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固态峰会回顾 | 5位行业大咖描绘应用前景
高工锂电· 2025-06-14 18:09
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AI+新材料 引领能源变革" [1] - 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举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举行 [2] 固态电池发展现状与趋势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从0到1"突破,正向规模化、成熟化与降本发展,预计2025年出货超10GWh [5] - 全固态电池因成本高昂预计2028年后有望突破1GWh,2030年将带动高镍+硅基材料需求超5万吨,电解质+导电剂超5000吨,设备市场超百亿级 [5] - 2025-2026年是产能建设高峰期,储能领域有望优先释放,新能源汽车仍是主要应用方向 [5] - 固态电池在储能、机器人、飞行器、工程机械、矿卡及换电等领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5] 固态电池技术挑战与突破 - 固态电池面临固-固接触难题导致锂离子传导效率低,以及单一固态电解质材料难以满足需求两大挑战 [6] - 卫蓝新能源采用原位固态化思路解决固-固接触难题,通过氧化物、聚合物与液态电解质结合实现低成本量产 [6] - 利元亨开发干法涂布设备、电解质与极片热复合一体机等设备应对离子传输瓶颈 [9] 航空动力电池发展 - eVTOL成为最主要低空飞行器类型,纯电航空器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需求>400Wh/kg [11] - 混动方案能提升载重、飞行时间与距离,有望将每航时直接成本降低60%,需能量密度>200Wh/kg [11] - 欣旺达纯电航空电池实现能量密度>360Wh/kg、功率密度>3900W/kg,混动产品支持功率密度8000W/kg [11] 干法工艺与材料创新 - 当前电极材料缺乏对干法加工特性的适应性,建议实施"面向工艺的材料设计" [14] - PTFE作为干法负极粘结剂存在界面惰性和结构封闭性问题,建议加快第二粘结剂开发 [14] - 清研电子已建成0.1GWh全自动化贯通线和干法实验室 [14] 固态电池应用与产业化 - 会议将探讨新场景驱动下的固态电池应用机会和中国企业的短板与长板 [15] - 主题包括"打通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15]
固态峰会回顾 | 5位行业大咖描绘应用前景
高工锂电· 2025-06-14 18:09
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AI+新材料 引领能源变革" [1] - 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举行,由高工锂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 [4] -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举行,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 [5] 固态电池发展现状与前景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从0到1突破,正向规模化、成熟化与降本发展,预计2025年出货超10GWh [8] - 全固态电池因未产业化成本高昂,预计2028年后有望突破1GWh [8] - 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将带动高镍+硅基材料需求超5万吨,电解质+导电剂超5000吨,设备市场超百亿级 [8] - 2025-2026年将是产能建设高峰期,储能领域有望优先释放 [8] 固态电池应用场景 - 新能源汽车仍是固态电池最主要应用方向 [8] - 储能与机器人、飞行器等细分市场将成为2025年主要增长环节 [8] - 工程机械、矿卡以及换电等领域用固态电池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8] 固态电池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固态电池面临固-固接触难题导致锂离子传导效率低,以及单一固态电解质材料难以满足需求两大挑战 [9] - 卫蓝新能源提出原位固态化思路,通过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将液体电解质转化为固态,解决固-固接触难题 [9] - 卫蓝新能源采用氧化物、聚合物与液态电解质结合策略,兼顾固态与液态优势并实现低成本量产 [9]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 - 利元亨开发干法涂布设备、电解质与极片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与叠片一体机等设备,解决固-固接触带来的离子传输瓶颈 [11] - 针对硫化物电池毒性与易燃性,利元亨构建完整防毒防爆设计体系,覆盖设备防爆分区、密闭传输、H2S监测与应急响应 [12] 航空动力电池需求与进展 - eVTOL已成为最主要低空飞行器类型,纯电航空器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需求更高 [13] - 混动方案能有效提升载重、飞行时间与距离,适用更多复杂场景,有望将每航时直接成本降低60% [13] - 纯电航空电池需能量密度>400Wh/kg(对应300km续航)、5~12C持续高功率放电 [13] - 混动航空电池需能量密度>200Wh/kg、20C持续放电,均需-35~80℃宽温域适应性 [13] - 欣旺达纯电高比能高功率航空动力电池产品可实现能量密度>360Wh/kg、功率密度>3900W/kg [13] - 欣旺达混动超高功率产品支持功率密度8000W/kg、循环寿命超5万圈 [13] 干法工艺挑战与进展 - 当前电极材料缺乏对干法加工特性的深度适应性,建议实施"面向工艺的材料设计" [16] - 干法成膜工艺是高度协同过程,但当前设备设计延续传统湿法,缺乏对干法独特物理机制的理解与适配 [16] - PTFE作为干法负极粘结剂,其界面惰性和结构封闭性诱发严重耗锂行为,建议加快第二粘结剂开发 [16] - 清研电子已公布0.1GWh全自动化贯通线,实现从自动上料到成膜全过程自动化 [16] - 清研电子建成适用于固态电池干法工艺探索的干法实验室 [16] 固态电池产业峰会主题 - 新场景驱动下的固态电池应用机会 [17] - 固态电池产业化,中国企业的短板与长板 [17] - 打通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17]
特稿!锂电厂商角逐低空经济,航空动力电池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华夏时报· 2025-06-05 19:2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黄敏璇 胡梦然 深圳摄影报道 围绕低空经济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国内锂电厂商正在展开一场角逐之战。 近期,电池厂商欣旺达发布最新款航空动力电池"欣·云霄2.0"并宣布其第一代产品已实现量产;另一边电池巨头宁 德时代也宣布获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正式达到航空工业标准;此前3月,亿纬锂能则宣布成为飞行汽 车公司小鹏汇天下一代飞行器原理样机的低压锂电池供应商。《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包括宁德时代 (300750.SZ)、欣旺达(300207.SZ)、孚能科技(688567.SH)、亿纬锂能(300014.SZ)、中创新航 (HK3931)、国轩高科(002074.SZ)等在内的多家电池厂商已陆续切入航空动力电池领域。 航空动力电池何以成为锂电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背后是两大因素驱动:一是近年锂电行业陷入严重内卷,企业急需寻找 新的市场空间打破困境;二是低空经济作为新赛道,其衍生的航空动力电池市场仍处于研发阶段,市场竞争格局 尚未确立,且发展前景广阔。国金证券今年4月发布的研报预测,到2030年国内e ...
21记者对话固态电池厂商:低空经济的天空,就是我们的“新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4:20
近期,CIBF 2025在深圳举行,尽管锂电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周期,但人气高居不下,展会期间观众流 量突破40万人。 在此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产业链公司,在固态电池这一锂电行业的关键赛道,厂商们 正竞相角逐,全力抢占战略高地。 其中,欣旺达(300207)(300207.SZ)发布了"欣 云霄2.0"航空动力电池,国轩高科(002074)展出G 垣准固态电池等,均在固态电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在下游材料端,同样展现出日渐成熟的趋势,部分半固态电池材料已实现量产出货,固态电池材料也已 进入中试阶段。负极龙头贝特瑞(835185.BJ)展示了多种电池材料解决方案,其针对固态电池体系打造的 贝安方案覆盖多种关键材料,且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已获客户验证。 据了解,此前第一代电池(能量密度≥320Wh/kg)已量产并搭载百公斤级飞行器完成百公里飞行验证。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类似,低空经济的动力电池正在成为各家电池厂商必争的下一个 战略制高点。 例如,即将量产的"陆地航母"动力电池由中创新航(3931.HK)独家提供。 除此之外,孚能科技(688567.SH)同样表示,目前,公司半固态电池产品 ...
中国电池行业在深圳展现全产业链创新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14:10
中新网深圳5月17日电 (记者 索有为)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15日至17日在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电池行业全产业链创新成果全景呈现,展会料吸引超过40万海内外专业观 众参观。 "该增长受益于全球对新能源设备的需求利好,以及各国政府出台的绿色环保政策。"该公司营销总经理 叶正平说,"通过提升海外运营中心水平、走本地化路线、尝试在海外进行一些设备部件生产,我们也 同海外优秀供应商去合作,以增强整个供应链的韧性。" 第十七届 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彭程 摄 第十七届 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彭程 摄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从单一的电池材料供应商逐步转型为电池材料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 商。"通过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我们已将AI应用在计算模拟与仿真平台,其中包括大数 据计算、计算仿真、大数据建模、材料筛选等环节。"该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子坤说,研发平台的智 能化足以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 数据显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 智能物流等领域,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达到28.31亿元,同 ...
中国低空经济商业化进阶,订单与供应链量产潮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8:4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实习生林绮蓓 深圳报道 事实上,也正如我们的预判,今年以来,各家主机厂相继宣布官宣收获订单。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 完全梳理,仅沃兰特、时的科技、峰飞航空等三家头部eVTOL厂商就对外披露了8起采购订单。 为配合订单交付,各家eVTOL厂商的量产工厂陆续开工,小鹏汇天工厂建设进展较为迅速。据了解,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已经封顶,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竣工。与此同时,背后的一批定点供应商逐 渐陆续浮出水面,eVTOL正在从实验室样机一步步走向商业化交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峰飞航空官宣了4起采购订单,涉及采购商涵盖融资租赁公司、 地方政府和地方城投公司。 4月底,中信海直(000099.SZ)、中信金租同峰飞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含中信金租100架大 型eVTOL意向采购订单,涵盖峰飞旗下的凯瑞欧和盛世龙。 次月,中银金租、中国银行上海市闵行、长宁支行分别与沃兰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银金租将与沃兰 特建立长期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拟向沃兰特采购100架VE25型eVTOL航空器。 截至目前,沃兰特VE25-100型已获得行业首批确定订单,近千架意向 ...
双轮驱动构筑智慧能源新生态 欣旺达一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21: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9亿元,同比增长11.97%,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1.23%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长36.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增长64.99% [1] 消费类电池业务 - 2024年消费电池营收304.05亿元,同比增长6.52%,占总营收54.27%,毛利率17.65% [2]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12.4亿部,连续六个季度增长,PC市场出货量约2.53亿台,连续五个季度增长 [2] - 公司创新构建"需求前置"研发体系,推出可折叠设备专用柔性电池、智能穿戴设备微型高密度电芯等差异化产品 [2] - 2024年下半年启动越南基地建设,形成"中国研发+全球制造"协同网络 [3] 战略性新兴板块 - 2024年动力电池营收151.39亿元,同比增长40.24%,出货量25.29GWh,同比增长116.89% [4] - 储能系统营收18.89亿元,同比增长70.19%,装机量翻倍至8.88GWh [4] - 自主研发625Ah超大储能电芯"欣岳",314Ah/280Ah产品已量产 [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推出首款航空动力电池,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于300Wh/kg,第二代样品进行中试,第三代完成实验室验证 [5] -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通过200℃热箱与穿刺测试,大圆柱电池支持4C极速补能及高空抗压 [6] 行业趋势与战略 - 公司从"动力电池供应商"转型为"智慧能源生态构建者",储能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4] - 通过"消费电子+智慧能源"双轮战略,构建覆盖3C电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低空经济的立体化产品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