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
搜索文档
35亿元打造冬季旅游首选地!广东开展“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
南方农村报· 2025-11-04 15:35
活动概览 - 广东省政府于11月3日宣布启动"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旨在将广东打造为国内外游客冬季旅游首选目的地 [1][2][3] - 活动时间从2025年11月持续至2026年3月底,覆盖第十五届全运会、APEC峰会、寒假及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 [4][5] - 活动目标为释放消费潜力、稳定经济增长,并展现广东的开放活力与人文底蕴 [5][6] 财政支持与资源投入 - 省级财政专门安排35亿元专项资金,采用激励性分配方式,与地市促消费增量绩效挂钩 [21][22] - 活动整合全省700多家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资源 [18] - 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发放"食在广东"、"请到广东过大年"、"广东优品购"三类消费券,涵盖餐饮、文旅、商品购买等领域 [22][23] - 消费补贴标准包括汽车最高补贴5000元/辆、家电最高补贴1000元/件,并支持"发票抽奖"活动 [23][24][56] 核心活动与品牌建设 - 活动以"四大活动"为核心矩阵:借力全运会推出23条"全运+"城市主题旅游线路和"赛事+景区"组合套餐 [29][30][31][33][34] - 依托APEC峰会契机,面向全球发布入境游指南,推出10条精品线路及60个夜间消费场景 [35][36][37] - 聚焦寒假游学市场设计红色研学、岭南文脉等主题产品,并围绕春节民俗策划"四季村晚"、"粤剧春班"等百场文艺展演 [37][38][39] - 重点打造"五大消费品牌"(购在广东、食在广东、游在广东、乐赏广东、健身广东),具体举措包括推出45款老字号"粤手礼"、30个特色美食集聚区、多条主题旅游线路、千场文艺演出及文博展览 [42][43][44][45][46] 产业基础与配套保障 - 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覆盖的体验 [19][20] - 活动坚持省市联动、政企协同的"四个同步"机制,涵盖同步策划实施、同步宣传营销、同步推出便利化措施、同步推动消费创新 [47][48][49][50][51] - 便利化措施包括完善多元支付服务、支持重点场所外币兑换、及时响应游客咨询诉求及保护消费者权益 [49]
西藏: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雪域桃乡 嘎拉村以“旅游+”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11-02 11:2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02万元人民币 [1] - 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2万元人民币 [1] -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700万元人民币 [1] - 桃花源收入从2013年的5万元人民币跃升至2024年的370余万元人民币,11年间增长74倍 [5] - 桃花源最高单日门票收入达到20万元人民币 [5]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构建了以桃花源为支柱,农牧民运输队、观光采摘园、桃花山庄游客接待中心为配套的产业集群 [5] - 公司采用“政府投入+集体出资+班子运作+村民参与”的运营模式 [5] - 公司预留30%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以激发内生动力 [5] - 公司实现了从传统农牧业向红色研学、民俗体验、生态旅游等多元业态的转型 [5] - 公司拥有19名党员带头参与产业发展,并建立了“土地流转+劳务就业+集体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 [5] 公司资源与投资 - 公司拥有590.9亩耕地和10169亩草场 [4] - 公司拥有278亩桃花源,其中包含1253株百年以上桃树 [4] - 当地投入3000余万元人民币实施野生桃树更新复壮、桃花源景区升级、“团结颂”研学馆建设等项目 [4] 行业与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发源地,深耕“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1][5] - 公司通过红色研学、技术培训等活动培育本土发展人才,并使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 [5] - 公司正以更清晰的远景规划持续发力,让红色资源赋能绿色产业,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5]
短途跨境游火热 边境小城变宝藏旅游胜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7 14:41
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市场概况 - 今年前三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深圳、香港方向口岸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14.3%,珠海、澳门方向口岸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12% [1] - 赴港澳旅游人数增加提振市场信心,带动酒店、餐饮、零售等消费增长 [1] - 节假日期间港澳酒店入住率超九成,零售业、餐饮业收入增长两成以上 [2] 大湾区跨境客流与主题旅游 - 前三季度经深圳口岸出入境的研学交流、文体观演等“主题游”旅客数量显著增长 [2] - 跨境“夜经济”正成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夜间客流同比增幅高于日间 [2] - 深圳蛇口邮轮母港今年以来迎来“鼓浪屿”号、“爱达·地中海”号等大型邮轮首次靠泊,访问港邮轮“太平洋世界号”累计两年四次到访,带动“邮轮游”火热升级 [4] 大湾区口岸通关与政策支持 - 深圳边检总站为应对客流增长推出促进入境消费15项措施,全域推广使用外国人入境卡自助填报系统 [6] - 珠海方向“两车北上一签多行”等便利政策深化,前三季度出入境人员达1.66亿人次,交通运输工具超994万辆(艘)次,同比分别增长12%和23% [8] - 珠海边检通过优化勤务方案、创新查验模式等措施确保政策红利转化为通关便利 [10]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三季度出入境人员和车辆数量分别达到2157万人次、248万辆次,同比增长高达32%、45% [12] 边境城市跨境旅游新热点 - 黑河、东兴、河口、石岛等边境小城成为邻国游客新晋旅游目的地 [13] - 对俄免签政策实施首月(9月15日至10月14日),黑龙江全省口岸入境俄罗斯籍旅客4.6万人次,同比增长28.4%,其中免签入境4.3万人次,超八成俄罗斯旅客通过该政策来黑河 [15][17] - 广西东兴口岸截至10月16日出入境旅客达7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其中越南入境旅游团达1.1万余个,共计12.9万人次随团入境 [19] - 云南河口口岸开通中越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业务,越南旅客可使用本国手机完成扫码支付 [21] 中韩旅游与山东口岸表现 - 中韩“双向免签”政策落地后,“周末去山东”成韩国游客新选择,石岛口岸为入境首选之一 [22] - 石岛口岸三季度中韩客货班轮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5% [24] - 今年1至9月,山东口岸出入境韩国旅客40.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8.9%,其中免签入境韩国旅客达32.9万余人次,占免签外籍旅客总量的81.6% [26]
“漫话”年轻人消费的“心头好”
新华网· 2025-09-01 19:10
暑期年轻群体消费趋势 - 红色研学活动在年轻群体中兴起 包括参观博物馆 革命老区和烈士纪念馆等活动 [2] - 社会实践和基层社团活动成为年轻人跳出舒适圈的新选择 [3] - 技能培训消费显著增长 涵盖考驾照 学习舞蹈和精进绘画等领域 [4][5] 健康与体验式消费 - 健身和户外运动消费增加 年轻人积极参与健身房 绿茵场和户外公园活动 [6] - 旅行消费成为主流 年轻群体通过与家人朋友旅行实现压力释放和心灵疗愈 [8] - 音乐演出市场活跃 演唱会与音乐节带来万人合唱和群体荧光秀的沉浸式体验 [9] 情感消费新形态 - 萌宠经济持续升温 年轻群体通过宠物互动获得舒缓感和治愈感 [10][11]
旅游餐饮板块拉升,西安饮食、全聚德涨停,西安旅游等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4:37
政策支持 - 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明确财政贴息支持消费,涵盖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消费领域 [1] - 财政贴息政策为文旅消费提供金融支持,显著降低居民大额出行与文旅相关消费的资金成本 [2] 行业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 [1] - 2025年上半年旅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1] - 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6.16亿人次,同比增长4% [1] - "避暑游"搜索量同比增长47%,水上乐园、漂流等消暑项目环比增幅超150% [1] - 亲子游群体在民航客流中的占比预计达到35% [1] 市场表现 - 旅游餐饮板块20日盘中发力拉升,西安饮食、全聚德涨停,西安旅游涨近7%,君亭酒店、同庆楼涨超3% [4] 行业展望 - 金融支持将与需求结构的品质化转型形成共振,推动短期旅游消费释放,并为长期文旅行业稳定扩容提供资金与需求双重保障 [2] - 财政贴息叠加暑期旺季,文旅消费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2] - 短期看,避暑游、亲子游、红色研学等场景有望带动景区与酒店端客流和营收超预期 [2] - 中长期看,消费金融与文旅产业链协同将释放更强购买力,推动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重估 [2]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红绿生“金” 大别山老区“焕”新景
新华社· 2025-07-28 17:03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罗汉山村红色旅游景区2021年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吸引游客通过重走红军路 品尝红军饭 参观革命遗址等方式体验红色文化[1] - 2024年罗汉山村红色旅游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 为村集体直接增收20余万元[2] - 陈汉香榧谷旅游基地2024年初运营以来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3] 文旅项目开发与扩展 - 罗汉山村已建设1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 村民通过经营农家乐和销售土特产实现年收入约10万元[2] - 陈汉香榧谷种植超千亩香榧林 配套10多间民宿及儿童乐园 咖啡厅等设施 二期扩建计划开发森林康养和休闲露营产业[3] - 罗汉山村计划8月底投入使用户外拓展基地 并串联周边村庄共同发展红色旅游路线[3] 历史资源与文化价值 - 罗汉山村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革命根据地 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在此成立 现存兵工厂 山林医院等多处革命遗址[1] - 陈汉乡为1941年新四军第五师和第七师会师点 此次会师打通了两师联系 具有重要抗战历史意义[2]
“小切口”落实“大战略” 岳西英山携手共建省际毗邻合作区
中国发展网· 2025-07-09 15:27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安徽省岳西县与湖北省英山县共建省际毗邻合作区,作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抓手 [1] - 两县以"交通互通、产业共融、生态共保"为突破口,探索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发展新样板 [1] - 2022年两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岳西—英山省际毗邻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规划即将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2] 合作机制与规划进展 - 两县建立专班推进、定期会商机制,制定2025年度工作要点 [2] - 安徽、湖北两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审查合作区发展规划,争取2025年获批 [2] - 规划以"一山两景一中心,一路两园共振兴"为愿景,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 项目投资与产业协同 - 两县围绕生态康养、绿色食品药品、轻工业生产、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5大类谋划23个项目,总投资约873.97亿元 [3] - "白帽—杨柳湾"先导区谋划2025年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达5亿元 [3] - 两县联合策划红色研学、生态康养等跨省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3] 交通与文旅融合 - 岳西县鹞落坪与英山县桃花冲旅游专线开通,串联两大核心景区,直达时间缩短至十几分钟 [1][3] - 专线开通后游客驻留时间平均增加两天 [3] - 两县推进G318国道(岳西-英山段)、大别山旅游风景道岳西段等交通项目,谋划"十五五"期间构建"一横四纵两环"交通网络 [3] 未来发展规划 - 两县以"规划获批"为首要任务,以交通互联和文旅融合为突破口,推动更多领域合作 [4] - "十五五"期间将提升协作水平,构建省市县对接机制,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4] - 展望2035年,目标建成"红色文旅引领、绿色产业支撑、区域治理协同"的发展标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