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核电动两轮车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看待两轮车高端升级机会?
长江证券· 2025-08-31 15: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0] 核心观点 - 电动两轮车高端化进程中,新势力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运营构建竞争壁垒,传统品牌在中端市场有技术突破但智能化存在差距 [4][6][8] - 小牛早期精准切入城市用户对充电便捷性、防盗及安全性的核心需求,但受电池成本上涨影响发展受限 [4][6] - 九号抓住行业3C认证政策切换窗口,凭借高研发投入和汽车级智能化技术快速崛起,出货量从2020年11万辆增至2024年260万辆 [6][44] - 极核依托摩企基因,以越级性能和极端环境测试强化产品可靠性,通过爆款策略实现销量突破 [4][8] - 传统品牌雅迪和爱玛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主打中端市场(2500-4000元价格带),但在智能化功能上与新势力品牌存在差距 [7][8] 复盘电动两轮车高端化之路 小牛电动 - 早期精准识别城市用户三大结构性痛点:充电便捷性(传统铅酸电池重量27-35kg)、防盗弱、安全性差 [19] - 采用松下18650三元锂电,整包仅12kg(不足传统铅酸电池1/4),续航100km,6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70%,配套BMS六重保护 [20] - 性能维度选用博世电机,峰值转矩110N·m,爬坡角12°,电机效率89-90%,20km/h制动距离1.37m(较鼓刹缩短21%) [21] - 通过远程控制App实现车况检测、位置记录、报警提示等功能,突破防盗痛点 [27] - 营销策略聚焦15%的"先行者"用户,坚持"天使眼大灯"等标志性设计,借跨界联名深化品牌忠诚度 [29][32] - 2017-2024年营业收入从7.69亿元增至32.88亿元(CAGR 23.07%),销售量从18.9万台提升至92.4万台 [33] - 2021年受电池成本上涨影响(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6月88028元/吨涨至2022年12月550038元/吨,涨幅超500%),2023年销量下滑至71.0万台(较2021年峰值减少32.8万台) [33][37] 九号公司 - 抓住2019年行业3C认证政策切换窗口(150家企业被淘汰),快速切入市场 [41][4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1.96亿元(同比增长38.87%),两轮车营收占比达51% [44] - 出货量从2020年11万辆增至2024年260万辆,2022年超越小牛,但单车ASP较低(2024年为2775元 vs 小牛3557元) [44][46] - 研发投入领先(2023年研发费率6.0%),实用专利数量接近雅迪1.4倍、爱玛1.8倍 [57][58] - 引入汽车级技术:RideyGo!3.0系统、TCS牵引力控制、HHC坡道驻车、线性ABS系统,续航提升20% [48][49] - 营销以年轻群体为核心,2024年35岁以下用户消费占比66%,通过明星代言(易烊千玺)、电竞生态(合作AG超玩会)提升品牌认知 [47][52] 当前高端两轮车竞争格局 新势力品牌 - 极核、九号、小牛通过官方社群(极友会、九友会、牛油会)强化用户粘性,九号App注册用户超2500万 [59][60] - 极核依托春风动力摩企基因,主打5000-8000元高端价格带,核心用户为外卖骑手和极客玩家 [7][83] - 极核通过爆款策略实现销量突破:2024年AE2系列1秒售罄1680台,AE4系列618销量冠军,AE5i双十一7小时售出18888台 [61] - 极核在新疆吐鲁番进行55℃环境高温测试,验证电池管理系统和热控技术可靠性 [65][67] - 新势力在智能化功能上领先传统品牌,如九号MMAX110P配备15项智能功能(包括胎压监测、乘坐感应、可关闭ABS) [80] 传统品牌 - 雅迪主力覆盖2500-3500元价格带,核心用户为城乡通勤族,以第四代石墨烯电池技术为核心(循环寿命超1000次,普通铅酸电池3倍) [70][83] - 爱玛主力覆盖3000-4000元价格带,核心用户为都市女性,聚焦AimGO智驾系统(支持4G远程控车、语音导航) [74][83] - 传统品牌在电池、电机技术上有突破,但智能化功能多为基础款(如雅迪FX6仅12项基础功能,续航50km),软件交互和功能营销存在提升空间 [7][80]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新势力龙头:九号公司(出货量快速增长,智能化技术领先)和春风动力(极核品牌依托摩企基因,性能可靠性突出) [8][85]
春风动力系列四-半年报点评:2025年上半年利润较快增长,全地形车、极核等多元业务实现突破【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8-16 11: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98.6亿元(同比+30.9%),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41.4%),2025Q2营收56.0亿元(同比+25.5%,环比+31.9%),净利润5.9亿元(同比+36.0%,环比+41.3%) [3][15] - 全地形车销售10.18万台(收入47.31亿元,同比+33.95%),两轮摩托内销7.91万台(收入16.97亿元,同比+17.35%),外销7.13万台(收入16.49亿元) [3][15] - 极核业务销量25.05万辆(收入8.72亿元,同比+652.06%),成为第三增长曲线 [3][16]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2025H1毛利率28.4%(同比-3.1pct),净利率10.6%(同比+0.7pct),Q2净利率11.0%(同比+0.9pct),受益于U10 PRO放量及降本增效 [5][22] - 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3%/4.0%/5.4%(同比-3.9/-0.6/-0.7pct),规模效应推动费用优化 [5][22] 产品战略与新品布局 全地形车 - 2024年推出CFORCE 800 TOURING、CFORCE 1000 TOURING等ATV新品及ZFORCE 950 Sport 4 SSV车型,补足大排量产品线 [7][30] - U10 PRO/U10 XL PRO采用三缸发动机(功率88HP,扭矩69LB-FT),定价较竞品低41%-44%,抢占高端UTV市场 [30][31][32] 摩托车 - 2024-2025年推出150SC/450MT/675SR-R等新品,2025年迭代700MT(29980元起)、675NK(35980元)等,强化性能与智能化 [9][34][35] - 复古踏板150AURA配备ABS+胎压监测+TFT仪表,拓展出行市场 [38] - 海外布局450SS等车型,较本田CBR500R价格低30%,性价比优势显著 [42] 电动两轮车 - 极核发布"MEGA CITY"矩阵(AE/C!TY/MO/GO系列),AE8S+等高端电摩领先市场,桐乡基地规划年产300万台 [11][44] 股权激励与长期目标 - 2024年8月股权激励覆盖1310人(占员工25.86%),考核目标为2024-2026年累计营收不低于505亿元 [27][28]
春风动力(603129):2025年上半年利润较快增长,全地形车、极核等多元业务实现突破
国信证券· 2025-08-15 10:2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春风动力(603129 SH)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6][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98 6亿元(同比+30 9%),归母净利润10 0亿元(同比+41 4%) [2] - 2025Q2营收56 0亿元(同比+25 5% 环比+31 9%),归母净利润5 9亿元(同比+36 0% 环比+41 3%) [2] - 2025H1毛利率28 4%(同比-3 1pct),净利率10 6%(同比+0 7pct) [3] - 2025Q2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 3% 4 0% 5 4% -1 2%,综合费用率13 6%(同比-4 6pct) [22] 业务板块分析 全地形车 - 2025H1销量10 18万台,收入47 31亿元(同比+33 95%) [2] - 2024年推出CFORCE 800 1000 TOURING等新品,2024H2上市U10 PRO XL PRO等高端车型 [4][27] - U10 PRO定价较竞品低41%-44%,动力性能显著提升(88HP功率 vs 原71HP) [28][29] 摩托车业务 - 2025H1内销7 91万台(收入16 97亿元,同比+17 35%),外销7 13万台(收入16 49亿元) [2] - 2024-2025年推出700MT(29980元起) 675NK(35980元)等新品,700MT续航超400km [30][31] - 2025年6月发布复古踏板150AURA,配备ABS 胎压监测等配置 [32] - 海外市场450SS较本田CBR500R售价低30%,性价比优势显著 [35][37] 极核电动两轮车 - 2025H1销量25 05万辆(同比+652 06%),收入8 72亿元 [2] - 产品矩阵覆盖AE C!TY EZ MO GO五大系列,AE8系列定位高端电摩 [38] - 拟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台生产基地 [39] 盈利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8 49 23 86 28 61亿元(原17 15 22 59 27 32亿元) [6] - 对应EPS 12 12 15 64 18 75元,PE 22 17 14倍 [6][41] - 2025E营收190 98亿元(同比+27%),ROE 24 2% [7][42] 战略举措 - 股权激励覆盖1310名员工(占25 86%),考核目标2024-2026年累计营收505亿元 [24][25] - 海外市场实施双品牌(CFMOTO+GOES)策略,全球经销商网络超2000家 [11][34]
春风动力不断完善产品矩阵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3 00: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5亿元,同比增长30.9% [1] - 归母净利润达10.02亿元,同比增长41.3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亿元,同比增长60.84% [1] 业务板块表现 全地形车 - 上半年实现销量10.18万辆,销售收入47.31亿元,同比增长33.95% [1] - 出口额占行业74.05%,持续领跑行业出口榜单 [1] - 核心优势在于性价比与供应链效率,通过技术升级提升溢价 [1] 摩托车 - 实现销量15.03万辆,销售收入33.46亿元,同比增长3.03% [2] - 内外销协同发力,引领高端市场 [2] 电动两轮车 - 极核电动实现销量25.05万辆,销售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652.06% [2] - 技术迭代是业绩爆发的重要驱动力,聚焦高端电动出行领域 [2] - 通过渠道拓展提高产品市场可达性 [2] 战略布局 - 围绕"全球化、电动化、智能化"战略方向推进发展 [1] - 启动"年产300万台套摩托车、电动车及核心部件研产配套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5亿元 [2] - 生产基地将与墨西哥、泰国等海外基地及国内基地形成全球产能网络 [2] 产品与技术 - 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动力、操控性能 [1] - 推出限量版、定制化车型,强化品牌调性 [1] - 布局智能互联功能,满足高端用户对科技感的需求 [1] - 极核电动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2]
春风动力系列三-一季报点评:2025年一季度利润高增长,全地形车、极核等多元业务持续突破【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20 14: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24.2%,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46.1% [2] - 2025Q1营收42.5亿元,同比增长38.9%,环比增长18.5%,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49.6%,环比增长6.3% [2] - 全地形车2024年销售16.91万台,收入72.10亿元,同比增长10.85%;两轮摩托内销14.32万台,收入30.94亿元,同比增长44.44%,外销14.33万台,收入29.43亿元,同比增长30.22% [2] - 极核品牌2024年销量10.60万辆,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414.15% [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毛利率30.1%,同比下降3.4pct,净利率9.9%,同比提升1.2pct;2025Q1毛利率29.7%,同比下降2.8pct,净利率9.9%,同比提升0.4pct [4] - 净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U10 PRO等新品放量及内部降本增效 [4]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3%/4.8%/5.8%/-1.1%,同比分别下降5.1/0.5/0.3pct,销售费用率下降因会计准则调整及促销活动减少 [4] 四轮车业务突破 - 2024年推出CFORCE 800 TOURING、CFORCE 1000 TOURING、ZFORCE 950 Sport 4等新品,补足ATV大排量产品线 [6] - 2024H2推出UTV新品U10 PRO及U10 XL PRO,采用三缸发动机,动力性能显著提升,定价较竞品低41%-44% [27] - U10 PRO系列参数优于竞品,如最大功率88HP@7250RPM,最大扭矩69LB-FT@6500RPM,油箱容量12加仑 [27] 两轮摩托车战略 - 2024年推出150SC/450MT/500SR VOOM/675SR-R等新品,2025年迭代700MT/675NK等车型,700MT定价29980元,续航超400km [8][29] -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450SS在美国售价5699美元,较本田CBR500R低30%,动力性能接近(50HP@9500rpm) [34] - 欧洲市场通过收购GOES品牌实现双品牌协同,巩固市占率第一地位 [13] 极核电动业务布局 - 极核发布"MEGA CITY"产品矩阵,涵盖AE(性能)、C!TY(玩乐)、EZ(中性)、MO(女性)、GO(超高性能)五大系列 [9] - 拟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台电动车及核心部件生产基地,提升产能布局 [35] - AE8等高端电摩系列配备双通道ABS、全场景智能交互系统,定位高端市场 [35] 股权激励计划 - 2024年8月推出覆盖1310人的股权激励,占员工总数25.86%,考核目标为2024-2026年累计营收不低于505亿元 [24] - 历史激励计划包括2018年126.3万股(行权价11.91元)、2021年251.6万股(行权价121.09元)等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