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OK镜)

搜索文档
爱尔眼科股价上涨1.22% 新技术破解OK镜护理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8-20 18:5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3.2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22% [1] - 当日成交额达13.89亿元,振幅为2.52%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2356.13万元,但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9亿元 [2] 业务与技术动态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眼科医疗连锁机构,业务涵盖屈光手术、白内障、视光服务等领域 [1] -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近期引进等离子镀膜护理技术,可修复受损角膜塑形镜,降低家长更换镜片成本 [1] - 该技术采用低温氩气等离子体清洁镜片,灭菌率超90%,已帮助百余名患儿延长镜片使用寿命 [1]
“OK镜”龙头欧普康视高溢价收购眼科医院
中国经营报· 2025-07-10 07:43
并购交易 - 公司拟以3.34亿元收购尚悦启程75%股权,其中2.34亿元来自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1亿元为自有资金 [2] - 尚悦启程核心资产为昆明星程眼科医院,旗下拥有2家医院和7家门诊,业务涵盖视光、屈光及OK镜(占比14%) [3] - 标的公司评估增值率达771.49%,股东权益评估值4.54亿元,交易估值4.45亿元 [4] - 收购后公司将重点发展视光业务和社区化终端拓展,强化区域服务密度 [3] 业绩承诺 - 标的承诺2025-2029年扣非净利润依次不低于3900万元、4680万元、5382万元、5920万元、5920万元,2025年需同比增长27% [5] - 星程眼科预测2025-2030年收益从1.38亿元逐年增长至2.27亿元,2030-2034年累计净利润考核不低于2.96亿元 [5] 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8.14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润5.72亿元(同比-14.16%),创最差业绩纪录 [7] - OK镜销售收入7.6亿元(同比-6.73%),护理产品收入2.57亿元(同比-2.18%) [7] - 业绩下滑主因高端消费疲软、离焦镜替代品分流及市场竞争加剧 [7] 行业竞争 - NMPA已批准超20家企业OK镜产品注册证,行业毛利率从90%高位持续承压 [9] - 离焦镜(非医疗器械属性)及阿托品滴眼液凭借价格和便利性优势分流用户 [9] - 国内OK镜渗透率仅1.8%,低于美国3.5%,消费疲软延缓渗透进程 [10] 战略调整 - 收购是"全视光产品+全年龄段视光服务"战略的落地,未来将审慎选择并购标的 [8] - 原募投项目"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进展缓慢,累计投入不足计划额10% [2]
卖不动OK镜的欧普康视溢价收购一家眼科医院
新浪财经· 2025-07-07 18:30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3.34亿元收购宿迁市尚悦启程医院管理有限公司75%股权,其中2.34亿元来自2021年规划的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募集资金,1亿元为自有资金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承诺投入募集资金为10.76亿元,已累计使用1.08亿元,剩余约9.68亿元,项目进展约10% [2] - 本次收购资金占剩余募集资金的两成,公司调整原资金用途,将范围从诊所拓展至医院 [2] 标的公司情况 - 标的公司业务涵盖眼科医院、诊所等业态,旗下拥有2家医院,形成多层次眼科视光服务网络 [3]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标的公司股东权益价值为4.54亿元,较净资产账面值5214.61万元增值4.02亿元,增值率771.49% [3] - 2024年和2025年1月,标的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和1245.26万元,净利润为3058.6万元和409.15万元 [3] 交易条款与业绩承诺 - 交易包含业绩对赌条款,标的公司2025-2029年度扣非净利润承诺依次不低于3900万元、4680万元、5382万元、5920万元和5920万元 [3] - 收购款分6次支付,与工商变更、业绩考核挂钩,核心团队有10年任职要求和同业竞争禁止协议 [4] - 交易对手方需将剩余20%股权质押给公司,并签署永久性区域竞争限制条款 [4] 公司战略背景 - 公司2020-2024年营收增速从34.59%降至4.40%,净利润增速从50.57%降至-14.70%,业绩增长明显放缓 [6] - OK镜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疲软导致中高端消费谨慎,公司高度依赖的华东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8][9] - 西南地区是公司第二大收入市场但2024年营收下滑4.96%,收购旨在拓展西南区域布局 [9][11] 行业环境变化 - OK镜被纳入带量采购压缩渠道利润空间,公司转向终端渠道投资以寻求新增长点 [12] - OK镜面临离焦框架眼镜竞争,实际选择比例约为1:5,后者因便捷性和低门槛更受青睐 [14] - 公司已推出第三代离焦框架眼镜产品,从自有体系扩展至外部渠道销售 [15]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标的业务与公司核心产品高度重合,可快速导入现有产品体系 [11] - 标的在昆明拥有2家医院和7家诊所,具备当地市场覆盖度,可作为辐射西南的支点 [11] - 通过控股医院等具备验配资质的机构,应对OK镜验配门槛高和渠道变革的挑战 [12]
2025国民视觉健康科普行动正式启动
人民网· 2025-06-06 14:31
行业动态与政策支持 - "2025国民视觉健康科普行动"正式启动,主题为"科技赋能眼健康 共筑光明新未来",旨在探究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眼健康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 [1] - 教育部表示当前近视防控工作体系已经成型起势,下一步将聚焦近视预防、发生、发展全过程,增强近视防控举措的持续性和韧性 [2] - 市场监管总局近年来通过政策制度、监管执法、技术规范和社会认知四个层面扎实推进近视防控相关工作 [4] - 国家疾控局建立全面监测网络、完善标准和技术指南体系,切实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6] - 天津市已形成近视防控行动"七部曲",下一步将聚焦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及儿童睡眠和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 [14] 科技创新与应用 - 人工智能在眼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眼病预防、诊断、治疗及教育等四个方面 [10] - 现代人工晶体已从单一远视矫正发展为具备非球面、多焦点、景深延长及散光矫正等多种功能和类型的智能化产品 [17] - 角膜塑形镜(OK镜)通过"离焦调控"设计更新或联合治疗,可实现50%-80%的眼轴增长抑制率 [17] - 通过医联体或远程医疗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缓解区域百姓看病难问题 [19] 医疗体系建设与服务优化 - 疾控中心牵头建立基于大数据、多维度、动态化的科学评估体系,以近视率等核心指标为抓手精准评估多方联动成效 [19] - 视光中心构建"视光中心+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眼科"的三级诊疗体系可助力践行全民眼健康战略 [19] - 屈光手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全力守护患者眼健康 [19] 公益活动与多方合作 - "人民健康'进校园'关爱计划专项行动"正式启动,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助力科普教育落地校园 [19][21] - 本次科普行动由多家知名医院和医学院校提供专业指导,多家企业和基金会提供公益支持 [20]
部分出厂价“跳水”OK镜行业或洗牌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07:13
行业现状 - OK镜市场释放降价信号,爱博医疗角膜塑形镜出厂价格略有下调,对公司业绩增长贡献减弱 [2] - 行业整体承压,受消费环境扰动及其他近视矫正产品推出影响,欧普康视、昊海生科等企业同样指出市场竞争加剧 [2][3] - 角膜塑形镜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受到眼科专家和用户认可 [3] - OK镜价格在6000元至1万元不等,每1.5-2年更换一副,每年护理费用约5000元 [3][7] 市场变化 - 爱博医疗2024年近视防控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0.79%,视力保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1.84%,隐形眼镜业务占总营收30.21%,角膜塑形镜占比16.76% [4] - 欧普康视2024年硬性接触镜类产品销售收入下降6.73%,主要因高端消费疲软、减离焦框架镜分流用户及品牌增多竞争加剧 [5] - 昊海生科提到2023年下半年起消费市场疲态影响角膜塑形镜品类,新产品获批加剧内部竞争,功能性框架镜分流客户 [6] 竞争格局 - 国内角膜塑形镜主要企业包括欧普康视、欧几里得、亨泰光学(昊海生科)、爱博医疗、Alpha和韩国露晰得等 [3] - 框架眼镜企业推出模拟角膜塑形镜原理的减离焦框架镜,售价较低且销售渠道更广,分流部分潜在用户 [5] - 角膜塑形镜生产厂家大幅增加,竞争加剧导致出厂和零售价格下调,毛利降低 [5] 企业应对措施 - 欧普康视努力保持价格体系稳定,提高高端产品比例,开展订镜片送护理品优惠活动 [4] - 爱博医疗开发离焦框架镜、离焦软镜和日用硬性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形成互补 [8] - 昊海生科"迈儿康myOK"和"童享"品牌角膜塑形镜处方片销量分别增长31.45%和234.42%,对冲老产品下滑影响 [8] - 昊海生科启动高透氧巩膜镜及新型超高透氧(DK180)角膜塑形镜临床试验 [9] 产品技术 - OK镜通过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弧度变平,暂时性降低近视度数,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 [7] - 欧普康视认为巩膜镜有望成为第二个有一定市场规模的产品 [8] - 昊海生科"迈儿康myOK"和"童享"品牌采用更高透氧率材料和更先进设计理念 [8]
爱博医疗(688050):业绩稳健增长 隐形眼镜业务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4-30 20:3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48.2%),归母净利润3.9亿元(+27.8%),扣非归母净利润3.9亿元(+35.1%)[1] - 业绩符合预期,隐形眼镜业务表现亮眼,收入达4.3亿元(+211.8%),销量同比增长241.1%,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1] - 人工晶体业务收入5.9亿元(+17.7%),销量增长44.9%,收入增速低于销量因集采降价影响[1] - 角膜塑形镜(OK镜)收入2.4亿元(+8.0%),增速放缓因行业竞争加剧及消费环境变化[1] 业务结构 - 隐形眼镜收入占比提升至30.2%(+15.9pp),2024年收入达4.3亿元[2] - 公司通过收并购天眼医药、福建优你康快速切入隐形眼镜市场,目前处于产能扩张和效率提升期[2] - 随着产能释放、良率提升及硅水凝胶产品推出,隐形眼镜板块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并改善盈利能力[2] 研发进展 - 2024年研发费用1.1亿元(+14.5%),研发费率7.6%[1] - 在研管线包括晶体眼人工晶状体(PR)已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非球面扩景深(EDoF)人工晶状体进入注册阶段,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临床进展良好[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64元、3.46元、4.31元[3]
套现近亿元!眼科器械龙头遭减持
思宇MedTech· 2025-03-24 11:42
股东减持与业绩表现 - 公司股东白莹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10万股(占0.58%),减持价87.58元/股,金额9633万元,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8.002% [2] - 公司净利润从2018年2031万元增长至2024年3.87亿元,7年CAGR达78%,累计涨幅18倍,远超茅台同期29%的增速 [2] - 2024年营收14.1亿元,净利润3.87亿元,连续7年保持双增长,但股价自上市首日616.84%涨幅后持续低迷,市值从252.86亿元降至182.78亿元 [2] 估值与市场反应 - 科创板上市时发行市盈率55倍,首日市盈率突破500倍,远超迈瑞医疗(65倍)和欧普康视(120倍) [4] - 2024年受兴齐眼药阿托品上市影响股价逐级下跌,叠加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77.45%降至2024年27.36%) [4][2] - 医保控费、集采、行业反腐等政策因素加剧市场担忧 [3] 核心业务分析 人工晶状体 - 人工晶状体营收8.4亿元(+25%)占总营收60%,集采中标价从3200元/片降至2200元/片(-31%),销量从180万片增至260万片(+44%) [6][8] - 市场份额从2021年15%提升至2024年35%,毛利率微降1.5%至89.7%,手术渗透率从1.5%提升至2.8% [6][8] - 中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超80%(约2.4亿人),预计年手术量从2023年370万例增至2030年1200万例(CAGR 14%) [8] OK镜业务 - 2024年OK镜营收3.5亿元(+15%)占总营收25%,增速较2023年26.03%明显放缓 [9][10] -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52.7%,但OK镜渗透率仅1.2%(美国8%),潜在市场规模可从45亿增至112亿(渗透率3%) [10] - 面临价格战压力,公司推出多款离焦镜产品应对竞争 [10] 隐形眼镜业务 - 2024年隐形眼镜收入占比提升至30%,毛利率达85%,销量突破3000万片 [11] - 通过收购天眼医药、优你康等快速扩张,日抛产品定价4元/片(竞品10元/片),Z世代复购率62%远超行业平均38% [11] - 线上SKU从12款增至28款,独立访客增长140%至120万/月,线下入驻6000家门店单店月销增长50%至1.8万元 [11] 新业务布局 - 研发透明质酸钠凝胶预计2026年上市,对标华熙生物"润百颜",潜在市场规模超50亿,毛利率超90%,已与200家医美机构签意向协议 [12] - 医美赛道竞争白热化,需应对营销方式转型挑战 [13] - 海外收入2383万元占总营收3.48%,产品进入30余国,人工晶状体参与"一带一路"医疗援助项目 [14] 行业竞争格局 - 人工晶状体领域外资品牌(爱尔康、蔡司)仍占主导,公司为国内唯一掌握非球面衍射型技术企业 [8] - OK镜市场入局者增多,价格战初现端倪 [10] - 隐形眼镜行业门槛低,医美企业和跨界玩家涌入加剧竞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