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超联名卡
icon
搜索文档
解锁“南京军团”上榜“密码”
南京日报· 2025-07-27 10:48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南京上榜企业概况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注册地为南京的企业共8家,包括江苏银行(第162位)、苏豪控股(第181位)、南京银行(第201位)、汇通达(第284位)、苏宁易购(第295位)、华泰证券(第304位)、南京医药(第307位)、江苏国信(第379位) [1] - 其中6家企业排名较去年上升,华泰证券排名大幅提升93位 [1] 创新场景与消费体验升级 - 江苏银行通过"苏超"赛事冠名推出"跟着苏超去狂欢"主题活动,带动信用卡业务中"苏超联名卡"占新增发卡量15%,餐饮文旅类消费交易额同比增长112% [5] - 苏宁易购MAX超级体验店采用家居场景化陈列,开业首日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2024年新开/升级75家Suning Max/Pro店,推动第四季度业绩强劲增长 [6] 数智化转型实践 - 南京医药建立数智共享煎制中心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追溯,2024年营收536.96亿元(同比+0.20%),利润总额10.03亿元(同比+2.59%),完成零售数字化一期项目及物流可视化系统建设 [7] - 汇通达推出"千橙AI超级店长"系统,AI辅助进货决策和营销方案生成,实现3人团队达到10人运营效能 [8] - 华泰证券2025年营收75.447亿美元、利润21.335亿美元,通过数字员工和智能研报系统提升运营效率 [8] 服务升级与战略布局 - 苏豪控股构建"贸储一体化"模式,打造省级跨境电商工程研究中心,升级"苏豪通""苏豪云"平台功能 [9] - 南京银行创新"投贷联动"模式,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7万户,信贷支持超7000亿元,江苏省内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达50% [9] - 江苏国信加快发展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等新型资管业务,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0]
苏超得票率不足3%,卡塔尔世界杯中签率5%,看苏超比世界杯还难?
36氪· 2025-07-02 10:24
苏超观众规模与热度 - 昆山奥体中心苏州与扬州比赛涌入43617名观众,刷新苏超纪录并首次突破4万规模[1] - 2025赛季中超联赛半程场均观众24449人,仅大连、北京、成都三城场均超4万,其余13队均低于3万[1] - 苏超第四轮场均观众达25802人,较首轮7000+人增长超260%[3] - 苏州扬州两轮比赛总抢票人数达144万人次,抢票时段微信流量近3亿[3] 球场容量与基础设施 - 昆山奥体中心为江苏唯一国际足联A级标准专业足球场,容量4.5万人,售票上限80%即3.6万张[3] - 南通队首场比赛70万人申请门票,原大学操场仅2000坐席,次战移师2万座海门基地[6] - 徐州对阵连云港比赛3万观众中外省观众占比23%(6902人)[14] 票务市场与供需矛盾 - 官方票价低于20元(南通设9.85元"985"寓意票),但代拍市场炒至100-400元,溢价最高达2000%[15][16] - 南京对无锡比赛10元票被黄牛抬至600元,警方已抓捕105名黄牛[18][20] - 普通观众抢票成功率不足3%,低于卡塔尔世界杯5%中签率[7][25] 赞助商营销与商业价值 - 冠名商江苏银行APP装机量暴涨40%,35岁以下新客户占比从29%升至41%,联名卡占新发卡量15%[21] - 银行通过存款/理财捆绑球票营销(如存600万送票),转化链路清晰[14][21] - 对比2006年世界杯,阿联酋航空曾推出1.3万元机票+球票套餐,苏超赞助商模式类似但门槛更低[21][22] - 非冠名赞助商如米歌酒庄投入百万仅获广告露出,转化链路较银行多一层[24] 赛事运营与未来潜力 - 球票分配参照欧冠决赛模式,约30%为非可售票(组委会/赞助商/媒体)[24] - 赛事周期7个月仅进行2月已形成现象级流量,商业潜力待持续释放[25] -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质与市场化需求存在矛盾,需平衡票务管控与观众体验[18][20]
江苏金融机构抢抓“苏超”流量 全力支持文旅产业
证券日报· 2025-06-22 23:10
金融机构支持"苏超"赛事 - 江苏银行作为"苏超"总冠名商,在手机银行App开设"苏超专区",整合门票运营、赛事服务和金融嫁接三大功能,提供购票优惠、消费满赠、免费门票抢领等权益 [1] - 江苏银行推出"苏超联名卡",带动餐饮、文旅类消费快速增长,实现金融服务与文旅消费无缝对接 [1] - 紫金财产保险为赛事提供保险服务,保障参赛球员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降低赛事组织方风险 [1] - 江苏银行为赛事相关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包括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 [1] 金融机构赋能文旅产业链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景区建设、民宿餐饮、休闲度假等项目的信贷投放,截至5月末文旅行业信贷余额155.29亿元 [2]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6月3日至8日江苏省内景区预订同比增长305%,形成"观赛—旅游—消费"良性闭环 [2] 未来金融机构发展方向 - 针对文旅产业不同主体量身定制专属金融产品,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设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3] - 为文旅产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利用金融科技提供线上金融服务平台 [3] - 为体育器材制造、场馆建设等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面向体育用品零售、餐饮住宿等业态推出普惠型信贷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