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牛大力
icon
搜索文档
肇庆南药,家底有多厚?| 南药食养 ③
南方农村报· 2025-10-30 14:34
肇庆南药产业总体规模 - 2024年南药种植总面积156.62万亩,总产量65.99万吨,总产值106.05亿元,种植规模位居全省首位 [8][9] - 产业以肉桂、巴戟天、何首乌、广佛手四大传统品种为主,经济效益日渐显著 [10][12] 主要南药品种种植与产值 - 肉桂种植面积127.09万亩,产值57.24亿元,是四大南药中种植面积最广、产值最高的品种 [10][15][16][17] - 巴戟天种植面积6.28万亩,年产值10.85亿元,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产业 [11][28][32] - 何首乌种植面积2.85万亩,年产值5.46亿元,德庆县被评为"中国何首乌名县" [11][35][36][37] - 广佛手种植面积4.16万亩,产值5.44亿元,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等功效 [11][42][43] 特色南药品种发展 - 广宁砂仁种植面积约2.8万亩,鲜果年产量3000吨,产值约1.4亿元,已研发砂仁切粉、茶、酒、蜜等深加工产品 [48][49][53][54] - 肇实(芡实)被列为肇庆"十大特色农产品"之一,龙头企业推出芡实薏仁红豆茶、肇实米粉、代餐粉等系列药膳食品 [58][63][64][65] - 高要广藿香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防治暑湿感冒的要药和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68][69][71] - 牛大力是近年重点发展的南药品种,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常用于煲汤、泡茶、泡酒 [74][75][76][77] 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在德庆县和肇庆市农林科学院沙浦基地建成规模可观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种源基础 [83][84][86][87] - 德庆县南药产业园种质资源圃总面积达100亩,收集保存巴戟天、何首乌、广藿香、佛手等众多药食品种 [88][89][90][91] - 沙浦基地南药种质资源圃面积45亩,已收集引进肉桂、巴戟天等道地与泛岭南地区名特优新中药材品种100种以上 [95][97][98][99]
南农晨读丨古宅新语
南方农村报· 2025-10-21 12:05
广东各地乡村振兴举措 - 韶关将“百千万工程”作为转型关键,坚守粤北生态屏障定位,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6][7] - 河源加快圩镇升级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活力 [7][8] - 梅州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副产品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做大做优特色农业品牌 [8][9] - 中山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整合农田资源引入新业态,全力打造万亩级稻田观光园区 [9][10] - 江门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推动侨乡农文旅融合全域提升 [10][11] - 清远严守粮食安全与防返贫底线,传承改革精神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开展绿美生态建设 [12] 林业产业发展 - 2024年广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416亿元,同比增长5.21%,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9.26% [14][15] - “十五五”期间,广东将深入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形成三产融合、技术先进、竞争有序、绿色低碳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 [15][16] 农业科技应用 - 广东“AI+帮扶”技术应用于广西巴马香猪养殖,通过优化饲料配比和养殖方案使养殖成本直降15% [26][27] - 该AI技术已覆盖10个乡镇8295户农户,2024年出栏31万头香猪,产值突破3亿元 [27][28] 特色农业与合作社发展 - 广州从化区3.9万多亩柑橘进入果实膨大关键期,省市区农技专家组建团队开展“一对一”调研指导 [32][33][34][35] - 茂名市电白区力江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牛大力种植为依托,探索“内强素质、外强能力”的发展新路,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典型样板 [39][40][41][42] -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芒果通过粤桂协作渠道,成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都市楼宇、地铁站台与繁华商圈 [45][46]
电白力江合作社:一棵牛大力,一条共富路㉕丨聚焦兴农“新”力量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1:32
电白力江合作 社:一棵牛大 力,一条共富路 ㉕丨聚焦兴 农"新"力量_南 方+_南方plus 在粤西茂名市电 白区的青山绿水 间,一片片翠绿 的牛大力茁壮成 长,散发着沁人 心脾的药香。这 里孕育着一家不 平凡的农民专业 合作社——茂名 市电白区力江绿 色种植专业合作 社。成立八年 来,合作社以一 棵牛大力为依 托,探索出一 条"内强素质、 外强能力"的发 展新路,成为带 动周边农户增收 致富、推动乡村 振兴的典型样 板。 科技创新赋能, 标准化生产提质 增效 力江合作社自成 立之初,就确立 了科技兴社的发 展思路。合作社 大力引进先进农 业机械设备,配 备全自动化智能 烘干设备4套、 脱皮机、分拣机 等现代化加工设 备,建设了3间 400㎡的冷藏库 和7200多平方的 牛大力加工车 间,形成了从种 植到加工的全产 业链条。 "过去我们种植 牛大力全靠经 验,现在通过标 准化生产,产量 和品质都得到了 大幅提升。"合 作社负责人李东 打造"益力江"品 牌,延伸产业链 条 在提升产品质量 的同时,力江合 作社高度重视品 牌建设,着力打 造"益力江"品 牌。合作社通过 开展质量认证, 强化品牌营销推 广,不断提升 ...
经济日报:海南白沙 点绿成金生态富民
经济日报· 2025-10-17 15:12
产业定位与政策支持 - 白沙县将南药确定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南药生态产业链 [2] - 县政府实施《白沙黎族自治县黎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共18条,对黎医药保护与发展中的政府职责、管理体系、人才培养等作出具体规定 [2] - 县财政持续投入林下种植专项资金,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近3000万元 [2] - 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2025—2028年胶园林下益智种植补贴方案》,按照“谁种植、谁受益”原则,给予益智种植主体每亩1500元补贴 [3] 种植规模与产量 - 青松乡益智种植面积达4.17万亩,干果年产量约1200吨,是目前国内种植益智最大的乡镇 [3] - 青松乡建成5700亩益智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形成约1万亩规模化种植带 [3] - 全县主要南药品种种植面积:益智12.5万亩、裸花紫珠6687亩、五指毛桃1326亩、灵芝1328亩、牛大力922亩 [3] - 林下食药用菌种植基地已扩展至1.3万亩,年产值超1.58亿元 [3] 产业链与加工能力 - 青松乡南药分拣中心内设两条生产线,每天可烘干益智、菌菇等农产品13吨,年可实现烘干农产品3000余吨 [5] - 通过农产品初加工,产品质量达到市场流通标准,农产品价值可提高10%至15%,附加值约900万元 [5] - 采取订单销售模式,产品销往广西玉林、安徽亳州等国内各大药材交易市场、药企,并出口至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5] - 建设高标准南药分拣中心以及集仓储、交易、展示于一体的标准化南药交易中心,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科研、科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5] 技术合作与模式创新 - 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共建青松乡—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中药材供应区,通过“企业供苗+政府奖补+订单收购”的闭环模式发展产业 [2] - 依托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以来已开展7期集中培训和田间学校,累计培训535人次 [3] - 中国热科院专家团队攻克红托竹荪反季节种植技术,让原本只在雨季生长的菌菇在旱季也能破土而出 [6] 三产融合与富民成效 - 在县人民医院茶城院区内成立黎族医药体验区,自2023年开业至今累计诊治2500余人次 [6] - 通过“黎药+康养+旅游”开发南药药浴等疗法体验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助推旅游业发展 [6] - 青松乡有5个行政村上榜海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名单,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均超100万元 [6] - 产业目前已为该乡村民提供临时用工6.02万人次,农户通过地租、务工每年增收约1128万元 [6] - 目前白沙全县益智鲜果价格已突破10元/斤(干果40元/斤),为近年来新高 [6]
海南白沙:点绿成金生态富民
经济日报· 2025-10-11 10:10
产业定位与政策支持 - 公司将南药确定为主导产业,并制定实施了《白沙黎族自治县黎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2] - 县财政持续投入林下种植专项资金,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近3000万元[2] - 公司印发补贴方案,按照“谁种植、谁受益”原则,给予益智种植主体每亩1500元补贴[3] 种植规模与产量 - 青松乡益智种植面积达4.17万亩,干果年产量约1200吨,是目前国内种植益智最大的乡镇[3] - 公司主要种植南药品种包括益智12.5万亩、裸花紫珠6687亩、五指毛桃1326亩、灵芝1328亩、牛大力922亩[3] - 林下食药用菌种植基地已扩展至1.3万亩,年产值超1.58亿元[3] 产业链建设与加工能力 - 南药分拣中心内设两条生产线,每天可烘干益智、菌菇等农产品13吨,年可实现烘干农产品3000余吨[4] - 通过农产品初加工,产品质量达到市场流通标准,农产品价值可提高10%至15%,附加值约900万元[4] - 公司采取订单销售模式,产品销往国内各大药材交易市场、药企,并出口至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4] 技术合作与品质提升 - 公司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共建中药材供应区,通过“企业供苗+政府奖补+订单收购”闭环模式运营[2] - 公司依托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战略合作,2023年以来已开展7期集中培训和田间学校,累计培训535人次[3] - 北京同仁堂技术人员指导农户按标准种植,七坊镇烘干生产线精准调控温湿度,有效保留成分[4] 三产融合与富民成效 - 公司在县人民医院茶城院区内成立黎族医药体验区,自2023年开业至今累计诊治2500余人次[6] - 通过“黎药+康养+旅游”开发南药药浴等疗法体验项目,助推旅游业发展[6] - 白沙全县益智鲜果价格已突破10元/斤(干果40元/斤),为近年来新高,青松乡有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均超100万元[6] - 产业目前已为乡村村民提供临时用工6.02万人次,农户通过地租、务工每年增收约1128万元[6]
20人!广东“百千万工程”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评选结果出炉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9:01
活动概况 - 2024广东"百千万工程"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评选结果公布,评选出"十佳达人"10人和"优秀达人"10人[1][2][3][4] - 活动自2024年11月25日启动,聚焦农业产业发展与技术需求,鼓励围绕重点季节、重点产业、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展开创作[7][8][9] - 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乡土专家、家庭农场主等群体积极响应,将实用技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短视频[9][10][11] 活动成果 - 活动累计收到参赛作品超3500条,总观看量破1亿次[13][14] - 相关话题在抖音等平台引发热议,形成"云端农学院"氛围[12][13] - 主办方通过系统培训与媒体资源支持,助力参与者提升创作运营能力[12] 十佳达人代表案例 - 胡祝林:专注梅州柚种植管理12年,抖音粉丝2.1万,累计发布技术短视频500余条,2023年提供实地服务130次[22][23][24][25][26][27] - 梁伟钊:专注新会陈皮产业11年,抖音粉丝5万,累计发布视频230余条,获赞19.6万余次[31][32][33][34][35][36] - 林进杰:15年专注牛大力产业,带动阳江种植面积超5.5万亩,抖音粉丝2.3万,累计发布作品超3500条[38][39][40][41][42][43][44][45] - 吴宇辉:深耕荔枝产业11年,抖音粉丝15.5万,累计发布荔枝种植技术短视频过万条[89][90][91][92][93][94][95][96][97] 优秀达人代表案例 - 陈鸿雁:专注柑橘种植技术,抖音粉丝1.3万,发布作品近600个,2023年获评广东农技"轻骑兵"十大优秀短视频达人[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 - 黄志强:推动合作社8000亩荔枝林标准化生产,抖音粉丝8.5万,发布作品600余条[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 - 邱晧烽:研发成果可降低20%农业成本、提升600%工作效率,抖音粉丝3600余人,发布作品200+条[180][181][182][183][184][185][186] - 钟伙明:扎根农技一线32年,制作104条农技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达255万[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
儿童、孕产妇、老人食养方面要注意“因人施膳”
人民网· 2025-05-15 18:26
中医药膳养生专题 核心观点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饮食中的中医养生"专题发布会,强调针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因人施膳" [1] - 中医药膳需结合不同人群的脏腑气血特点进行个性化调理,涉及补益肺气、健脾消食、补肝肾等方向 [1][2] 儿童药膳要点 - 儿童体质特点为"肺常不足、脾虚、心肝有余",易出现感冒、鼻炎、哮喘等症状,建议用五指毛桃、太子参、党参补益肺气 [1] - 夏季儿童因冷饮导致腹泻可用陈皮、生姜煮水温中祛寒 心火肝火旺盛时可搭配麦芽、灯芯花、莲子芯平肝疏肝 [1] 孕产妇药膳要点 - 孕妇气血偏弱易疲倦,推荐党参、桑椹子、龙眼肉补气血 脾胃调理可用砂仁、白术、陈皮煮汤助安胎 [2] - 产妇月子期可用益母草、当归、桃仁促进恶露排出 驱寒养血推荐黄酒、米酒、猪脚姜 [2] 老年人药膳要点 - 老年人常见腰腿酸痛、夜尿多,建议用党参、芡实、巴戟天、牛大力健脾补肝肾 易上火者加沙参养阴润燥 [2] - 积食人群可添加麦芽实现"补而不滞" 药膳需兼顾"补而不燥"原则 [2]
广西东兰县:锚定10亿目标 中草药产业“绿叶”变“金叶”
中国经济网· 2025-05-01 08:03
中医药种植模式创新 - 通过组培育苗和仿野生种植技术,岩黄连亩产从30公斤提升至200公斤,带动全县累计种植面积超5000亩 [3] - 采用药粮套种模式实现"一地多收",11月播种岩黄连,4月采收后种植水稻 [3] - 复合立体种植模式包括林药套种、果药复种、粮药间种,显著提升效益:岩黄连每亩鲜品500公斤产值2.5万元(半年周期),山乌龟每亩5000公斤产值5万元(三年周期),肿节风每亩2000公斤产值6500元(年收) [3] 产业链发展与经济效益 - 全县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17.18万亩,年产量超6500吨,建成18个各级示范基地(7个自治区级、5个市级、6个县级) [7] - 龙头企业广西河丰药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2024年产值达4亿元,完成3000亩示范基地种植 [8] - 村民通过土地租金、药材采摘和粮食种植实现年增收1万多元 [5] 政府政策与产业规划 - 成立全区首个县级中医药发展中心,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完善配套设施 [8] - 实施"生态种植+精深加工+文旅康养"三位一体战略,引进生物医药企业建设中草药产业园 [7] - 2025年计划新增种植4万亩,目标产值突破10亿元,打造5个2000亩以上示范基地 [10] 文旅康养融合创新 - 开发200多道药膳和7款养生茶,实现产值超1000万元 [9] - 推出"岩黄连康养谷""石斛养生民宿"等IP,2025年Q1中医药康养旅游占比超45%,接待游客86.71万人次,消费总额9.4亿元 [10] - 创新中药奶茶产品如"美容美白奶茶"(黄精+芡实)、"安神助眠奶茶"(酸枣仁+麦冬) [9] 区域资源与生态优势 - 东兰县森林覆盖率84.35%,土壤富硒,拥有768种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库" [7] - 重点发展岩黄连、铁皮石斛等道地药材,申报区域公用品牌与地理标志商标 [10]
书写粤川合作新篇章!阳江农业品牌产品推介调研走进成都
南方农村报· 2025-04-30 11:04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9日广东阳江调研团赴四川成都开展农业品牌产品推介调研活动,拜访相关商会和企业,推动粤川合作构建产销新平台 [2][3][4] 活动行程 拜访四川省广东商会 - 阳江市政府副市长关天表带队,市委农办主任梁道枫介绍阳江农业产业发展,各县区领导介绍县域产业特色优势 [8][9][10] - 江城区豆豉、白沙鹅等特产给商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 [13][14] - 商会会长林少奋称粤川合作迎来新机遇,期待阳江特色农产品打通西南市场 [17][18][20] 调研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 广东代表团和阳江企业代表与批发市场负责人及经销商座谈,围绕海鲜水产和荔枝等产业交流合作并交换联系方式 [21][23][24] - 阳江企业代表钱晓静介绍公司主营海陵珍珠马蹄,希望推荐到川渝地区 [25][26][27] 考察四川省食品精品(进口)食材供应中心 - 广东代表团了解中心运营和销售情况,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和四川商投县域商业集团负责人交流 [30][31][36] - 四川商投县域集团副总希望与阳江企业合作,阳江正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可满足其需求 [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