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
搜索文档
筑牢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经济日报· 2025-10-28 06:37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 主线。在内蒙古,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巴彦淖尔创新开展"籽籽相拥·同心筑梦'十个 一'主线工程",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千百工程"和"边境石榴籽家园建设"工程,构筑共同富裕"幸 福家园"。边疆地区仍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 距、区域差距。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近年来,内蒙古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内蒙古以治沙和节 水为牵引,全力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优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 系;努力把农牧业打造成现代化大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引 领,把文旅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内蒙古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 彦淖尔市考察时指出,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 就。两年来 ...
内蒙古着力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12
农牧业转型发展 - 内蒙古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 - 2024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增至8201亿斤,粮食亩均产量提高242斤[2] - 牛羊肉、牛奶、羊绒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 生产结构优化 - 河套平原从单一生产结构转变为设施农业大棚连片、优质饲草基地与养殖基地并存[4] - 内蒙古建设了玉米、小麦、肉牛等18个农畜产品优势产业带和10个产业集群[4] - 临河区狼山农场采用小麦与葵花间作模式,亩产综合净利润提升30%[1][2] 科技应用推广 -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0%[5] - 鄂托克旗牧民使用"智慧牧场"软件,实现3500只羊的自动化投喂,效率大幅提升[5] - 科技应用使羊绒品质达到超细标准,牧民获得20余万元奖补[5]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 - 内蒙古兰格格乳业发展酸奶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养殖、种植、物流等环节[6] - 2024年内蒙古农牧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6] - 目标2025年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8%以上[6]
为中国饭碗装入更多“河套粮” ——内蒙古巴彦淖尔建设黄河流域现代高效农业集聚区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8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巴彦淖尔市计划用3-5年时间实施六大类19项工程,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 [2] - 通过滴灌技术节水30%-50%,肥料利用率大幅提高,采用"公司+村党支部+农户"模式统种统收 [3] - 2024年粮食产量58.7亿斤,计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65.26万亩,盐碱地治理5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以上 [4] 现代农业科技应用 - "5G+智慧种植"示范园区实现手机一键操作精准配水施肥,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提升播种效率与质量 [3][4] - 国际农业博览园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实现"南果北种",上千栋果蔬大棚带动农民致富 [4] - 2024年牲畜存栏1176.97万头(+0.16%),出栏548.59万头(+1.04%),肉类产量19.81万吨(+2.56%) [10] 种业振兴与育种创新 - 创建小麦、肉羊、玉米等科技创新中心,开展三大作物育种联合攻关,全年计划培育新品种10个以上 [5][8] - "巴麦13号"连续两年创内蒙古小麦高产纪录(2024年亩产705.8公斤),全面超越传统品种 [6][7] - 三瑞农业自主研发葵花种子实现国内品种市场占有率近100%,拥有5600余份种质资源库 [7] 现代畜牧业发展 - 肉羊产业年饲养量超2300万只,年产羊肉30万吨,羊油3万吨,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羊尾油系列产品 [9] - 华蒙肉羊养殖实现母羊多产1只羔羊,饲料节约15%,病死率下降30% [9] - 2024年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羊皮食品、羊毛加工等项目,推动"三羊"产业发展 [10] 产业链整合规划 - 培育小麦、肉羊、向日葵等11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 [11] - 建设黄河流域现代高效农业集聚区,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11]
国网山西电力“链”动农业增效新希望
新华财经· 2025-05-23 17:12
电力支持农业发展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通过提供全链条电力供应和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重点保障农产品冷链储存等关键环节用电需求 [1] - 运城市临猗县已建成600多座冷链果库 电力支撑使水果延迟上市3-9个月 收益提升30%-40% [1] - 绛县供电公司4天内完成200千伏安变压器安装 支持草莓育苗基地建设 使种苗成本降低10% 成活率提高15% [2] 农业产业链延伸案例 - 运城绛县大交村草莓育苗基地年育苗30万株 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万元/年 增强产品价格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2] - 大同花倾城公司拥有2条全自动黄花菜生产线 年加工鲜菜1800吨 干菜500吨 酱类50万瓶 电力保障覆盖6000平米车间和1000平米冷库 [2] - 花倾城公司每年为2个村分红100万元 带动600多户种植户增收 解决78人长期就业 [3] 农业现代化升级 - 左云县宏丰康合作社流转9000亩土地种植葵花 每年为470户农户带来户均7600元收入 [3] - 合作社投资240万元新建全自动化生产线 供电公司两周内完成12基杆塔和500米线路架设 [3] - 电力基础设施快速响应支持农业机械化升级 包括筛选 去石 分级 色选等全流程自动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