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威RX5
icon
搜索文档
荣威、飞凡“联姻”终将沦为一场“尴尬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2 11:02
品牌整合背景 - 上汽集团2024年底将飞凡汽车重新纳入荣威体系,试图解决新能源转型中的品牌向上突破乏力问题 [1] - 飞凡汽车2021年独立后定位20万-30万元高端市场,但首月销量仅815辆(F7),R7长期三位数销量 [3] - 荣威品牌2016年RX5月销峰值2.8万辆,后因质量问题衰落,2024年D6 DMH混动版月销仅2001辆,远低于比亚迪秦L DM-i的3万辆 [3] 整合措施与现状 - 研发层面由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统一负责,销售渠道整合超100家经销商门店 [4] - 2024年12月合并后销量未改善:荣威1.4万辆+飞凡554辆,仍无法抗衡竞品 [4] - 飞凡定位调整为荣威高端系列,计划新增插混/增程车型,但63%消费者认为两品牌定位重叠 [5][8] 产品与技术矛盾 - 价格重叠严重:荣威D7 EV(14.98万-17.68万)与降价后的飞凡F7(16万区间)形成内部竞争 [8] - 技术同质化明显:荣威D6 DMH与飞凡F7均采用DMH混动系统(热效率43%、续航1400km) [10] - 经销商反馈合并后"卖车亏损2万/辆",且需完成双品牌考核任务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新能源市场被比亚迪、特斯拉主导,飞凡与荣威在品牌力、产品力、渠道方面全面落后 [13] - 合并暴露传统车企转型矛盾:需平衡燃油车规模优势与新能源品牌高端化 [13] - 关键问题未解决:爆款缺失、技术同质化、品牌认知模糊可能使整合效果持续低迷 [11][13]
荣威的“一手好牌”,为啥越打越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8 10:53
荣威品牌现状分析 - 2025年4月主力产品D7 DMH销量不足3000辆,与细分市场领先集团差距显著[1] - 品牌从"首款互联网SUV"RX5的辉煌逐渐沦落至网约车代名词,私人用户流失严重[1][7] - 当前品牌形象模糊,市场存在感低迷,被消费者边缘化[1][10] 历史定位与市场表现 - 2006年创立时定位中高端,早期车型750/550以英伦设计和较高配置吸引部分用户[3] - 2007年荣威750起售价23.18万元,高于同期凯美瑞/雅阁(22.98万元),但品牌认知度不足导致市场接受度受限[4] - 在合资主导时代(2006-2014年),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难以抗衡帕萨特/凯美瑞等竞品[4] 产品战略失误 - 2016年RX5凭借"互联网SUV"概念短暂崛起,但后续RX3/RX8因定位重叠或定价失误未能延续成功[6] - RX8两驱版越野性能不足,四驱版价格过高,被哈弗H9/BJ40等竞品压制[6] - 新能源领域布局分散,MARVEL X冲击高端失败,技术路线在PHEV/BEV间摇摆[8] 转型困境与竞争劣势 - 智能化领域先发优势丧失,YunOS系统未持续迭代,落后于行业智能驾驶/车联网发展[10] - 对比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逆势增长,公司未能有效应对合资品牌价格下探和新能源冲击[11] 行业启示与改进方向 - 需明确市场定位,聚焦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品牌形象[11] - 加强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11] - 优化营销策略与售后体系,重建消费者信任[11] - 行业案例警示:缺乏清晰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面临淘汰风险[12]
上汽业绩企稳背后的关键词:换挡、整合、协同
经济观察网· 2025-04-30 11:4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整车销量达94.5万辆,同比增长13.3%,营业总收入1408.6亿元,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4%,扣非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34.4% [1] - 2024年新能源车终端交付136.8万辆,海外市场整车交付108.2万辆,连续三年实现新能源与海外"双百万辆" [1] 销量结构 - 自主品牌支撑增长:2025年Q1上汽乘用车销量16.3万辆(国内+58.7%),上汽大通5.18万辆(+7.57%),上汽通用五菱35.3万辆(+57.58%) [2] - 新能源车销量27.29万辆,同比增长29.89%,增速达2024年全年的3倍以上,占整体销量比重提升 [2] - 智己汽车2024年销量同比增71%,荣威+MG全年零售突破81万辆 [1] 战略转型 - 2024年8月调整主攻方向为自主业务,2025年整合乘用车、国际、研发总院等核心资源,成立"上汽商用车"板块 [7][8] - 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从产品输出转向标准输出,打造本地化生态 [5] - 研发投入累计1500亿元,获2.6万项专利,2025年落地L3级自动驾驶电子架构,2026年开启L3商业化 [9] 品牌焕新 - 智己品牌聚焦前沿科技,发布线控底盘战略及智己L6 [8] - MG定位全球化年轻市场,推出Cyber X等新车型 [8] - 荣威以"in China for China"为核心,联合豆包AI推出新概念车 [9] 合资与跨界合作 - 上汽大众计划2030年前推18款新车(15款专为中国开发),2026年推出CMP平台电动车 [12] - 上汽通用2025-2027年推12款新能源车,焕新8款燃油车 [12] - 与华为合作打造"SAIC尚界"品牌,搭载鸿蒙智行解决方案 [13] - 与OPPO深化车机互融,与Momenta、地平线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13] 行业趋势 - 2025年3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62.7%(同比+7.7pct),新能源车渗透率51.1%(同比+8.7pct)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