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活动

搜索文档
方寸之间,博古通今 中小博物馆如何成为各地文旅“破圈”密码?
央视网· 2025-08-19 06:37
博物馆行业趋势 -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大型博物馆和中小型博物馆均出现参观热潮 展厅内人头攒动 入口处排起长队 [1][2] - 中小博物馆凭借特色馆藏和本土化内容成功"逆袭" 从"小众"走向大众视野 吸引游客"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3][10] -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底中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博物馆 [9] 代表性中小博物馆案例 - 定州博物馆: - 作为县级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馆 拥有5万余件馆藏 含3件国宝级文物和上千件国家珍贵文物 [3] - 暑期取消周一闭馆 每天开放 提供4-8场公益讲解 对5人以上学生教师团体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6][8] - 开展诗词大会 古书库探秘 手绘等研学活动 吸引亲子游群体 [5][8]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 全国最大蜀锦蜀绣文化传承基地 展陈面积3000平方米 含9373件馆藏(48件国家级珍贵文物) [12] - 设置清代道光年小花楼木织机现场演示 开设织造体验 蜀锦香囊等互动项目 [12][14] - 2024年7月1日至8月11日访客量达8.2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2倍 [14] 行业创新举措 - 数字化应用:山东青州博物馆搭建VR全景声动感影院 MR文化体验区等数字化场景 [11] - 运营模式创新:多地博物馆实施错时开放 延长时长 推出夜游 剧本杀 换装体验等新型服务 [11] - 内容差异化:中小博物馆聚焦细分领域(如航海 美食) 避免"千馆一面" 提供沉浸式专业体验 [11] 用户行为特征 - 亲子游成为暑期主力客群 家长带孩子以家庭或组团形式参观博物馆 [4][5] - 游客偏好从大型博物馆转向中小型博物馆 更注重特色体验和文化沉浸感 [3][10] - 研学活动需求旺盛 博物馆成为"暑期第二课堂" 吸引学生参与互动项目 [1][8]
焦点访谈|方寸之间,博古通今 中小博物馆如何成为各地文旅“破圈”密码?
央视网· 2025-08-17 21:38
博物馆行业暑期热度分析 - 暑期旅游旺季推动博物馆参观热潮持续升温 大量观众涌入导致入口排长队、展厅拥挤 [1][3] - 亲子游群体成为最活跃主力军 包括小家庭单位和家长自发组团带孩子探索 [7] - 博物馆与游客形成双向奔赴 多地调整开放策略如取消周一闭馆、延长开放时间 [7] 中小博物馆特色化发展 - 县级博物馆凭借特色馆藏成功逆袭 定州博物馆拥有5万余件馆藏含上千件国家珍贵文物和3件国宝级文物 [5] - 本土化陈列形成鲜明特质 展品均源自当地土地与历史紧密交织 [5] - 避免千馆一面通过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 如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专注蜀锦蜀绣文化 [13] 创新服务与体验升级 - 免费讲解服务强化教育功能 定州博物馆提供4-8场/日公益讲解并针对学生教师团体提供专属服务 [9] - 数字化应用提升沉浸体验 山东青州博物馆搭建VR/MR/XR数字体验空间 [11] - 互动项目满足多元需求 成都馆开设织造体验/香囊制作/团扇刺绣等动手项目 [17] 中小博物馆运营数据 - 全国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 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博物馆 [11]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暑期访客量显著增长 42天达8.2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00% [19] - 定州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为县级博物馆中的标杆 [5] 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 - 非遗技艺活态展示成为亮点 成都馆使用清代织机演示蜀锦织造技艺 [15] - 研学活动丰富文化体验 包括诗词大会/古书探秘/手绘等让孩子流连忘返 [9] - 小讲解员制度增强参与感 经过培训的红领巾讲解员分布各展区服务游客 [9]
人民日报:海南三亚天涯区水蛟村发展庭院经济——一院一景引客 方寸之地生金
人民日报· 2025-08-12 11:04
行业发展趋势 - 庭院经济成为热门发展模式 村民自筹资金改造院落 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800万元 [2] - 业态多元化发展 涵盖民宿 餐饮 热带鱼养殖 研学 花梨沉香加工等领域 [2] - 农旅融合路径清晰 院落经济与周边自然资源 旅游点位联动 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33个开业院落实现总营收突破1100万元 [2] - 典型个案漫时间咖啡小院通过自主改造 从零收益状态发展为具备客流吸引力的休闲场所 [1] - 半日闲谈小院通过环境改造 将原废品回收场地转型为特色餐饮空间 烤乳猪成为招牌菜品 [3] 社会效益与就业带动 - 庭院经济直接创造186个就业岗位 [2] - 超过60%的参与建设者为返乡大学生群体 [2] - 巷里书屋等院落通过开放空间改造 增强社区互动功能 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3] 环境治理成效 - 全村盘活闲置土地164亩 清理垃圾超过80吨 [3] - 消除百余处卫生死角 实现街巷洁净与屋舍整洁 [3] - 先环境治理后经营的发展模式成为共识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3]
潍坊安丘:多元融合添活力 夏日经济“烟火气”旺起来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7:02
场景创新与年轻消费 - 茂街新天地商场通过举办二次元活动吸引近300名动漫爱好者,带动客流急剧增加并成为网红打卡地[1] - 商场引入cosplay、随舞等年轻化元素,结合首店经济吸引比格披萨等新品牌入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4] - 墨熙鼓巷夜间消费集聚区工作日接待30桌/周末50桌客人,80%为年轻人,联动环青云山广场形成多元业态效应[4] 农旅融合与亲子经济 - 德刚家庭农场暑期亲子采摘接待量增长近两倍,串联汶清农场等打造"特色种植+休闲采摘"精品线路[5] - 青云综合训练基地开放装甲车驾驶、骑马等研学项目,吸引3000余人参与并带动周边餐饮、文创销售增长[6] - AI亲子乐园推出水世界电音泼水节等活动,成为暑期亲水消暑热门打卡地和文旅经济新亮点[6] 政企联动与消费刺激 - "暑促制冷节"通过家电数码品类补贴释放年轻群体消费潜力,政企合作推高夏季消费热潮[4] - 安丘市制定促消费方案,推动商圈开展多样化活动,强化暑期关键消费节点布局[4] 城市管理与安全保障 - 创新柔性治理模式,引导摊贩规范经营同时保留城市烟火气,实现市容与消费活力平衡[8] - 开展10余轮食品安全消防专项整治,消除130余项隐患,更换51条老化软管和22个液化气瓶[8]
新华文轩上市后累计分红45.04亿元 董事长:未来会持续注重投资者回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18:20
公司业绩与分红 - 2024年公司营收123.29亿元,净利润15.45亿元,盈利水平连续两年超过15亿元 [1] - 自2016年上市后累计分红12次,累计分红金额达45.04亿元,近几年股利支付率均高于31% [1] - 新"国九条"实施后公司增加分红频次、提高分红水平,年度分红率和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均实现跃升 [1] 经营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持续巩固产业优势,提升治理水平,推动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稳健可持续增长 [1] - 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出版传媒集团,坚持高质量发展,坚守主责主业,全面深化改革 [2] - 持续推进实体书店经营模式转型发展,包括门店升级改造、优化产品服务模式、加强电商渠道经营 [3] 社会责任与ESG - 连续9年披露社会责任和ESG报告,构建绿色供应生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2] - 精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积极参与欠发达县产业帮扶,践行社会责任 [2] 业务发展情况 - 截至2024年末累计完成421套通识课程与地方特色课程研发,完善特色劳动与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2] - 推动文创产品开发,依托熊猫书店等原创IP及联合开发方式打造文创爆品 [3] - 优化"产品+活动+服务"模式,拓展政企业务,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 - 加强电商渠道经营,推动"文轩云店"升级,强化内容电商矩阵,推进线上线下融合项目 [3]
打卡不重样 博物馆奇妙之旅攻略收藏+走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9 09:47
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 核心观点:博物馆利用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让远古生命"复活",带领观众探秘热河生物群 [1] - 展陈内容:涵盖鱼类、两栖类、恐龙、鸟类、哺乳动物等20个生物门类的白垩纪珍贵化石 [2] - 互动科技:通过互动屏幕触发恐龙骨骼复原动画,透明屏幕使鲟鱼化石"游"回水中 [2] - 多维体验:影院配备3D视效、多声道音响、动感座椅及人造环境特效,室外提供化石挖掘与修复体验及研学活动 [4] 三峡工程博物馆与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 - 核心定位:记录三峡工程壮举与百万移民家国情怀的文化地标 [4] - 展陈特色:全球最大水电专题博物馆,汇集2000余件展品包括库区文物、工程图纸、机组部件,采用声光电技术全景展现建设历程 [4] - 互动体验:手摇发电机探索能量转换,270度环幕影院展示船舶翻坝场景 [4] - 科技叙事:通过工程手稿、测绘仪器、岩芯样本等串联30年治水史诗 [5] - 移民记忆:水下展厅实景重现被淹没的归州古城,全景玻璃幕墙展示水下老街 [7] 淮北工业博物馆 - 改造背景:由1969年建成的安徽省最大火力发电厂遗址改造,2018年关停后转型为文化地标 [8][9] - 展区特色:保留电厂机组车间改造"围炉"体验区,井下秘境模拟采煤场景,废旧设备组装机器人乐队 [8] - 科技应用:融合声光电、AI、VR技术展现唐代至今的工业发展史,包括煤炭开采、电力纺织及新兴产业转型 [11] - 行业影响:安徽省现有50余处工业遗产,30余家工业博物馆年吸引游客超百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