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和泰
icon
搜索文档
诺和诺德(NVO.US)“轻盈小屋”亮相第八届进博会,携手生态伙伴官宣多项合作
智通财经· 2025-11-09 19:40
公司战略与市场承诺 - 公司作为八年“全勤生”参与进博会,展示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 [1] - 通过“轻盈小屋”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动公众对肥胖症从被动认知向主动管理转变 [2] - 成立中国开放创新中心,联动天津生产基地、北京研发中心、上海商业运营“三引擎”,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5] 产品管线与创新进展 - 司美格鲁肽分子从首届进博会文献展出发展为3款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3] - 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真实世界调研显示受访者“食物噪音”减少达46% [3] - 诺和盈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成为首个也是唯一获批该适应症的GLP-1药物 [3] - 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获批新增慢性肾脏病适应症,成为兼具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三大适应症的药物 [3] - 全球首个口服肽类GLP-1RA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于2024年中国获批,2025年1月全面上市 [4] - 本届进博会共展出13款创新药、3款注射装置及2项临床研究结果文献 [4] 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签署战略协议,在临床创新成果转化、疾病临床队列建设、真实世界研究三大领域深度合作 [5] - 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腾讯健康等平台深化合作,共建数字化慢病管理生态链 [6] - 支持《零售药店肥胖症健康管理规范》落地,携手零售药店伙伴共建“肥胖症零售药店轻盈小屋”,打通管理“最后一公里” [6] 数字化与患者服务 - 依托数字化患者服务平台“诺和关怀”,展现数字化工具在肥胖症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2] - “诺和关怀”平台发布鸿蒙APP与减重专属版,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 [6]
直通进博会 | 携手本土伙伴加码中国体重管理市场——专访进博会“全勤生”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周霞萍
新华财经· 2025-11-06 18:52
公司本土化战略与投资 - 中国市场是公司全球第二大单体市场,公司自1994年进入中国,已完成研发-生产-商业运营的全产业链本土化框架搭建 [2] - 自2003年至今,公司及关联企业在华累计投资超过190亿元人民币,着力打造合作生态系统 [2] - 公司在中国形成“三引擎”全产业链布局:天津生产基地为生产引擎、北京研发中心为研发引擎、上海公司为商业运营和创新引擎 [3] 研发创新与产品引进 - 公司已将22款创新药和11款创新注射装置引入中国,覆盖糖尿病、肥胖症等多个严重慢病领域 [4] - 通过“中国同创”项目推动中国加入全球同步临床研究,计划2025年后实现90%以上的全球创新药在中国同步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4] - 公司核心创新成果司美格鲁肽已在华落地三款核心产品,形成覆盖降糖与减重的完整治疗矩阵 [6] 肥胖症防控市场机遇 - 中国成年人中肥胖群体达1.82亿人、占比16.4%,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已超50% [6] - 2024年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到2026年实现肥胖率年均增幅下降10%的核心目标 [5] - 政策的发布表明中国对肥胖危害的认知升级,为创新治疗方案的落地提供了支持 [6] 市场竞争优势 - 公司在肥胖症领域拥有25年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研发管线,具备先发优势与长期布局 [7] - 公司积极与腾讯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健康、阿里健康等线上平台合作,打造一站式体重管理知识与服务专区 [7] - 司美格鲁肽作为GLP-1RA类药物获《科学》杂志2023年“年度突破之首”、《时代》2023年度最佳发明榜单等全球认可 [7]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是创新药品落地的加速器,过去7年里公司已有10款全球创新药在进博会完成中国首展首秀 [8] - 本届进博会公司宣布5项重要合作,进一步扩大改变慢病的朋友圈 [10] - 公司利用进博会平台推动公众健康认知提升,今年在展台搭建了聚焦肥胖症健康管理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轻盈小屋” [9][10]
10家知名企业大规模裁员,涉及零售、科技行业
财富FORTUNE· 2025-11-01 21:10
当前就业市场整体状况 - 就业市场正经历艰难时期,企业陷入不招人也不开除人的停滞状态,导致招聘受限或暂停,同时大规模裁员事件累积[2] - 联邦工作岗位被削减数千个,加之政府停摆进入第四周,许多工作人员拿不到工资,增加了整个就业市场工作者的不确定性[3] - 9月份私营部门意外减少3.2万个工作岗位[4] 企业裁员具体案例与原因 - 亚马逊将裁减约1.4万个企业职位,接近员工总数的4%,公司在加大人工智能投入的同时削减其他领域成本[5] -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自年初以来已裁减约3.4万个工作岗位,高于早前预测的2万人,并关闭93处建筑的日常运营[6] - 塔吉特将削减约1800个企业职位,约占其全球企业员工总数的8%,旨在精简过多的层级和重叠工作以加速决策[7] - 雀巢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6万个工作岗位,作为重振财务业绩的成本削减计划一部分,以应对大宗商品成本上涨和关税压力[8] - 汉莎航空集团到2030年将裁减4000个工作岗位,原因包括人工智能应用、数字化及旗下航空公司工作整合[9] - 诺和诺德宣布裁员9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1%,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致力于销售更多肥胖症和糖尿病药物[10] - 康菲石油计划裁减20%至25%的员工,约2600至3250人受影响,大部分裁员预计在2025年底前完成[11] - 英特尔通过裁员和自然减员,预计核心员工数从去年底的9.95万降至7.5万,公司此前曾宣布裁员15%[12][13] - 微软在5月裁减约6000名员工后,又表示将削减9000个职位,波及Xbox视频游戏业务等部门,正值公司对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资[14][15] - 宝洁宣布在未来两年内裁减至多7000个工作岗位,占全球员工总数的6%,同时因关税压力提高约四分之一产品的价格[16] 企业战略转变与成本压力 - 一些公司将裁员归咎于运营成本上升,包括新关税政策以及消费者支出的转变,其他公司则提到更广泛的企业重组[2] - 存在从雇佣员工向基础设施投资进行权衡取舍的现象,人工智能对资金的渴求可能导致岗位流失,而非直接取代工作岗位[2] - 许多高管将裁员描述为削减管理层级努力的一部分,或引证为组织变革[15]
打司美格鲁肽的中年男人
投资界· 2025-10-19 15:44
司美格鲁肽市场概况 -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 注射后能长时间保持饱腹感 减少进食 实现快速减重[7] - 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司美格鲁肽在2021年于国内获批为2型糖尿病药物 2mg剂量官方定价1120元 2022年进入医保后降至478.8元 2024年医保续约后进一步降价至421.34元[24] - 2024年6月 诺和诺德推出针对超重和肥胖患者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盈" 电商平台售价约700元/支2mg剂量 购买界限放宽[24] - 2025年1月 诺和诺德宣布全球首个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诺和忻"在中国全面上市 无需注射即可达到相同效果[24] - 据医药自媒体统计 仅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就有20余家企业布局 包括九源基因、齐鲁制药、正大天晴、华润双鹤等[26] 男性用户群体特征 - 男性超重或肥胖发病率高于女性 但主动就医治疗者仅占约1/4 5年前比例更低至1/10[8] - 使用司美格鲁肽的男性多为中年中产阶层 可负担每月数百至上千元费用 多为公司中高层 需得体外表参与社交活动[13] - 男性减肥驱动力主要来自肥胖并发症(如高血脂、高血糖)而非外形改善 且更依赖熟人介绍或信任关系背书[13][14] - 男性用户对药物存在羞耻感 常以"健身"或"体重管理"替代"减肥"表述 且较少公开分享经历[7][8] 药物使用效果与挑战 - 案例显示 男性用户注射0.4mg-1mg剂量后可出现严重腹泻、消化不良等反应 但15天内体重可从208斤降至182斤[9][10] - 停药后易反弹 有用户停药后体重回升10斤 且需持续增加剂量(从0.25mg增至2mg)以维持效果 月花费达3000元[25] - 饮酒会显著影响药效 应酬后饥饿感增强 而中年男性因工作应酬频繁 难以避免饮酒[20][25] - 专业医生指出 司美格鲁肽等新药缺乏10-20年长期安全性数据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检查[27] 行业竞争与产品迭代 - 除司美格鲁肽外 替尔泊肽、贝那鲁肽、利拉鲁肽等新一代减肥药陆续研发 宣称效果更优、副作用更小[25] - 替尔泊肽使用门槛更低 定位为"对司美格鲁肽效果不满意者"的替代选择 价格较司美格鲁肽更高[25] - 行业观点认为 若减肥药能解决实效与副作用问题 未来体重管理可能与财富阶层更直接关联[26]
特朗普:将大幅降价!巨头股价暴跌
新浪财经· 2025-10-18 19:20
事件概述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药物诺和泰在美国的售价将很快大幅下降 [1][3] - 特朗普言论引发市场医药板块出现震荡 [1][5] 诺和诺德公司影响 - 诺和诺德在哥本哈根交易的股票价格大跌超过6.3% [1][5] - 诺和泰在美国的标价约为每月1000美元,特朗普称患者每月自付费用将降至150美元 [3] - 诺和诺德发言人表示公司正在与特朗普政府进行商谈 [3] 竞争对手公司影响 - 诺和诺德主要竞争对手丹麦西兰制药股价下跌超过8% [5] - 美国礼来制药在纽约交易的股票价格下跌2% [5] 相关药物与市场 - 诺和泰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司美格鲁肽,已在多国获批用于治疗糖尿病和减重 [5] - 相关药物市场的全球规模达到每年数百亿美元 [5] - 除诺和诺德外,西兰制药和礼来制药等药企近年来也都推出了类似药物 [5]
特朗普称糖尿病及减重药价格将下降,17日诺和诺德股价大跌
搜狐财经· 2025-10-18 19:07
事件概述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热门糖尿病及减重药物诺和泰在美国的售价将很快大幅下降[1][3] - 特朗普言论导致诺和诺德及同行业公司股价出现显著下跌[1][5] 诺和诺德公司影响 - 诺和诺德在哥本哈根交易的股票价格大跌超过6.3%[1][5] - 公司发言人表示正在与特朗普政府进行商谈[5] - 特朗普称患者使用诺和泰的每月自付费用将降至150美元,而目前标价约为每月1000美元[3] 行业竞争格局 - 诺和泰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司美格鲁肽,相关市场的全球规模达到每年数百亿美元[5] - 主要竞争对手丹麦西兰制药股价下跌超过8%,美国礼来制药股价下跌2%[5] - 西兰制药和礼来制药等药企近年来也都推出了类似药物[5] 政策进展 - 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负责人澄清,此类药物价格的谈判仍在进行中,尚未达成协议[3]
打司美格鲁肽的中年男人,困在「减肥羞耻」里
36氪· 2025-10-12 10:08
司美格鲁肽药物市场与产品动态 - 诺和诺德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商品名:诺和盈)在中国上市,针对超重和肥胖症患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价格约为700元/支(2mg剂量)[36] - 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商品名:诺和忻)于2025年1月由诺和诺德宣布在中国全面上市,无需注射即可获得相同效果[37] - 除司美格鲁肽外,更多“减肥神药”被研发出来,包括替尔泊肽、贝那鲁肽、利拉鲁肽注射液等,其中替尔泊肽宣称对司美格鲁肽效果不满意的患者更有效,但价格更为昂贵[38] - 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20家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包括九源基因、齐鲁制药、正大天晴、华润双鹤等中国药企加入竞争[38] 药物价格与市场准入变化 - 司美格鲁肽(诺和泰)2mg剂量官方定价从2021年的1120元,经2022年初进入医保后降至478.8元,2024年医保续约后进一步降至421.34元[36] - 与需要处方的诺和泰不同,针对肥胖的诺和盈在电商平台购买界限放宽,约700元即可购买[36] - 药物价格在3年内持续下降,同时购买便利性提升[36] 目标用户画像与需求驱动 - 使用该药物的男性用户画像多为中年、中产阶层,可负担每月几百至上千元的费用,多为公司中高层,需要得体外表参与社交活动[17] - 男性用户减肥的主要驱动力是肥胖引发的并发症,如高血脂、高血糖等健康问题,而非单纯的外形改善[18][19] - 职场形象是另一大驱动力,创业或身处特定行业(如金融)的男性认为身材管理能力与职业成功形象挂钩[19][33] - 中年男性肥胖发病率在40岁前达到高峰,而女性则随年龄增长逐步发胖,使得该年龄段男性有潜在治疗需求[17] 药物使用效果与用户行为 - 使用者报告了显著的减重效果,例如案例中用户在15天内体重从208斤降至182斤,减重20斤[5][13] - 药物通过产生持续饱腹感抑制食欲实现减重,但可能伴随腹泻、消化不良等副作用[11] - 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药效减弱,需不断增加剂量,案例显示剂量从0.25mg逐渐增至2mg才能抑制食欲,月消费可达3000元[37] - 停药后存在体重反弹现象,有案例在停药后反弹10斤[38] 行业趋势与社会观念 - 社会审美观念转变,以“瘦”、“匀称”为美,身材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推动减肥需求[21] - 男性开始出现容貌焦虑,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凝视”,并因伴侣评价(如“中年油腻男”)而激发减肥动机[21][22] - 未来若“减肥神药”攻克实效与副作用问题,人的胖瘦可能与阶层和财富更直接地挂钩[38]
GLP-1类新药上市一周即“上网”,京东健康缘何领跑减重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07 23:29
肥胖与减重药物市场现状 - 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或达70.5% [1] - GLP-1类创新药物成为国内外药企重点布局领域,肥胖症治疗需求与供给同步增长 [1] - 线上平台因专业服务能力和快速连接药品与患者的优势,成为药企重要合作伙伴 [1] 京东健康的市场策略与合作 - 京东健康与信达生物合作,全网首发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减重药物玛仕度肽,上市一周内即上线平台 [2][3][4] - 玛仕度肽具备四大优势:改善脂肪肝、基于中国人群临床试验、注射便利性与安全性提升、多项临床试验进行中 [5] - 京东健康与诺和诺德达成战略合作,独家线上销售降糖版司美格鲁肽,首次开放线上渠道 [6][7] - 合作药企还包括先为达生物、银诺医药等,618期间GLP-1类用药成交用户数近30万,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 [8][9] 线上渠道的核心竞争力 - 京东健康整合多学科专家资源推出"减重门诊",服务超1万人次,提供一站式风险评估与用药指导 [10] - 依托"护士到家"服务,实现GLP-1类药物1小时极速采样和专业护士上门 [10] - 冷链物流能力成为竞争关键,京东物流覆盖全国300余城,医药冷链次日达率99%,仓储通过GSP认证 [11] - 京东健康占据线上减重品类70%以上份额,优势包括用户基础、全链条服务、供应链与冷链能力 [11] 减重药物行业趋势 - 药企共识:减重市场竞争从"卖药"转向"管健康",线上平台需兼具流量、教育、健康管理与冷链能力 [8] - 线上渠道帮助药企触达消费者并引导科学减重,实现线上咨询与线下就诊无缝衔接 [10]
每天一粒司美格鲁肽口服片替代注射,效果与依从性的完美结合!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5 12:35
GLP-1类药物概述 - 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激素,具有减缓胃肠蠕动、延长胃排空时间、抑制食欲的作用,在调节血糖和控制体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 - 诺和诺德推出的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包括降糖版本"诺和泰"(Ozempic)、减重版本"诺和盈"(Wegovy)和口服版本"诺和忻"(Rybelsus)[2] - 礼来公司研发的替西帕肽(Tirzepatide)商品名为"穆峰达"(Mounjaro),具有降糖减重双重功效 [2] 诺和忻(口服司美格鲁肽)的独特优势 - 诺和忻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有3mg、7mg和14mg三种规格 [2] - 口服给药无需冷藏存储,剂量准确,提高患者用药依从度 [4] - 司美格鲁肽片由司美格鲁肽和吸收增强剂SNAC组成,SNAC可提高胃内pH值保护药物不被降解,并增强胃内吸收,生物利用度提高约100倍 [4] 临床研究数据 - 全球III期临床研究PIONEER涵盖11,505名2型糖尿病患者,证实司美格鲁肽片具有降糖、减重、降压、调脂等多重代谢调节作用 [6] - 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忻单药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达92.3% [6] - OASIS 1研究中,口服司美格鲁肽50mg组患者68周体重平均减轻17.4%(18.34kg) [10] - OASIS 4研究中,25mg口服司美格鲁肽64周减重13.6%(14.4kg),完成治疗者减重幅度可达16.6%(17.6kg) [16] 剂型对比 - 诺和泰(Ozempic)为注射用降糖药 [7] - 诺和盈(Wegovy)为注射用减重药,STEP研究显示其可使肥胖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5% [8][10] - 诺和忻(Rybelsus)为口服降糖药 [9] 口服与注射剂型的替代性 - 口服司美格鲁肽14mg等同于Ozempic每周0.5mg,两种药物可自由替换 [12] - 口服版与注射剂型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但减重领域临床数据仍不足 [12] - 高剂量口服司美格鲁肽(如50mg)可能引起皮肤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注射剂型未报告此类问题 [15] 剂量与疗效关系 - 14mg口服司美格鲁肽降糖效果(HbA1c降幅1.5%)逊于25mg(1.9%)和50mg(2.2%)[17] - 25mg和50mg口服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7.0kg和9.2kg)优于14mg(4.5kg)[17] - 不建议超剂量服用(如一次两片14mg),以免影响药物溶出代谢和吸收率 [14]
速递|诺和诺德中国肥胖症业务部副总裁即将离任,新任灵北中国总经理!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2 11:21
人事任命 - 张一帆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加入灵北中国,出任总经理一职 [2][4] - 张一帆将全面负责灵北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业务 [3] - 前任总经理霍衍思离任后,该职务由杨韶华临时代理 [3] 张一帆背景 - 拥有16年全球制药行业经验,曾在诺和诺德丹麦总部、法国、中国台湾分公司及中国区担任重要职位 [5] - 在诺和诺德中国区担任副总裁兼业务部门负责人,从零开始组建肥胖症业务部门并成功上市新产品 [5] - 职业生涯始于丹麦,通过诺和诺德全球人才毕业生计划加入公司 [5] - 拥有瑞典哥德堡商学院国际商务与贸易硕士学位,以及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国际商务学士学位 [5][7] - 2023年7月被任命为副总裁,负责诺和诺德肥胖症业务部门及GLP-1糖尿病业务全国销售 [8] 杨韶华后续安排 - 杨韶华在过渡期间担任代理总经理,对确保公司持续强劲业绩表现起到关键作用 [6] - 张一帆上任后,杨韶华将继续担任战略财务、商业及合作伙伴关系副总裁 [3][6] 公司评价 - 戴麓然评价张一帆具备丰富的跨职能和跨区域工作背景,既有总部视野也深谙本地运营 [8] - 张一帆对新产品上市有深入理解,并具备敏锐的学习能力与卓越的领导表现 [8] - 公司相信在张一帆的引领下,灵北中国将持续迈向"专注创新者"的目标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