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钨丝
搜索文档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2: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21.36% [6]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2亿元,同比增长27.05%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15亿元,同比增长39.63% [6] 钨钼业务 - 钨钼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亿元,同比增长11.47% [6] - 实现利润总额23.25亿元,同比增长20.13% [6] - 第三季度利润总额环比增长42.84% [6] - 主要深加工产品细钨丝前三季度销量1,015亿米,同比下降5%,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 [6] - 切削工具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 [6] 能源新材料业务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0.59亿元,同比增长29.80% [7] - 实现利润总额6.12亿元,同比增长48.93% [7] - 钴酸锂产品销量4.69万吨,同比增长45% [7]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三季度销量5.30万吨,同比增长36% [7] 稀土业务 - 稀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33亿元,同比增长35.27% [7] - 实现利润总额1.85亿元,同比增长2.74%;剔除上年处置业务影响,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83% [7] - 主要深加工产品磁性材料前三季度销量8,177吨,同比增长29% [7] - 磁性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领域实现增量,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通过多家客户认证 [7] 房地产业务 - 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40亿元,同比增长15.19% [8] - 实现利润总额-0.62亿元,同比减利1.30亿元,主要由于上年完成股权处置确认投资收益而本年无此事项 [8] 战略投资与资本开支 - 董事会批准控股子公司厦门金鹭向其全资子公司海沧金鹭增资40,000万元,增资后海沧金鹭注册资本增至90,000万元 [15] - 董事会批准厦门金鹭投资38,786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金属切削方案工程中心项目,新设公司注册资本19,000万元 [16][18] - 该项目旨在提升切削工具方案服务能力,顺应行业从产品销售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型的趋势,建设周期为3年 [18][19] 资金管理 - 董事会批准公司及权属公司使用总额度不超过16亿元的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其中子公司厦钨新能额度为6亿元 [26][30] - 委托理财资金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期限不超过6个月的存款或理财产品,决议有效期为12个月 [28][29][30]
2025年中国钨精矿行业政策、产业链全景、行业产能、产量、进出口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政策锚定资源安全,技术驱动价值跃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9 09:21
行业概述与产品定义 - 钨精矿是从钨矿石中提取的战略资源,三氧化钨含量需达到65%以上,因其高密度、高熔点、高硬度的特性被誉为“工业牙齿” [1][2] - 产品主要分为黑钨精矿和白钨精矿,黑钨矿是当前开采主力,白钨矿是已探明储量主体 [3] - 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用于高端合金的Ⅰ类特级品和三氧化钨含量50%-65%、主要用于冶炼仲钨酸铵的Ⅱ类普通品 [3] 政策环境 - 中国构建了以总量控制与出口管制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通过下达年度开采指标规范开采规模 [1][5] - 出口管制范围涵盖仲钨酸铵、氧化钨、特定碳化钨及钨材等,并延伸至相关生产技术及数据,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 [6] - 政策自2002年起实施,2023年起优化为不再区分主采与综合利用指标,并对不同规模矿山实行分类管理 [14] 资源供给与储量 - 全球钨矿储量高度集中,中国以240万吨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52%,形成“一超多强”格局,主要资源国包括澳大利亚(12%)、俄罗斯(9%)和越南(3%) [10] - 中国钨资源储采比仅为36年,资源消耗强度大,促使进口依赖度持续提升,2024年进口量达12385.41吨,同比增长113.59% [1][14] - 国内资源区域分布集中,主要集中于江西(以黑钨矿为主)、河南与湖南(以白钨矿为主) [13] 产业链与市场需求 - 产业链呈现“上游资源为王、中游承压整合、下游需求驱动”格局,下游应用以硬质合金为主导,占比57% [8][11] - 光伏钨丝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细钨丝产量达1500亿米,同比大幅增长66.67%,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12] - 2024年全国硬质合金产量达5.8万吨,同比增长6.42%;钨材产量突破1.72万吨,同比激增27.21% [12] 行业产能与产量 - 2024年中国钨精矿总产能达15.9万吨,产能区域高度集中,江西、河南与海南三省产能占比分别为29%、18%和17% [13] - 在总量控制政策下,2024年全国钨精矿产量为12.7万吨,较上年小幅下降0.78% [14] - 行业产能集中度高,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掌控超60%市场份额 [1][16] 企业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国资主导、区域集聚”特征,以中钨高新、厦门钨业、江西钨业集团等国资龙头为核心,形成第一梯队 [1][16] - 中钨高新以20%的产能占比稳居行业首位,厦门钨业(16%)、江钨集团(11%)紧随其后,行业CR5达61% [16] - 民营企业聚焦细分技术领域寻求突破,在中低端市场占据约30%份额 [1][16] 行业经营效益 - 2024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0亿元,同比增长12.5%;利润总额134亿元,增幅为11.67% [15] - 行业内部效益分化显著,平均利润率为10%,但上游矿山环节利润率高达26%,而中游冶炼环节仅为2% [15] - 下游的硬质合金和钨材环节分别实现8%和12%的利润率,呈现“上游强、中游弱、下游稳”的盈利格局 [15]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将向资源集中化、技术高端化与全球布局协同化三大趋势演进,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构建实现产业能级跃升 [1][16] - 技术创新将推动行业向航空航天超细晶粒合金、光伏钨丝母线、氢能催化剂等高端场景延伸 [18] - 头部企业将通过并购重组与海外资源开发巩固全产业链控制力,构建从基础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优势 [17][19]
厦门钨业(600549):25Q2利润环比增长 需求回暖或增厚业绩
新浪财经· 2025-08-23 08:2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72亿元,同比下降4.37% [2]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81亿元,同比下降1.41%,但环比大幅增长48.65% [2] - 第二季度利润环比高增主要受钨钼板块利润环比增长40.2%和能源新材料板块利润环比增长73.4%驱动 [3] 分业务板块表现 - 钨钼板块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2.68亿元,同比下降10.94%,主要因矿山补缴资源税及细钨丝营收和毛利率下降 [2] - 能源新材料板块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3.39亿元,同比增长35.47%,受益于磷酸铁锂和钴酸锂产品需求增长 [2] - 稀土板块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6.71%,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和客户结构优化 [2] - 地产板块2025年上半年亏损0.41亿元,同比减利1.35亿元,因无资产处置收益 [2] 季度业务动态 - 第二季度钨钼板块利润总额7.4亿元,环比增长40.2%,因钨精矿价格上涨和冶炼产品出货量提升 [3] - 第二季度能源新材料板块利润总额2.15亿元,环比增长73.4%,因钴酸锂及三元产品销量高增 [3] - 第二季度稀土板块利润总额0.59亿元,环比下降10.6%,因原料价格上涨抵消磁材销量提升 [3] - 第二季度地产板块亏损收窄至0.2亿元,环比改善100万元 [3] 产能与资源布局 - 宁化行洛坑钨矿正在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及深部勘察,具有增储潜力 [3] - 油麻坡钨钼矿建设中,达产后预计年产钨精矿3200吨 [3] - 公司持续推进多项钨深加工项目,同时磁材和正极材料扩产项目有望未来增厚利润 [3]
厦门钨业(600549)年报及一季报点评:多产品销量持续提升 24业绩稳定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02 08:26
主营业务产品销量 - 2024年公司硬质合金销量7352吨 同比增长8 35% [1] - 切削工具销量约5130万件 同比增长2 22% [1] - 细钨丝销量1354亿米 同比增长55 97% 主因市场需求增长及营销策略优化 [1] - 钴酸锂销量4 62万吨 同比增长33 52% 主因3C行业复苏及4 5V高电压新产品放量 [1] - 三元材料销量5 14万吨 同比增长37 45% 主因新能源需求增速加快 [1] - 2025Q1细钨丝销量325亿米 同比下降5% 收入同比下降28% 主因光伏加工需求减少及价格调整 [1] 营业收入与毛利率 - 2024年营业收入351 96亿元 同比下降10 66% [2] - 钨钼营收174 14亿元 同比增长5 78% [2] - 能源新材料营收132 97亿元 同比下降23 19% [2] - 稀土营收44 35亿元 同比下降19 21% [2] - 2024年整体毛利率18 03% 同比上升1 51pct 主因能源新材料及稀土原料价格下降 [2] - 2025Q1营业收入83 76亿元 同比增长1 29% [2] - 新能源电池材料营收29 77亿元 同比下降9 77% [2] - 钨钼营收40 54亿元 同比增长0 18% [2] - 稀土营收13 35亿元 同比增长46 36% 主因磁性材料销量大增 [2] - 2025Q1毛利率16 47% 同比下降0 22pct [2] 费用与利润 - 2024年期间费用率9 04% 同比上升0 27pct [3] - 销售费用率1 17% 同比上升0 23pct [3] - 管理费用率2 86% 同比上升0 40pct 主因职工薪酬及折旧摊销增加 [3] - 财务费用率0 86% 同比下降0 43pct 主因有息负债减少及融资成本下降 [3] - 研发费用率4 14% 同比上升0 05pct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7 28亿元 同比增长7 88% [3] - 2025Q1归母净利润3 91亿元 同比下降8 46% [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2024年经营净现金流30 97亿元 同比少流入11 89亿元 [3] - 收现比0 8545 同比下降1 45pct [3] - 付现比0 7924 同比下降0 73pct 主因原材料价格下降 [3] - 2024年投资净现金流-33 26亿元 同比多流出7 4亿元 主因理财投资支出增加 [3] - 资产负债率46 44% 同比下降5pct 主因货币资金显著增加 [3] 未来展望 - 钨钼板块优势显著 利润占比持续提升 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9 84亿元 23 01亿元 25 31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