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汽车

搜索文档
王青:油电市场分化可能引发区域经济发展新一轮不均衡
央视网· 2025-09-16 21:46
第一,应尽早公布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的整体方案,明确补贴实施至哪一年、每年补贴多少、如何执行,以及如何逐步退出,为市场提供明确 预期。企业可根据这些信息提前进行营销和生产调整,这是当前市场反应较为强烈的一点。 第二,应缩小油车与电车之间的补贴差距。可以存在一定象征性差异,但差距不宜过大,以体现公平竞争原则。尤其应依据车辆价格明确补贴 比例和上限。当前单车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消费结构升级并未充分体现,这与政策有一定关系。政策作为指挥棒,消费者往往会做出理性选择, 倾向于购买更便宜的车型。 第三,应错开购置税政策与补贴政策的退出时间。若两项政策同时退出,可能造成政策真空期,导致市场出现大幅下滑。因此,在政策退出时 应进行统筹安排。 有企业家提出,补贴应逐步从商品购买环节转向消费和服务环节,例如信贷保险、融资租赁、充电服务、车辆检测以及远程管理服务等。这不 仅符合市场自然增长趋势,还能通过政策激励扩大相关消费,同时促进二手车更新换代。 9月13日,在泰达汽车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发表题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政策协同"的演 讲,在演讲中王青提到:在企业分化、油电市场分化出现之后, ...
汽车行业系列深度十一:盈利分化加剧,优质赛道韧性突显
民生证券· 2025-09-14 15:09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乘用车行业盈利分化加剧 规模效应和高端化驱动盈利韧性 [1] - 零部件板块营收持续增长 智能化领域盈利表现亮眼 [2] - 商用车重卡表现符合预期 客车盈利向上 [3] - 摩托车中大排量市场发展提速 驱动盈利向上 [4] 行业概况 - 2025Q2汽车行业基金重仓持股占比6.25% 同比+1.82pct 环比-0.89pct [12] - 乘用车板块基金持仓占比3.44% 同比+1.49pct 环比-0.54pct [15] - 零部件板块基金持仓占比1.96% 同比+0.13pct 环比-0.20pct [29] - 摩托车及其他板块基金持仓占比0.66% 同比+0.35pct 环比+0.03pct [33] 乘用车板块 销量表现 - 2025Q2乘用车批发销量711.1万辆 同比+13.0% 环比+11.8% [1]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62.9万辆 同比+33.9% 环比+26.3% [1] - 乘用车出口140.1万辆 同比+13.9% 环比+25.1% [1] - 新能源乘用车出口59.4万辆 同比+83.8% 环比+48.3% [59] 营收表现 - 样本企业营收6,739.6亿元 同比+13.8% 环比+20.2% [1] - 赛力斯 蔚来 零跑 长城环比表现亮眼 [1]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68.8% 同比+4.9pct [55] 盈利表现 - 样本车企毛利率15.0% 同比-0.7pct 环比-0.8pct [1] - 赛力斯 长安 小鹏 零跑毛利率环比提升 [1] - 归母净利160.4亿元 同比-14.8% 环比+1.5% [82] - 期间费用率12.5% 同比+0.3pct 环比-0.3pct [92] 零部件板块 营收表现 - 2025Q2零部件板块营收2,664.2亿元 同比+15.7% 环比+14.5% [2] - 智能化 轻量化等细分领域营收增速高于行业平均 [2] 盈利表现 - 毛利率18.2% 同比+0.6pct 环比+0.7pct [2] - 扣非净利同比增速+11.9% 环比+18.5% [2] - 扣非归母净利率6.1% 同比+0.1pct 环比+0.5pct [2] - 智能驾驶 汽车电子 轻量化 智能座舱领域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2] 商用车板块 重卡表现 - 2025Q2重卡批发销量27.4万辆 同比+18.3% 环比+3.5% [3] - 重点公司营收1,034.1亿元 同比+1.0% 环比-0.7% [3] - 重点企业毛利率15.9% 同比-0.2pct 环比+0.0pct [3] 客车表现 - 2025Q2客车批发销量14.0万辆 同比+7.6% 环比+12.5% [3] - 重点公司营收183.0亿元 同比+4.3% 环比+33.7% [3] - 重点公司净利率7.7% 同比+1.0pct 环比+1.1pct [3] 摩托车板块 销量表现 - 2025Q2销量29.7万辆 同比+23.9% 环比+44.9% [4] - 营业收入172.8亿元 同比+20.5% 环比+20.1% [4] 盈利表现 - 总体毛利率23.3% 同比-1.1pct 环比+1.4pct [4] - 重点企业在原材料价格下降背景下毛利率同环比略有下降 [4] 投资建议 乘用车领域 - 看好智能化和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品牌 [4] - 推荐吉利汽车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比亚迪 小米集团 赛力斯 [4] 零部件领域 - 智能化方向推荐伯特利 地平线机器人 科博达 [4] - 智能座舱推荐继峰股份 [4] - 新势力产业链推荐星宇股份 沪光股份 无锡振华 拓普集团 新泉股份 双环传动 [4] 其他领域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 伯特利 银轮股份等汽配标的 [5] - 重卡推荐中国重汽 [5] - 摩托车推荐春风动力 隆鑫通用 [5]
首次,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2000万辆 中汽协:2025年新能源车国内销量占比将达50%
36氪· 2025-09-12 08:00
9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分别完成 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其中,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 28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和16.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及时出台,企 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继续显效,汽车总体运行平稳。 来源:中汽协 燃油车产销量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8月,我国汽车国内销量224.5万辆,环比增长11.3%,同比增长15.6%。其中,燃油汽车国内销量107.4万 辆,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12.9%,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这与合资企业为代表的传统车企的战略调 整有一定关系。"陈士华解释称。 1~8月,我国汽车国内销量为1683.6万辆,同比增长12.3%。其中,燃油汽车国内销量为874.7万辆,同比下 降0.3%。 8月,我国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产销分别完成250万辆和25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2.5%和16.5%。"8月,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部分暂停实 ...
首次!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2000万辆 中汽协:2025年新能源车国内销量占比将达5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20:0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增长12.7%和12.6% [1] - 8月单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同比增长13%和16.4% [1] - 8月汽车国内销量224.5万辆 环比增长11.3% 同比增长15.6% [2] - 1-8月汽车国内销量1683.6万辆 同比增长12.3% [2] 燃油车市场 - 8月燃油车国内销量107.4万辆 环比增长9.5% 同比增长12.9% 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2] - 1-8月燃油车国内销量874.7万辆 同比下降0.3% [2] 乘用车市场 - 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0万辆和254万辆 同比增长12.5%和16.5% [2] - 1-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33.8万辆和1838.4万辆 同比增长13.6%和13.8% [2] 中国品牌表现 - 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76.6万辆 同比增长21% 占乘用车销售总量69.5%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4] - 1-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264.2万辆 同比增长23.8% 销量占有率68.8% 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 [4] 商用车市场 - 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5万辆和31.6万辆 环比增长5.9%和3.4% 同比增长16.4%和16.3% [4] - 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1.3万辆和274.4万辆 同比增长7.1%和5.2% [4] 新能源汽车市场 -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 同比增长27.4%和26.8% 占新车总销量48.8% [5] - 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1万辆 同比增长18.3% 占汽车国内销量52.2% 连续第二个月重回50%以上 [5] -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增长37.3%和36.7% 占新车总销量45.5% [8] - 1-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808.8万辆 同比增长30.1% 占整体国内销量48% [8] 新能源汽车细分品类 - 8月纯电动汽车销量90.8万辆 同比增长40.5% [5] - 8月插混汽车销量48.7万辆 同比增长7.5% [5] 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 - 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五位集团合计销量914.6万辆 同比增长39% 占销售总量95.1% [8] - 前三名比亚迪、吉利、上汽市场集中度达51.2% [8] 汽车出口表现 - 1-8月汽车出口429.2万辆 同比增长13.7% [8] - 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 [8] - 1-8月插混汽车出口55.6万辆 同比增长2.2倍 [9] - 1-8月纯电动汽车出口97.6万辆 同比增长52% [9] 重点出口企业 - 1-8月奇瑞出口量79.5万辆 同比增长10.5% 占总出口量18.5% [9] - 1-8月比亚迪出口63.4万辆 同比增长1.3倍 [9]
汽修师傅痛恨新能源
钛媒体APP· 2025-09-10 14:51
行业变革与市场格局 -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55% 连续6个月超过50% 8月达到55.3% 消费者购车首选已转向新能源[1][25]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 占全国汽车总量10.27% 纯电动车2553.9万辆占比69.23%[25] - 三电系统取代传统燃油动力 价值量占比接近70% 零部件数量大幅减少导致维修需求结构变化[3][13] 维修市场利益冲突 - 车企通过远程锁电 授权维修等限制手段控制售后市场 第三方维修被起诉案例频发(如700万元索赔案)[5][8][12] - 非授权维修将丧失三电质保 维修数据封闭导致售后成本可能上涨30%[12][24][28] - 澳大利亚对5家中资新能源品牌发起反垄断调查 最高罚款1000万澳元(4700万元)[27] 技术标准与人才缺口 - 深圳新能源汽车维修持证人员仅2000人 实际需求超2万人 高级技师月薪达2万元以上[30] - 维修需掌握机械工程 电子电控 数据流分析等复合技能 与传统燃油车经验型维修模式完全不同[30] - 国家将新能源汽车维修师纳入职业分类大典 要求跨学科能力认证[30] 消费者权益与商业模式 - 车企通过OTA升级实现功能订阅收费(如方向盘加热999元 座椅通风1999元)引发使用权争议[17][19] - 性能解锁成为新商业模式 小米SU7 Ultra需赛道成绩解锁1548匹马力 特斯拉付费2000美元增加100马力[19][21] - 法律层面存在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与网络安全责任的冲突[19] 产业转型影响 - 全国超10万汽修师傅面临技能转型压力 现有政策引导与利益保护措施不足[4][27] - 主机厂通过软件定义汽车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 从硬件销售转向软硬一体化商业模式[16][17] - 电动车维修周期长 费用弹性低 第三方维修若能获得部分授权可降低用户成本并缓解车企经营压力[27]
赵崇甫:“南极人”商标使用者看过来,懂商业规律且商业向善才可持久
搜狐财经· 2025-08-29 23:08
品牌战略与品类定位 - 品牌价值建立在明确的品类代表性之上 当品牌过度扩张至多个品类时将失去代表性并削弱品牌吸引力[1][3] - 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燃油车品牌在电动智能汽车领域遭遇困难 因其品牌心智定位与传统燃油车品类深度绑定 无法代表新兴电动车品类[3][4] - 电动智能汽车品类的代表性品牌是特斯拉、比亚迪、华为鸿蒙智行系列、小米、理想和小鹏等新兴品牌 而非传统豪华车品牌[4] 南极人商业模式分析 - 南极人采取商标授权模式覆盖60多个品类 这种无节制的品类扩张导致品牌虚弱化 无法代表任何特定品类[1][4] - 加盟南极人品牌的合作方存在走捷径心态 但最终难以获得品牌溢价 反而面临品牌价值稀释的风险[1][5] - 该商业模式可能隐含道德风险 若品牌方明知多品类扩张不可行却仍收取授权费 则构成对合作方的潜在损害[5] 行业专家观点 - 品牌专家赵崇甫提出品牌战略应聚焦品类定位 并提供包括企业战略、品类战略、品牌战略在内的系统化服务[7] - 专家认为自主品牌建设虽需长期投入 但每分努力都能为品牌增值 相比加盟扩张型品牌更具长期价值[4][5] - 商业实践中存在利用形势变化贩卖希望或焦虑的营销套路 这属于商业道德层面的问题[5][6]
薅羊毛、万人大团购、车模大赛……齐鲁车展多彩活动值得期待
齐鲁晚报· 2025-08-28 15:54
车展活动安排 - 2025齐鲁秋季车展将于9月4日-8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包括薅羊毛活动、万人大团购和车模大赛等多彩活动 [1] - 现场提供薅羊毛手册 消费者可通过品牌展台互动领取定制礼品 如上汽大众展台提供终身质保和终身售后安心卡 另有福彩盲盒随机掉落 [10] - 推出万人大团购活动 联合多款汽车品牌降低购车价格 同步开通抖音直播间提供优惠信息讲解 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10] - 第十一届线上车模大赛同步举办 现场超过100位车模参与 通过线上投票评选10大单项奖包括人气之星和上镜之星等 [12] 参展品牌与展位规模 - 比亚迪作为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携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全系车型亮相 展位超三千平 [15] - 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展位两千平 长安汽车携深蓝、启源、阿维塔展位一千八平 长城汽车旗下哈弗等五大品牌展位一千两百平 [19] - 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各八百平展位 起亚和北京现代各六百平展位 南北奥迪双品牌齐聚 [19] - 特斯拉、比亚迪占据C位 鸿蒙智行、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品牌带来新款车型 小米汽车首次亮相 [22] - 一汽奥迪、林肯、沃尔沃等国内外品牌同时展示燃油和新能源车型 转型升级新能源产品 [24] 行业数据与趋势 - 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5% [21] 政策与优惠支持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叠加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 [25]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为期一年 降低汽车消费信贷成本 [28] - 车展期间厂家和经销商推出大幅优惠 部分参展方明确提供最大力度优惠 [28]
最高每辆4000元!成都市第三轮汽车消费奖励将与2025成都车展同步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6:13
活动期间,个人消费者在成都市参加活动的新车或二手车销售企业购买家用乘用新车或二手乘用车(含 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完成购车、上牌流程,并在申报平台提交相关资料,经审核后,按标准发放 汽车消费奖励。 具体来看,购车发票含税金额为5万元(含)至15万元(不含)的每辆奖励2000元,预计21000个名额; 购车发票含税金额为15万元(含)至30万元(不含)的每辆奖励3000元,预计11000个名额;购车发票 含税金额为30万元(含)以上的每辆奖励4000元,预计5000个名额。 据"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8月27日消息,成都市第三轮汽车消费奖励活动即将与第28届成都国际车展 (即2025成都车展)同步启动。活动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至9月28日,活动奖励名额约37000个。 ...
促消费精准施策 政策组合拳释放汽车市场新动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6 15:35
汽车促消费,正迎来新一波利好。8月13日,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 案》),其中提出,贷款购车最高补贴3000元。当日,包括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依法合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 体贷款贴息工作。不久前,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千县万镇"活动陆续 在各地展开;多部门也宣布以旧换新"国补"将持续,1380亿元中央补贴资金将在三、四季度分批下达…… 近来,从单一补贴到政策"组合拳",汽车促消费新政策密集出炉,从中央到地方再到车企,"政策红包雨"不断注入市场,在各地掀起了新一轮汽车促消费的 "国补"继续 地方精细化调控跟进 补贴,一向是汽车促消费的重要助力。近来,除了国家及部委层面出台的政策,地方、企业等方面也都在积极跟进推出相关举措,共同优化方案,精准施 策,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此前,四川就已经试行了汽车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并叠加了消费补贴。近日,成都市锦江区、成华区开启新一轮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期间,凡符合政策要 求,购置家用新能源、燃油乘用 ...
汽车行业月报:第三批国补资金下达,淡季行业平稳运行-20250819
中原证券· 2025-08-19 17:43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5][8]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8日,汽车(中信)行业指数上涨7.46%,跑赢沪深300指数3.44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8 [5][12] - 年初至今汽车板块累计上涨18.66%,跑赢沪深300指数10.92个百分点 [12] - 子板块表现:摩托车及其他(+17.16%)、汽车零部件(+10.97%)、乘用车(+2.89%)、商用车(+2.59%)、汽车销售及服务(+2.28%) [14][16] 行业数据 整体产销 - 2025年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1万辆和259.34万辆,环比下降7.27%/10.71%,同比增长13.33%/14.66% [8][24] - 1-7月累计产销1823.5万辆/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7%/12.0% [24] - 7月汽车出口57.54万辆,环比下降2.85%,同比增长22.6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环比+10%,同比+120%) [8][29] 乘用车 - 7月产销229.33万辆/228.74万辆,环比下降6.04%/9.79%,同比增长12.96%/14.74% [8][35] - 自主品牌销量160.4万辆,市场份额达70.14%(环比+2.83pct,同比+3.79pct) [8][41] 商用车 - 7月产销29.78万辆/30.60万辆,环比下降15.75%/17.06%,同比增长16.28%/14.10% [8][47] - 货车占比83%,产销25.42万辆/26.44万辆 [8] 新能源汽车 - 7月产销124.3万辆/126.2万辆,同比增长26.27%/27.41%,渗透率达48.66%(环比+2.9pct) [8][55] - 1-7月累计产销823.2万辆/822万辆,同比增长39.21%/38.51% [55] - 纯电动占比63.82%,插混占比36.16% [72] 投资建议 - 关注汽车行业整治"内卷"政策对市场秩序的优化作用 [8][94] - 跟踪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带动效应(第三批690亿元特别国债已下达) [79][94] - 布局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相关的零部件机会(上海已发放首批Robotaxi牌照) [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