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

搜索文档
人河相守云水谣
海南日报· 2025-07-25 09:40
在三亚市天涯区,俯瞰抱炸河。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一条抱炸河,一个抱炸村,共写—— 人河相守云水谣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群山叠翠间,宁远河潺潺清流裹着山野的灵气,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高山而下,一路蜿蜒奔涌进入 三亚,在天涯区抱炸村,有宁远河的一条支流缓缓铺展,成为当地的生命之源——抱炸河。 千百年来,水哺育着人,滋养生命灌溉作物;人也在塑造水,从疏浚河道到架桥修坝,依水而兴的文明 里,始终有塑造水系的主动作为。人逐清波而居,水随人意改容。在抱炸村,村民与抱炸河相守的故事恰似 一面镜,映照着人类与河流共生共塑的文化轨迹。 命名 一方水土中的文化密码 初次听闻抱炸村的人,总会为这个名字惊奇。抱炸村是什么村?位于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 村名的字里行间,藏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密码。如响水镇因藤桥河流过时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水南 村亦有因其地处宁远河下游之南而得名的说法;又如毛岸村、毛道村实则是黎族合亩制留下的文化印记。 抱炸村的名字里,藏着怎样的"密码"?带着这些疑问,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前往抱炸村,一探这个与 宁远河相依相生村落的究竟。 从三亚市区驱车,高楼渐渐隐去,山路越发曲折,入 ...
琼中:广袤绿荫下绘出“经济带”
海南日报· 2025-05-25 09:44
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 琼中县林下经济总面积达23.52万亩,年产值突破5亿元,保有量居全省首位[1] - 形成林下种植、养殖、景观利用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1] - 罗担村打造万亩林下益智种植集群,累计增收640.5万元[1] 特色产业发展 - 罗担村通过引种野生益智,种植户年增收达7-8万元[2] - 水朗下村发展黎药产业,种植30种黎药并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村[3] - 黎母山镇粽叶种植规模超5300亩,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合作社农户从24户扩展至390户[5] 产业模式创新 - 采用"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推动粽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5] - 黎母山镇通过培训、订单整合解决种植技术不足和市场对接问题[5] - 琼中实现菌菇、人参果、凤梨种植及五脚猪、地龙等养殖产业多元化发展[6] 文旅融合探索 - 黎母山镇合究村通过"山海共建"项目开发黎族风情游,日接待游客超100人次[7] - 推行"森林康养+"模式,整合雨林资源和文化要素发展全域旅游[7] - 开通环热带雨林旅游公路观光巴士,结合骑行嘉年华等活动激活县域经济[8] 未来发展规划 - 延伸产业链,强化文体康旅融合,打造"雨林穿越"等赛事品牌[8] - 谋划黎苗医药推广活动,创建百花岭气候康养基地[8] - 发展林下农事体验、农家乐、研学基地等休闲农业新业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