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伏美替尼片
搜索文档
艾力斯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上升47.4%至37.33亿元,净利润同比提升52%至16.16亿元
财经网· 2025-10-29 12:37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7.33亿元,同比上升47.4%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16亿元,同比上升52.01% [1]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上升43.6% [1] - 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59亿元,同比上升42.03%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65亿元,同比上升38.77% [1] 核心产品与商业化 - 报告期内甲磺酸伏美替尼片的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1] - 伏美替尼有效提升了患者用药可及性,持续扩大肺癌患者受益群体数量 [1] - 公司营销团队充分挖掘商业化产品RET抑制剂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与伏美替尼的协同效应 [1] - 公司积极推进普拉替尼胶囊的市场推广 [1] - RET抑制剂普吉华®由境外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申请已获批准 [1] 研发与业务拓展 - 公司组建了罕见靶点专业团队 [1]
国元国际:和誉-B买入评级 目标价22.0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9 11:13
公司财务预测与评级 - 国元国际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50亿、6.80亿、7.30亿元 [1] - 预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97亿、1.11亿、1.42亿元 [1] - 基于DCF模型得出目标价22.06港元,较现价有48.5%的升幅,给予买入评级 [1] 核心产品匹米替尼进展 - 匹米替尼针对腱鞘巨细胞瘤的全球III期MANEUVER研究显示,中位随访14.3个月时ORR达到76.2% [2] - 截至第73周患者相对关节活动度较基线改善达23.9% [2] - 安慰剂组患者改用匹米替尼后ORR达到64.5% [2] - 已向中国递交NDA,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向FDA递交NDA [2] - 匹米替尼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II期研究正在推进中 [2] 创新药研发管线进展 - 口服PD-L1抑制剂ABSK043与KRASG12C抑制剂的联合用药IND申请于2025年8月获CDE批准 [3] - ABSK061处于二期临床阶段,在软骨发育不全症及多种癌症方面潜力大 [3] - ABSK211(泛KRAS抑制剂)已进入IND申请阶段 [3] - ABSK141(KRASG12D)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获得IND批准 [3] - 依帕戈替尼单药用于治疗FGF19过表达的晚期肝细胞癌的注册性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6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计划入组约141名患者 [3] - 依帕戈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的II期研究结果显示,220mg BID剂量组ORR≥50%,PFS≥7个月 [3] 市场机会与疾病背景 - 全球约30%的肝细胞癌患者存在FGF19过表达,该群体预后更差,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3] - 针对FGF19信号通路的靶向疗法代表了治疗肝细胞癌的一种新颖创新方法 [3]
艾力斯前三季度净利16.16亿元,同比增长52.01%
北京商报· 2025-10-28 20:39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33亿元,同比增长47.35% [1] - 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增长52.01% [1] - 公司利润总额、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每股收益等同步快速增长 [1] 业绩驱动因素 - 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销售持续放量,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1] - 公司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支出 [1]
艾力斯半年赚超10亿两年增4倍 年内股价翻倍基金持仓数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9-05 07:4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74亿元 同比增长50.57% [2][1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 同比增长60.22% [2][14] - 2022-2024年中期归母净利润连续倍增 2024年中期达6.56亿元 [3][14] - 2022-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从1.31亿元增长至14.30亿元 两年增长9.92倍 [15] 分红派息方案 - 拟派发2025年中期现金红利1.8亿元 每股派现4元(含税) [2][12] - 分红金额占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17.12% [12] - 较2024年中期分红力度加大(2024年每10股派2.5元合计1亿元) [13] - 股权登记日为9月9日 现金红利发放日为9月10日 [1][12] 核心产品与研发 - 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销售持续放量驱动业绩增长 [4][1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97亿元 同比增长126% [4][15]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从1.92亿元增至4.82亿元 [15] - 伏美替尼二线及一线治疗适应症分别于2021年3月、2022年6月获批并纳入医保 [13] 股价与资金动向 - 年内股价从59.90元/股最高涨至120.10元/股 实现翻倍 [5][7][8] - 2025年二季度基金持股数达7660.15万股 较一季度3558.09万股翻倍 [9] - 持仓基金数量从76只增至494只 净增418只 [9] - 华夏基金以1422.85万股位列第一 占流通股比例3.16% [10]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4年 聚焦肿瘤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研发 [13] - 核心产品伏美替尼由研发负责人罗会兵领导开发 [13]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11]
艾力斯(688578):业绩保持高增长,研产精准再发力
长江证券· 2025-09-03 23: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6][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3.74亿元,同比增长50.57% [2][4] - 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60.22% [2][4] - 扣非归母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39.92% [2][4] - 研发投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26.00%,占营收比例12.50%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7亿元、21.05亿元和25.21亿元 [10] - 对应EPS分别为3.86元、4.68元和5.60元 [10] 核心产品进展 - 伏美替尼:2025年1月辅助治疗非经典突变N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IND获批;2025年7月治疗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适应症上市申请获CDE受理并进入优先审评;多项适应症(包括辅助治疗、20外显子插入突变一线/二线治疗、PACC突变一线治疗等)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10] - 戈来雷塞:2025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二线单药治疗KRAS G12C突变NSCLC的IIb期临床数据显示cORR 47.9%、DCR 86.3%、mPFS 8.2个月、mOS 13.6个月;与SHP2抑制剂AST24082联合一线治疗的III期注册临床已于2024年8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0] - 普拉替尼:境内生产上市申请获NMPA批准,预计2026年起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的本地化生产 [10] 业务与战略亮点 - 核心产品伏美替尼销售持续放量驱动营收增长 [10] -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126%,各在研项目稳步推进且引进项目取得显著进展 [10] - 通过本地化生产提升供应链韧性和产品可及性 [10] - 盈利能力稳步增长,财务状况稳健 [10]
艾力斯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3.74亿元,同比增长50.57%,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60.22%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52.99%,归母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83.02% [1]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毛利率96.87%同比增长1.29%,净利率44.29%同比增长6.4% [1] - 每股收益2.34元同比增长60.27%,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43元同比增长49.62% [1]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10.48亿元同比增长126.32%,主要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增加 [1][2] - 应收账款4.5亿元同比增长41.36%,预付账款增长35.65%因原材料采购预付款增加 [1][2] - 无形资产增长177.49%因戈来雷塞二线适应症获批支付里程碑款项 [2] - 应付账款增长62.15%因新增戈来雷塞里程碑应付款,应交税费增长44.71%因利润增长 [3] 费用结构分析 - 三费总额10.05亿元占营收比42.34%同比增长2.29% [1] - 销售费用增长52.35%因营销团队扩编及市场活动增加 [3] - 研发费用增长52.83%因临床研究项目持续推进 [4] - 财务费用增长43.38%因定期存款转为结构性存款致利息收入减少 [4]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49.62%主要受益于伏美替尼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55.08%因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4] - 在建工程增长101.04%因新实验室设备及装修支出未完工 [2] 产品与业务驱动 - 营业收入增长50.57%主要源于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销售持续放量 [3] - 营业成本仅增长8.06%因规模化效应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3] - 戈来雷塞非小细胞肺癌二线适应症获批推动无形资产增加及应付账款上升 [2][3] 机构持仓动态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新进持仓174.94万股成为最大持仓基金,该基金近一年上涨76.96% [6] - 交银医药创新股票A、前海开源医疗健康A等三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 [6] - 平安医疗健康混合A、工银医疗保健股票等四只基金出现减仓操作 [6] 历史业绩对比 - 公司2024年ROIC达32.14%显示极强资本回报能力,净利率40.19%体现高附加值 [4]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为-7.44%,2019年最低达-52.74% [4]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17.66亿元,每股收益均值3.92元 [5]
艾力斯(688578.SH):上半年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60.22%
格隆汇APP· 2025-08-26 16:37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3.74亿元 同比增长50.5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1亿元 同比增长60.22% [1] - 基本每股收益2.34元 [1] 盈利能力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5亿元 同比增长39.92%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 [1] 业务驱动因素 - 营收增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销售持续放量 [1] - 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1]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2030年GLP-1有望为1000亿美金“药王”,关注博瑞医药、歌礼制药、信达生物等-20250727
东吴证券· 2025-07-27 2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GLP - 1药物加冕“药王”,2030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00亿美金,未来减重药物发展方向分为Amylin联用GLP - 1、口服、减脂增肌三大赛道,建议关注博瑞医药、歌礼制药等 [2] - 本周医药板块持续大涨,底部资产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涨幅更大,创新药出现明显分化,看好的子行业排序为创新药>科研服务>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等 [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及年初至今各医药股收益情况 -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9%、18.8%,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2%、14%;本周、年初至今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7%、83%,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 - 1.8%、56% [1][12][55] - 本周A股医疗服务(+6.7%)、医疗器械(+4.4%)股价涨幅较大,生物制品(+1.8%)、中药(+1.4%)及医药商业(+1.8%)等股价涨幅相对较小 [1][12][55] - 本周A股涨幅居前海特生物(+46%)、振动制药(+42%)、塞力医疗(+31%),跌幅居前永安药业(-13%)、力生制药(-13%)、首药控股(-13%);本周H股涨幅居前奥星生命科技(+153%)、中国智能健康(+60%)、创胜集团(+45%),跌幅居前大健康国际(-17%)、顺腾国际控股(-17%)、富森药业(-8%) [1][12][55] - 具体配置建议看好的子行业排序为创新药>科研服务>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等,并给出不同角度的具体标的选择思路 [12] GLP - 1药物相关情况 司美格鲁肽销售额首超K药,WHO拟将GLP - 1纳入肥胖治疗指南 - 2025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销售收入78.64亿美元,首次超过K药成为新“药王”,替尔泊肽2025Q1销售额61.5亿元 [17] - WHO计划于2025年9月正式发布基于GLP - 1的疗法治疗成人肥胖症的新指南,有望推动GLP - 1类药物销售 [17][18] Amylin为下一风口,重点关注博瑞医药等 - 胰淀素(Amylin)有抑制胃排空、控制食欲等功能,目前仅阿斯利康普兰林肽上市,多家大MNC布局Amylin彰显其潜力 [19] - 礼来、罗氏等公司的Amylin相关管线有一定减重数据,Amylin与GLP - 1联用具备想象空间 [20] - 全球在研Amylin管线仅27条,国内博瑞医药等三条管线处在临床前阶段,博瑞医药管线布局全面且有联用潜力,建议关注 [21] 口服以小分子、多靶点多肽为主要方向,建议关注歌礼制药、博瑞医药 - 小分子可分为礼来路线与辉瑞路线,歌礼ASC30具备独特给药方式潜力,起效更快,疗效有望超越礼来Orforglipron [23][24][26] - 口服多肽向多靶点迭代,递送技术或为开发重点,博瑞医药BGM0504片剂IND申请获受理,有望年内进入临床1期,且其所有管线均有机会开发成口服 [29][30][31]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 7月24日,拜耳的BAY 2927088在国内申报上市,用于治疗特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37] - 7月21日,强生向FDA提交Icotrokinra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37] - 7月24日,艾力斯的甲磺酸伏美替尼片申报新适应症,针对EGFR exon 20ins非小细胞肺癌,已纳入优先审评 [3][51]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 本周有阿达帕林凝胶等仿制药已上市,阿法骨化醇滴剂等申请上市,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等申请临床 [43][45][49] 重要研发管线一览 - 7月16日,苏中药业和迈度药物启动苏特替尼的首个III期临床 [51] - 7月22日,Abivax的Obefazimod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两项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51] - 7月22日,齐鲁制药启动QLS31905的首个III期临床试验 [51] - 7月21日,阿斯利康III期FLAURA2研究最终总生存期分析取得积极结果 [51][52] 行业洞察与监管动态 - 7月22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生物类似药药学相似性研究的问题与解答》 [54][56] - 7月22日,药审中心公示已上市药品ω - 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说明书增加儿童用药信息的相关内容 [54][56] 行情回顾 医药市盈率追踪 - 截至2025年7月25日,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7.98倍,环比上升0.73倍,低于历史均值0.44倍;医药指数盈利率溢价率为181.2%,环比上升2.9%,高于历史均值0.7% [58] 医药子板块追踪 - 本周A股医疗服务上升7%,优于其他子板块,医药板块持续大涨,底部资产涨幅更大,创新药分化 [61] 个股表现 - 本周A股涨幅居前海特生物等,跌幅居前*ST苏吴等;2025年年初至今涨幅居前舒泰神等,跌幅居前普利退(退市)等 [66]
华创医药周观点:高血压创新药是一笔好生意吗?2025/07/26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7-26 17:14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97%,跑赢沪深300指数0.28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位 [5] - 涨幅前十名股票包括海特生物(46.93%)、振东制药(42.89%)、塞力医疗(31.73%)等,主要受创新药和仲裁事件驱动 [4][5][57] - 跌幅前十名股票包括*ST苏吴(-22.34%)、永安药业(-13.73%)等,主要受退市风险、减持和短期回调影响 [4][5][57] 医药板块整体观点 -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配置比例低,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9]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关注差异化和国际化管线 [9] - 医疗器械领域设备招投标回暖,家用器械受益补贴政策,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 [9][36] -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复苏,供给端出清,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大 [42] 高血压创新药专题 - 中国高血压患者达3.65亿,但治疗控制率仅17%,市场潜力大但单品销售额较小(最大单品15.5亿元) [12][14] - 高血压用药机制多样(利尿剂、β阻滞剂等5大类),不同机制针对不同并发症,市场不冲突 [15][17] - 仿制药已成红海(如氨氯地平低至0.05元/片),创新药稀缺仅4款国产产品 [16][18] - 高血压用药品牌黏性强,原研药即使未中标集采仍保持高销售额(如络活喜29.8亿元) [20][21][22] - 海外MNC通过产品梯队扩充(如诺华)和适应症拓展(如阿斯利康)延长生命周期 [25][28] - 信立泰是国内稀缺的高血压创新药龙头,布局多款复方制剂和心肾代谢管线 [29][31]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创新药:中国生物制药创新产品收入占比从2018年12%提升至2024年41.8%,2025年有望突破50% [32] - 高值耗材:骨科集采后国产替代加速,神经外科领域集采后放量明显 [33] - IVD:发光检测国产替代空间大(当前市占率20-30%),集采加速进程 [34] - 医疗设备:影像设备24Q4招标大幅增长,25年1月市场规模同比增47.82% [36] - 中药:基药目录预期将发布,独家基药增速显著高于非基药 [13][50] - 特色原料药:2019-2026年全球近3000亿美元原研药专利到期,带来仿制药增量机会 [46][51] 行业热点事件 - Abivax的miRNA药物Obefazimod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达到III期主要终点 [54] - 艾力斯甲磺酸伏美替尼片申报EGFR exon20ins突变NSCLC新适应症 [54] - 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第三项适应症申报上市 [55]
培育本土MNC、50亿级大单品,上海浦东发力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
第一财经· 2025-07-26 13:56
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 浦东新区计划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到35%~40% [1] - 三年目标包括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新机制、新靶点创新药2-4个,全球首发产品实现倍增 [1] - 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新增50亿级单品1-2个,10个以上自主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1] 创新药械发展现状 - 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由2020年的2408亿元增至2024年的4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4% [2] - 浦东创新药在研管线718个,约占全国1/5、全球6%,累计获批国产创新药与创新三类医疗器械分别占全国的13%和11% [2] - 2020年以来浦东获批1类新药24个、三类创新器械29个,其中2025年获批上市5个1类新药,4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 [2] 3F创新产品案例 - 华领医药的多格列艾汀片是全新靶点的First-in-class [2] - 罗氏的可伐利单抗、勃林格殷格翰的佩索利单抗是早于欧美在浦东全球首发的First-in-China [2] - 正序生物的碱基编辑药物CS-101已完成临床一期,9位患者均得到显著临床效果 [3] 企业创新成果 - 艾力斯医药自主研发的甲磺酸伏美替尼片2024年销售收入达35.5亿元 [4] - 北海康成的注射用维拉苷酶β是上海试点分段生产以来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制品分段生产国产1类创新药 [6] - 生物制品分段生产为北海康成节省数千万资金,加快罕见病创新药上市进程 [6] 制度改革与政策支持 - 浦东率先开展医学伦理协同审查,制定全区统一的规范化医学伦理审查操作指南和流程 [5] - 2023年至今浦东已发布7批次《浦东新区创新药械产品推荐目录》,纳入75个创新产品 [6] - 2025年上半年浦东创新药品耗材使用金额同比增长63% [6] 产业布局规划 - 浦东将形成"1+1+X"一体发展的生物医药功能格局,包括创新"核爆点"、主承载区和产业联动区 [9][10] - 张江集聚3家生物医药领域高质量孵化器,与20多家专业技术平台、8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联动 [10] - 浦东近年来年均新增生物医药初创企业100家以上 [10] 研发优势与国际化 - 浦东创新药研发费用约2亿~3亿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9] - 2024年浦东拥有30余项海外授权,交易额占全国30% [9] - 2025年上半年浦东出海交易量近30起,交易额占全国31%,全球1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