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油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不出意外,2025年下半年,房子、车子、存款或将迎来这些重大改变
搜狐财经· 2025-07-28 10:00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 [1]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名义增长5.3% [1] - 全国CPI同比下降0.1%,物价呈现"稳中有降"格局 [1] 房地产市场 - 2025年1-6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 [5] - 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3.60% [5] - 房价分化趋势明显:前期跌幅大的二三线城市跌幅放缓,上海/深圳等房价收入比超40的城市可能出现补跌 [5] - 商品房预售制逐步取消,房企将增加现房销售比重 [7] - 未来5年计划提供600万套保障房,价格显著低于商品房,对商品房市场形成分流压力 [7] 汽车市场 - 2025年出现汽车降价潮:中低档车降价2-3万元,高档车最高降9万元 [9] - 降价潮持续原因:新能源汽车抢占市场导致产能过剩;科技企业(小米/华为)入局加剧竞争;中产收入减少抑制换车需求 [9] 存款与货币 - 2025年一季度M2规模达326万亿元,为2024年GDP的2倍以上 [11] - 存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但继续下行空间有限,活期利率已接近零 [13] - 银行面临存款流失风险,贷款利率同步下调导致风险上升 [13]
不出5年,中国贬值最快的不是现金,而是这4样东西
搜狐财经· 2025-07-07 13:06
货币与通胀 - 国内货币超发严重 M2超过300万亿 是GDP的2倍 [1] - 5月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0.1% 显示通缩趋势 [1] 房地产行业 - 全国平均房价从最高位跌幅超过30% 天津郑州石家庄等二三线城市先跌 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后续跟进 [4] - 未来房价继续下跌 二三线城市跌幅放缓 上海深圳等房价收入比达40的城市可能出现补跌 [4] 汽车行业 - 燃油车市场受新能源汽车冲击出现产能过剩 中产收入增长放缓导致购车需求下降 [6] - 燃油车贬值加速 案例显示某车型购买价25万 一年内二手市场回收价仅16万 贬值近10万 [6] 教育行业 - 学历贬值加速 高校扩招导致应届毕业生超千万 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 [8] - 企业更看重实际工作经验 大学生就业困难 部分转向快递外卖等职业 [8] 电子产品行业 - 手机电脑电视等产品因迭代快导致旧款快速降价 市场需求萎缩加速价格下跌 [10] - 消费者收入减少 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周期 进一步抑制换新需求 [10]
财经观察:力求全面自产,印度稀土能“卖全球”吗?
环球时报· 2025-07-02 06:46
印度稀土增产计划 - 印度政府计划投入350亿至500亿卢比(约合29.4亿至42亿元人民币)启动本土稀土增产计划,以减少对华依赖 [1] - 印度稀土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国内产业链不发达,目前中国生产全球约90%的稀土磁铁 [2] - 印度国有企业主要开采用于原子能和国防的稀土材料,其他用途稀土仍依赖中国进口 [2] 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 - 印度政府2023年1月启动"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旨在加强国内稀土供应 [2] - 计划为本土公司提供激励措施建立稀土加工和磁铁生产设施 [2] - 印度地质调查局将在2025-2031财年开展1200个勘探项目 [12] 企业动态 - 印度最大稀土磁铁进口商Sona Comstar计划本土生产关键稀土原料磁铁,上一财年从中国进口120吨磁铁 [3] - 公司原计划2023年进口200吨磁铁满足电动车客户需求,美国市场占其收入40% [3] - 印度锌业公司CEO指出印度缺乏冶炼技术,关键技术由中国和日本掌握 [8] 国际合作与布局 - 印度与非洲、拉美多国签订矿产协议,加大对"全球南方"国家矿业投资 [6] - 2024年与马拉维启动联合勘探项目,目标2028年形成5000吨/年稀土氧化物产能 [13] - 2025年与智利签署锂资源开发备忘录,获得阿塔卡马盐湖勘探权 [13] 技术瓶颈与挑战 - 印度已探明690万吨稀土储量,但勘探量不足20%,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海滩 [8][9] - 缺乏先进分离精炼技术,产品质量不稳定,提取过程复杂导致成本高昂 [9] - 新矿山开发需400-800亿卢比投资和十年准备期,中国政策支持力度远超印度 [8][9] 产业链现状 - 印度最大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因稀土部件短缺削减电动车产量目标 [8] - 汽车生产可能延迟2-6个月,电动车价格可能上涨5%-8%(16万卢比车型涨8000-1.3万卢比) [8] - 印度电子废弃物稀土回收率目标从12%提升至35%,取消12种关键矿物废料进口关税 [11] 国际战略环境 - G7计划与印度等盟友合作实现关键矿产供应多元化,降低对中国依赖 [5] -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认为印度可在提供新稀土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 - 印度在美国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框架下与日澳加强合作 [6]
“百店千家” 行动提速,一汽-大众大众品牌75家新经销商集中签约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19:47
渠道扩张与授权 -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在长春举办新经销商授权签约仪式,作为"百店千家"行动计划的关键节点,实现渠道规模与质量双提升[3] - 75家新经销商获集中授牌,覆盖全国68个市县,包括网外优质投资人及长期合作的网内伙伴,其中超20家经销商合作超10年[3] - 7大集团一次性获多家4S店授权,并与蓝池集团等9家全国百强及区域头部经销商集团达成深化合作意向,计划新增超40家门店[3] 渠道创新与优化 - 推出"轻量化"渠道形式,鼓励经销商采用厂店分离、车间共享等模式降低硬件投入,同时保持服务高标准[3] - 通过下沉一网、卫星店、触点网络等灵活形式,构建以城市4S店为核心、多点协同的网络格局[3] - 新店从审批到开业最快仅需36天,体现全流程精益管理效率[3] 组织架构与客户运营 - 2025年5月底完成组织架构转型,构建"前台作战中心—中台策略中枢—后台能力中心"三段式架构,提升业务协同与响应速度[4] - 创新"双链路运营"机制,新增企业微信等沟通渠道,结合智能工具实现精准客户触达与运营[4] 产品布局与研发 - 自2026年起实施"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策略,计划推出10款新车,包括5款纯电、2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式混动及1款燃油车型[4] - 加速从"全球协同"向"本土主导"转变,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研发,新经销商代表参观研发中心与碰撞实验室,认可"匠心质造"理念[4] 未来规划 - 渠道总量预计突破1000家,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理念,打造更优质的服务体系[4]
当奥迪、奔驰开始“倒车”
和讯· 2025-06-25 18:17
核心观点 - 奥迪、奔驰、宝马等跨国豪华车企集体推迟电动化转型计划,重新重视燃油车和混动技术 [4][6][1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是促使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 [4][8] - 传统车企电动车型销量占比低(10%-17%),难以支撑全面转型 [10][11] - 混动技术成为新战略方向,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将形成纯电、混动、燃油三分天下的格局 [15][17][18] 战略调整 - 奥迪放弃2033年停售内燃机计划,延长Q7燃油版生产至2027年 [4][12] - 奔驰继续开发内燃机平台,暂停EQ品牌新车型 [12] - 宝马重启增程式电动系统开发 [16] - 车企采取"燃油+混动+纯电"并行策略,奥迪计划2025年推出10款插混车型 [15] 市场表现 - 奔驰2023年纯电销量18.5万辆(占比10%),奥迪16.4万辆(10%),宝马42.7万辆(17%) [10] - 宝马在中国市场纯电车型占比15%(约10万辆) [11] - 2024年5月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维持在50%,燃油车仍占半壁江山 [13] 技术路线 - 混动市场份额已达40%,预计2025年插混份额将从30%提升至40% [17] - 混动发动机热效率达46%以上,电机功率密度超7000W/kg,较2020年提升近50% [18] - 专家预测2030年全球市场格局:纯电30%、混动30%、燃油40% [18] 行业趋势 - 欧盟环保法规和中国新能源车爆发(2021年渗透率突破10%)曾推动车企电动化承诺 [6] - 当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后,车企反而开始回调战略 [7] - 麦肯锡测算全面电动化需投入年营收15%-20%的资金,传统车企负担沉重 [11]
汽车行业出口跟踪报告:5M25出口同比+8%,新能源占34%
华创证券· 2025-06-24 1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 - 5M25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49万辆、同比 + 8%,增速下滑但占批发比例提升至20%,5M25出口量首超55万辆,非俄地区增量显著 [1] - 分结构看,商用车出口占比提升,新能源出口渗透率显著提升 [6] - 分品牌看,奇瑞出口排名第一,比亚迪出口占比大幅提升,新能源出口由比亚迪主导 [6] - 分区域看,墨西哥为出口最多目的国,中国出口占海外市场比例提升,中系车在部分海外市场占有率有变化 [6] - 1 - 5M25中国整车、零配件出口额分别为488.9亿、395.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例有变化 [6] - 投资建议上,整车推荐理想汽车、江淮汽车等,零部件在机器人板块、高阶智驾、主业基本面等方面有推荐和关注标的 [6] 各目录总结 中国整车出口量 - 1 - 5M25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49万辆、同比 + 8%,增速较过去几年下滑,占中国汽车批发比例较2024年提升1PP至20% [1] - 单月看,10M24出口创新高后回落至25年初,5M25出口量首超55万辆,非俄地区尤其南美、中东等地增量显著 [1] 中国整车出口量(分结构) - 用途上,1 - 5M25商用车出口41万辆、乘用车出口208万辆,分别占比17%、83%,商用车出口占比较2024年提升1.1PP [6] - 新能源方面,1 - 5M25新能源车出口85万辆,占总出口34%,2024年为22%;剔除特斯拉出口76万辆,占总出口31%,较2024年提升13.3PP [6] 中国整车出口量(分品牌) - 整体上,1 - 5M25奇瑞出口44万辆、占18%排名第一,比亚迪出口38万辆、占15%从第5升至第2,上汽自主、长城、吉利等也有出口 [6] - 新能源方面,1 - 5M25比亚迪、特斯拉出口35.4万、9.1万辆,分别占50%、13%分列一、二位 [6] - 燃油方面,1 - 5M25奇瑞出口31.2万辆、占23%排名第一,MG、长安等也有一定占比 [6] 中系车海外市场份额 海外市场中系车份额 - 中国出口占海外市场比例从2020年约2%提升至1 - 5M25的10.3% [6] - 1 - 5M25中系车在澳新、东盟、中南美、欧洲(含俄罗斯)、其它亚非占有率分别为13.1%、10.2%、8.5%、7.5%、4.9%,较2024年有不同变化 [6] 中国出口量前十市场中系车份额 - 1 - 5M25中国整车出口墨西哥最多达24万辆、占8%,出口阿联酋、俄罗斯等也较多,此前俄罗斯为出口最多目的国,25年出口有所承压 [6] 中国整车及零配件出口额 - 1 - 5M25中国整车、汽车零配件出口额分别为488.9亿、395.3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3.3%、2.7% [6] - 整车出口占总额比例2006 - 2020年均在0.6%左右波动,2021年后高速增长,2023年超零配件;零配件出口占比2014年起超2%,后略提升至2.7% [6]
民生证券:汽车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报废置换+增换购持续驱动终端销量上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16:31
行业回顾与展望 - 2025年初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推动汽车消费潜力释放,2025M1-4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858.4万辆,同比+11.7%,其中燃油车同比-6.3%,新能源车同比+44.3% [1] - 2025H1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M1-4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46.8%(同比+10.6pct),上险渗透率49.3%(同比+10.4pct) [2] - 预计2025全年上险销量2,440万辆(同比+7.0%),批发销量2,930万辆(同比+6.4%),新能源上险销量1,470万辆(同比+35.7%),批发销量1,650万辆(同比+34.6%) [3]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扩张,2025M1-4批发份额达68.6%(同比+8.0pct),吉利、奇瑞、小米份额提升显著 [2] - 高端化趋势明显:自主品牌在25-30万/30-40万/40万以上价格带份额分别达59%(+13.8pct)、36%(+2.6pct)、21%(+2.5pct) [2] - 2025年15万元以下市场自主龙头地位巩固,预计全年自主份额超70%,吉利、小鹏、零跑在5-15万价格带具备竞争力 [4] 新能源与智能化进展 - 2026-2027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免税额≤1.5万元)将推动2025H2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 [3] - 2025H1智能化加速:小鹏推出15万内首款城市NOA车型Mona Max,零跑在15万内车型配置激光雷达 [5] - 2025H2智能化四大趋势:智驾价格下探、VLA大模型上车、硬件算力升级、Door2Door智驾普及 [5] 出海战略与全球化 - 2025M1-4乘用车出口155.1万辆(同比+0.9%),受俄罗斯市场拖累表现平淡,但比亚迪新能源出口增速亮眼 [2][6] - 自主车企加速海外布局:比亚迪/长安海外工厂落地,零跑与Stellantis反向合资拓展欧洲市场 [6] - 预计2025年乘用车出海销量(含海外生产)达570万辆(同比+17.0%),新能源技术优势+燃油车性价比驱动增长 [7] 重点企业动态 - 20-25万价格带小米挑战格局,高端市场华为/小米/理想通过品牌力与科技能力抢占BBA份额 [4] - 智能化领先车企:小鹏、理想、华为凭借技术优势强化竞争力 [5] - 推荐标的:吉利、比亚迪、理想、小鹏、小米、赛力斯,建议关注长安、上汽、长城 [8]
税费相差15%,是时候放弃歧视燃油车、取消新能源车特权了吗
经济观察网· 2025-06-14 13:23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税费差异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税费体系差异显著,燃油车需缴纳购置税、消费税和车船税,而新能源车免征这三项税费 [2][4] - 以30万元车价为例,燃油车需缴纳4.57万元税费(占车价15.2%),新能源车则无需缴纳 [4] - 燃油车油价中含约48%税费,电动车充电仅支付电费,无额外税负 [4] - 燃油车还需承担牌照费(上海8-10万元,北京超10万元)和限行政策等隐形成本 [5] 行业税收贡献与公平竞争 - 燃油车贡献汽车行业绝大多数税收,2023年相关税收达万亿元,新能源车仍靠税费优惠发展 [3] - 燃油车比新能源车税费高出15%,行业呼吁实现"油电同权"以公平竞争 [2][4] - 燃油车发展支撑了新能源车优惠,如养路费融入油价,但纯电动车避开这部分费用却同样使用道路 [5]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50%,补贴和税费优惠助推其高速发展 [6] - 2009-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超千亿元,2014-2023年免征购置税超2600亿元 [3] - 新能源车价格优势和降价空间导致燃油车被迫降价,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2025年Q1仅为3.9% [6] 行业观点分歧 - 部分专家认为应减少对燃油车歧视性政策,实现税收公平化,取消不合理限行限购 [7] - 也有观点认为不能一味否定新能源车扶持政策,其帮助产业跨越高成本阶段形成竞争力 [7] - 关于"油电同权"时机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目前尚未成熟,因新能源车企仍处投入期且亏损压力大 [8][9] 政策调整建议 - 建议分阶段推进"油电同权",3-5年后全面实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同等待遇 [10] - 政策方向是逐步退坡,如2026年起新能源购置税减免额度降至1.5万元封顶,2028年或全面取消 [11] - 建议从直接补贴转向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碳定价等市场化激励手段 [10][11]
宏观数据|2025年1-4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情况简析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6-09 14:5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 2025 年 1- 4 月, 中国出口到 " 一带一路 " 国 家汽车商品累计金额达到 40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1% ,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 58.6% 。其中: 出口汽车整车 142.1 万辆,同比增长 17.9% ,占汽车整车出口总量的 65.8% ;出口新能源汽车 43.5 万辆,同比增长 59%, 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 50.2% 。 来源: 中汽协会行业信息部 ...
王瑞平:预计2030年全球汽车市场混动、电动、燃油三分天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10:57
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超9000万辆,同比增长1.8%,中国市场占比超三分之一 [3] - 2024年Q1全球纯电车型销量占比14.5%,混合动力(HEV/PHEV/REV)占比16%,首次超越纯电 [3] - 北美和欧洲市场纯电增长放缓,HEV显著增长,日韩市场HEV增速同样迅猛 [3] 混合动力技术演进历程 - 1997-2007年为初创期,混合动力市场接受度低 [4] - 2007-2014年进入扩散期,欧美日车企相继跟进 [4] - 2020年后爆发增长,中系车企主导PHEV/REV技术路线,PHEV/REV成为增速最快领域 [4] - 当前技术趋势为双电机、大电池、可油可电,PHEV/REV方向明确 [4] 动力电气化技术突破 - 中国混动发动机热效率从5年前39%提升至46%+ [5] - 混动电机峰值效率达98%,损耗降20%,碳化硅电控效率提升至99%且体积减半 [5] - 电池能量密度显著提升,控制智能化从模块化向跨域集中演进 [5] - 能源多元化涵盖汽油、柴油、甲醇混动,氢能研究快速推进 [5] 混合动力面临的挑战 - 技术瓶颈:混动发动机高效化、高速反电动势控制、氢/甲醇燃料应用需突破 [5] - 基础设施:充电桩密度影响资本投入,中国利用率是欧洲3倍 [6] - 成本压力:2024年新能源汽车降价5%-15%,需平衡技术质量与成本控制 [6] - 全球化:复杂国际环境下需加强产业链生态共建与ESG协同 [7] 混合动力未来展望 - 2030年中国市场电气化渗透率或达75%(混动+纯电),全球新能源渗透率或达60% [7] - 技术路径:磁通变速电机、新型半导体材料、绿色能源将突破 [7] - 区域发展:中国侧重插电/增程,欧洲优先电动/插电,美国主推混动/电动 [8] - 行业协同:产学研融合加速动力转型,混动优势将在低充电密度区域凸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