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山二锅头

搜索文档
荣续ESG智库:2025年白酒行业ESG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8-24 12:51
白酒行业概览 - 白酒行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生活的独特符号,历经千年传承,从作坊式酿造发展到工业化生产,从区域消费拓展至全国化、全球化布局,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文化中地位特殊[1][7][8] - 行业已形成贯穿全产业链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涵盖上游农业种植、中游酿造生产、下游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拉动内需消费增长的三重战略价值[15] - 行业呈现强资源约束性和产业链延伸性显著两大特征,生产具有自然禀赋依赖性,品质核心取决于优质水源、特种粮食原料及专属微生物菌群三大关键要素,且呈现不可复制的地域独占性特征[16] 行业生产特征与分类 - 白酒行业属于高环境负荷型生产行业,能耗方面传统酿造依赖化石能源,每生产1吨白酒需消耗1.5-5吨柴油,易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17] - 废气排放层面,蒸煮工序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和酒精挥发问题,废气成分复杂,且乙醛等有害物质浓度高,对大气环境带来极大挑战[17] - 水资源利用方面,行业面临用水量大和废水处理难双重压力,每生产1吨白酒产生15-25立方米废水,混合废水COD浓度高达10000-50000mg/L,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成本高昂达60元/吨[17] - 按香型分类,浓香型市场份额约占50%,代表品牌为五粮液、泸州老窖;酱香型市场份额约35%,代表品牌为茅台、郎酒;清香型市场份额约12%,代表品牌为汾酒、牛栏山;其他香型市场份额约占8%[20] - 按价格带分类,超高端价格区间2000-3500元,代表产品飞天茅台;高端价格区间800-1500元,代表产品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次高端价格区间500-800元,代表产品剑南春水晶剑、汾酒青花20;中端价格区间300-500元,代表产品泸州老窖特曲、茅台王子酱香;大众消费价格区间100-300元,代表产品分酒玻治、海之蓝;低端价格区间10-100元,代表产品牛栏山二锅头、绿脖西凤[21] 行业价值链分析 上游产业构成 - 原材料是白酒行业的根基,包括酿造原材料和包装原材料,酿造材料以优质高粱、小麦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大麦、豌豆等粮食作物[24][25] - 高粱是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核心原料,占比达60%-70%,小麦主要用于制曲,为发酵过程提供糖化发酵剂[28]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中谷物产量65229万吨(13046亿斤),谷物产量的提高为白酒原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充足保障[25] - 行业普遍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头部酒企建设自有种植基地,提供专业农技指导服务,保障原料品质和标准化生产[26] - 在包装材料领域,玻璃/陶瓷瓶与纸箱是主要包装物,占比超8%,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白酒包装呈现出减量化、绿色化趋势,包装层数严格限定为2层,可降解酒盒材料和再生玻璃瓶得到推广应用[27] 中游生产与品质把控 - 白酒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制曲→酒精发酵→蒸馏取酒→陈酿→勾调定型,其中制曲是提供微生物和酶系的关键前置环节,发酵和蒸馏是产酒的核心步骤,而陈酿与勾调则决定了白酒的最终品质和风格[29] - 原料处理环节,领先酒企通过建立多粮配比的"黄金比例"模型,实现了对白酒风味的精准调控,酱香型白酒核心原料红缨子糯高粱以其62-65%的高淀粉含量(其中支链淀粉占比超90%)、1.5-2%的适宜单宁含量以及7-9%的蛋白质含量,构成了酱酒独特风味特质的物质基础[30] - 制曲分为大曲制作和小曲制作,大曲以小麦、大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适用于酱香、浓香、清香等主流香型白酒;小曲以米粉、米糠为主要原料,适用于米香、豉香型等白酒[32] - 发酵是白酒酿造中微生物转化的核心阶段,现代酒企通过窖龄梯度培育技术,在窖池中建立了包含3000多种微生物的复杂生态系统,通过智能制曲系统将温度控制精度提升至±0.3℃,使30年以上老窖池的基酒优级率达到80%以上[34] - 不同香型发酵特征不同,酱香型发酵容器为石窖,发酵周期30天×8次,温度控制35-42°C;浓香型发酵容器为泥窖,发酵周期45-90天,温度控制28-32°C;清香型发酵容器为地缸,发酵周期21-28天,温度控制20-25°C[35] - 蒸馏分固态蒸馏和液态蒸馏,随着技术进步,行业通过多级精馏技术将酒头中甲醇含量严格控制在≤0.04g/L的安全标准内,优质基酒产出率得到显著提升[36] - 在储存陈酿环节,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头部企业基酒储存3年以上比例达72%,通过温湿度精准控制技术,年蒸发损耗率控制在1.5%以内,基酒储存5年可获得120-150%的市场溢价,而15年以上老酒溢价幅度超300%[37] - 勾调定型将不同批次、轮次、年份或风味特征的基酒进行科学配比,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带来变革,AI勾调系统使传统需要30天的基酒组合决策过程缩短至4小时内完成,显著提升勾调效率和精准度[37] - 质量管控方面,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NFC芯片和区块链溯源码的双重覆盖,"一物一码"技术使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信息透明化,假酒溯源准确率提升至92%[38] 下游流通网络 -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白酒流通体系正加速向绿色化、数字化方向演进,2021年商务部《关于加强"十四五"时期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酒类流通标准化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39] - 绿色物流方面,泸州老窖采用PBAT/PLA复合膜,降解周期缩短至6个月,年减少塑料使用量2000吨,其"共享周转箱"模式覆盖西南地区,包装回收率达95%;水井坊在包装环节推行"减量化+循环化"策略,2024年通过简化设计减少ABS塑料70吨、PE塑料1.7吨[40] -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白酒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渠道融合方面,洋河股份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店"模式,基于消费者大数据分析的区域化产品定制策略成效显著[41] - 供应链管理上,五粮液构建"云店"系统,实现渠道库存可视化,节损耗降低带动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15%;消费者体验方面,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强化品牌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联结[44] - 洋河股份开放酿酒生产全流程,设置"碳足迹计算器"互动装置,使年轻客群占比提升15%;泸州老窖推出"窖池认养"计划,高端客户可参与酒糟资源化项目[44] 行业市场格局 - 白酒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从35%快速提升至50%,头部企业市场控制力增强,加速对市场的整合[50] - 产区集聚效应凸显,中国白酒产业已形成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酱酒产区,2024年仁怀市白酒工业总产值达1157亿元,浓香型形成宜宾-泸州"双中心格局",清香型则以汾阳为枢纽[50] - 企业层级加速分化,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超高端与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龙头垄断,合计市占率超过85%[50] - 2024年前三季度白酒龙头企业财务表现呈现出明显的梯队分化特征,贵州茅台营业收入1207亿元,净利润608亿元;五粮液营业收入679亿元,净利润249亿元;山西汾酒营业收入313亿元,净利润113亿元;泸州老窖营业收入243亿元,净利润115亿元;洋河股份营业收入275亿元,净利润85亿元;古井贡酒营业收入190亿元,净利润47亿元[53] - 2024年白酒行业市场份额分析显示,行业CR2(贵州茅台、五粮液)合计市占率达30%,其中贵州茅台以20%的份额居行业首位,五粮液则以10%的份额保持第二[54] - 行业集中度CR4提升至38%,除茅台、五粮液外,洋河股份(4.3%)和山西汾酒(4.2%)分列第三、四位;CR8为47%,包括泸州老窖(4%)、古井贡酒(2.75%)、今世缘(1.8%)等区域龙头企业[57] - 从市场格局演变趋势来看,白酒行业呈现出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次高端市场竞争加剧、区域龙头全国化步伐加快三个显著特征[58]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场景多元化,白酒消费场景正从传统的商务宴请(占比40%)向日常消费场景拓展,家庭聚饮、休闲社交、旅游餐饮等大众消费场景贡献率已提升至35%,高端白酒在节庆礼品市场的渗透率持续增长[59] - 年轻消费群体驱动产品创新,行业面临核心消费群体老龄化与年轻化转型的双重挑战,20-35岁年轻消费者对传统白酒的接受度偏低,代际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分化,20-50°vol的轻口味白酒及果味酒年增速超25%[59] - 数字化营销与渠道变革,2024年直播电商已成为白酒第三大销售渠道,茅台、洋河等头部企业通过抖音等平台实现亿元级单场销售额,"酒文旅融合"模式通过酿造体验、定制酒服务等项目吸引年轻客群[60] - 国际化进程加速,在东南亚市场,头部企业依托免税渠道与文化相近性快速扩张,茅台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强化泰国布局,市占率达17%;在欧美市场,汾酒主导制定ISO20714清香型国际标准,为欧盟出口扫清技术障碍[61] 白酒行业ESG发展 - 在双碳目标推进、ESG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ESG理念为白酒产业发展注入新维度,研究白酒企业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公司治理完善的要求下,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通过ESG实践提升长期竞争力[2][8] - 白皮书重点剖析了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珍酒李渡等龙头企业的ESG路径,部分企业开展碳中和规划,核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结合园区现状与规划形成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和减排方案,还引入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并依据相关条例和办法,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2] - 茅台、五粮液等龙头企业年均环保投入超10亿元,茅台废水回收率达90%,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五粮液积极布局低碳技术,生物质燃料覆盖率达30%,减排成果显著[55] - 供应链透明度上,茅台、泸州老窖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全流程溯源系统,原料采购与生产过程可追溯率超95%,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信任;中小酒企供应链数字化率不足30%,难以有效监控原料质量,存在较大质量风险[55] - 行业正面临成本攀升、竞争加剧与政策收紧三重压力,2024年新规要求废水处理达标率100%,中小酒企因环保技术落后面临停产风险;企业出海方面,欧盟碳关税(CBAM)将增加出口成本,沃尔玛(Walmart Corp)提高了供应链透明度门槛,区域性酒企因缺乏数字化管理能力难以达标[50]
淬炼“民酒”初心 铸造“北京名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6 05:07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北京二锅头清香型白酒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1] - 牛栏山二锅头作为北京二锅头品类核心代表,2008年其酿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 2025年牛栏山二锅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是十二个案例中唯一的酒类产品 [7] 历史文化与工艺传承 - 牛栏山酒文化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西周青铜酒器,二锅头酿造历史至少三百年 [1][3] - 二锅头是首个以工艺命名的白酒品类,"掐头去尾取中段"工艺始于清康熙年间 [3] - "清蒸清烧、地缸发酵"工艺对原料、水质、发酵环境有严苛标准,潮白河地下水赋予酒液清雅柔和特质 [6] 品牌发展与市场表现 - 2019年母公司顺鑫农业白酒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2024年牛栏山品牌价值达764.67亿元 [7] - 拥有在册活跃终端253万余家,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白酒销售区域 [7] - 产品线从1984年"北京特曲"到2022年"金标陈酿"持续迭代,满足市场需求 [7] 科技创新与品质保障 - 微生物实验室已分离2万余株酿酒微生物,其中30余株应用于生产,建立北京领先的白酒菌种资源库 [9] - 2012年"牛栏山大曲一号"通过神舟九号开展太空实验获得技术数据 [9] - 运用数字化车间、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监控,2024年获"北京市绿色工厂"称号 [10] 市场营销与年轻化策略 - 推出原创IP形象"NIU2"及文创周边,通过动漫短视频实现"老品牌+新媒介"融合 [12] - 抖音"京味酒文化"直播间单场带货超500万元 [12] - 2023年"金标牛烟火气餐厅榜"活动覆盖16城,影响20多亿人次 [12] 文旅融合与国际拓展 - 2023年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开馆,采用"一苑双馆"模式,年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 [14] - 工业旅游服务入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 [14] - 核心产品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大金奖等国际奖项,协办中国白酒鸡尾酒世界杯大赛 [15] 地理环境与产品特性 - 北京较高纬度和较低年平均气温影响微生物群落,形成独特微量风味成分 [4] - 牛栏山镇特殊地理气候赋予二锅头独特风味,潮白河西侧地下水富含微量元素 [6]
牛栏山二锅头也没人喝了?顺鑫农业上半年净利跌近六成
观察者网· 2025-07-19 17: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55亿元至1.9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3.85%至63.32% [1] - 每股收益从上年同期的0.5697元/股缩水至0.2629元/股以下,同比下滑约54% [1] - 2024年白酒业务营收70.41亿元,同比增长3.19%,但毛利率下滑5.23个百分点 [3] - 2024年猪肉业务营收约18.91亿元,同比下滑27.21%,毛利率仅2.42% [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2.58亿元,同比下降19.69%,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37.34% [5] 业务结构 - 公司以白酒和猪肉两大产业为主,白酒贡献近八成营收 [2] - 白酒产品以"牛栏山"和"宁诚"为代表,牛栏山拥有五大系列产品 [2] - 白酒销售采用经销模式,北京市场与平台商深度绑定,外阜市场采用区域大商模式 [3] 行业趋势 - 光瓶酒市场规模从2013年352亿元增至2024年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8% [5] - 50-100元价格带成为增长引擎,预计2025年光瓶酒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5] - 多家酒企加码光瓶酒赛道,如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古井贡等推出50-80元价格带产品 [6] 市场竞争 - 光瓶酒赛道竞争加剧,新品牌争相涌入 [7] - 牛栏山主力消费群体农民工受房地产调整影响收入下降,叠加行业库存高企 [7] - 山西汾酒、洋河等名酒企业发力高性价比光瓶酒,加剧市场竞争 [7] 财务数据 - 2024年白酒行业营业收入7,040,515,167.41元,同比增长3.19%,营业成本增长14.01% [4] - 2024年屠宰行业营业收入1,689,576,854.99元,同比下降29.64%,营业成本下降35.19% [4] - 北京地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75%,外阜地区同比增长1.25% [4]
顺义区推出5条啤酒文化节主题文旅线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9 13:43
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活动规划 - 第34届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将于7月11日开幕,顺义区文化和旅游局整合20余个文旅点位,推出5条主题线路 [2] - 活动核心为"啤酒+文旅"模式,覆盖国际酒文化、都市夜游、艺术体验、传统酿造及田园休闲五大场景 [2] 主题文旅线路详情 Global Cheers·燕京世界酒馆线 - 线路包含中粮·祥云小镇、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SS-ONE潮流体育中心,主打国际酒文化体验 [4] 潮玩嗨啤·都市狂欢夜游线 - 串联罗红摄影艺术馆、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北京京林大厦、苏士澍汉字艺术博物馆,聚焦夜间消费场景 [4] 艺术微醺漫游线 - 覆盖松美术馆、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北京春晖园温泉度假酒店、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融合艺术展览与美酒品鉴 [4] 京韵酿造漫游线 - 包含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等点位,突出传统酿造技艺展示 [4] 京韵微醺·山水田园品鉴线 - 线路设计结合北京温榆河公园、睿恩小镇、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等,融合自然生态与红色教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