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行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既当裁判又踢球」!新氧揽财、机构逃亡,金星执意「砸锅吃饭」?
新浪科技· 2025-09-16 09:54
新氧线下业务扩张与业绩表现 - 新氧青春诊所门店总营收达1.44亿元 同比增长426.1% [2] - 连锁业务连续七个季度增长 首次成为集团最大收入来源 [2] - 预计年底门店数量达50家 当前已有33家门店 [4] 行业矛盾与机构关系变化 - 医美机构指责新氧"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引发信任危机 [2][5] - 头部机构因线下扩张退出平台 年广告投放损失达数千万元 [5] - 机构出现"去新氧化"趋势 转向美团等竞争平台投放广告 [7] 业务模式与流量导流策略 - 自营业务未入驻新氧主App 通过独立App和小程序运营 [10] - 主App仍保留机构入口和医生信息 为自营业务间接导流 [12][14] - 公司称自营限于轻医美常规项目 与平台业务错位互补 [10] 价格竞争与上游厂商冲突 - 新氧推出5999元童颜针项目 较厂商指导价1.88万元低68% [17] - 圣博玛公司声明质疑产品授权和医生资质 新氧回应称产品可验真 [17] - 公司称凭借上市地位获得厂商低价合作 主打性价比策略 [15] 公司转型背景与财务状况 - 总营收3.787亿元同比下滑7% 净亏损3600万元 [19] - 营收下滑因订阅信息服务医疗机构数量减少 [20] - 早期收购奇致激光、上线韩国馆等举措为线下布局铺垫 [19]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医美行业重塑竞争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8:09
医美行业业绩分化 - 2025年上半年医美上市企业业绩分化加剧 不同细分赛道表现差异明显[1] - 玻尿酸企业"医美三剑客"营收利润双双下滑: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19.57%) 净利润2.21亿元(-35.38%) 昊海生科营收13.04亿元(-7.12%) 净利润2.11亿元(-10.29%) 爱美客营收12.99亿元(-21.59%) 净利润7.89亿元(-29.57%)[1][2] -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业绩逆势增长:锦波生物营收8.59亿元(+42.43%) 净利润3.92亿元(+26.65%) 巨子生物营收31.1亿元(+21.66%) 净利润11.8亿元(+20.23%)[1][2] 玻尿酸赛道竞争态势 - 玻尿酸赛道竞争白热化 产品供给持续增加 渠道降价拓客导致行业价格压力加剧[4] - 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9.44%) 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4.67亿元(-1.8%)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33.97%)[4] - 昊海生科医疗美容板块收入5.75亿元(-9.31%) 其中玻尿酸项目收入3.47亿元(-16.8%) 射频激光设备收入1.36亿元(-13.73%)[6] - 爱美客两大主力产品下滑: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23.79%) 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23.99%)[7]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表现 - 重组胶原蛋白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锦波生物医疗器械收入7.08亿元(+33.41%) 毛利率达95.04%[8] - 巨子生物可复美品牌收入25.4亿元(+22.7%) 占总营收81.7% 可丽金品牌收入5亿元(+26.9%) 占总营收16.1%[9] -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快速增长 2022年市场规模192.4亿元 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93%) 2030年将达2193.8亿元[9] 企业战略调整与产品创新 - 华熙生物调整营销策略 停止价格促销投流 转向品牌建设与内容营销[5][6] - 昊海生科新品"海魅月白"玻尿酸表现良好 但尚未达到爆品规模[6][7] - 多家企业布局胶原蛋白产品:巨子生物预计2025年取证重组胶原蛋白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 创健医疗布局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和冻干纤维[10] 行业发展趋势与监管 - 医美行业向"量增价跌"发展 合规政策推动行业出清 龙头企业有望受益[11] - 2025年上半年多款医美产品获批械三注册证 华熙生物取得11项注册证 四环医药童颜针获批[11][12] - 行业预测再生类等高价产品价格将断崖式下降 推动"大众医美"时代到来[12] 海外市场布局 - 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国际收入3.31亿元 占原料业务52.93% 积极推进医疗终端品牌技术出海[12] - 昊海生科收购以色列EndyMed和法国Bioxis 计划在法国注册多系列产品服务全球市场[13] - 爱美客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85%股权 获得AestheFill与PowerFill两款再生类产品[13]
医美半年报|瑞丽医美增长乏力:营收下降、亏损扩大 转型阵痛中的深层经营挑战
新浪证券· 2025-08-26 18:0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8500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27.3% [1] - 净利润亏损800万元 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增加 [1] 业务结构问题 - 医疗美容服务业务持续增长乏力 美容外科项目需求明显萎缩 [1] - 在重手术与轻医美定位上摇摆不定 未能强化传统项目竞争力或建立增量市场壁垒 [1] - 咨询业务等新增长点未能有效填补业务缺口 [2] - 上游器械研发与终端服务缺乏联动机制 技术投入与市场回报脱节 [2] 战略与转型挑战 - 战略重心在服务提供商与技术解决方案商之间尚未完全锚定 [2] - 资源配置分散 难以支撑重资产研发投入或实现服务端精细化运营提效 [2] - 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蚕食现金流与盈利空间 成果转化尚需时日 [2] - 转型缺乏明确的阶段性落地路径 可能长期困于投入期阵痛 [2] 行业趋势折射 - 行业头部企业以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构筑护城河 [1] - 消费者偏好向轻量化、非手术类服务迁移 [1] - 行业加速专业化细分与垂直领域深耕 [1] - 行业整体强调降本增效背景 [2]
300896 拟每10股派12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3:13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 同比下降21 59% 净利润7 91亿元 同比下降29 44% [2] - 公司拟每10股派现12元(含税) [2] 行业趋势 - 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关键期 [3] - 行业竞争加剧 消费需求分化 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分化显现 聚乳酸 聚己内酯为核心成分的微球新材料注射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 [3] - 行业长期发展底层逻辑稳固 核心驱动力为社会对医美接受度提升及消费者需求向更自然 长效 安全的产品品质转变 [3]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1 57亿元 同比增长24 47% 占营收比重12 05% [4] - 新产品"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商品名 嗗科拉)5月份在国内上市销售 [4] - 在研管线包括重组透明质酸酶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去氧胆酸注射液等 已获临床试验批件 米诺地尔搽剂 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等进入审评阶段 [4] - 公司共有12款Ⅲ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7项Ⅱ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82件 其中发明专利53项 [4] 全球资源整合 - 公司控股子公司爱美客国际以1 9亿美元现金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 REGEN是韩国第一家 全球第三家取得聚乳酸类皮肤填充剂产品注册证的公司 [6] - REGEN已获批产品AestheFill与PowerFill分别获得35个和23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准 [6] - AestheFill与公司已上市产品濡白天使形成协同 补充再生品类产品矩阵 与嗨体 嗗科拉 宝尼达等产品共同提供多元解决方案 [6] 股东回报 - 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3 62亿元(含税) 现金分红金额占半年度净利润的45 82% [4][5]
300896,拟每10股派12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3:09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亿元 同比下降21.59% [1] - 上半年净利润7.91亿元 同比下降29.44% [1] - 拟每10股派现12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3.62亿元 [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美行业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特征 [2] -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关键期 [2] - 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分化显现 微球新材料注射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 [2] - 获批上市的医疗美容产品注册证增多 行业竞争加剧 [2]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研发费用达1.57亿元 同比增长24.47% 占营收比重12.05% [3] - 新产品"嗗科拉"5月份在国内上市销售 [3] - 拥有12款Ⅲ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7项Ⅱ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3] -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82件 其中发明专利53项 [3] - 重组透明质酸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去氧胆酸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3] 全球战略布局 - 以1.9亿美元现金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 [4] - REGEN是韩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取得聚乳酸类皮肤填充剂产品注册证的公司 [4] - AestheFill和PowerFill已分别获得35个和23个国家地区的注册批准 [4] - AestheFill与公司已上市的濡白天使形成协同 补充再生品类产品矩阵 [4]
营收大降!净利大降!医美龙头,迎来大挑战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22:2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滑21.59% [3][4] - 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9.57%,基本每股收益2.62元,同比减少29.57%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55亿元,同比下滑43.06% [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0%,较上年同期下降6.52个百分点 [4] - 总资产同比增长5.09%至87.65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下降4.37%至74.56亿元 [4] 分红计划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合计派发约3.62亿元,占净利润比例45.9% [5] 核心产品表现 - 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同比下降23.79%,毛利率93.15%,同比下滑0.83% [7][8] - 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同比下降23.99%,毛利率97.75%,同比下滑0.23% [7][8] - 核心产品下滑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及消费需求分化,高端与大众市场分化明显,微球新材料注射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 [9][10] 战略布局与转型 - 以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获取"童颜针"生产权,补充再生品类产品矩阵,推动全球化转型 [13] - 正在研发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利拉鲁肽升级产品)和去氧胆酸注射液等减肥产品,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3][14]
爱美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骤降29.6%,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试验中,拟每10股派12元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18 19:57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129,918万元,同比下降21.59%,归母净利润78,946万元,同比下降29.57% [1][5] - 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74,400万元,同比下降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49,327万元,同比下降23.99% [3] - 公司市值不足600亿元,较巅峰时超过1800亿元缩水超1200亿元 [1] 财务指标 - 公司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整体毛利率93.43%,溶液类产品93.15%,凝胶类产品97.75% [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5,488万元,同比下降43.06% [5] - 期末总资产876,521万元,较期初增长5.09%,货币资金117,472万元 [8] 行业环境 - 医美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增长动能待转换 [3] - 国家药监局批准颁发的医美注射针剂产品注册证持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 - 消费者信心下降,部分求美者削减或推迟医美支出 [3] 研发与产品 - 研发投入15,655万元,占营业收入12.05%,同比增长24.47% [5] - A型肉毒毒素已提交注册申报并在审评中 [4]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体重管理产品在临床试验中 [4] - 新产品"嗗科拉"于5月份在国内上市销售 [4] - 通过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取得"童颜针"生产权,交易金额1.9亿美元 [4] 营销与数字化 - "全轩课堂"已服务2.9万名认证医生,构建了包含2,219项内容的学术资源库 [6] - "爱美客伙伴"客户管理平台累计注册机构用户达1.8万名 [6] 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分红比例达到45.82% [7][9]
线上流量见顶?新氧押注轻医美连锁:巨头竞赛下半场拼合规重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5:3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3.79亿元,同比下滑7% [2] - 净亏损36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1890万元 [2] - 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减少导致营收下滑 [2] 业务结构变化 - 医美诊疗服务收入同比飙升426.1%至1.44亿元,首次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2] - 信息和预订服务业务收入1.352亿元,同比下降35.6% [4] - 线下轻医美连锁业务已布局9个主要城市29家门店,其中25家实现月度经营现金流为正 [5] 战略转型与竞争格局 - 从To B信息中介模式向To C产业垂直整合者转型 [3] - 面临阿里健康、美团、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流B端客户及重构流量入口的竞争压力 [4] - 线下业务扩张需克服产品注册获批周期3-5年、门店审批近一年、团队搭建耗时等行业壁垒 [5] 行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2804亿元,预计2025年达3816亿元 [6] - 行业渗透率仅5%,远低于韩国的20%,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8] - AI技术有望通过标准化管理和智能品控支持超巨型连锁品牌扩张 [9] 行业竞争动态 - 京东健康落地自营线下医美诊所,接入APP频道并覆盖四大轻医美项目 [7] - 阿里巴巴通过天猫国际引入国际设备品牌,线下联合头部机构覆盖136个城市 [7] - 美团平台接入近3000家医美机构,推出透明化评价体系和无忧保障服务 [7] 公司长期规划 - 预期8-10年内实现千店规模,通过产业链布局降低成本并形成规模效应 [6] - 预测再生类高价产品价格将断崖式下降,推动行业进入"大众医美"时代 [6] - 目标以高质价比服务改善行业信任度,推动渗透率自然增长 [8]
营收降7%!新氧净亏3600万,线下医美飙涨426%
金融界· 2025-08-16 20:32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3.79亿元,同比下降7% [1] - 二季度净亏损36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1890万元 [1] - 上半年累计营收6.76亿元,同比下降6.9% [3] - 上半年净亏损扩大至6795万元,去年同期仅亏损6万元 [3] 传统业务下滑 - 信息及预约服务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35.6%(去年同期2.1亿元) [4] - 医疗产品销售及维护服务收入7600万元,同比下降28.1%(去年同期1.06亿元) [4] - 平台促成医美交易总额3.04亿元,同比下降29%(去年同期4.28亿元) [4] - 营收下滑主因是订阅平台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减少 [3] 线下业务崛起 - 医美诊疗服务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426.1%,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5] - 截至6月30日,公司在9个主要城市运营29家轻医美连锁门店 [5] - 25家门店实现月度运营现金流为正 [5] - 线下医美中心活跃用户超10万人,核销付费治疗项目超9.29万例 [5] 战略规划 - 计划2025年底前将医美中心数量扩充至50家 [5] - 长期目标8到10年内实现千店规模 [5] - 通过集中化采购、自建产品管线降低药械流通成本 [6] - 单店坪效达同类型机构3至5倍 [6] 行业竞争 - 阿里健康、美团等综合平台通过产业链布局分流B端客户 [4] - 抖音、小红书以直播和短视频重构流量入口 [4]
新氧科技(SY):动态点评报告:轻医美业务高速成长,战略转型成效明显
国海证券· 2025-07-06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氧集团战略转型跨过拐点进入新氧2.0阶段 从交易撮合信息平台向产业平台发展 轻医美业务高速成长 [4] 报告内容总结 公司概况 - 新氧2013年创立 最初以线上社区模式连接用户与医美机构盈利 近年受综合平台分流和内容电商冲击 开启从线上流量中介向线下服务实体的战略转型 [6] - 创始人金星多次创业聚焦女性赛道 CFO赵晖兼任奇致激光董事长 奇致激光助力新氧推进产业上下游纵向整合 [6][7] 业务发展 - 制定连锁千店计划 门店定位高性价比 主要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过去一年持续在核心一线城市加密 单店营业情况良好 公司通过优化中台系统和全产业链垂直整合降低成本 支撑“高质低价”策略 [7] - 2025Q1线下业务爆发性增长 线上业务占比下降 医美治疗服务收入同比大增 预计2025Q2继续增长 多家医美中心实现月度运营现金流为正 核销项目、付费用户和活跃用户数大幅增长 [7] 市场表现 - 最近一年新氧表现远超标普500 1M涨幅239.21% 3M涨幅319.90% 12M涨幅234.25% [3] - 截至2025年7月3日 当前价格3.25美元 52周价格区间0.66 - 4.07美元 总市值32573万美元 总股本7709.29万股 成交额232867万美元 换手率13.59% [3] 事件动态 - 6月30日新氧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内部信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新氧青春诊所31家在营门店成中国门店数量最多轻医美连锁品牌 连锁业务收入6月成集团收入最大业务板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