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协作机器人

搜索文档
机器人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巨大生产力
齐鲁晚报· 2025-07-16 05:57
此次参加见面会的4家企业是全省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代表:珞石机器人代表工业协作领域;海尔机器人 代表工业和服务领域,同时还具备全系家电应用场景;优宝特代表人形机器人领域,纽氏达特代表核心零 部件领域。 布局家庭机器人产业 文/片孔茜丁安顺济宁报道 柔性协作机器人 出货量居国内首位 "珞石深耕机器人领域十年,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技术平台和齐全的产品线。"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董事长庹华表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柔性协作机器人以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研发与创新,现 有两个系列60余款工业机器人及柔性协作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汽车、光伏、锂电、船舶 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2024年工业机器人及柔性协作机器人整机销量超8000台,位于国产机器人 出货量第四位,其中柔性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一。 让产品"越用越聪明" "人工智能发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自主学习,'越用越聪明'。我们做家庭机器人就是用人工智能的这个特 点。"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副总裁丛大超介绍,外骨骼产品对不同用户运动姿态检测能够达到 每个人的力控和运动幅度都不同,对同一用户也能够根据实时的反馈动态调整参数,真正让机器人产品 ...
聚势赋能合众致远丨第三届珞石机器人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成功举办!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2 13:41
大会概况 - 2025山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合作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珞石机器人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以"聚势赋能・合众致远"为主题,聚焦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产业生态构建及行业区域协同发展等关键议题 [1] - 大会汇聚600余位政产学研投用代表,包括107家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300余家下游客户(含50余家海外客户)、10余家投资机构及重点高校院所专家 [1] - 适逢公司成立十周年,大会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各方共探产业未来新图景 [1] 战略方向 - 公司创始人庹华强调以客户为中心,聚焦产品性能可靠性,通过长期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深度融合AI技术与场景需求 [3] -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董事长冯长辉指出将发挥国家级基金引领作用,支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认可公司作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链主地位 [5] 产品创新 - 重磅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系列产品,包括轮式双臂机器人Helios和人形机器人Human.X,具备类人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及自然语言交互功能 [8][9] - 推出ROKAE+开放平台,基于xCore控制系统提供轻量化模块化软件架构,向生态伙伴开放核心控制能力与标准化接口 [12] - 发布《珞石机器人技术产品白皮书》,系统呈现十年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路径 [13] 产业应用 - 小米移动高级总监梁耀廷展示珞石机器人赋能手机智能工厂及SU7汽车空调产线的案例 [16] - 福田康明斯通过采用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实现解放100多名劳动力、良品率提升6%、运营成本下降15% [18] - 中建钢构与公司合作探索免示教焊接技术,推动钢结构焊接智能化升级 [20] - 德国合作伙伴Jaeger确认公司产品技术达国际一流水平,看好欧洲市场发展潜力 [22] 十年发展成果 - 产品体系:开发30+工业机器人和20+柔性协作机器人两大系列,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优势 [29] - 应用场景:在通用行业批量应用基础上,针对细分领域开发专用工艺包 [31] - 服务体系:构建珞石学院、智享服务号、R-CARE云端系统等智能化服务网络 [33] - 产能建设:智能制造工厂一二期全面投产后年产能可达5万台 [35] 生态合作 - 与浪潮软件、山东新能船业签署战略协议,深化具身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焊接领域合作 [24] - 举办十周年供应商大会,围绕产品共创、效率提升等议题深度交流 [38]
一场机器人大会背后的“智造跃升”
齐鲁晚报· 2025-05-22 05:03
人机协同技术突破 - 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意念"操控无人机,识别准确率高达92.5%,打字速度达每分钟20个字符 [3] -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接入Deep Seek大模型,具备情景交流和分析能力,四足机器人Y30站立负载达150千克 [4]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山东分院将脑机接口应用于医疗康复,帮助肢体障碍患者实现自主行走 [3] 无人机技术升级 - 龙翼航空EV660重载物流无人机载重200公斤,续航200公里,适用于特殊地形运输 [5] - 消防无人机编队作战系统单次覆盖火场面积500平方米,效率提升5倍以上,全国市场占有率50% [6] - 高层消防一体化作战单元实现220米高空喷射灭火,灭火弹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5% [6] 机器人智能化发展 - 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末端力控精度1N以内,焊接精度0.4毫米,负载能力提升至45千克 [7] - CR35系列协作机器人作业范围达2246毫米,具备全关节力控和自适应作业能力 [7] - "机器人+AI"战略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毫米级乃至微米级生产工艺 [8] 产业集群建设 - 济宁市形成"两园多点"产业集聚格局,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覆盖上中下游 [9] - "一网四中心"平台提供检测、培训、维保等全方位服务,构建全产业链条 [10] - 山东省机器人行业协会会员达85家,整合行业技术与创新资源 [10] 政策支持与产业增长 - 山东省出台《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构建全产业链格局 [2] - 济宁市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率超20%,列入36条重要产业链之一 [9] - 产业集群效应初显,形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条细分产业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