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设备

搜索文档
北京:研究适用生命科学的AI基础理论和算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4 11:55
北京市"人工智能+医药健康"行动计划核心观点 - 目标是将北京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高地,构建创新与应用并举的产业生态体系[3][4] - 计划通过技术创新、数据汇聚、场景应用和生态培育四大路径实现目标,涉及基础研究突破、数据流通机制创新、产业赋能深化等具体任务[4][6][8][10] - 量化目标包括落地30个以上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助力20个创新药械进入临床试验,在10个医疗场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4]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建成创新策源地、应用高地和产业聚集区,形成2-3个有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4][5] - 技术层面将突破虚拟细胞、医学数字孪生、DNA存储等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生物医药基础模型[6][7] - 人才与主体培育目标包括引育100名高水平人才,梯度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5][18] 重点任务 基础研究突破 - 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开展认知智能、类脑智能在医药领域的前沿研究[6] - 研发多尺度生物医药基础模型,提升靶点发现和临床试验效率[7] 数据汇聚流通 - 整合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影像云平台等资源,建设疾病数据资源库和公共数据集[8] - 搭建医药健康可信数据空间,支持数据资产交易和跨境流动,实施"监管沙盒"机制[9] 产业赋能应用 - 覆盖药物研发全链条:从分子生成到临床试验服务,支持智能化实验室和智能工厂建设[10] - 中医药领域将构建智慧诊疗平台,优化中药研发路径[11] - 医疗服务领域开发数字医生、智能诊疗产品,推动基层医疗智能穿戴设备应用[12] - 监管领域利用AI辅助审评、风险评估,创新科学监管模式[16] 生态体系建设 - 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开展算法可靠性验证和人机协同性能测试[16] - 建设孵化加速平台,提供干湿实验环境和算力资源保障[17] - 通过国际论坛加强合作交流,推动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出海[20] 保障措施 - 政策支持包括加速创新产品定价入院,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21] - 人才引进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形成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合力[21]
【歌尔股份(002241.SZ)】国内大厂发售AI眼镜,XR业务受益行业增长——跟踪报告之十(刘凯/王之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03 21:42
小米AI眼镜发售及行业影响 - 小米于6月26日发布首款AI眼镜,具备第一人称直播、跨端智联、百科问答、同声传译、智能家居操控等多项功能,并计划推出支付功能 [2] - 2025年更多大厂如字节、三星有望跟进发售AI眼镜,小米开启大厂发售序幕 [2] 公司业务及财务表现 - 公司为全球领先声光电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涵盖AR/VR头显、TWS耳机、智能穿戴等整机设备及声学、MEMS传感器等精密零组件 [3] - 2024年公司营收1009.54亿元(同比+2.41%),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144.93%) [3] - 2025Q1营收163.05亿元(同比-15.57%),归母净利润4.69亿元(同比+23.53%),毛利率12.41%(同比+3.21pct),净利率2.68%(同比+0.79pct) [3] 业绩修复及增长动力 - 大客户TWS耳机订单回升,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及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4] - 智能硬件板块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较高的XR/可穿戴板块营收占比提升 [4] - AI终端放量带动MEMS等零组件ASP提升,高端零组件占比升高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 [4] - Meta新品及AI眼镜销量提升推动XR板块成为公司新增长动能 [4]
全球与中国3C涂料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7-03 18:09
3C 涂料是指应用于电脑( Computer )、通信设备( Communication )和消费类电子产品( Consumer Electronics )外壳及零部件表面的功能性与 装饰性涂层材料,主要用于提升产品的外观质感、耐磨性、抗指纹性能及环境适应性。根据应用工艺和性能要求不同, 3C 涂料可分为 UV 涂 料、 PU 涂料等体系,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的塑料、金属、玻璃材质表面,是连接电子制造与终端消费体 验的重要材料环节。 3C涂料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当前, 3C 涂料行业处于平稳增长与结构转型并行的阶段。一方面,受益于手机、笔记本、穿戴设备等 3C 终端出货量回暖,尤其是中国、印度和 越南等新兴制造基地的崛起, 3C 涂料的整体需求在 2024 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市场规模达到了 9.37 亿美元。中国是当前无可争议的核心市场,拥 有全球最完善的电子制造产业链,其市场消费占比达 62.86% ,同时具备强大的本地供应链整合能力。国际品牌与中国本土企业在此市场共存, 前五大生产商占据过半市场份额。 全球市场 3C 涂料 市场规模: 2020 VS 2024 VS 2031 ...
过量信息影响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3 16:37
每天,当你习以为常地刷了上百条短视频、在朋友圈点赞无数时,大脑正经历着信息"超载"的考验。失 眠、健忘、注意力低下、隐性疲劳、孤独感和抑郁问题……大量碎片化、低质量信息,正悄然加剧着人 们的身心负担。 不堪重负的大脑 "脑腐",牛津大学出版社评出的2024年度热词之一,因为形象描述了一种信息时代"病症",引起许多人 的关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孙晓艳说,"脑腐"并不是指大脑真的发生 病变,而是对信息"超载"导致认知下降或精神疲劳的一种感觉描述,"这就像让大脑在高原上持续负重 奔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蒋毅认为,从目前研究成果 来看,海量信息会对大脑的认知方式产生影响,使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从原本更适应深度思考的模 式,变成注意力转移更为频繁、记忆巩固减少的浅层认知模式。 北京天坛医院认知障碍性疾病科副主任徐俊打比方说,"我们感官系统收集信息的速度就像一个巨大的 瀑布,每秒有海量的水流下来;而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就像一个滴管,每秒只能滴出一滴水。" 人们为何停不下来刷手机? 陷在手机里,是许多人的生活状态。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及智 ...
英思特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小米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搭载的电子配件等。
快讯· 2025-07-03 08:5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小米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搭载的电子配件等 [1]
太平洋:给予华勤技术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7-01 12:23
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3+N+3多成长条线布局。公司是全球头部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成功 向"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转型,形成以"智能手机+PC+数据中心"成熟业务为核心、多品类产品组合 为衍生、"汽车电子+软件+机器人"新兴领域为拓展的多成长条线布局。伴随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公司24 年突破千亿营收规模,营收18-24年复合增速23.56%,归母净利润18-24年复合增速58.87%。公司25Q1延续 高位增长趋势,多个产品线均实现显著推进,其中高性能计算/智能手机/可穿戴业务同比超翻倍增长。 乘国内CSP算力军备竞赛东风,公司服务器业务构筑强势增长极。全球AI浪潮下,国内算力军备竞赛提 速。百度、阿里、腾讯、字节24年资本开支合计约2400亿元,同比增速约155%,25年多家厂商资本开支 根据指引预计延续高位扩张趋势,4家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将突破4000亿元。互联网厂商催生服务器定制化 需求,ODM Direct模式因此打破此前以服务器品牌商为绝对主导的市场格局。根据IDC数据,24Q4ODM Direct规模达到365.70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155.5%,份额逐步占据产业半壁江山。公司作为 ...
华勤技术(603296):深度报告:多业务线共振增长,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腾飞
太平洋证券· 2025-07-01 09: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6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成功转型“3+N+3”战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高,25Q1延续增长 [4] - 乘国内CSP算力军备竞赛东风,服务器业务有望成增长新引擎 [5] - 头部ODM厂商集中大势所趋,公司智能终端业务将受益于份额集中和客户出货旺盛 [6]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对应PE分别为19X、16X、13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Ⅰ 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3+N+3多成长条线布局 - 公司为全球头部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05年创立,23年上市,提供端到端服务,产品线丰富,25年升级为“3+N+3”全球智能产品硬件平台 [9] - “3+N+3”战略构筑三大核心成熟业务,衍生多品类产品组合,拓展三大新兴领域,形成多业务线布局 [11] - 公司各业务线表现出色,如智能手机、可穿戴、个人电脑、数据产品等领域均有优势 [14]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邱文生持股23.76% [15] - 收入规模破千亿,2018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3.56%和58.87%,25Q1延续增长 [18] - 高性能计算为核心增长来源,24年各业务营收和毛利率有不同表现 [21] - 公司费用管理能力强,盈利水平不断优化,24年净利率2.7% [24] Ⅱ 乘国内CSP算力军备竞赛东风,服务器业务构筑强势增长极 - 全球AI浪潮下,国内互联网厂商24年资本开支爆发,25年预计突破4000亿元 [29] - 算力基建带动服务器需求攀升,24年全球出货量1365万台,中国预计25年达546万台 [31] - 互联网厂商定制化诉求催生ODM Direct模式,24Q4规模365.70亿美元,同比增155.5% [34] - 公司具备服务器全栈式出货能力,适配中/美主流AI芯片平台 [37] - 公司为国内知名云厂商核心供应商,24年数据中心业务营收破200亿,25Q1破100亿 [42] Ⅲ 头部ODM厂商集中大势所趋,公司智能终端业务充分受益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4年出货量约12.3亿台,同比增6.2%,中国出货量约2.8亿台,同比增5.3% [46] - 预计25年AI手机渗透率提至28%,出货量4亿台左右,23 - 28年出货量年复合增速63% [49] - 全球智能手机ODM/IDH渗透率预计25年达42%,与PC行业80%相比提升空间大 [52] - 智能手机ODM/IDH市场头部集中,23年华勤技术占27.9%,CR3合计75.8% [55] - 公司与头部品牌商深度绑定,有望受益于ODM渗透提升和客户出货旺盛 [57] - 公司收购易路达80%股份,拓展北美市场,增厚技术优势 [60] - 公司建立“国内核心基地+海外VMI基地”双供应生态,满足全球客户需求 [61] 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89.27、1681.94、2005.9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44%、21.07%、19.26% [7][6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6、45.30、57.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66%、22.23%、25.89%,对应25 - 27年PE分别为19X、16X、13X [7][65]
【IPO一线】惠科股份深证主板IPO获受理 募资85亿元投建OLED/Mini-LED等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6-30 22:18
6月30日,深交所正式受理了惠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惠科股份)主板IPO申请。 在智能显示终端业务方面,公司拥有重庆金扬、合肥金扬、广西智显、宜昌惠科、东莞惠智和越南惠科 等多座显示终端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包括电视、显示器、电子纸、一体机、广告机、智能会议机、智慧 健身镜、智能穿戴设备等显示终端。依托在半导体显示面板与显示终端领域的核心资源和技术积累,公 司持续深化IT及智慧物联显示终端领域布局,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为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慧交通、 智慧安防和智慧医疗等各应用场景提供各类显示终端产品及服务,有力推动业务的持续增长。 目前,惠科股份已与众多全球知名品牌客户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包括三星、LG、小米、海信、 TCL、海尔、联想惠普、戴尔、宏碁、VESTEL、创维、长虹、冠捷、微星科技等极具影响力的全球知 名品牌。 2022-2024年,惠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4亿元、357.97亿元、403.1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 为-14.28亿元、25.66亿元、33.39亿元。 此次IPO,惠科股份拟募资85亿元,投建于长沙新型 OLED 研发升级项目、长沙 Oxide 研发及产业化项 目、绵阳 ...
国泰海通|计算机:数字资产政策推进,科技自主驱动板块新机遇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30 20:33
华为开发者大会与鸿蒙生态升级 - 华为开发者大会于6月20日揭幕,鸿蒙6操作系统首次亮相,华为云盘古大模型5.5发布,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 [2] - 搭载HarmonyOS 5的华为终端产品已超40款,系统功能增加260多项,9000多个应用参与70多个系统级创新体验联合打造 [2] - 目前有3万多鸿蒙应用和元服务在加速开发更新,华为云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目标是让联网本体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 [2] 香港数字资产新政 -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5年6月26日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旨在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 [3] - 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高效低成本金融交易,推进金融服务普惠包容,实践代币化应用场景多元化 [3] - 政策结合稳慎规管与市场创新,构建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数字资产生态圈,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小米新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米于6月26日举行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推出新车型YU7、小折旗舰MIX Flip 2、AI眼镜及可穿戴设备 [4] - 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达28.9万台,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成为现象级产品 [4] - 小米计划下半年升级XLA大模型,未来5年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持续强化辅助驾驶、影像技术、芯片及生态构建 [4] 行业趋势与投资建议 - 计算机行业核心趋势为AI、国产化和机器人场景落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主旋律 [1] - 华为鸿蒙生态升级、香港数字资产新政、小米YU7上市三大动态驱动板块新机遇 [1] - 计算机板块维持"增持"评级,强调科技自主创新对行业的持续推动作用 [1]
新华深读|大脑也怕“超载”
新华社· 2025-06-30 11:43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题:大脑也怕"超载" 新华社记者戴威、宋晨、侠克 每天,当你习以为常地刷了上百条短视频、在朋友圈点赞无数时,大脑正经历着信息"超载"的考验。失 眠、健忘、注意力低下、隐性疲劳、孤独感和抑郁问题……大量碎片化、低质量信息,正悄然加剧着人 们的身心负担。 不堪重负的大脑 "脑腐",牛津大学出版社评出的2024年度热词之一,因为形象描述了一种信息时代"病症",引起许多人 的关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孙晓艳说,"脑腐"并不是指大脑真的发生 病变,而是对信息"超载"导致认知下降或精神疲劳的一种感觉描述,"这就像让大脑在高原上持续负重 奔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蒋毅认为,从长期看,信息 过载是否对大脑存在稳定影响仍需更深入研究。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海量信息会对大脑的认知方式产 生影响,使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从原本更适应深度思考的模式,变成注意力转移更为频繁、记忆巩固 减少的浅层认知模式。 陷在手机里,是许多人的生活状态。早上醒来,手机就弹出 "99+"未读消息、购物App提醒你"收藏的裤 子还剩最后1件"、教育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