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亿减免
icon
搜索文档
拼多多Q1净利腰斩,“千亿扶持”持续加码商家高质量转型
扬子晚报网· 2025-06-06 15:45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营收956.72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47亿元,同比暴跌47% [1]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滑45% [1] - 交易服务收入仅增长5.8%至47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560亿元 [1][3]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8%至487亿元,连续多个季度增长放缓 [4] - 销售及营销费用暴增43%至334亿元,主要源自促销及广告活动支出增加 [1][5] 政策影响 - "百亿减免"政策推出后,大幅减免商家技术服务费、推广软件服务费、店铺保证金等,导致交易服务收入增速下滑 [1][3] - 公司推出"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和"千亿扶持"项目,通过千亿资源包投入,全方位助力中小商家转型 [1][6] - 技术服务费减免政策使千万商家受益,例如陕西冬枣商家每月节省上万元,内蒙古牛肉干商家每天增收一百五六十元 [3] - 推广服务费退返权益使深圳相机商家每年节省十万元,河南鸡肉制品商家每天退还一千多元,亳州花草茶商家每年增收四十万元 [4] 业务策略 - 公司对新质商品进行超额补贴,例如山西牛肉商家获得6%消费者补贴,广西农货商家获得三成补贴,带动爆款产品销售额 [6] - 公司GMV增速达16%,单季度GMV达到1.07万亿元,超额补贴拉动消费成效显著 [6] - 管理层四次表态愿牺牲短期利润,持续扶持中小商家,未来三年将投入千亿资源包助力转型 [7] - 消费侧推出"100亿商家回馈计划",投入100亿元消费券,通过专项活动普惠消费者并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8] 市场反应 -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公司商户扶持和佣金减免投入激进,拖累营收及净利润表现 [3] - 媒体分析认为大规模减免技术服务费是拖累财报表现的核心原因 [3]
拼多多用利润换明天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03 19:33
核心观点 - 公司采取牺牲短期利润的战略,通过大规模补贴和减免政策优先保障商家和消费者利益,以构建长期高质量平台生态[7][8][22] - 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公司营收仍保持10%增长但低于市场预期,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8%和47%[3][4][10] - 公司推出"千亿扶持"新战略,营销费用同比激增43%至334亿元,通过多项举措实质性降低商家运营成本[12][13][18] 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期1016亿元[3] - 在线营销服务营收487亿元同比增长15%超预期,交易服务营收470亿元同比增长6%大幅低于预期542.3亿元[6] - 经营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47%[4] - GMV增速达16%带动单季度GMV达1.07万亿元[16] 商家扶持政策 - 推出"推广软件服务费可退权益",商家日均获退推广费超千元,部分商家年节省成本达40万元[14] - 减免技术服务费从1%降至0.6%,千万商家受益,有商家年节省成本达十几万元[18] - "百亿减免"下调家电数码类目店铺保障金,"电商西进"减免物流中转费用[13] - 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推出四大升级举措保障商家权益[23] 战略布局 - 管理层明确表态将长期投入置于短期利润之上,预计未来5-10年显现价值[7][18] - 专注电商核心业务,通过"百亿补贴""百亿农研"等项目反哺产业链[26] - "千亿扶持"战略深入永康厨具、温州女鞋等产业带,推动商家向品牌化转型[27][29] - "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覆盖全国农特产区,助力农产品数字化运营升级[29][30] 行业影响 - 在行业增速降至个位数背景下,公司仍保持双位数增长实属不易[10] - 公司引领行业从"性价比"转向"质价比",现正推动进入"全面惠商"新阶段[31] - 通过减免政策和流量扶持,帮助中小商家在同质化竞争中实现差异化发展[21][27] - 电商西进政策开拓中西部新市场,部分偏远地区订单实现两位数增长[21][30]
拼多多管理层多次强调利润不可持续, Q1新增百亿营销费用扶持商家
搜狐财经· 2025-06-02 08:45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 [5] - 归母净利润147.42亿元,同比下跌47%,创近五年最大下滑幅度 [5] - 营销费用支出达334亿元,同比暴涨43%,增加近100亿元 [5] 战略方向 - 管理层四次强调牺牲短期利润以扶持商家,换取长期内在价值 [6][7] - 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重金投入商家竞争力提升和消费者补贴 [5][8] - 推出"千亿扶持"新战略,包含"百亿减免""新质供给"等专项,降本减佣反哺供需两侧 [8][10] 业务数据 - 在线市场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8%至487亿元,超预期13.5% [7] - 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8%至470亿元,低于预期的560亿元 [7] - 一季度GMV增速约16%,预估规模达1.07万亿元 [12] 商家扶持举措 - "百亿减免"下调家电、数码等类目店铺保障金 [8] - "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深入农特产区,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 [12][13] - "新质供给"专项团队帮扶产业带中小商家转型品牌化运营 [11][12] 行业影响 - 电商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公司选择固守电商生态建设 [5] - 平台直补模式对标"国补"价格标准,激发消费需求 [8] - 专家认为惠商逻辑形成共赢闭环,带动供需双侧良性循环 [12]
牺牲短期利润,拼多多为什么敢?
36氪· 2025-05-30 18:5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6.72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此前放缓 [2] - 营业利润160.86亿元,同比下降38%,低于市场预期 [2] - 盘前股价一度下跌超20%,收盘跌近14% [2]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487.22亿元,同比增长15%,交易服务收入469.50亿元,同比增长6%,佣金收入增速明显落后于预期的22.3% [7] - 毛利率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至57% [9]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3%至334.03亿元,主要因"百亿减免"计划承担商家运营成本 [9] - 总运营费用从281.44亿元增至386.40亿元 [4] - "百亿减免"计划包括减免技术服务费、退返推广服务费、下调保证金等,累计投入超100亿元 [9][10] 战略举措 - 2024年8月推出"百亿减免",2025年4月升级为"千亿扶持",未来三年将投入超1000亿元资源支持中小商家 [14] - 扶持措施覆盖物流补贴、售后申诉不限次数、多品类超额补贴等,惠及超1000万商家 [10][14] - 新质供给团队深入永康厨具、温州女鞋等产业带,推动商家从代工转向品牌化转型 [20] 商家案例 - 浙江永康厨具品牌"伊之福"通过平台扶持实现日销2000单,从代工转向自主品牌,溢价空间提升3-5倍 [16][18][20] - 海南荔枝商户在平台标准引导下提升果品规格,收购价每斤增加5元,预售订单超3万单 [25][26][27] - "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覆盖10余个农产区,定制化方案提升中小商家运营能力 [24][29] 长期价值 - 管理层强调短期利润承压是主动选择,关注五年以上长期内在价值 [10] - 商家生态优化带动供给侧升级,形成"高货赚利润"的良性循环 [21][30] - 预计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生态投入消化,业绩将逐步改善 [32]
拼多多CEO称反哺商家算长期投资,盈利能力或将持续受到影响
雷峰网· 2025-05-30 17:48
业绩表现 - 2025年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期6%,为过去两年最低季度同比增速[2] - 盘前股价跌幅一度超20%,开盘后盘中股价下跌17%[2]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487.2亿元人民币(同比+15%),交易服务收入469.5亿元人民币(同比+6%)[5] - 销售及营销费用达334.0亿元人民币,超过2024年Q4的313.6亿元人民币[2] 业务挑战 - 国内主站增长模式从用户规模驱动转为购物频次驱动,受宏观消费情绪影响较大[5] - "优惠价格"优势不再独有,需追加平台直补(如100亿消费券)维持用户留存[6][8] - 竞争对手在618大促加码即时零售,威胁核心用户黏性[3] - 商家生态治理面临长期挑战,需为"低价"特点的商业生态现状买单[12] 成本压力 - 对商家补贴从2024年"百亿减免"升级至2025年4月"千亿扶持"计划[11] - 平台多数品类不收取类目佣金,保证金门槛低于竞争对手[10] - 供给侧成本压力大于消费侧,补贴措施显著挤压利润空间[2][10] 海外业务 - Temu收入增速降至个位数,仍处于早期亏损状态[5] - 2025年2月关税争端影响美国业务,5月起暂停全托管模式[15] - 转向半托管模式但商家留存率仅略高于10%[15] - 业务转型导致佣金收入减少,影响毛利润[16] 市场反应 - 市值约1390亿美元,较2021年峰值下降46.5%[12] - 股东难以接受牺牲利润空间补贴用户和商家的策略[11] - 与阿里巴巴、京东不同,公司明确表示不会回购股票[11]
专家解析拼多多Q1财报:主动“降速” 力求消费者、商家及平台的三方共赢
快讯· 2025-05-30 13:40
公司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收增速10% 远低于市场预期 [1] - 经营利润同比下跌超4成 [1] - 营销费用支出同比增加100亿元 [1] 战略调整举措 - 主动降低盈利能力 将大量利润以补贴形式反哺商家和用户 [1] - 去年推出"百亿减免"系列举措为商家降本减佣 [1] - 今年4月推出"千亿扶持"计划 商家扶持力度空前 [1] 行业专家观点 - 惠商政策执行到位 平台掏钱补贴商家经营 [1] - 通过加码商家扶持培育产业带商家差异化竞争能力 [1] - 供应链优化投入将创设供需双侧良性循环 [1] - 生态变革最终实现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共赢 [1]
拼多多营收增速连续放缓,陈磊:敢于牺牲短期业绩,真金白银反哺供需两侧
观察者网· 2025-05-27 19:30
财报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957亿元 同比增长10% 连续多个季度增速放缓[1] 战略调整 - 公司将"百亿减免"升级为"千亿扶持" 通过真金白银反哺产业生态 引领电商行业进入"全面惠商"新阶段[1] - 管理层预见到商家承压 决定牺牲短期业绩 投入"千亿扶持"战略 助力商家度过短期波动[1] 商家侧举措 - 平台探索更多降佣举措 持续为商家降本减负 创造成本空间 经营空间和创新空间[2] - 帮扶范畴从头部腰部拓展到中小商家 着重释放中小商家潜力 推动产业带整体升级[2] 消费侧举措 - 百亿补贴频道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 投入100亿元消费券 通过专项活动对全品类商品进行超额补贴[2] - 探索"平台直补"创新模式 对标"国补"价格标准 普惠消费者 激发消费需求与活力[2] 管理层表态 - 公司发挥平台企业社会效能 推出"千亿扶持"战略 优先保证用户和商家利益 为商家提供确定性[1] - 战略决策基于高质量发展长远价值 强调不是空喊口号 而是真金白银投入[1]
拼多多(PDD.US)发布Q1财报,加速推进“千亿扶持”新战略,先商家后平台扶持产业生态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18: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7亿元 同比增长10% 增速有所放缓 [1] 战略布局 - 推出"千亿扶持"新战略 真金白银反哺供需两侧 包括"百亿减免"降本减佣和"新质供给"扶持中小商家 [1][2][3] - 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 由联席CEO赵佳臻亲自带队 推出四大升级举措保障商家权益 [3][5] - "千亿扶持"计划包含消费侧补贴 百亿补贴频道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 投入100亿元消费券 [6] 产业赋能 - "新质商家扶持计划"从头部商家扩展至中小商家 流量引擎和黑标店铺资源向中小商家倾斜 [7] - 专项团队深入泾县宣纸、永康厨具等产业带 提供产品技术运营等全方位扶持 推动传统代工模式转向品牌化 [7] - 在浙江永康扶持95后初创商家 一年扩展10条生产线 带动当地产业转型 [7] 农业领域 - "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深入江苏连云港、福建宁德等农产区 推出定制化方案助力农产品上行 [9] - 支持云南蒙自木瓜产区研发数字系统 实现农产品运营自动化 解决定价模糊和损耗率高等痛点 [9] - 在云南大理设立全国首个"数商兴农科技小院" 落地养分智慧管控平台 支持7个农业科研课题 [10] 管理层观点 - 联席CEO赵佳臻强调优先保障用户和商家利益 为商家提供确定性以助推产业转型 [1][5] - 董事长陈磊表示将牺牲短期业绩助力商家 只有商家健康发展平台才能长期受益 [2][10]
“百亿减免” 背后,拼多多的主动降速与长期选择
晚点LatePost· 2025-03-28 20:12
拼多多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表现 - 2024年四季度营收1106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178亿元,同比增速24.45%,为2022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增速 [2] - 佣金收入同比增速从2024年一季度的327%连续跌至33% [2] - 经调整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17.17%,略高于预期 [2] - 2024年整体GMV增速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2] - 滚动市盈率(PE-TTM)为12.03,显著低于腾讯(23)、阿里(19)、美团(26) [2] 平台生态建设战略调整 - 2024年下半年起主动减速,寻求业务增长与生态建设的平衡点 [3] - 推出"百亿减免"计划,包括商家佣金减免、物流费用承担等,每年为商家降本数十亿元 [4] - 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推出"异常订单预警"和"低价风险预警"等机制 [4] - 计划再投千亿元人民币扶持商家,规模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利润 [2] - 产业带品牌化成为探索方向,扶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供给商家 [4] 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4年行业关注点从消费反弹转向增长与分配 [4] - 上半年低价竞争激烈,下半年在监管政策影响下大幅收敛 [4] - 平台增长方向从获取利润转向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4] - 拼多多"国家补贴"政策覆盖范围显著小于竞争对手 [4] - 同质化竞争加剧,商家创新动能和投入力度受到抑制 [4] 商业模式转变与收入结构 - 交易服务收入536亿元(低于预期的610亿元),在线市场服务收入570亿元(符合预期) [4] - 不再以价格作为分配流量的绝对标尺,通过广告投流费用补贴用户端价格 [4] - 模式变化使拼多多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区别进一步缩小 [4] 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平衡 - 投资者逐渐接受平台在投资方向上的选择,财报发布当天股价最终上涨3.97% [6] - 高层明确表示短期财务表现或资本回报不符合当前发展阶段 [6] - 国内主站电商、多多买菜和TEMU业务仍处于成长期,需要持续高投入 [6] - 参考亚马逊长期高增长模式,将资金投入研发、产品创新和平台生态优化 [6] - 电商西行带动订单量双位数增长,为偏远地区近1亿消费者提供免邮服务 [6] - 新质商家扶持计划使双11期间订单量超6100万单,带动5500多万人就业 [6] 产业带升级案例 - 亳州花草茶商家通过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5年完成行业30年发展进程 [5] - 类似案例出现在沧州化妆刷、六安婚纱、惠东女鞋等多个农产区和产业带 [5]
传再投千亿元加码商家扶持,拼多多高质量发展战略再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17:37
拼多多千亿扶持商家计划 - 公司计划投入千亿元资源扶持中小商家高质量转型升级,构建多方共赢的电商生态 [1] - 2025年已召开多场座谈会征求商家和行业专家意见,新举措预计很快官宣 [1] 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 - 自2023年4月起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出"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举措 [2] - "百亿减免"累计为超千万商家提质增效,推广服务费退返每年为商家降本数十亿元 [2][7] - "电商西进"带动西部地区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实现近亿消费者"全面包邮" [2][11] - "新质商家扶持计划"首批项目助力上千个农牧产区和产业集群转向"新质供给" [2][13] 百亿减免政策细节 - 2024年8月宣布投入百亿元资源包,减免优质商家交易手续费,预计一年减免100亿元 [5] - 下调店铺保证金和提现门槛,免除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退款订单按比例返还技术服务费 [6] - 先用后付订单技术服务费下调至0.6%,部分场景自动返还推广费用 [6] - 四川水果商家每月节省五六万元,福建零食商家年获大几十万元推广费返还 [6][7] 电商西进成效 - 首创中转集运模式,2024年9月起免除商家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平台承担二次发货成本 [9] - 河南山药商家物流成本从五十多元降至七八元,福建冲锋衣商家西部订单运费减半 [11] - 西部地区水饺、海鲜、坚果订单量翻倍增长,甘肃羊肉等特产加速进入东部市场 [11] 新质商家扶持计划案例 - 2024年9月投入10亿补贴和20亿流量资源扶持新质农货商家 [13] - 广西脆蜜金桔商家月增收数万元,年货节日销数千单;宁夏乳业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14] - 2024年双十一"新质供给"活动前两轮订单量超6100万单 [14] 商家权益保护机制 - 2025年1月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推出异常订单预警、低价风险预警等功能 [16] - 百货商家反馈低价预警功能推动产业带转向质量竞争,避免同质化内卷 [17] - 公司强调将持续通过费用减免为商家创新和服务升级提供动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