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行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中产女性不买单,又一暴利行业崩塌
商业洞察· 2025-10-29 17:29
行业整体状况 - 消费医疗行业曾被视为暴利且混乱的生意 一度出现“牙茅”“医美茅”“疫苗茅”等知名企业 [4] - 受行业竞争和消费观念变化影响 医美板块四年未走出结构性调整阴霾 全行业面临生存焦虑 [4] - 2025年上半年 63%的医美机构营收出现下滑 实现增长的机构比例仅为14% [32] - 行业竞争白热化 价格战激烈 利润越来越薄 转型困难 [32][33][35] 爱美客公司分析 - 公司动态市盈率从2021年巅峰时的300多倍大幅回落至30倍左右 [4] - 截至10月27日 公司总市值约500亿元 较巅峰时期跌去约1200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63亿元 同比下降17.9% 归母净利润约4.44亿元 同比下降15.87% 为近5年来首降 [30] - 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12.99亿元 同比下降21.59% 归母净利润7.89亿元 同比下降29.57% [31] - 公司营收增速在2024年已显疲态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仅5.3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2% 远低于2023年47.08%的增速 [32] - 公司频繁跨界寻找新增长点 包括切入毛发医疗领域推出米诺地尔 并获得首个化妆品新原料备案 [5] 艾塑菲代理权争夺战 - 争夺核心是韩国REGEN公司生产的童颜针艾塑菲 该产品单支售价达2万元 [11] - 江苏吴中年报披露 2024年艾塑菲在中国销售额达3.26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1.13亿元 [11] - 2025年3月 爱美客斥资1.9亿美元(13.86亿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的股权 上市公司最终持股59.5% [17] - 收购后 爱美客旗下韩国子公司REGEN向原中国大陆独家代理商达透医疗(江苏吴中控股孙公司)发出《解约函》 [8][16] - 爱美客指控达透医疗违约转让独家经销业务给其控股股东吴中美学 [8][17] - 江苏吴中否认指控 并指出爱美客在收购时曾公开承诺“现阶段不会在中国市场自行销售艾塑菲” [36] - 双方纠纷已分别由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深圳国际仲裁院立案受理 [8][10] 爱美客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前身北京英之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 2005年改名爱美客 [21][22] - 2009年推出首款自主研发产品“逸美” 是国内首款获Ⅲ类医疗器械证的玻尿酸 [23] - 2009年至2019年为公司高速发展期 产品毛利率均在90%以上 营收从2016年1.41亿增长至2019年5.58亿 年复合增长率超40% [24] - 2020年9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市值一度突破千亿 获“医美茅台”称号 [25] - 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主打“再生”的“濡白天使”产品 [25] - 至2023年 公司总资产飙升至68.52亿元 在透明质酸填充剂、肉毒素等领域站稳脚跟 [28] 市场环境变化与挑战 - 医美市场渗透率不高 主力消费群体集中于一二级大城市的中产女性 [33] - 近年来中产女性消费力下降 医美项目消费趋于谨慎 [33] - 渠道增量消失 价格战激烈 依靠爆品盈利的时代已结束 [33] - 收购REGEN可补强公司在聚乳酸再生材料领域的技术 并利用其全球分销网络打开出海大门 [28]
中产女性不买单,又一暴利行业崩塌
创业邦· 2025-10-28 18:23
行业整体状况 - 消费医疗行业曾被视为暴利且混乱的生意 受到中产女性追捧 并涌现出如“牙茅”“医美茅”“疫苗茅”等知名企业 [4] - 受行业竞争和消费观念变化影响 医美板块经历四年结构性调整 全行业面临生存焦虑 头部企业业绩缩水 股价下跌 [4] - 行业竞争已白热化 2025年上半年63%的医美机构营收出现下滑 仅14%的机构实现增长 第二季度有58%的机构业绩下滑 其中31%的下滑幅度超过20% [29] - 医美渗透率不高 主力消费群体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女性 但该群体消费力明显下降 [32] - 渠道增量消失 价格战激烈 以往依靠爆款产品轻松盈利的时代已结束 [32] 爱美客公司表现与战略 - 爱美客动态市盈率从2021年巅峰时的300多倍大幅回落至约30倍 截至10月27日总市值约500亿元 较巅峰时期跌去约1200亿元 [4]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6.63亿元 同比下降17.9% 归母净利润约4.44亿元 同比下降15.87% 为近5年来首次下降 [26] - 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12.99亿元 同比下降21.59% 归母净利润7.89亿元 同比下降29.57% [27] - 营收增速在2024年已显疲态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仅5.33% 扣非净利润增长2.2% 远低于2023年47.08%的增速 [29] - 公司近期频繁跨界 包括切入“毛发医疗”领域推出米诺地尔 并获得首个化妆品新原料备案 以寻找新增长点 [6] - 公司于2025年3月斥资1.9亿美元(约13.86亿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的股权 从而间接控制艾塑菲产品 [15] - 收购REGEN可补强公司在聚乳酸再生材料领域的技术 完善长效再生类填充剂产品矩阵 并利用其全球分销网络助力出海 [24] 艾塑菲代理权争夺战 - 艾塑菲是韩国REGEN生产的医美注射填充剂 单支售价可达2万元 2024年在中国销售额达3.26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1.13亿元 [11] - 江苏吴中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拥有艾塑菲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 有效期至2032年8月 [13] - 爱美客收购REGEN后 其韩国子公司向达透医疗发出《解约函》 要求终止独家代理权 [8] - 爱美客方面指称达透医疗违约将独家经销业务转让给其控股股东吴中美学 [8] - 江苏吴中否认违约指控 并指出爱美客在收购时曾公开承诺“现阶段不会在中国市场自行销售艾塑菲” 但收购完成后出现供货延迟 [34] - 双方已就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和经销合同纠纷分别向法院和仲裁机构提起诉讼和反请求 [8][11] - 对于爱美客而言 获得艾塑菲控制权可使其自有产品“濡白天使”减少一个强劲对手 并切入高利润市场 [13]
中产女性不买单,又一暴利行业崩塌
盐财经· 2025-10-27 17:22
行业整体状况 - 消费医疗行业曾被视为暴利行业,出现如"牙茅"、"医美茅"、"疫苗茅"等知名企业[2] - 受行业竞争和消费观念变化影响,医美板块经历四年结构性调整,全行业面临生存焦虑[2] - 头部企业业绩缩水,股价应声下跌[2] 爱美客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爱美客动态市盈率从2021年巅峰时的300多倍大幅回落至30倍左右[4] - 截至10月27日,爱美客总市值约500亿元,较巅峰时期跌去约1200亿元[4] - 公司近期频繁跨界,9月底切入毛发医疗领域推出米诺地尔,10月获得首个化妆品新原料备案[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63亿元,同比下降17.9%,归母净利润约4.44亿元,同比下降15.87%,为近5年来首降[30] - 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12.99亿元,同比下降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9.57%[3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仅5.33%,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2%,远低于2023年47.08%的增速[33] 艾塑菲代理权争夺战 - 爱美客与江苏吴中围绕童颜针艾塑菲(AestheFill)独家代理权产生纠纷[6] - 2025年3月,爱美客以1.9亿美元(13.86亿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上市公司最终持股59.5%[17] - 艾塑菲单支售价2万元,江苏吴中年报披露2024年该产品在中国销售额达3.26亿元,2025年一季度为1.13亿元[12] - 爱美客指控达透医疗违约转让独家经销业务给其控股股东吴中美学[8] - 江苏吴中否认指控,称协议从未约定"关联方被处罚就能解约"[20] - 爱美客在收购时曾公开承诺现阶段不会在中国市场自行销售艾塑菲[38] 爱美客发展历程与行业地位 - 公司前身北京英之煌生物科技于2004年成立,2005年改名爱美客[23][24] - 2009年推出国内首款获Ⅲ类医疗器械证的玻尿酸产品"逸美",实现国产替代[24] - 2009年至2019年为高速发展期,产品毛利率均在90%以上,营收从2016年1.41亿增长至2019年5.58亿,年复合增长率超40%[26] - 2020年9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市值一度突破千亿,获"医美茅台"称号[27] - 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再生类产品"濡白天使"[27] - 截至2023年,公司总资产飙升至68.52亿元[28] 医美行业竞争环境 - 2025年上半年63%的医美机构营收出现下滑,仅14%机构实现增长[33] - 第二季度58%的机构业绩下滑,其中31%的下滑幅度超过20%[33] - 行业竞争白热化,价格战激烈,玻尿酸降价30%,瘦脸针买一送一[35] - 医美渗透率不高,主力消费群体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产女性,近年消费力明显下降[35] - 渠道红利消失,新产品难以通过渠道增量冲销量[35]
「既当裁判又踢球」!新氧揽财、机构逃亡,金星执意「砸锅吃饭」?
新浪科技· 2025-09-16 09:54
新氧线下业务扩张与业绩表现 - 新氧青春诊所门店总营收达1.44亿元 同比增长426.1% [2] - 连锁业务连续七个季度增长 首次成为集团最大收入来源 [2] - 预计年底门店数量达50家 当前已有33家门店 [4] 行业矛盾与机构关系变化 - 医美机构指责新氧"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引发信任危机 [2][5] - 头部机构因线下扩张退出平台 年广告投放损失达数千万元 [5] - 机构出现"去新氧化"趋势 转向美团等竞争平台投放广告 [7] 业务模式与流量导流策略 - 自营业务未入驻新氧主App 通过独立App和小程序运营 [10] - 主App仍保留机构入口和医生信息 为自营业务间接导流 [12][14] - 公司称自营限于轻医美常规项目 与平台业务错位互补 [10] 价格竞争与上游厂商冲突 - 新氧推出5999元童颜针项目 较厂商指导价1.88万元低68% [17] - 圣博玛公司声明质疑产品授权和医生资质 新氧回应称产品可验真 [17] - 公司称凭借上市地位获得厂商低价合作 主打性价比策略 [15] 公司转型背景与财务状况 - 总营收3.787亿元同比下滑7% 净亏损3600万元 [19] - 营收下滑因订阅信息服务医疗机构数量减少 [20] - 早期收购奇致激光、上线韩国馆等举措为线下布局铺垫 [19]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医美行业重塑竞争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8:09
医美行业业绩分化 - 2025年上半年医美上市企业业绩分化加剧 不同细分赛道表现差异明显[1] - 玻尿酸企业"医美三剑客"营收利润双双下滑: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19.57%) 净利润2.21亿元(-35.38%) 昊海生科营收13.04亿元(-7.12%) 净利润2.11亿元(-10.29%) 爱美客营收12.99亿元(-21.59%) 净利润7.89亿元(-29.57%)[1][2] -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业绩逆势增长:锦波生物营收8.59亿元(+42.43%) 净利润3.92亿元(+26.65%) 巨子生物营收31.1亿元(+21.66%) 净利润11.8亿元(+20.23%)[1][2] 玻尿酸赛道竞争态势 - 玻尿酸赛道竞争白热化 产品供给持续增加 渠道降价拓客导致行业价格压力加剧[4] - 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9.44%) 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4.67亿元(-1.8%)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33.97%)[4] - 昊海生科医疗美容板块收入5.75亿元(-9.31%) 其中玻尿酸项目收入3.47亿元(-16.8%) 射频激光设备收入1.36亿元(-13.73%)[6] - 爱美客两大主力产品下滑: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23.79%) 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23.99%)[7]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表现 - 重组胶原蛋白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锦波生物医疗器械收入7.08亿元(+33.41%) 毛利率达95.04%[8] - 巨子生物可复美品牌收入25.4亿元(+22.7%) 占总营收81.7% 可丽金品牌收入5亿元(+26.9%) 占总营收16.1%[9] -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快速增长 2022年市场规模192.4亿元 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93%) 2030年将达2193.8亿元[9] 企业战略调整与产品创新 - 华熙生物调整营销策略 停止价格促销投流 转向品牌建设与内容营销[5][6] - 昊海生科新品"海魅月白"玻尿酸表现良好 但尚未达到爆品规模[6][7] - 多家企业布局胶原蛋白产品:巨子生物预计2025年取证重组胶原蛋白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 创健医疗布局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和冻干纤维[10] 行业发展趋势与监管 - 医美行业向"量增价跌"发展 合规政策推动行业出清 龙头企业有望受益[11] - 2025年上半年多款医美产品获批械三注册证 华熙生物取得11项注册证 四环医药童颜针获批[11][12] - 行业预测再生类等高价产品价格将断崖式下降 推动"大众医美"时代到来[12] 海外市场布局 - 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国际收入3.31亿元 占原料业务52.93% 积极推进医疗终端品牌技术出海[12] - 昊海生科收购以色列EndyMed和法国Bioxis 计划在法国注册多系列产品服务全球市场[13] - 爱美客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85%股权 获得AestheFill与PowerFill两款再生类产品[13]
医美半年报|瑞丽医美增长乏力:营收下降、亏损扩大 转型阵痛中的深层经营挑战
新浪证券· 2025-08-26 18:0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8500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27.3% [1] - 净利润亏损800万元 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增加 [1] 业务结构问题 - 医疗美容服务业务持续增长乏力 美容外科项目需求明显萎缩 [1] - 在重手术与轻医美定位上摇摆不定 未能强化传统项目竞争力或建立增量市场壁垒 [1] - 咨询业务等新增长点未能有效填补业务缺口 [2] - 上游器械研发与终端服务缺乏联动机制 技术投入与市场回报脱节 [2] 战略与转型挑战 - 战略重心在服务提供商与技术解决方案商之间尚未完全锚定 [2] - 资源配置分散 难以支撑重资产研发投入或实现服务端精细化运营提效 [2] - 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蚕食现金流与盈利空间 成果转化尚需时日 [2] - 转型缺乏明确的阶段性落地路径 可能长期困于投入期阵痛 [2] 行业趋势折射 - 行业头部企业以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构筑护城河 [1] - 消费者偏好向轻量化、非手术类服务迁移 [1] - 行业加速专业化细分与垂直领域深耕 [1] - 行业整体强调降本增效背景 [2]
300896 拟每10股派12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3:13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 同比下降21 59% 净利润7 91亿元 同比下降29 44% [2] - 公司拟每10股派现12元(含税) [2] 行业趋势 - 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关键期 [3] - 行业竞争加剧 消费需求分化 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分化显现 聚乳酸 聚己内酯为核心成分的微球新材料注射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 [3] - 行业长期发展底层逻辑稳固 核心驱动力为社会对医美接受度提升及消费者需求向更自然 长效 安全的产品品质转变 [3]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1 57亿元 同比增长24 47% 占营收比重12 05% [4] - 新产品"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商品名 嗗科拉)5月份在国内上市销售 [4] - 在研管线包括重组透明质酸酶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去氧胆酸注射液等 已获临床试验批件 米诺地尔搽剂 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等进入审评阶段 [4] - 公司共有12款Ⅲ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7项Ⅱ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82件 其中发明专利53项 [4] 全球资源整合 - 公司控股子公司爱美客国际以1 9亿美元现金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 REGEN是韩国第一家 全球第三家取得聚乳酸类皮肤填充剂产品注册证的公司 [6] - REGEN已获批产品AestheFill与PowerFill分别获得35个和23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准 [6] - AestheFill与公司已上市产品濡白天使形成协同 补充再生品类产品矩阵 与嗨体 嗗科拉 宝尼达等产品共同提供多元解决方案 [6] 股东回报 - 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3 62亿元(含税) 现金分红金额占半年度净利润的45 82% [4][5]
300896,拟每10股派12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3:09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亿元 同比下降21.59% [1] - 上半年净利润7.91亿元 同比下降29.44% [1] - 拟每10股派现12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3.62亿元 [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美行业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特征 [2] -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关键期 [2] - 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分化显现 微球新材料注射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 [2] - 获批上市的医疗美容产品注册证增多 行业竞争加剧 [2]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研发费用达1.57亿元 同比增长24.47% 占营收比重12.05% [3] - 新产品"嗗科拉"5月份在国内上市销售 [3] - 拥有12款Ⅲ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7项Ⅱ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3] -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82件 其中发明专利53项 [3] - 重组透明质酸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去氧胆酸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3] 全球战略布局 - 以1.9亿美元现金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 [4] - REGEN是韩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取得聚乳酸类皮肤填充剂产品注册证的公司 [4] - AestheFill和PowerFill已分别获得35个和23个国家地区的注册批准 [4] - AestheFill与公司已上市的濡白天使形成协同 补充再生品类产品矩阵 [4]
营收大降!净利大降!医美龙头,迎来大挑战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22:2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滑21.59% [3][4] - 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9.57%,基本每股收益2.62元,同比减少29.57%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55亿元,同比下滑43.06% [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0%,较上年同期下降6.52个百分点 [4] - 总资产同比增长5.09%至87.65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下降4.37%至74.56亿元 [4] 分红计划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合计派发约3.62亿元,占净利润比例45.9% [5] 核心产品表现 - 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同比下降23.79%,毛利率93.15%,同比下滑0.83% [7][8] - 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同比下降23.99%,毛利率97.75%,同比下滑0.23% [7][8] - 核心产品下滑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及消费需求分化,高端与大众市场分化明显,微球新材料注射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 [9][10] 战略布局与转型 - 以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获取"童颜针"生产权,补充再生品类产品矩阵,推动全球化转型 [13] - 正在研发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利拉鲁肽升级产品)和去氧胆酸注射液等减肥产品,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3][14]
爱美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骤降29.6%,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试验中,拟每10股派12元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18 19:57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129,918万元,同比下降21.59%,归母净利润78,946万元,同比下降29.57% [1][5] - 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74,400万元,同比下降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49,327万元,同比下降23.99% [3] - 公司市值不足600亿元,较巅峰时超过1800亿元缩水超1200亿元 [1] 财务指标 - 公司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整体毛利率93.43%,溶液类产品93.15%,凝胶类产品97.75% [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5,488万元,同比下降43.06% [5] - 期末总资产876,521万元,较期初增长5.09%,货币资金117,472万元 [8] 行业环境 - 医美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增长动能待转换 [3] - 国家药监局批准颁发的医美注射针剂产品注册证持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 - 消费者信心下降,部分求美者削减或推迟医美支出 [3] 研发与产品 - 研发投入15,655万元,占营业收入12.05%,同比增长24.47% [5] - A型肉毒毒素已提交注册申报并在审评中 [4]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体重管理产品在临床试验中 [4] - 新产品"嗗科拉"于5月份在国内上市销售 [4] - 通过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取得"童颜针"生产权,交易金额1.9亿美元 [4] 营销与数字化 - "全轩课堂"已服务2.9万名认证医生,构建了包含2,219项内容的学术资源库 [6] - "爱美客伙伴"客户管理平台累计注册机构用户达1.8万名 [6] 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分红比例达到45.82%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