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羊

搜索文档
青海家宴擂台“互怼” 以餐“为媒”激活消费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9-21 08:24
中新网西宁9月20日电 (李隽)"本次擂台赛不仅是菜品的比拼、更是文化的盛会、产业的联动、品牌的升 华,是通过轻松活泼、接地气的交流展示,全面挖掘青海家宴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立体呈现'高 原、绿色、有机'的青海餐饮形象。"20日,青海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晓晖在活动中说。 图为高原特色食材闪亮登场。张忠苹 摄 现场设有奖答题环节,主办方为积极参与的观众送出餐券福利,进一步拉近了活动与群众的距离。在现 场,观众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和评判者,他们的掌声与欢呼构成了最真实的市场反馈。 品尝过美味的江苏游客李方说:"这种轻松活泼、接地气的竞技形式让我们了解了'青海家宴'文化内 涵,当地的绿色生态饮食理念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我想带上高原的美食和文化回去,讲给亲戚朋友,让 身边的人都来青海尝尝这些美食。" 图为青海家宴特色菜品展示。张忠苹 摄 活动现场,八支代表队带着各自的"王牌"与"绝活"闪亮登场,共同演绎了一场"山河百味"大戏。赛事通 过"登场展示+互怼辩论+观众互动"的模式,巧妙地将食材的生态优势、菜品的文化故事、产业的科技 赋能融入到风趣幽默的方言俚语中,让严肃的品牌推广变得生动可感。 图为擂台赛现场。张忠苹 摄 ...
青海农产品质检体系实现涉农区域全覆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0 14:28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 全省建成三级质检机构48家 包括省级1家 市州级8家 县区级39家 实现涉农区域全覆盖 [1] - 实验室总面积达1.57万平方米 仪器设备总值1.06亿元 [1] - 检测范围覆盖牦牛 藏羊 青稞等八大类高原特色产品 [1] 检测能力与认证突破 - 新增18家县级及以上机构通过"双认证" 实现39个农业县区全覆盖 认证机构总量增长9倍 [2] - 检测覆盖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重金属等6大类风险因子 高风险农产品问题发现率提升25个百分点 [2] - 针对性强化12种高风险参数检测能力 建立重点品种专项监测数据库 [2] 人才建设与区域协同 - 累计选拔储备技术骨干43名 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 [2] - 创新"精准帮扶+片区指导"双轨机制 被帮扶机构平均检测参数提升70% [2] - 检测报告差错率下降至0.8% 区域最大能力差距缩小至15个百分点以内 [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青海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致富花开遍高原
人民日报· 2025-08-07 15:4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青海省聚焦特色优势资源,多措并举壮大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培育新业态、增加新动能,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1] - 青海省制定农牧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提质、扩量、补链、增效"重点发力 [3] - 截至6月底,青海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298个,有机草原监测面积达到3.35亿亩,累计48个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3] 科技赋能农牧业 - 祁连县优化藏羊种群质量,联合高校院所检测多胎基因,推广"两年三羔"技术,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养殖基地拔地而起,100多个选育核心群存栏6万余只藏羊,良种覆盖率超98% [2] - 2024年祁连藏羊产业发展研究院揭牌,20多位专家聚力攻关,测数据、做实验,给藏羊划分多个精细分割部位,研发推广发酵饲料,协助制定多项团体标准 [2] - 精深加工让藏羊效益翻番,旺季每天能卖1吨,产品发往各地 [2] 乡村旅游发展 - 边麻沟村整合帮扶项目启动"边麻沟花海景区"项目,发展生态旅游,育花海、建民宿、开农家乐,引进高空滑索和玻璃悬廊等游乐项目,70多户村民进入生态旅游行业,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 [4] - 青海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 [4] - 门源县油菜花海成为"金色银行",正冲刺国家5A级景区,盛花期每天有上万名游客 [6] 农产品加工升级 - 门源县推动油菜籽加工从小作坊向规模化、精深化、品牌化迈进,年产量从两三吨提升到上千吨 [7] - 门源县青海香满金门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去年营收超过2000万元,带动周边6500户农户增收致富 [7] - 门源县油菜种植面积达28.95万亩,菜籽油产量超3万吨,年产值突破2亿元 [7]
增强牧区发展动力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7-18 08:06
牧区战略地位与政策支持 - 牧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部和西北部省份,涉及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甘南藏族自治州等重点区域 [2]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升饲草生产能力、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方向性要求 [1] - 国务院2011年发布《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覆盖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 [4] - 内蒙古财政2025年下达2.6亿余元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出台《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规划(2023—2030年)》 [5] 牧区经济发展成效 - 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20534.08亿元(同比+6.1%),西藏2764.94亿元(+6.3%),甘肃13002.9亿元(+5.8%) [6] - 2024年内蒙古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8%,西藏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 [6] - 内蒙古2024年牛肉产量89.1万吨(+14.5%),西藏年末牲畜存栏1760.32万头(新增38.93万头) [6] - 2024年内蒙古投入125.4亿元财政衔接资金帮扶产业,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劳务收入达71.55亿元 [6]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 - "十四五"期间全国年均种草改良超4000万亩,退化草原面积缩减近7亿亩,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 [10] -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100亿元用于草原保护与修复,年均修复草原超4600万亩,鲜草总产量超5.5亿吨 [11] - 建成1个中心库+20个资源圃的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2024年草种产量突破7万吨,饲草种子自给率近70% [12] - 内蒙古达茂旗试点"草票"制度,甘肃夏河县建立"国有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模式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13] 畜牧业转型升级路径 - 2023年牧民牧业人均收入较2021年增长15.8%,内蒙古试点旗县草畜平衡指数降至10%以下 [14][15] - 内蒙古架构"公司+集体+合作社+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新疆布尔津县推行职业代牧人制度 [16] - 2024年内蒙古审定通过42个草品种(含羊草、苜蓿等),青海推广"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良种 [17] - 内蒙古阿拉善盟应用北斗定位系统节约50%放牧时间,青海打造智慧羊舍实现藏羊"两年三产" [18]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甘肃尕秀村牧民转型发展藏家乐,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打造"99号公路"旅游目的地 [19][21] - 新疆2024年文旅经营主体达51.41万户,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转型为旅游"网红村" [21][22] - 内蒙古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陈巴尔虎旗开发牧文旅融合特产馆 [20][21] - 数字技术催生智慧牧场体验、数字文创等新业态,推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IP创造 [22]
“高原金草”亮相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2 19:58
行业活动与发布 - 新华指数赋能高质量发展2025夏季发布活动在浙江德清举办 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升级路径 集中发布多项指数研究成果 [1] - 青海省玉树州在论坛中展示被誉为高原金草的野生冬虫夏草 向全球展示兼具生态价值与产业智慧的中华瑰宝 [1] 玉树野生冬虫夏草产业概况 - 玉树藏族自治州是全国野生冬虫夏草的核心产区之一 产业发挥生态草 经济草 民生草重要作用 [1] - 玉树虫草产业以野生为核心竞争力 品质优良 市场规范有序 拥有较高市场口碑与知名度 产业发展前景乐观 [1] - 玉树州委州政府2023年以来针对产业开展调查研究 围绕科学采集 生态采集 产业标准化 文化赋能等关键节点主动作为 [1] 价格指数与市场监测 - 新华·玉树野生冬虫夏草价格指数实现对产品价格的全面监测 为市场提供数据参考 提升产业软实力 为产业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1] - 截至4月20日 新华·玉树野生冬虫夏草价格指数为809.90点 2024产季综合指数波幅不大呈现平稳走势 [2] - 受宏观经济波动和上游产量大幅上升影响 价格指数保持平稳 随着库存消耗和经济环境好转 2025年新产季价格有望回升 [2] 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 - 玉树州采用野生虫草+传统文化品牌建设路径 赋予传统文化感染力与生命力 与价格指数相辅相成拓展知名度与影响力 [2] - 玉树州享有野生冬虫夏草之乡美誉 同时拥有牦牛 藏羊 黑青稞 芫根 蕨麻 矿泉水等特色产业资源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初具规模 [2] - 玉树州委州政府4月印发《玉树州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若干措施》 提出49条专项措施强化招商引资 统筹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