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知贷

搜索文档
对标企业三大需求,宝安藏不住了,产业大区放出金融大招
搜狐财经· 2025-09-16 05:50
经济动能与信贷结构转型 - 中国新增贷款结构发生显著转变,由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占比超过60%转变为目前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70% [1] - 国家层面推动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央行等七部门于今年8月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深圳市宝安区投融资大会概况 - 深圳市宝安区于9月9日举行“宝企金服”投融资大会,共有9家银行、5家PE/VC机构与十余家企业签约,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与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 [1] - 大会期间金融机构总计提供500亿元资金支持,并有四支基金正式签约落地宝安区 [3] 宝安区的产业与经济地位 - 宝安区是制造业大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5600家,占深圳全市的40%,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第四 [4] - 宝安区是科技大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7家,位居全国第三,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智能装备、低空经济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地 [4] - 宝安区是服务业大区,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 [4] 产业与金融对接的挑战与创新举措 - 产业与金融间存在信息壁垒,企业不熟悉资本逻辑,金融机构难以评估企业技术价值,导致“资本荒”和“资产荒” [4] - 宝安区自2016年成立“金融超市”,引入超过120家金融服务机构,并开发线上“融资撮合”系统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5] - 投融资大会投资方阵容强大,包括国有六大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国中资本、同创伟业、云创投等头部PE/VC机构 [5] - 大会推出更契合“专精特新”企业需求的融资产品,如深圳工行的“科知贷”、“科优贷”等,将知识产权和研发投入纳入评估体系 [5] - 大会设置六个分会场聚焦人工智能、专精特新等主题,通过路演、诊断、洽谈等形式提供“一对一”定制化融资方案 [7]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构建 - 投资主方向为先进制造业中的独角兽企业和初创公司,例如七家银行组成银团与立讯精密签约,云创投投资舟鸿半导体、星莱特科技、柏佳薇生物等企业 [7] - 宝安区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业态,打造金融和先进制造深度融合示范区,并成为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重点城区 [8] - 宝安引导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参与设立深创投红土种子基金(规模3亿元)与同创智享种子基金(规模2亿元),重点聚焦半导体、机器人等硬科技赛道 [8] - 宝安区参与设立的23只子基金联动形成超千亿规模产业基金集群,已直接推动5家企业成功上市 [8] - 宝安区于2018年提出“上市公司倍增”计划,通过“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形成上市企业梯队 [9] 营商环境与企业服务优化 - 宝安区创新产业空间供给策略,将1亿平方米产业空间进行科学编码,推出超百万低成本、高品质、定制化产业空间 [13] - 推出首个AI技术产业空间服务平台“宝安区AI智选空间”,实现“指尖看房,省心入驻” [13] - 动态发布政府开放、政府采购、企业需求与企业能力“四张清单”,围绕“企业点单、政府接单”机制形成精细化对接平台 [13] - 计划每年新增超过100个开放场景,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低空经济打造“城市级试验场” [14] - 组建由银行客户经理构成的“三个一”企业服务志愿队,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把金融服务“送上门” [14]
6月末深圳制造业贷款余额1.61万亿元,同比增6.47%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19:31
银行业总体规模与增长 - 银行业资产总额13.98万亿元 同比增长3.64% [2] - 银行业负债总额13.61万亿元 同比增长3.70% [2] - 各项贷款余额9.83万亿元 同比增长3.46% [2] - 各项存款余额10.22万亿元 同比增长6.70% [2] - 银行业资产、负债、存贷款规模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2] 保险业表现 - 原保险保费收入1213.07亿元 同比增长7.96% 增速居一线城市首位 [2] - 保险赔付支出387.43亿元 同比增长8.84% [2] 消费金融与外贸金融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177.03亿元 同比增长7.63% [3] - 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12万亿元 [3] - 小微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245.33亿元 同比增长5.43% [3] -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531亿美元 同比增长7.97% 服务企业2.4万家 [3] 制造业金融支持 - 制造业贷款余额1.61万亿元 同比增长6.47% [4] - 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03万亿元 同比增长6.73% [4]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贷款余额9229.55亿元 同比增长6.96% [4] 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万亿元 同比增长6.59%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5] - 累计走访经营主体149.43万户 发放贷款6674.91亿元 金额居大中城市首位 [5] 科技金融创新 - 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元 [6][7] - 科技保险保费收入18.8亿元 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12万亿元 [7] - 创新信贷评估模型纳入技术研发能力、专利数量、核心团队背景等要素 [7] 跨境金融发展 - 前海企业贷款余额5038.44亿元 较年初增长12.16% [8] - 前海合作区跨境收付金额15.39亿元 [9] - 备案跨境医疗险产品8款 提供风险保障30.2亿元 [9]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连接15家机构 上线8个业务场景 完成超1700笔业务 [9] 民生保障与养老金融 - 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深圳惠家保"承保3.48万单 保费收入227.58万元 [10] - "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达615万人 拓宽保障范围至随迁老人及罕见病 [10] - 个人养老金账户557万户 累计缴存资金71.06亿元 [10] - 商业养老金账户11.62万户 销售金额183.44亿元 [10] 房地产金融协调 - 住房开发贷款"白名单"项目403个 审批金额5492.99亿元 已放款4039.68亿元 [4]
专利落地生花背后:“梦想家”的金融助力逻辑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09:49
中小企业经济贡献 - 中小企业数量超6000万户,贡献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 [2] - 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2024年末营业收入达81万亿元 [3] - 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3] 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 科技型小微企业因"轻资产、缺抵押"面临融资难,固定资产占比通常不足30% [3][5] - 传统信贷体系依赖抵押物,难以量化技术价值等无形资产 [3] - 2025年一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49.6%,贷款余额3.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 [4][5]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 - 华夏银行推出"科知贷",以专利为纯质押物提供500万元贷款 [6]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解轻资产企业抵押物不足难题 [6] - 政策支持单笔1000万元以下贷款可通过内部评估或银企协商定价 [7] 普惠金融差异化服务案例 - 华夏银行重庆分行为农贸市场商户定制方案,3户获400万元授信,年内投放将超1000万元 [9][10] - "龙创贷"将研发投入数据纳入授信依据,"龙蒜贷""花卉贷"适配农业周期需求 [10] - 数字化手段结合实地走访,覆盖科技企业至个体工商户的多元需求 [11] 行业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议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及处置平台 [7] - 专家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知识产权交易数据库,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 [8] - 需完善企业、金融、政府多方责任共担机制以提升银行放贷意愿 [8]
擎画“科技-产业-金融”新蓝图 书写科技金融的“深圳答卷”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深圳科技创新发展 -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236.61亿元,增速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均居全国城市第二 [2]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2.3%,"20+8"产业集群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3]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全国居首,研发投入强度跃升至6.46% [2]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科技金融服务 - 科技型企业融资余额突破1600亿元,服务信贷客户超5000户,近五年融资余额与信贷户数年均增长率分别超20%和70% [4] - 独创"三位一体"特色评审机制,聚焦人才结构、研发能力、知识产权含金量等维度,授信流程最快15个工作日 [6] - 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创产品族群",包括"科知贷"、"研发贷"、"并购贷"等,落地深圳首笔著作权质押融资及广东省首笔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8] 数字化与生态构建 - 数字化平台上线后高效审批新拓展前沿硬科技企业超130户,实现业务全流程数字化 [9][10] - 与深交所联合举办超20场投融资路演,帮助120家中小科技企业对接投资机构,促进"四链融合" [9] - 分支行专业团队协同走访前沿硬科技企业超221户,信贷转化率超60% [7] 产业深度服务案例 - 服务激光全产业链企业,包括LC科技、HMX激光等,形成服务"制造业当家"的金融网络 [6][7] - RWD科技通过数字化模型精准识别,快速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个性化国际结算方案 [10]
金融护航稳外贸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发布“金融支持外贸十二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12:17
信贷支持 - 计划2025年为"走出去"企业境外主体新提供不少于150亿元融资支持,覆盖日常运营、项目建设及贸易活动需求 [2][11] - 创新全场景融资产品体系,包括出口保单保理、国际证福费廷、贸易新业态专属国际保函及小微企业"单一窗口"跨境贷等 [2][12] - 对小微外贸企业实施"应续尽续"原则,提供无还本续贷服务以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2][10] - 推出"科知贷"专利质押融资和"科优贷"融资产品,专项支持科创外贸企业 [15] 结算便利 - 通过"工银全球付"系统实现跨境资金"安全、高效、用途广、路径全"流转,减少代理行中转环节 [3][16] - 迭代E秒达、深港实时、网银单证等线上产品,推进结算服务标准化与智能化升级 [3][18] - 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提供全流程结算解决方案,简化阳光化收汇流程 [3][19] 风险管理 - 提供近40个币种结售汇及90余个币种外汇买卖服务,覆盖"一带一路"国家交易需求 [4][22] - 强化汇率中性宣导,定制结售汇远期、期权、掉期等避险工具 [20] - 依托境外69个国家及地区网络,提供境外开户、政策咨询及国别风险分析一站式服务 [4][23] 拓展赋能 - 整合进博会、广交会等平台资源,助力企业对接内外贸市场需求 [5][24] - 深化银保合作,结合出口保险与金融服务提升企业市场开拓能力 [5] - 对接政府机构传递政策红利,如落实小微外贸企业收费减免政策 [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