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美星

搜索文档
上海家化董事长林小海:历史问题基本已经解决 希望重回增长轨道
中国经营报· 2025-05-04 11:36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家化2024年业绩亏损,2025年一季度由亏转盈,公司通过解决历史问题、调整组织架构、渠道和品牌战略等举措,期望新财年重回增长轨道并实现两位数增长 [2][3][4]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04亿元,同比下降260.72%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4亿元,同比下降约10.6%,净利润约2.17亿元 [2][3] - 2025年一季度线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4%,收入占比同比提升5.5% [4] 业绩下降原因 - 2024年业绩下降主要因商誉减值计提影响,公司对收购汤美星形成的商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6.13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降是因线下业务供货节奏调整,六神花露水未提价致经销商进货节奏变化 [3] 改革进展 - 国内业务主动战略调整,包括百货去库存、电商渠道从经销转自营等,虽使去年利润承压,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 - 渠道调整上,提升线上渠道占比,线上运营能力基本形成,玉泽、六神、佰草集等品牌在抖音平台自播业务GMV三位数增长 [4] - 线下积极拓展新兴渠道,一季度拓店3.8万家,新兴渠道销售额同比高双位数增长,计划上半年完成1万家门店陈列目标 [5] 品牌建设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实施四个“聚焦战略”,林小海上任后将旗下品牌分三个梯队 [6] - 第一梯队六神、玉泽,目标明确,提升运营操盘可快速出业绩 [7] - 第二梯队佰草集、美加净,知名度高但定位模糊,需复盘目标用户、重新定义品类定位 [7] - 第三梯队其他品牌,体量小、品类和目标用户细分,需创新找出路 [7] - 佰草集太极线进行定价调整,减少促销力度,转化率提升,经营效率提高,一季度上调大白泥单品售价 [7] - 部分客单价和价格下降因清仓旧库存、优化SKU,新财年计划在业绩上升基础上进一步压缩SKU [7]
上海家化(600315):主动调整下业绩承压 静待新团队新气象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母净利润-8.33亿元,主要因计提汤美星商誉减值6.1亿元及海外业务亏损1亿元,扣非净利润-8.38亿元 [1][2] - 2025Q1营收17.04亿元,同比下降10.59%,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下降15.25%,扣非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34.49% [3] 业务调整与增长 - 2024年国内业务战略调整包括百货渠道降库存、关闭低效门店、线上代理转自营导致退货,线下销售部门架构调整,对收入和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4] - 海外业务(汤美星)收入14.15亿元,同比下降11.43%,毛利率48.32%,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公司已调整管理层并聚焦核心市场 [4] - 2025Q1美妆事业部销售占比提升3.7个百分点至19.3%,收入增速约10.6%,线上高增带动业务恢复增长 [1][4] 渠道与品牌策略 - 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25.39亿元,同比下降9.66%,占比提升至44.7%,线下渠道收入同比下降16.97% [5] - 2025Q1抖音自播GMV玉泽/六神/佰草集分别增长179%/114%/184%,线下新兴渠道拓店近4万家,销售额双位数增长 [5] - 公司推进大单品策略,SKU从超1万个压缩至3000个,清退老旧库存超70%,玉泽、佰草集等品牌完成升级并实现GMV高增长 [5]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拟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总人数不超过45人,回购价格16.03元/股,募集资金上限7751万元,分3期解锁 [6] - 考核目标为2025年净利润为正,2026-202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10%,旨在绑定核心团队并关注长期发展 [1][6] 战略转型与展望 - 2025年为公司转型元年,新管理层主导的战略转型在渠道、产品等方面初具效果 [7]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4.67/5.93亿元 [8]
上海家化(600315):一季度业绩降幅收窄,员工持股绑定核心管理层
国信证券· 2025-04-28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年中公司进行中高领导层换届后内部调整持续推进 2024年战略清理历史包袱致较多亏损 2025年一季度初具成效 美护部门和线上渠道均已实现正增长 后续有望在持续调整改革中实现品牌矩阵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3][20] - 考虑到公司仍处于内部调整期 且行业竞争压力加大 公司加大品牌投放以维持一定品牌声量 下调2025年维持2026年并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33/5.04/5.81(原值为4.73/5.03)亿元 对应PE分别为35/30/26x [3][21]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56.79亿/yoy -13.93% 归母净利润 -8.33亿/yoy -266.60% 扣非归母净利润 -8.38亿/yoy -366.41% 主要系对海外婴童业务计提商誉减值6.1亿元及国内业务主动战略调整的阶段性影响 [1][6] - 2025年Q1实现营收17.04亿/yoy -10.59% 归母净利润2.17亿/yoy -15.25% 扣非净利润1.92亿/yoy -34.49% 主要系调整六神价格致经销商进货节奏延迟 以及优化渠道库存及非战略合作品牌收缩等 [1][7] 品类与渠道表现 - 2025年Q1美妆部门收入3.29亿 同比 +10.7% 占比提升3.7pct至19.3% 均价下滑65.4%;个护部门收入7.91亿 均价下滑13.4%;创新/海外部门分别实现2.33亿/3.47亿 创新部门均价下滑31.2% 海外部门均价同比提升7.5% [2][8] - 2025Q1线上渠道收入增速10.4% 收入占比29%/yoy +5.5pct 部分品牌在抖音平台直播业务GMV三位数增长;一季度拓店3.8万家 新兴渠道销售额同比高两位数增长 计划上半年完成万店目标 [2][8] 盈利能力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 -1.37/-22.25pct;20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 +0.14/-0.70pct Q1净利率小幅下滑系库存调整与加大营销投放影响 [2][11] - 2024年和2025Q1费用率均上升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 +3.21/+1.36/+0.44pct 主要由于收入端压力 [2][13] 员工持股计划 - 新增员工持股计划总人数不超过45人 回购价格16.03元/股 CEO林小海和CFO罗总共拟认购最多100.8万股 占比20.85%;中层管理及骨干43人认购占比73.09% 预留股份比例6.06% [3][9] - 员工持股分3期解锁 对应公司层面考核指标为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正 2026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10% 并设置个人考核指标 [3][9] 营运与现金流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108天 同比减少5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2天 同比减少7天 2025Q1存货周转天数95天 同比增加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0天 同比减少13天 [15]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3亿元/yoy +164.86% 20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16亿元/yoy +7.96% 经营质量改善 营运健康度提升 [15]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598|5,679|6,258|6,827|7,373| |(+/-%)|-7.2%|-13.9%|10.2%|9.1%|8.0%| |净利润(百万元)|500|-833|433|504|581| |(+/-%)|5.9%|-266.6%|-152.0%|16.4%|15.2%| |每股收益(元)|0.74|-1.24|0.64|0.75|0.86| |EBIT Margin|6.9%|-0.6%|5.5%|6.7%|7.3%| |净资产收益率(ROE)|6.5%|-12.4%|6.2%|7.0%|7.6%| |市盈率(PE)|30.8|-18.4|35.4|30.4|26.4| |EV/EBITDA|30.6|130.0|37.6|29.9|26.1| |市净率(PB)|2.00|2.29|2.20|2.11|2.02|[4][23]
上海家化(600315):24年调整期亏损,25年拟推股权激励,期待业绩修复
招商证券· 2025-04-28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亏损,主要因战略调整及大额商誉减值计提;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短期业绩有压力,但25年美妆事业部品牌线上增速较快;公司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设定净利润目标,有望实现较好激励;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亿元、3.77亿元、4.24亿元,同比分别扭亏为盈、+14%、+12%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672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672百万股,总市值15.3十亿元,流通市值15.3十亿元,每股净资产(MRQ)10.2,ROE(TTM) - 12.7,资产负债率34.2%,主要股东为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31% [3]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19%、33%、15%,相对表现分别为23%、37%、8% [5]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56.79亿元,同比 - 13.93%;归母净利润 - 8.33亿元、扣非净利润 - 8.38亿元,因汤美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6.1亿元、国内业务战略调整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和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单24Q4营收12.02亿元,同比 - 20.20%;归母净利润 - 9.96亿元、扣非净利润 - 9.58亿元;25Q1营收17.04亿元,同比 - 10.59%;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 - 15.25%;扣非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 - 34.49% [7] 收入拆分 - 分产品看,2024年个护事业部收入23.79亿元,同比 - 3.42%;美妆事业部收入10.50亿元,同比 - 29.81%;创新事业部收入8.30亿元,同比 - 19.38%;海外业务收入14.15亿元,同比 - 11.43%;分渠道看,2024年线上收入25.39亿,同比 - 9.66%;线下31.36亿,同比 - 16.97% [7] 费用率与利润率 - 2024年毛利率57.60%(同比 - 1.37pct),销售费用率46.69%(+3.28pct),管理费用率10.74%(+1.71pct),研发费用率2.66%(+0.59pct);2025Q1毛利率63.40%(+0.13pct),销售费用率40.41%(+3.20pct)、管理费用率7.87%(+1.36pct)、研发费用率2.27%(+0.44pct);25Q1销售净利率12.75%( - 0.70pct) [7] 现金流状况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3亿元,同比 + 164.86%;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16亿元,同比 + 7.96%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598|5679|6125|6584|7100| |同比增长|-7%|-14%|8%|7%|8%| |营业利润(百万元)|556|(860)|342|398|452| |同比增长|2%|-|-|16%|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00|(833)|330|377|424| |同比增长|6%|-|-|14%|12%| |每股收益(元)|0.74|-1.24|0.49|0.56|0.63| |PE|30.7|-|46.5|40.7|36.2| |PB|2.0|2.3|2.2|2.1|2.0| [8]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 - 2027E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6125、6584、7100百万元等 [10][12]
海外业务计提6亿元商誉减值 上海家化去年亏损逾8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21: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下降266.60%,扣非净利润-8.38亿元,同比下降366.41% [2] - 2023年公司营收65.98亿元,归母净利润5亿元,2024年业绩巨亏主要源于商誉减值6.13亿元及国内业务战略调整 [3] - 近五年归母净利润首次转负,2020-2023年分别为4.30亿元、6.49亿元、4.72亿元、5.00亿元 [3] 业务板块分析 - 美妆业务营收10.50亿元(同比降29.81%),创新业务营收8.30亿元(同比降19.38%),海外业务营收14.15亿元(同比降11.43%),个护业务营收23.79亿元(同比降3.42%) [5] - 海外子公司Abundant Merit Limited(含汤美星)营收14.17亿元,净利润-7.14亿元,受低出生率及竞争加剧影响计提商誉减值 [6][7] - 商誉从2023年末20.87亿元降至2024年末14.86亿元,减值约6亿元 [7] 销售策略调整 - 2024Q4至2025Q1采取打折清库存策略:个护产品均价降25.06%至5.93元/支,美妆降39.16%至7.20元/支,创新降25.34%至8.08元/支,海外降10.80%至11.22元/支 [11] - 2025Q1佰草集"太极系列"降价65.42%,SKU数量从超1万个减少约7000个 [13] 渠道转型进展 - 线下渠道营收31.36亿元(同比降16.97%),线上营收25.39亿元(同比降9.66%),线上毛利率提升1.80个百分点至63.53% [15][17] - 关闭低效百货门店,新增100+家新兴渠道战略合作伙伴,2025Q1线上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18] - 2025Q1营收17.04亿元(同比降10.59%),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降15.25%) [19] 战略方向 - 聚焦"核心品牌、品牌建设、线上、效率"四大方向,推动组织变革 [4] - 线上重点突破兴趣电商与新兴电商,线下拓展O2O、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 [17][18]
上海家化(600315):25Q1业绩好于预期,拟实施股权激励看好破旧立新
天风证券· 2025-04-27 21: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美容护理/化妆品,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家化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业绩有变化,2025Q1业绩好于预期,公司拟实施股权激励,看好其破旧立新 [1] - 公司处于战略调整阵痛期,各版块短暂承压,但多维度改善向上,深化事业部改革、渠道结构优化,维持“买入”评级 [4]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A营收56.79亿元/同比-13.93%;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266.60%;扣非归母净利润-8.38亿元/同比-366.41%。24Q4营收12.02亿元/同比-20.20%;归母净利润-9.96亿元/同比-1,040.16%;扣非归母净利润-9.58亿元/同比-5,945.94%。2025Q1营收17.04亿元/同比-10.59%;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5.25%;扣非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34.49%,主要因六神价格策略调整等因素 [1]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A毛利率57.60%/同比-1.37pp,归母净利率-14.67%/同比-22.25pp,销售费用率46.69%/同比+4.71pp;管理费用率2.45%/同比-0.74pp;研发费用率2.66%/同比+0.17pp。25Q1毛利率63.40%/同比+0.13pp;归母净利率12.75%/同比-0.70pp,销售费用率40.41%/同比+3.20pp;管理费用率3.69%/同比-0.63pp;研发费用率3.20%/同比-0.93pp [2] 各版块业务 - 分产品,个护2024年收入23.79亿元/同比-3.42%,占比41.93%,毛利率63.59%/同比+2.57pp;美妆收入10.50亿元/同比-29.81%,占比18.50%,毛利率69.67%/同比-2.68pp;创新收入8.30亿元/同比-19.38%,占比14.63%,毛利率40.93%/同比-5.36pp;海外收入14.15亿元/同比-11.43%,占比24.94%,毛利率48.32%/同比-3.02pp [3] - 分渠道,线上收入25.39亿元/同比-9.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44.74%,毛利率63.53%/同比+1.80pp;线下收入31.36亿元/同比-16.97%,占主营业务收入比55.26%,毛利率52.78%/同比-4.09pp [3]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拟激励不超过7,750.6653万份股权(占总股本0.72%),行权价格16.03元/份,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等合计不超过45人。考核分为2025 - 2027年三期,目标分别为2025年净利润为正实现扭亏为盈、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 [4] 投资建议 - 考虑到公司战略调整期业绩承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62.3/66.7/71.2(原2025 - 2026为78.7/8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4.9/5.5(原2025 - 2026为7.1/8.0)亿元,对应PE45/31/28x [4] 财务数据 - 包含2023 - 2027E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EBITDA、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EPS、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EV/EBITDA等数据 [4]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不同年份的情况 [12]
上海家化为收购买单年亏8亿,新CEO交出“史上最差年报”
搜狐财经· 2025-04-27 19:03
上海家化2024年业绩分析 - 2024年营收56.79亿元,同比减少13.93%,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8.33亿元,同比下降266.6%,创历史最大亏损幅度 [1] - 亏损主因包括国内战略调整(百货渠道降库存、闭店、线上转自营模式)及海外业务商誉减值6.1亿元 [2] - 海外业务收入14.15亿元(同比-11.43%),受英国品牌"汤美星"拖累,因低出生率、竞争加剧及经销商降库存 [2][3] 业务板块表现 - 个护板块营收23.79亿元(同比-3.42%),占比最大,含六神、美加净品牌 [6] - 美妆板块营收10.5亿元(同比-29.81%),毛利率近70%,含玉泽、佰草集等品牌 [6] - 线上营收25.39亿元(同比-9.66%),毛利率63.58%(+1.8pct);线下营收31.36亿元(同比-16.97%),毛利率52.78% [6] 与珀莱雅对比 - 2023年上半年与珀莱雅营收持平,2024年差距拉大至50亿元,珀莱雅线上营收占比95%且销售费用率达50% [6][7] - 上海家化线上成本9.26亿元(同比-13.9%),营销投入低于珀莱雅(后者年增推广费10.7亿元) [6][7] 管理层改革措施 - CEO林小海推动"品牌驱动"转型,重组事业部为个护、美妆、创新、海外四大板块 [9] - 人事调整包括:叶伟敏辞任副总、陈旻任美妆事业部总经理、引进珀莱雅前CMO叶伟等 [9] - 2025年Q1营收17.04亿元(同比-10.59%),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5.25%),环比扭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