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曦望S1
icon
搜索文档
WAIC 2025启幕在即 游族网络(002174.SZ)携手曦望Sunrise发力“AI + 游戏”融合创新
新浪财经· 2025-07-25 19:22
WAIC 2025大会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于7月26日在上海举办 该大会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盛会 将汇聚全球AI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实践 成为观察行业趋势的重要窗口 [1] - 众多AI领域代表性企业将在会上发布技术及业务成果 [1] 游族网络与曦望Sunrise战略合作 - 7月25日 游族网络与曦望Sunrise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建立深度协同的战略伙伴关系 通过前沿智能算力与游戏研发及发行需求的深度融合 重塑产业链条 [1] - 曦望Sunrise前身为商汤大芯片部门 定位为全栈AI算力芯片企业 专注于高性能GPU及多模态场景推理芯片的研发与商业化 核心技术团队来自AMD、百度、阿里、商汤等企业 已成功实现两代芯片一次流片成功 [1] - 目前产品涵盖曦望S1、S2、S3三款GPU 分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 [1] 合作具体内容 - 合作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与游戏研发核心场景的耦合 通过定制GPU算力卡与分布式架构 围绕AIGC内容生产、实时推理引擎优化及私有化算力集群构建等展开深度联动 [2] - 该合作致力于将人工智能的算力注入游戏研发的全生命周期 探索技术赋能产业的新路径 共同打造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智能化创新典范 [2] - 未来双方将合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引擎的新一代游戏研发生态系统 为全球游戏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 商业价值与战略意义 - 合作直指游戏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痛点 稳定的算力支撑对游族网络在多模态游戏体验开发、提质增效、支撑全球化业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 本次合作是游族网络构建AI文化娱乐全产业链生态的重要一环 公司已与火山引擎、中科曙光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此次合作进一步补全了其在AI算力基建领域的布局 [3] - 合作精准卡位"AI+游戏"赛道 完善了AI算力基建与场景应用布局 或将为行业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3] 行业背景 - 国内AI行业蓬勃发展 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加速 成为数字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3]
游族网络携手“商汤系”芯片公司,共建AI算力赋能游戏研运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7:02
战略合作 - 游族网络与曦望Sunrise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AI算力底座推动游戏产业智能化升级 [2] - 合作聚焦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与游戏研发核心场景的耦合,包括定制GPU算力卡、分布式架构、AIGC内容生产、实时推理引擎优化及私有化算力集群构建 [2] - 合作旨在通过前沿智能算力与游戏研发及发行需求的深度融合,重塑游戏产业链条 [2] 合作目标 - 合力构筑面向未来游戏智能化研发的坚实底座,支撑游戏内容生产范式的智能化跃迁、交互体验的实时性革新及核心算力资源的自主可控部署 [2] - 推动游戏产业技术进步与范式变革,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引擎的新一代游戏研发生态系统 [2] 公司背景 - 游族网络业务覆盖游戏研发与发行、人工智能、IP经营,用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 [3] - 游族网络在AI领域持续发力,内部成立"AI创新院",并与火山引擎、中科曙光等企业合作拓展AI技术在互动娱乐领域的应用 [3] - 曦望Sunrise前身为商汤大芯片部门,2024年底分拆独立,定位为全栈AI算力芯片企业,专注于高性能GPU及多模态场景推理芯片的研发与商业化 [3] - 曦望Sunrise核心技术团队约150人,多数来自AMD、百度、阿里、商汤等企业,已成功实现两代芯片一次流片成功 [3] - 曦望Sunrise产品涵盖曦望S1、S2、S3三款GPU,分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 [3]
永祥股份完成49亿人民币A轮融资;印度B2B电商Jumbotail晋升为独角兽企业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6.28-07.04
创业邦· 2025-07-06 09:03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93个 较上周增加5个 其中34个事件披露金额 总融资规模102 48亿元人民币 平均融资金额3 01亿元人民币 [5] - 能源电力行业融资规模最高 达44 34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多晶硅生产商永祥股份完成49 16亿人民币A轮融资 [8] - 智能制造行业融资总额26 03亿元人民币 其中GPU研发商曦望Sunrise完成10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10]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三行业:智能制造21个 人工智能19个 医疗健康9个 [7] - 永祥股份为通威集团控股企业 主营高纯晶硅 高效硅片 PVC等业务 [9] - 曦望Sunrise为阵量智能子公司 专注AI高性能GPU研发 产品线包括曦望S1 S2 S3 [11] 地区分布 - 融资事件集中在江苏19起 广东17起 北京13起 [14] - 江苏披露融资总额16 45亿 广东5 89亿 北京17 50亿 上海5 20亿 浙江9 25亿 [17] 阶段分布 - 早期阶段融资68个 成长期19个 后期6个 [17] 活跃投资机构 - 顺禧基金 金浦投资各参与3起 红杉中国参与2起 [28] IPO动态 - 本周6家国内企业IPO 安井食品市值最高达199 31亿港元 [30] - 安井食品历史投资方包括华泰证券 中金公司 摩根大通等31家机构 [31] - 云知声获启明创投 京东科技等投资 信通电子获广发证券 国投证券投资 [31] 并购事件 - 本周披露10起并购 华兴新能源4 01亿收购长青环保100%股份 [36] - 长青环保主营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与综合利用 [36]
【RimeData周报06.28-07.04】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的AI芯片再现大额融资
Wind万得· 2025-07-06 06:21
投融概况 - 本周融资事件共108起,较上周增加4起,融资金额总计约113.69亿元,较上周增加46.40亿元 [4] - 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的融资事件有28起,较上周增加6起 [4] - 公开退出案例32个,较上周减少4个 [4] - 97家机构参与一级市场投资,较上周减少48家 [4] - 21起融资事件未公布准确金额,涉及金额至少8.22亿元,占融资总额7.23% [4] 融资事件金额分布 - 500万以下融资事件5起,与上周一致 [5] - 500万-1000万融资事件22起,较上周增加4起 [5] - 1000万-5000万融资事件13起,与上周一致 [5] - 5000万-1亿融资事件18起,较上周增加2起 [5] - 1亿-5亿融资事件9起,较上周增加2起 [5] - 5亿-10亿融资事件2起,与上周一致 [5] - 10亿元以上融资事件1起,与上周一致 [5] 热门投资事件 - 光伏材料:永祥股份完成49.16亿元战略融资,增资前估值270亿元,通威股份持股比例稀释至84.60% [7][8] - AI大模型:智谱完成10亿元战略融资,估值约400亿元,累计融资超30亿元 [8] - AI芯片:阵量智能完成近10亿元战略融资,专注于高性能GPU研发 [8] - 自动驾驶软件:天瞳威视完成5亿元D轮融资,推动Robotaxi全国落地 [9] 重点融资事件 - 麦科奥特(医药健康):D轮超1亿元 [11] - 中导信(信息技术):A轮3.2亿元 [11] - 英麦科微电子(电子):D轮近1.5亿元 [11] - 至信微电子(电子):战略融资近1亿元 [11] - 瑞高新材料(材料):Pre-IPO数亿元 [11] - 航天飞鹏(装备制造):B轮数亿元 [11]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行业:信息技术(26起)、电子(25起)、装备制造(14起)、医药健康、材料,合计占比74.07% [12] - 融资金额前五行业:材料(49.16亿元)、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合计占比97.49% [14] - AI芯片领域融资活跃,阵量智能获近10亿元投资,国内AI芯片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突破 [16] 地域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广东省(17起)、江苏省(17起)、浙江省(16起)、上海市(13起)、北京市(13起),合计占比70.37% [19] - 融资金额前五地区:四川省(50.88亿元)、北京市(15.85亿元)、上海市(11.70亿元)、江苏省(11.30亿元)、广东省(6.61亿元),合计占比84.73% [19][20] 融资轮次 - 早期融资(A轮及以前)占比58.33%,较上周有所下降 [23] - 战略融资金额占比最高,达59.48% [23] - A轮融资金额占比16.91% [23] 投资机构 - 97家机构参与投资,合计出手111次 [26] - 北京国管(5次)、金浦投资(3次)最为活跃 [26] 退出情况 - 公开退出案例32个,股权转让17个,并购9个,新三板挂牌2个,IPO 4个 [30] - 退出案例最多行业:电子、医药健康、信息技术,合计占比53.13% [31] 数据平台功能 - 来觅PEVC推出批量查询统计功能,支持企业、机构、基金等实体数据的关键字段提取和衍生计算 [33]
永祥股份完成49亿人民币A轮融资;印度B2B电商Jumbotail晋升为独角兽企业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6.28-07.04
搜狐财经· 2025-07-05 12:28
全球投融资概况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93个 较上周增加5个 其中34个披露金额 总融资规模102 48亿元人民币 平均融资金额3 01亿元人民币 [2]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三行业:智能制造21个 人工智能19个 医疗健康9个 [4] - 融资规模最高行业:能源电力44 34亿元人民币 其中多晶硅生产商永祥股份完成49 16亿人民币A轮融资 [4] - 智能制造行业融资总额26 03亿元人民币 高性能GPU研发商曦望Sunrise完成10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4] 地区分布 - 江苏融资事件19起 披露金额事件7起共融资16 45亿 [10] - 广东融资事件17起 披露金额事件7起共融资5 89亿 [10] - 北京融资事件13起 披露金额事件6起共融资17 50亿 [10] - 上海融资事件13起 披露金额事件6起共融资5 20亿 [10] 融资阶段 - 早期阶段68个 成长期19个 后期6个 [12] 大额融资事件 - 永祥股份A轮融资49 16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工银金融资产投资等11家机构 [16] - 智谱Al D3轮融资10亿人民币 投资方为上海张江集团等 [16] - 曦望Sunrise天使轮融资10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松禾资本等6家机构 [16] - 天瞳威视D轮融资5亿人民币 投资方为极目资本 [16] 海外大额融资 - 以色列企业服务商CATO Networks获G轮3 59亿美元融资 [18][19] - 墨西哥数字银行Klar获C+轮1 7亿美元融资 [21] - 美国AI开发商Genesis Al获种子轮1 05亿美元融资 [21] 机构活跃度 - 顺禧基金 金浦投资各参与3个投资事件 红杉中国参与2个 [22] IPO动态 - 本周国内6家IPO公司 安井食品市值最高达199 31亿港元 [24] - 安井食品历史投资方包括华泰证券 中金公司等 [25] - 云知声历史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 中金资本等 [25] 并购事件 - 本周披露并购事件10个 华兴新能源4 01亿人民币收购长青环保100%股份 [28] - 嘉通制药被并购金额1500万人民币 并购方为广西药物研究所 [29] - 津通报关被并购金额1013 88万人民币 并购方为赵世涛 [30]
10亿!这家国产GPU公司仅过半年又获新融资!
是说芯语· 2025-06-30 21:50
公司背景 - 公司名为曦望Sunrise,由商汤于2024年底分拆独立而来 [3] - 专注高性能GPU研发,定位为"更懂AI的芯片公司" [4] - 名称寓意充满希望与活力,象征光明发展前景 [4] - 半年内完成两轮融资,最新一轮近10亿元,投资方包括华胥基金、第四范式等 [4] 核心团队 - 联席CEO王湛为百度创始员工,曾管理百度核心业务 [6] - 联席CEO王勇为前AMD、昆仑芯老将,主导过昆仑芯二代架构设计 [6] - 核心技术团队仅150人,多数来自AMD、百度、阿里、商汤等企业 [8] - 团队五年来成功点亮S1和S2两代芯片,均一次流片成功 [8]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线涵盖曦望S1、S2、S3三款GPU,针对不同应用场景 [9] - S1为云边视觉推理专用芯片,已量产且出货量超2万片 [11] - S2为大模型推理GPGPU,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全自研技术路线 [11] - S3预计2026年量产,目标将推理计算成本降低至原本的1/10 [11] 市场定位与优势 - 产品关键词为"用得起"和"用得上" [5] - S2兼容CUDA生态,指令集到GPGPU IP架构全部自研 [11] - 量产能力已验证,S1和S2均已实现量产 [11][12] - 若S3如期量产,有望大幅降低国产大模型推理成本 [1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国产GPU赛道竞争者包括沐曦、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 [13] - 国内芯片代工企业在高端制程工艺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 [13] - 英伟达CUDA生态成熟,国产GPU需投入大量资源构建软件生态 [13] 发展前景 - 资本市场看好其前景,投资方阵容强大 [12] - 技术自主性和量产能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12] - 具备在国产GPU赛道脱颖而出的潜力,被视为"新希望" [12]
新国产GPU「曦望」,刚融了10个亿
量子位· 2025-06-30 17:50
公司背景 - 曦望Sunrise由商汤于2024年底分拆独立而来,专注高性能GPU研发,定位为"更懂AI的芯片公司"[3][4] - 公司近期完成近10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三一集团旗下华胥基金、第四范式、游族网络等[5]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打高性能自研GPU,核心特点是"用得起"和"用得上",强调实用性和可落地性[6] - 产品线包括曦望S1、S2、S3三款芯片[7] - S1已量产,出货超2万片,专注于云边视觉推理,服务于商汤CV产品线[8] - S2已量产,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兼容CUDA生态,从指令集到架构全部自研[8][9] - S3研发中,聚焦多模态大模型推理,计划2026年量产,目标将推理成本降至1/10[11] 团队与管理 - 公司采用联席CEO制度,由百度创始员工王湛和前AMD芯片老将王勇共同领导[10] - 核心技术团队仅150人,来自AMD、百度、阿里、商汤等企业,规模为同行1/3-1/5[11] - 团队五年内成功点亮S1和S2两代芯片,均一次流片成功[11] 发展目标 - S3芯片计划通过架构创新将大模型推理成本降至1分钱/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