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
搜索文档
报告揭示AI出版新趋势:角色重塑、业务拓展与服务创新成关键
中国经济网· 2025-10-30 10:24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0日讯(记者魏金金)近日,由"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北 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传媒业应用论坛"在京举办。期间,北京师范大 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秦艳华正式发布 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国外出版业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其在全球出版业的渗透日益深化,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 效能重塑的关键变量。AI在加速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版权管理、伦理规制、技术规范等新挑战, 促使业界高度重视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报告同时指出,不同出版集团因业务领域、伦理考量等因素,在技术规范上呈现差异化布局,也暴露出 数据幻觉、隐私风险、学术诚信等问题,需在发展中同步完善治理体系。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全球出版产业变革,中国出版(601949)业的发展转向值得深入思考。对此, 报告建议,在立法层面,应加快完善AIGC相关著作权法律体系,明确权责边界,构建全周期监管框 架,并通过国际协作推动国内标准与全球规则接轨;在技术层面,引入区块链存证、数字指纹 ...
《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出台促进公共图书馆实现数智化网络化
新华日报· 2025-10-03 07:41
立法核心内容 -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条例》[1] - 条例旨在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 将其定位为民生服务的重要窗口[1] - 立法明确政府主导责任 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至少设立一个公共图书馆[1] 服务优化规定 - 科学划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范围[1] - 明确省 市 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及少儿图书馆的最低开放时长[1] - 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提供延时服务 错时服务和特定时间服务[1] - 强化对老年人 残疾人和少年儿童群体的服务要求[1]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单独或以设置分馆的形式设立少年儿童图书馆[1] 服务体系建设 - 鼓励乡镇(街道)根据实际设立公共图书馆[1] - 鼓励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1] 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 条例在多个章节突出促进公共图书馆的数智化发展[2] - 总则中明确鼓励和支持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建设 管理和服务中的运用[2] - 要求各馆根据实际布局建设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基础设施[2] - 增强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能力[2] - 明确提出建设数字化资源服务平台 增加专题数据库 电子图书 有声读物等数字资源的品种和数量[2] - 鼓励开发数字阅读服务工具 建设互动式 服务式 场景式数字阅读空间[2]
计算机行业点评报告:Spotify(SPOT):付费用户与MAU构筑增长韧性
华鑫证券· 2025-08-20 16:5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Spotify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Spotify通过付费用户和月活跃用户双增长展现韧性 总收入达42亿欧元(49亿美元)同比增长10% 毛利率提升至31.5% 同比上升227个基点 [2][4] - 平台音频与视频双引擎驱动增长 包括700万播客、43万视频播客和35万有声读物 视频消费增速为纯音频的20倍 超3.5亿用户播放视频播客(同比增长65%) [6] - 全球市场份额稳固 除中国和俄罗斯外45%音乐流媒体付费用户选择Spotify 平台占全球音频音乐播放量65%(2025年上半年约1.6万亿次/总2.5万亿次) [6] - 定价策略注重长期用户留存 欧洲提价未导致异常客户流失 公司通过价值体系优化强化竞争力 [7][8] 用户与财务表现 - 付费用户净增800万(超指引300万) 总数达2.76亿(同比增长12%) 月活跃用户(MAU)增1800万(超指引700万) 达6.96亿(同比增长11%) [4] - 付费用户收入增长16% 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 自动化渠道收入预计大幅增长 [4] 内容与生态布局 - 有声读物业务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和列支敦士登扩张 视频播客用户覆盖显著提升 [6] - AI技术赋能个性化体验 推动平台从音乐流媒体向全球音频超级应用升级 [8] 公司盈利预测 - Spotify 2025年EPS预测为50.38美元 2026年EPS预测为97.68美元 [10]
应对AI挑战 国内外出版人探讨全球合作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13:0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科技创新为出版业注入活力,推动内容生产范式实现质的飞跃,出版流程完成全链条升级,国际传播渠道实现突破性拓展 [1] - 行业面临版权保护、数字鸿沟、技术伦理等严峻挑战 [1] - 传统出版业面临工业时代模式与数字时代需求的错位困境,AI介入可能带来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3] 技术应用与创新 - AI技术已应用于营销、设计、翻译、校对、编辑、发行、有声读物等多个出版领域 [2] - AIGC在内容生产中的应用场景与伦理边界成为探索重点,需通过制度创新和审慎监管应对内容偏差、版权争议等新课题 [2] - AI可帮助研究人员从繁琐重复性工作中解放,更聚焦创作和思考 [2]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需加强现有从业者数字技能培训,打造复合型团队以夯实行业发展根基 [1] - 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构建智能新生态的关键环节 [1]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 需深化国际协同合作,在版权保护、技术应用等领域形成共识 [1] - 提议搭建跨国数字内容交易平台 [1] - 需要全球协同建立出版业相关的国际AI标准 [2] 商业模式创新 - 孕育出"出版+教育"、"出版+知识服务"、"出版+内容平台"等发展新路径 [3] - 未来可能重新定义"书"的价值,从内容载体转向综合知识服务或体验产品 [3] 行业共识与行动 - 单打独斗时代已结束,需通过合力把握技术迭代和跨界融合带来的先机 [2] - 国际出版商协会呼吁出版商团结一致,为出版图书及人类创造力价值获取认可而努力 [2]
格式条款问题突出 强化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2
社交媒体平台案件增长趋势 - 北京互联网法院涉社交媒体平台案件量从2018年9-12月的458件增长至2020年的10424件,2020年同比上升30.12% [1] - 社交媒体平台纠纷中著作权纠纷占比最高,达到87.71% [1] 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新态势 - 网络游戏、网络视频、数字音乐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呈现新态势,典型案例涉及某App经营者通过购买13个VIP会员账号向其用户有偿提供正版影片资源 [2] - 法院认定被告的“共享会员”模式超出权限,具有“搭便车”特点,构成不正当竞争,一审判决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200万元 [2] - 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将类电作品变更为视听作品,明显扩大了保护范围 [3] 平台责任认定与避风港原则挑战 - 平台与用户合作或从用户处获利对传统的避风港原则提出挑战,需在具体场景中根据利益相关性界定法律责任 [3] - 平台混业经营趋势明显,如短视频平台向电商跨界、社交平台融合内容与金融链,导致平台性质混同和责任交叉 [4] - 法院在“陪你看”案中认定直播平台为陪伴式观影设置专区并提供资源的行为,需承担与其经营利益相匹配的责任 [5] 平台格式条款与用户权益问题 - 平台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问题突出,例如设立单方变更权或约定“使用即同意”内容 [6] - 在“超前点播”案中,法院认定该模式本身不违法但侵害了黄金VIP会员的合法权益 [6] - 平台存在未经用户同意非法收集或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对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造成隐患 [6] 未来监管与司法重点 - 法院将加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严厉打击网络刷单、身份盗用、“薅羊毛”等网络灰黑产业 [7] - 针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新特点,将明确新类型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保护范围和追责机制,鼓励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7]
一文了解中国音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趋势预测(智研咨询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03 14:18
行业概述 - 音频是指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信号,频率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传播并被听觉神经感知 [2] - 音频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 [2]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96-2005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首次网络实时广播,苹果公司引入播客概念 [4][5] - 探索期(2006-2015年):动听中国成为早期中文有声书网站,豆瓣FM、蜻蜓FM、喜马拉雅、荔枝FM等平台相继上线 [4][5] - 扩张期(2016-2019年):音频平台开放直播功能,网易云音乐、斗鱼等跨界竞争加剧 [4][5] - 成熟期(2020年至今):荔枝赴美上市,喜马拉雅提交港股上市申请,天猫精灵实现AI交互突破 [4][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内容创作(音乐、有声读物等)、原材料(金属、塑料等)、零部件(芯片、扬声器等) [6] - 中游:音频平台 [6] - 下游:智能手机、智能音箱、车载终端等收听渠道及用户 [6] 市场规模与技术发展 - 2024年中国音频行业市场规模达287亿元,同比增长14.80% [2] - AI技术(多模态大模型、生成式AI)推动音频内容创作智能化,提升用户体验 [2]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腾讯音乐(01698)、网易云音乐(09899)、漫步者(002351)、中文在线(300364)、科大讯飞(002230) [2] - 其他企业:中文在线、掌阅科技、科大讯飞、华为、小米、阿里巴巴等 [2] 行业报告 -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音频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涵盖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 [8][9][11] - 报告旨在分析音频行业市场走向,挖掘发展潜力,预测发展前景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