质化,通过场景适配和衍生消费开辟新路径 [5] 科技助力文化传播与传承 - 《叫我大掌柜》游戏以国风美术风格融入传统节日,海外推广触达3.6亿次用户,科技手段拓宽文化传播渠道 [6] - 腾讯云AI影像修复技术转录修复30多部经典戏曲作品,解决老旧影像残缺、模糊等问题 [7] - 广东群宇互动歌舞机器人模仿潮汕英歌舞,杭州何璇智能机器人演奏《青花瓷》,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7]
打造粤味IP,电竞文旅深度融合,广州游戏产业如何再攀高峰
南方都市报· 2025-05-05 13:06
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全力打造动漫游戏之都,通过举办电竞活动、政策扶持、完备产业链、人才集聚、融合岭南文化、拓展海外市场和推进产业跨界联动等举措,推动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再攀高峰 [1] 五一游戏盛宴 - 今年五一假期广州至少准备三场游戏盛宴,打造“电竞 + 文旅”“游戏 + 文旅”全新体验场景 [3] - 5 月 1 日 - 4 日“2025 决胜巅峰·国际巅峰杯”在广州琶醍举行,海外战队与中国代表队同台竞技,赛事与岭南非遗文化联动 [3] - 5 月 3 日至 5 日英雄联盟手游艾欧尼亚杯联袂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打造“电竞 + 漫展”沉浸式体验空间 [3] - 今年“五一”腾讯《暗区突围:无限》与广州塔合作,带来文旅新体验,展现数字 IP 赋能传统景区可能 [4] 政策扶持 - 广州市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游戏与电竞产业,明确打造“全国电竞产业中心” [6] - 2024 年 4 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游戏电竞高质量发展 10 条”,最高 500 万元支持相关项目 [6] - 今年 4 月花都区公布措施征求意见稿,拟设专项扶持经费,最高 600 万元扶持新引进企业 [7] - 经济学家宋清辉肯定广州政策,企业证实政策帮助降低运营成本 [8] 核心竞争力 - 产业链条完备与人才集聚是广州游戏产业核心竞争力 [10] - 三七互娱核心员工多来自大湾区知名大学,广州商业环境支撑企业和员工发展 [10] - 广州科韵路产业生态密集,降低企业成本,周边人才汇聚助力招聘 [10] - 广州游戏类型丰富,各门类有完整产业链,且人才优势明显 [11] - 《2025 数字创意城市发展报告》指出广州企业总量领跑全国,辐射带动全省数字创意产业 [12] 融合岭南文化 - 广州部分游戏“粤味”十足,如《叫我大掌柜》融入广府风韵元素 [15] - 广州库洛游戏在产品中融入粤语、粤绣、舞狮等岭南文化元素 [15] - 宋清辉建议深入研究岭南文化元素,利用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打造高品质原创 IP [16] - 王鹰认为培育本地优质原创 IP 需扩展思路,兼顾本地化与世界性 [16]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 年广州游戏市场规模占中国超 43%,出海营收可观,多款产品海外表现佳 [18] - 天河区推动成立出海联盟,为企业出海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18] - 广州库洛游戏《鸣潮》通过植入文化符号、参展宣传开拓海外市场 [18] - 张书乐建议以仙侠 MMORPG 为长处,差异化进击海外市场 [18] - 宋清辉认为应选择普适文化主题,在全球平台进行内容营销和社区建设 [19] 未来发展方向 - 广州游戏产业未来应推进与文旅经济、谷子经济的联动发展 [21] - 广州库洛游戏以新范式挖掘游戏内容价值,未来与文旅、谷子经济融合将更紧密 [21] - 张书乐指出谷子经济应借助游戏打造 IP 矩阵,促进会展和文旅产业融合 [22] - 宋清辉认为深度融合可放大游戏价值,推动文化和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22] - 天河区推进中国游戏软件谷建设,构建产业体系,协同发力助游戏产业再攀高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