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
icon
搜索文档
金发科技上涨6.77%,报16.25元/股
金融界· 2025-08-14 14:44
股价表现 - 8月14日盘中上涨6.77%至16.25元/股 成交额达45.19亿元 换手率11.27% 总市值428.45亿元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2.12万户 人均流通股1.17万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6.66亿元 同比增长49.06% [2] - 第一季度归属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增长138.20% [2] 公司概况 - 总部位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主营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材料研发销售 [1] - 拥有60家子公司 全球设立研发生产基地 产品覆盖130多个国家 服务超1000家知名企业 [1]
专家报告:车用塑料轻量化与功能化的技术机遇与挑战(附35页PPT)
材料汇· 2025-05-16 22:54
金发科技简介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4年上市,2023年集团销售额达4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6% [3][6] - 2023年改性塑料销量211.25万吨,同比增长19.88%,创历史新高 [6] - 全球布局包括中国、印度、东南亚、北美和欧洲,2024年新增越南、墨西哥、波兰三大海外制造基地 [9][10] - 研发实力雄厚,拥有15位研发领衔院士、645名硕士、132名海内外高级专家 [12] 核心业务板块 - 改性板块:产能提升项目完善供应保障体系 [14] - 石化板块: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项目打通全产业链 [14] - 新材料板块:特种工程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产能提升 [14] - 医疗健康板块:高分子医疗产品(手套、口罩等)产能扩张 [14] 车用材料发展 - 2023年汽车材料销量96.7万吨,同比增长28.7%,单车平均使用35公斤 [19][21] - 产品覆盖通用树脂(PP/PE)、工程树脂(PA6/PA66)和特种工程塑料(PEEK/PPS) [24] - 全球六大生产基地实现汽车主产区近地化供货,打造最大车用材料供应链 [25]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2024年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超50%,PHEV占比41.47% [29] - 电动汽车续航焦虑缓解,智能座舱推动汽车向"第三空间"转型 [34] - 零部件需求变化:电动车内外饰要求轻量化/低碳化,电池系统需高电压耐受材料 [36] 材料技术机遇 - 轻量化技术:微发泡聚烯烃材料密度低至0.90g/cm³,减重20-30% [43][44] - 绿色材料:生物基PA10T生物碳含量40-60%,碳排放较PA66低21.6% [53][57] - 功能化材料:电磁屏蔽聚烯烃吸波率达79.1%,优于竞品77.56% [59][60] - 耐高温材料:PA10T Vicnyl® R730熔点达317.6℃,278℃回流焊不起泡 [62][63] 前沿技术探索 - 耐烧蚀材料:PPE电池包上盖可承受1300℃火烧30分钟不烧穿 [67][69] - 高性能再生材料:2025年PCR产能规划达120万吨(中国100万吨+海外20万吨) [55] - 超高温尼龙:PA5T/X介电强度42.8kV/mm,较PA6T/66提升38% [56][57]
金发科技(600143)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4-10-31 08:5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化工新材料、改性塑料 - 公司:金发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经营成果显著** - 营收达605.14亿元创历史新高,规模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60.36%,得益于落实体制增效重回报方案,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全球化布局发力[2][6] - 主要产品销量突破433万吨同比增长18%,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 - 海外销量达23.35万吨同比增长29.51%,随着越南金发新产能投产,海外基地协同发展[3] - 拟派发现金红利2.57亿元,实施股票回购3.69亿元,现金分红与回购金额占规模净利润比例达76% [4] - 董监高合计增持股份3602.47万元,提升与股东利益一致性[4] 2. **业务布局与行业地位** - 形成上游绿色石化、中游改性塑料和新材料、下游医疗健康四大板块深度协同业务布局,产品有9大类,应用于多个行业[5] - 2020 - 2024年复合增长率14.62%高于化工新材料行业增速,巩固在新材料行业领军地位[6] 3. **经营增长原因** - 2024年改性塑料、特种工程塑料业务在多行业销量和毛利稳定增长,绿色石化板块与改性塑料板块协同,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能利用效率[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金额28.45亿元,净现比为3.45,近5年净现比均高于1,盈利质量高[7] 4. **2025年一季度经营延续增长** - 实现营业收入156.66亿元同比增长49.06%,规模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138.20% [7] - 改性塑料业务量利双增,绿色石化板块高负荷运转,石化产品收入及毛利同步增长[7] 5. **主要经营亮点** - 改性塑料业务:2024年产成品销量255.15万吨同比增长20.78%,营业收入320.75亿元同比增长18.95%,毛利润70.80亿元同比增长7.39亿元;2025年一季度产品销量60.44万吨同比增长25.26%,营业收入76.20亿元同比增长30.68% [8] - 新材料业务:2024年产成品销量23.60万吨同比增长32.51%,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增长15.73%;2025年一季度销量5.6万吨同比增长26.13%,营业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32.37%,特种工程塑料2025年一季度销量0.63万吨同比增长91% [9] - 技术研发:截至2024年末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达6813件,汇聚博士人才超200人,2024年研发投入25亿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推出新一代生物基碳LCP材料[9][10] - 全球化布局:2024年以来越南、西班牙基地投产,墨西哥、波兰基地建设推进,海外基地产成品销量增长[10] 6. **2025年经营展望** - 以聚焦创新驱动、提升组织效能、加速国际化进程为管理主题,通过营销、技术、管理创新实现目标[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业绩说明会分总经理致辞、年报和一季报解读、投资者网络文字互动环节,总时长60分钟,涉及前瞻性陈述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实际承诺[1] - 公司在2023 - 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获上海证券交易所A级评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