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3 00:37
关税政策调整 - 加拿大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但对美国汽车 钢铁和铝的关税暂时维持 [1] - 上述措施是对美国降低加拿大商品关税的对应行动 [1] - 加拿大政府此前已三次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包括对价值6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 [3] 高层外交互动 - 加拿大总理与美国总统就关税战及其他国际问题进行通话沟通 [1] - 加拿大外长与美国国务卿在华盛顿举行会谈 释放解决关税战信号 [1] 美国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部分加拿大商品关税提高至35% 于8月1日生效 [3] - 该关税政策不包括《美加墨协定》覆盖的产品 [3] 政策调整背景 - 加拿大总理曾暗示可能取消部分报复性关税以帮助产业渡过关税战 [1] - 美国对加拿大汽车加征额外关税的措施仍在实施中 [3]
韩国被迫“屈膝”,特朗普称霸世界!全球仅剩三国死不低头
搜狐财经· 2025-08-02 08:57
韩国经济让步 - 韩国对美出口商品被征收15%关税 削弱企业竞争力 同时美国汽车 卡车和农产品享受零关税进入韩国市场 冲击本土产业 [3] - 韩国被迫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 其中1500亿美元指定用于美国造船业 直接扶持竞争对手 打击韩国全球领先的造船业 [3] - 韩国需额外购买10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 导致资金外流 能源安全策略受制于美国 [3] 美国施压手段 - 美国国防部计划从韩国撤走4500名驻军 消息引发韩国政坛震动 迫使韩国在关税谈判中软化立场 [5][8] - 撤军被解释为"战略调整" 适应"分布式作战"新战略 同时降低美军在朝鲜半岛的核冲突风险 [5] 全球盟友反应 - 英国 日本和欧盟先后与美国达成协议 付出高昂经济代价换取贸易让步 [12] - 加拿大采取对等反制但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印度采取拖延战术 中国成功迫使美国让步 [14] 行业影响 - 韩国中小企业面临出口成本上升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双重困境 [3] - 美国造船业获得韩国1500亿美元投资 直接冲击韩国造船业全球地位 [3] - 能源行业受协议约束 韩国液化天然气采购完全依赖美国市场 [3] 长期经济影响 - 韩国原本可用于国内投资和创造就业的巨额资金流向美国 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 [3] - 协议导致韩国贸易和财政双重打击 被描述为"代价高昂的战略性妥协" [3]
特朗普这下弄巧成拙?欧洲做好最坏准备:谈判破裂就对美加税!德国态度强硬,实属意外
搜狐财经· 2025-07-25 20:18
美欧关税政策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30%关税 [1] - 美国现有对欧盟钢铝产品关税达50%,汽车产品关税25%,其他商品基准关税10% [1] - 特朗普政府试图在所有潜在协议中设定15%至20%的最低关税 [1] 欧盟反制措施 - 欧盟计划对价值近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合并210亿欧元和720亿欧元两份反制清单 [3] - 反制关税清单将于8月7日生效,受影响商品包括波音飞机、机械、大豆、汽车和波本威士忌等 [3] - 欧盟报复性关税将影响美国对欧盟出口的三分之一(3350亿欧元中的1000亿欧元) [3] - 欧盟酝酿动用"反胁迫工具",可能限制美国公司参与欧盟公共采购或限制大型科技公司运作 [5] 德国态度转变 - 德国从谨慎协商转向强硬反制立场,逐步向法国主张的"有力反制"靠拢 [5] - 德国对美出口显著下滑:5月环比下降7.7%,自美进口环比下降10.7% [6] - 德国经济连续两年负增长,2025年增长预期下调至零,美国贸易政策是主要原因 [6] - 德国是美国汽车、机械、化工、医药等高附加值制造业的最大单一出口市场 [6] 谈判前景 - 欧盟展现"软硬兼施"策略,既为妥协预留空间又做好反制准备 [9] - 双方在关税税率、市场开放等关键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 [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地缘经济分裂加剧 [9]
【环球财经】投资者谨慎情绪提高 欧元陷入窄幅震荡
新华财经· 2025-07-23 21:39
欧美贸易谈判与关税影响 - 欧盟计划对价值约100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30%关税作为反制措施,若美欧未能达成协议 [1] - 反制方案包括合并此前批准的210亿欧元美国产品关税清单与额外720亿欧元商品清单,涉及波音飞机、美国汽车和波本威士忌等 [1] - 德国等欧盟成员国加强自身立场,可能支持启用欧盟的"反胁迫工具"以应对美国强硬谈判立场 [1] 欧元汇率市场动态 - 欧元兑美元近期陷入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1.1720附近,受关税消息影响短线走低但跌幅有限 [1] - 汇市交易活跃度保持较低水平,市场波动率降至月内低点,反映投资者在重大风险事件前的谨慎情绪 [2] - 若欧洲央行释放鸽派信号或贸易谈判破裂,欧元可能面临新一轮抛压 [2] 欧洲央行政策预期 - 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因需观察美欧关税及欧元汇率对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影响 [2] - 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年底前可能再降息25个基点 [2] - 欧洲央行对欧元兑美元升破1.20的担忧可能引发会议中关于外汇的评论 [2] 经济数据与市场关注点 - 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将于周四公布,交易员将通过该数据观察经济前景信号 [2] - 8月1日美国加征更高贸易关税的最后期限临近,欧洲央行需确保政策选项开放 [2]
据日本共同社:日本将利用当地经销商网络帮助销售美国汽车。
快讯· 2025-07-23 14:00
行业合作 - 日本将利用当地经销商网络协助销售美国汽车 [1]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已与美国达成协议,接受美国汽车进口,无需进行额外的安全检测。
快讯· 2025-07-23 10:46
日美汽车贸易协议 - 日本与美国达成协议 接受美国汽车进口无需额外安全检测 [1]
特朗普极限施压!挥舞70%关税大棒?全球贸易战再起!中国得利?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02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向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税率在10%到60%之间浮动,最高税率超过之前提到的50% [1] - 新关税税率将从8月1日起生效,比原定时间推迟一个月,为谈判留出额外窗口期 [1] - 从4号开始每天向约10-12个国家发送"税率信函",大多数税率较高 [4] - 截止日期为9号,目前只有中国、英国和越南与美国签订协议 [6] 欧盟应对措施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已为谈判做好准备,若未果将采取强硬措施保护欧洲经济 [8] - 特朗普计划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钢铁和铝材加征50%关税 [10] - 欧盟筹划第二轮反制措施,金额预计高达720亿欧元 [10] 日本立场 - 特朗普威胁对日本汽车加征25%关税,日本视汽车工业为国家命脉无法妥协 [11] - 日本内阁长官明确表示不会在关税谈判中牺牲农业 [11] - 特朗普表示若日本不接受将支付30%甚至35%关税 [11] 中国潜在机会 - 特朗普贸易威胁迫使欧盟调整与中国关系,欧洲媒体抹黑中国报道减少 [15] - 美国对日本关税施压使日本更接近中国,中日关系逐步修复并签订多项合作协议 [15] - 中印关系明显回暖,双方合作有新的突破 [17] - 中国已与美国达成协议,可能从特朗普与各国的贸易战中受益 [17][19]
欧洲大限将至!王毅外长连访3国,特朗普刚出的招,就被中国破了
搜狐财经· 2025-07-04 21:55
美欧贸易摩擦 - 特朗普计划自7月9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统一50%关税 覆盖欧盟对美出口70%的商品 价值3800亿欧元 [3] - 欧盟已准备两批反制清单 第一批针对美国农产品和摩托车 涉210亿欧元 第二批涉及波音飞机和美国汽车 涉950亿欧元 [3] - 欧洲各大港口出现"末日囤货"现象 物流拥堵状况预计持续较长时间 [1] 中欧外交互动 - 中国外长王毅6月30日访问比利时 德国和法国 为7月24-25日欧方领导人访华铺路 [5] - 此行参与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第八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及中法外长会谈 [5] - 中方采取"点面结合"策略 既关注个别国家更着眼于欧盟整体利益 上次高级别战略对话在2023年10月 [6] 贸易格局影响 - 若美国实施50%关税 欧盟对美出口可能减少一半以上 同时冲击美国经济 [8] - 中欧建交50周年背景下 双方寻求突破当前贸易分歧(如电动汽车反补贴税 医疗器械采购限制) [6] - 中欧合作潜力仍巨大 王毅访问被视为破解美国贸易施压的战略布局 [8]
特朗普抱怨日本不进口美国大米,日本政府回应:不会牺牲日本农业
环球网· 2025-07-01 15:15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30日在社交媒体抱怨日本面临严重米荒却不进口美国大米,威胁将发函施压 [1] - 特朗普6月29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日本汽车贸易不公平,威胁对日本汽车征收25%关税 [3]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7月1日回应称不会在日美关税谈判中牺牲农业 [1] 日本农业界强烈反应 - 日本政府4月曾考虑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作为谈判筹码,引发农业界强烈反对 [3] - 福井市农户白井清志表示大米价格下跌将导致农户重回赤字经营,批评农林水产省失策 [3] - 日本农协常务理事金森正幸6月24日表达对进口大米冲击国产大米市场的担忧 [3] 谈判立场分歧 - 熟悉谈判的日本消息人士透露美方此前从未在谈判中提及大米事宜 [1] - 日本外务省高级官员表示不能过于重视特朗普的发言 [1] - 日本政府表示将全力争取最大程度的国家利益 [1]
特朗普关税大限将至,欧洲港口陷入“末日囤货”式拥堵
新京报· 2025-07-01 11:41
欧洲港口拥堵现状 - 欧洲主要港口如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等驳船和集装箱船等待时间大幅延长,拥堵问题预计持续至少几个月 [1] - 安特卫普港面临疫情以来最严重拥堵,德国不来梅港等候泊位时间增加77%,安特卫普港延误时间增加37%,汉堡港延误时间增加49% [1] - 拥堵原因包括劳动力短缺、罢工、莱茵河水位下降、红海航道风险升高等 [1] 特朗普关税威胁影响 - 特朗普威胁从7月9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高达50%的统一关税,覆盖欧盟对美出口约70%的商品,价值约3800亿欧元(4300亿美元) [3] - 欧盟已批准首批报复清单价值约210亿欧元,第二批正在磋商中的报复清单价值约950亿欧元 [3] - 若美国征收50%关税,欧盟对美国总出口可能减少一半以上 [4] 欧盟内部应对分歧 - 德国、意大利等主张迅速与美国达成初步协议,提出"瑞士奶酪式协议"方案 [6] - 法国主张采取强硬立场,不接受不公平条款 [6] - 欧盟内部难以协调立场导致供应链预期混乱 [6] 贸易冲突连锁反应 - 受特朗普关税冲击的亚洲商品转向拓展欧洲市场,欧洲港口面临货柜量急剧增加和加紧对美出口的双重压力 [4] - 美国西海岸西雅图-塔科马港及奥克兰港同样发生拥堵 [8] - 北美、亚洲和欧洲市场占美国出口份额超过90%,贸易冲突可能反噬美国经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