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五洲新春拟定增募资10亿元投向具身智能 股价跌6%投资者“用脚投票”
新浪证券· 2025-06-18 17:12
公司定增计划 - 五洲新春拟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汽车智驾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 - 定增面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1] - 项目预计三年内建成 将形成年产98万套行星滚柱丝杠和210万套微型滚珠丝杠的生产能力[1] 主营业务与转型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制造 产品覆盖轴承、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及汽车安全系统部件[1] - 近年来逐步向新能源汽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转型 丝杠产品成为拓展重点[1] - 2024年丝杠产品收入仅680万元 占2023年营收的0.22% 且主要为二级供应商角色[2]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定增预案公布后首个交易日股价下跌5.92% 收于32.92元/股 总市值降至120.60亿元[2] -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因机器人概念股价暴涨近2倍 但丝杠业务实际贡献不足营收0.3%[2] - 2024年2月因丝杠业务信披不完整被上交所通报[2] 历史融资情况 - 2019年通过定增募资4.6亿元[2] - 2020年发行可转债募资3.3亿元[2] - 2023年定增募资5.4亿元[2]
五洲新春: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推进高端精密丝杠产业化落地-20250519
山西证券· 2025-05-19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五洲新春发布2024年报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2024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2025年Q1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微增 [4] - 2024年利润下滑受海外业务影响,后续战略调整有望改善盈利 [5] - 2024年盈利能力承压,2025年Q1有所修复,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推进高精密丝杠产业化落地 [6] - 公司各业务板块有望增长,高端精密丝杠产业化落地将打开持续增长空间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增持 - A”评级 [9]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5月16日收盘价38.87元,年内最高/最低53.20/12.17元,流通A股/总股本3.66/3.66亿,流通股市值142.34亿,总市值142.40亿 [2]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0.10元,每股净资产8.16元,净资产收益率1.30%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5亿元,同比+5.10%;归母净利润9137.02万元,同比 - 33.88%;扣非净利润7424.50万元,同比 - 39.88% [4]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同比+15.06%;归母净利润3784.74万元,同比+0.05%;扣非净利润3237.73万元,同比 - 6.11% [4]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6.16、41.73、48.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15.4%、1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2.07亿元、2.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8%、29.5%、34.7% [9] 业务板块 - 2024年轴承及配件行业营收占比最大达54.91%,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和汽车配件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28.87%和14.44%,同比分别+0.22%、+13.92%、+9.69% [5]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6.52%,同比 - 1.02%;净利率为2.79%,同比 - 1.84% [6] - 2025年Q1公司毛利率为16.24%,环比+1.84pct;净利率为4.36%,环比+5.67pct [6] 费用情况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3%、5.01%、3.02%、1.01%,同比分别+0.63、+0.24、 - 0.24、+0.53pct [6] 业务发展 - 公司围绕核心技术持续创新,在高端精密丝杠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将巩固轴承主业,优化产品结构,加速高端精密丝杠新业务产业化 [6] - 传统主业轴承产品和套圈供应巨头有望平稳增长,风电业务有望扭转颓势,汽配领域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部件业务高速增长,热管理领域中长期看好,滚柱/滚珠丝杠业务布局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8]
五洲新春(603667):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一季报点评:主业触底,丝杠产品绑定核心客户有望提供增量
国元证券· 2025-05-14 20: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五洲新春主业触底,丝杠产品绑定核心客户有望提供增量 [2] - 公司为国内轴承制造商,有望凭借自身强大的热处理、磨加工等精密制造工艺进入新兴赛道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32.65亿元,同比增长5.10%;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0.91/0.74亿元,同比分别变化-33.88%/-39.88%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89亿元,同比增加15.06%;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0.32亿元,同比分别变化0.05%/-6.11% [2]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36.31/40.28/44.6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2/2.03/2.47亿元,EPS为0.44/0.55/0.68元,对应PE为89.36/71.47/58.65倍 [6] 业务分析 - 2024年Q1 - Q4营收分别为7.73/9.79/7.21/7.92亿元,同比分别变动-4.60%/5.92%/-7.88%/+34.41% [3] - 2024年轴承产品营收17.9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热管理系统零部件营收9.42亿元,同比增加13.92%;汽车零配件营收4.71亿元,同比增长9.69% [3]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6.52%/2.80%,同比分别变化-1.02/-1.65pcts;2025Q1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6.24%/4.26%,同比分别变化-0.05/-0.64pcts [4]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率分别为3.33%/5.01%/1.01%,同比分别增长0.63/0.24/0.53pcts;研发费率为3.02%,同比下降0.24pct [4] 业务发展战略 - 主营业务持续巩固轴承行业领先地位,开拓新能源汽车轴承市场,推动业务向高附加值市场升级,调整境外轴承资源配置 [5] - 新兴业务依托精密制造技术,研发各类丝杠产品,提升产能,缩短交付周期,成为国内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 [5]
五洲新春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微增,净利润大幅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4-30 16:0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2.65亿元,同比增长5.10%,其中汽车零部件行业营收4.71亿元(+20.24%),热管理系统零部件行业营收9.42亿元(+11.70%),轴承产品营收17.92亿元(+0.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37.02万元,同比下降33.88%,扣非净利润7424.50万元(-39.88%),主要受境外子公司亏损拖累[3]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37.50%),扣非每股收益0.20元/股(-44.44%)[4]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1.09亿元(+30.22%),主要因WJB控股并表导致[5] - 管理费用1.64亿元(+10.50%),反映运营成本上升[6] - 财务费用3303.65万元(+122.21%),主要因短期借款增加及WJB控股并表[7] - 研发费用9870.04万元(-2.60%),占营收比例3.02%,重点投入丝杠新产品研发[8][1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6亿元(-30.92%),主要受WJB控股并表影响[9][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74亿元,流出扩大主要因参股洛轴[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0亿元,由负转正主要因增加银行借款[12] 研发与人才 - 成立中央研究院整合研发资源,重点攻克精密传动领域技术[13] - 研发人员378人(占比7.56%),含博士16人、硕士12人、本科115人,组建线控驱动技术团队[14] 业务结构 - 汽车零部件和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成为增长主力,轴承产品增速放缓[2] - 行星滚柱丝杠业务尚处发展初期,2024年仅实现少量样品收入[20] 管理层激励 - 董事长张峰税前报酬78.01万元,其他高管报酬在29.33-62.40万元区间,与业绩挂钩[21] 行业挑战 - 风电滚子产品受政策影响显著,需警惕产能闲置风险[15] - 轴承钢、铝、铜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30%客户未签订价格联动协议[16] - 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带来能源危机和贸易壁垒风险[17] - 美元/欧元结算业务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