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肥神药
icon
搜索文档
太极集团前三季度净利润大降69%,“减肥神药”能否拯救业绩?
经济观察网· 2025-10-28 11:03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88亿元,同比下降22.49%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下降69.56%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24.3亿元,同比下降7.13%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为-2890.96万元,同比由盈利转为亏损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约21.60亿元 [6] - 营收下降主要受相关政策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持续消化等因素影响,导致主要产品销量及销售均价下降 [4][6] - 三季度亏损原因包括广告费同比增加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持续优化渠道库存导致推广费用增加 [4] 公司历史业绩波动 -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重庆的大型综合医药企业,拥有完整的医药工业、商业、中药材资源和研发产业链 [5]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归属净利润波动巨大,分别为6607万元、-5.23亿元、3.54亿元、8.22亿元和2665万元 [5] - 2021年亏损5.23亿元主要因控制权变更后对非主业和非盈利项目进行清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66亿元及员工福利计划1.43亿元 [5]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6.76%,受2023年高基数、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及子公司补税影响 [5] - 2025年上半年胃肠感冒类、抗感染类、止咳类等主要产品销售同比下降 [6] 研发进展与司美格鲁肽布局 - 公司全资子公司涪陵制药厂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正式进入减肥药赛道 [2][7] -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辅助体重管理,但存在肠道不良反应、停药后体重反弹及急性胰腺炎风险 [7] - 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重点研发项目61项,其中生物药3项,司美格鲁肽是其中之一 [8] - 2024年公司研发总费用为2.8亿元,司美格鲁肽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4418.34万元 [8] - 公司表示将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强度,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并推进营销改革转型以应对业绩下滑 [7] GLP-1行业竞争格局 -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核心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国内已有众多药企提交上市申请 [8] - 中国本土企业已有80个GLP-1类减重药物研发管线,其中62个处于Ⅱ期临床试验及以上阶段 [8] - 国内在研GLP-1药物减重效果集中在15%至20%区间,临床数据差异不大 [8] - 行业分析认为减肥药偏消费品属性,未来竞争重点可能在于“营销战”和“价格战” [8]
太极集团前三季度净利润大降69%,闯入“减肥神药”拥挤赛道
经济观察网· 2025-10-27 19:5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0.88亿元,同比下降22.4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69.5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下降7.13%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为-2890.96万元,同比由盈利转为亏损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约21.60亿元 [3] - 2024年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96.76% [3] - 2020年至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607万元、-5.23亿元、3.54亿元、8.22亿元和2665万元,业绩波动较大 [2] 业绩变动原因 - 前三季度营收下降主要受相关政策以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持续消化等因素影响,主要产品销量及销售均价下降 [2] - 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亏损因广告费同比增加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持续优化社会渠道库存导致推广费用增加 [2] - 2021年亏损5.23亿元主要因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对非主业和非盈利项目进行清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66亿元及员工设定受益计划1.43亿元 [3] - 2024年净利润下降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及下属子公司补税影响 [3] - 2025年上半年胃肠感冒类、抗感染类、止咳类等主要产品销售同比下降 [3] 公司研发与新产品进展 - 公司为大型综合医药企业,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中药材资源、医药研发的完整产业链 [2] - 2025年9月全资子公司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正式进入减肥药赛道 [4] -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辅助体重管理 [4] - 2024年公司开展重点研发项目61项,其中中药19项、化药18项、生物药3项,司美格鲁肽为3项生物药研发项目之一 [5] - 2024年公司研发总费用为2.8亿元 [6] - 司美格鲁肽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4418.34万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司美格鲁肽赛道竞争激烈,诺和诺德的核心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 [5] - 国内已有惠升生物、石药集团、齐鲁制药、丽珠集团等多家老牌药企提交司美格鲁肽上市申请 [5] - 中国本土企业已有80个GLP-1类减重药物研发管线,其中62个处于Ⅱ期临床试验及以上阶段 [5] - 行业分析认为国内在研GLP-1药物减重效果集中在15%至20%区间,差异不大 [6] - 减肥药偏消费品属性,未来竞争或集中于营销和价格 [6]
打司美格鲁肽的中年男人
投资界· 2025-10-19 15:44
司美格鲁肽市场概况 -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 注射后能长时间保持饱腹感 减少进食 实现快速减重[7] - 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司美格鲁肽在2021年于国内获批为2型糖尿病药物 2mg剂量官方定价1120元 2022年进入医保后降至478.8元 2024年医保续约后进一步降价至421.34元[24] - 2024年6月 诺和诺德推出针对超重和肥胖患者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盈" 电商平台售价约700元/支2mg剂量 购买界限放宽[24] - 2025年1月 诺和诺德宣布全球首个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诺和忻"在中国全面上市 无需注射即可达到相同效果[24] - 据医药自媒体统计 仅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就有20余家企业布局 包括九源基因、齐鲁制药、正大天晴、华润双鹤等[26] 男性用户群体特征 - 男性超重或肥胖发病率高于女性 但主动就医治疗者仅占约1/4 5年前比例更低至1/10[8] - 使用司美格鲁肽的男性多为中年中产阶层 可负担每月数百至上千元费用 多为公司中高层 需得体外表参与社交活动[13] - 男性减肥驱动力主要来自肥胖并发症(如高血脂、高血糖)而非外形改善 且更依赖熟人介绍或信任关系背书[13][14] - 男性用户对药物存在羞耻感 常以"健身"或"体重管理"替代"减肥"表述 且较少公开分享经历[7][8] 药物使用效果与挑战 - 案例显示 男性用户注射0.4mg-1mg剂量后可出现严重腹泻、消化不良等反应 但15天内体重可从208斤降至182斤[9][10] - 停药后易反弹 有用户停药后体重回升10斤 且需持续增加剂量(从0.25mg增至2mg)以维持效果 月花费达3000元[25] - 饮酒会显著影响药效 应酬后饥饿感增强 而中年男性因工作应酬频繁 难以避免饮酒[20][25] - 专业医生指出 司美格鲁肽等新药缺乏10-20年长期安全性数据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检查[27] 行业竞争与产品迭代 - 除司美格鲁肽外 替尔泊肽、贝那鲁肽、利拉鲁肽等新一代减肥药陆续研发 宣称效果更优、副作用更小[25] - 替尔泊肽使用门槛更低 定位为"对司美格鲁肽效果不满意者"的替代选择 价格较司美格鲁肽更高[25] - 行业观点认为 若减肥药能解决实效与副作用问题 未来体重管理可能与财富阶层更直接关联[26]
堵截“减肥神药”需强化处方审核
北京青年报· 2025-10-16 10:52
行业监管漏洞 - 处方药司美格鲁肽和替西帕肽在临床上有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的诊断评估和医生处方才能使用[1] - 存在医生随意更改处方诊断的现象,例如将诊断从“2型糖尿病”直接划掉改为“体重增加”[1] - 药店审核形同虚设,可凭借模糊不清的外购处方出售药品,甚至不按处方剂量限制销售[1] - 线上平台审核流程过于简化,如某电商平台仅需勾选“2型糖尿病”即可通过处方认证完成司美格鲁肽购买[1] 规范使用与治理措施 - 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的“降糖版”仅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版”仅适用于特定的肥胖人群[2] - 规范处方开具需经过严格诊断评估,包括血糖及甲状腺、胰腺功能等必要检查[2] - 应建立和完善电子处方系统,实现处方开具、审核、流转的全流程可追溯[2] - 需进一步规范外购处方格式并强制加盖医院公章或电子签章,同时强化药店药师的实质审核责任[2] 市场环境与社会影响 - 社交平台存在大量以“躺瘦”“月瘦40斤”为噱头的虚假宣传,通过私信引导至私人账号交易未经验证的减肥药物[3] - 公众被误导盲目追求快速减肥,忽视药物副作用和医学规范,应树立科学减重观念[3] - 药品仅应作为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辅助手段,且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严禁个人自行调整剂量或混合用药[3] - 当前从线下医院到线上平台再到药店的处方滥用已形成完整链条,需从源头规范处方开具以遏制滥用现象[3]
打司美格鲁肽的中年男人,困在「减肥羞耻」里
36氪· 2025-10-12 10:08
司美格鲁肽药物市场与产品动态 - 诺和诺德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商品名:诺和盈)在中国上市,针对超重和肥胖症患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价格约为700元/支(2mg剂量)[36] - 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商品名:诺和忻)于2025年1月由诺和诺德宣布在中国全面上市,无需注射即可获得相同效果[37] - 除司美格鲁肽外,更多“减肥神药”被研发出来,包括替尔泊肽、贝那鲁肽、利拉鲁肽注射液等,其中替尔泊肽宣称对司美格鲁肽效果不满意的患者更有效,但价格更为昂贵[38] - 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20家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包括九源基因、齐鲁制药、正大天晴、华润双鹤等中国药企加入竞争[38] 药物价格与市场准入变化 - 司美格鲁肽(诺和泰)2mg剂量官方定价从2021年的1120元,经2022年初进入医保后降至478.8元,2024年医保续约后进一步降至421.34元[36] - 与需要处方的诺和泰不同,针对肥胖的诺和盈在电商平台购买界限放宽,约700元即可购买[36] - 药物价格在3年内持续下降,同时购买便利性提升[36] 目标用户画像与需求驱动 - 使用该药物的男性用户画像多为中年、中产阶层,可负担每月几百至上千元的费用,多为公司中高层,需要得体外表参与社交活动[17] - 男性用户减肥的主要驱动力是肥胖引发的并发症,如高血脂、高血糖等健康问题,而非单纯的外形改善[18][19] - 职场形象是另一大驱动力,创业或身处特定行业(如金融)的男性认为身材管理能力与职业成功形象挂钩[19][33] - 中年男性肥胖发病率在40岁前达到高峰,而女性则随年龄增长逐步发胖,使得该年龄段男性有潜在治疗需求[17] 药物使用效果与用户行为 - 使用者报告了显著的减重效果,例如案例中用户在15天内体重从208斤降至182斤,减重20斤[5][13] - 药物通过产生持续饱腹感抑制食欲实现减重,但可能伴随腹泻、消化不良等副作用[11] - 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药效减弱,需不断增加剂量,案例显示剂量从0.25mg逐渐增至2mg才能抑制食欲,月消费可达3000元[37] - 停药后存在体重反弹现象,有案例在停药后反弹10斤[38] 行业趋势与社会观念 - 社会审美观念转变,以“瘦”、“匀称”为美,身材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推动减肥需求[21] - 男性开始出现容貌焦虑,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凝视”,并因伴侣评价(如“中年油腻男”)而激发减肥动机[21][22] - 未来若“减肥神药”攻克实效与副作用问题,人的胖瘦可能与阶层和财富更直接地挂钩[38]
国产“减肥神药”,要IPO了
新浪财经· 2025-10-08 11:01
公司概况与核心产品 - 先为达生物是一家专注于GLP-1类药物研发的生物医药公司,核心产品为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超重或肥胖症的埃诺格鲁肽 [1] - 公司由拥有丰富药物开发经验的南大校友潘海于2017年8月创立,总部位于杭州钱塘区 [2] - 核心产品埃诺格鲁肽注射液在III期临床试验中,48周时实现15.4%的平均体重降幅,92.8%的受试者体重降幅超过5% [4] - 该产品预计于2026年商业化上市,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cAMP偏向型GLP-1受体激动剂 [4] 产品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与英国生物医药企业Verdiva Bio Limited达成合作,已收到近7000万美元首付款,有望获得最高24亿美元(约170亿元人民币)的回报 [1][5] - 2024年公司与韩国制药企业Hk Inno.N达成协议,累计可获得近6000万美元款项及双位数销售分成 [5] - 得益于合作协议,公司在长期无收入后,于2025年上半年获得超9100万元人民币收入 [5] 财务状况与研发投入 - 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从2023年的6.2亿元人民币收窄至2025年6月的1.08亿元人民币 [5] - 从2023年开始,公司两年半累计研发投入超过8亿元人民币,仅埃诺格鲁肽的临床试验投入成本便达数亿元 [5] 融资历程与股东结构 - 公司获得腾讯、美团、联想控股、君联资本、IDG资本、正心谷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知名机构投资 [1][6][7] - 2024年11月完成D轮融资,从美团战投、腾讯投资、IDG资本管理的社保基金长三角投资处募得4亿多元,估值超过48亿元人民币 [8] - 上市前,腾讯持股13.85%为外部第一大股东,IDG资本持股9.81%,美团持股9.6% [8]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在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超80亿美元,成为全球销售冠军,显示GLP-1赛道市场潜力巨大 [8] - 全球GLP-1超重或肥胖药物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9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147亿美元,并预计在2029年达到386亿美元 [4]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GLP-1类药物研发,并探索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膝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适应症的应用潜力 [5]
汇丰下调诺和诺德(NVO.US)评级至“持有” 2025增长预期骤降触发目标价腰斩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4:57
评级调整与业务前景 - 汇丰银行将诺和诺德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主要基于2025年业务前景预警 [1] - 公司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率将稳定在中等个位数水平,较此前市场乐观预测明显降温 [1] - 汇丰银行下调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5%和16%,并将目标价从680丹麦克朗大幅下调47%至360丹麦克朗 [1] 市场挑战与竞争环境 - GLP-1类药物市场面临多重挑战,美国复合制剂生产商的非法销售行为持续挤压公司市场份额 [1] - 公司管理层变动导致执行效率延迟,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动摇 [1] - 礼来等竞争对手的挑战加剧,市场对新任CEO是否具备足够美国市场经验存在质疑 [2] 业绩预期与股价影响 - 公司下调全年业绩预期:销售额增速从13%-21%降至8%-14%,营业利润增速从16%-24%降至10%-16% [2] - 业绩预期调整直接冲击股价,引发市场对"减肥神药"需求减弱的担忧 [2] - 公司作为GLP-1药物革命引领者,曾凭借索马鲁肽成为全球最赚钱制药企业之一 [2] 管理层变动 - 现任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因"股价表现承压"卸任 [2] - 新任CEO Maziar Mike Doustdar拥有三十余年国际运营经验 [2] - 投资者对管理层变动反应分歧:支持者看重机构经验,质疑者担忧美国市场应对能力 [2]
减肥神药引爆业绩,中报大增44%!药明康德:68亿股东回报“四连击”
市值风云· 2025-07-30 18:0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2%,较年初指引高出近10个百分点 [8]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激增101.9%,其中约32亿元来自出售参股公司药明合联的投资收益 [11] - 剔除投资收益后,扣非净利润55.82亿元同比增长26.5%,non-IFRS归母净利润63.15亿元同比增长44.4% [11] - 二季度表现更为亮眼,营业收入111.4亿元增长20.4%,扣非净利润32.5亿元增长36.7%,non-IFRS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增长47.9% [15] 业务板块分析 - 化学业务收入163.01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TIDES业务收入飙升141.6%至50.3亿元,占总营收25% [18][22] - 测试业务收入26.89亿元同比下滑1.2%,生物学业务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7.1% [18] - 小分子D&M管线新增412个分子至3,409个,带动收入增长17.5%至86.8亿元 [21] - TIDES业务在手订单量同比增长48.8%,该业务定位为差异化增长引擎,专注于寡核苷酸和多肽CRDMO服务 [22] 财务指标与指引 - 上半年non-IFRS归母净利率30.4%,较上年同期提升5.0个百分点 [13]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至44.4%,二季度毛利率达46.4%创历史新高 [15]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 [15] - 全年收入增长指引从10%-15%上调至13%-17%,对应425-435亿元 [7] - 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引从40-50亿元上调至50-60亿元 [27] 行业与产能 - GLP-1类药物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美元,占多肽药物市场超50% [24][26]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多肽固相合成产能,2024年末4.1万升,预计2025年末超10万升 [26] - 公司CRDMO平台拥有超过20个GLP-1项目管线,占全球外包项目超20%份额 [26] 资本运作与分红 - 2025年预计资本开支70-80亿元,上半年仅支出21.02亿元 [27] -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入74.31亿元同比增长49.6%,自由现金流53.29亿元 [27] - 已实施28.35亿元年度分红、10.11亿元特别分红、10亿元第二期股份回购 [28] - 首次推出中期分红10.03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11.7% [31]
速递|来路不明的减肥“神药”十天瘦十斤?真相是......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9 10:14
减肥药市场乱象 - 江苏南京周女士购买一款号称"无需运动节食 十天瘦十斤 明星都在吃 安全不反弹"的减肥药 基础款6颗约780元 加强版上千元 [1] - 收到的药品无生产厂家 无生产地址 无成分说明 无使用说明 用透明塑料袋分装 [3] - 服用后出现口渴口干 无精打采 心慌恶心 失眠等症状 商家称是正常反应 [3] - 检测发现药品含麻黄碱 伪麻黄碱 芬特拉明 氟西汀等有毒有害成分 对心脑血管 中枢神经 免疫力有极大毒害性 [4] 违禁成分危害 - 麻黄碱使人亢奋 降低饥饿感 具成瘾性和戒断反应 长期使用导致头痛 心悸 失眠 [6] - 氟西汀为管制类精神药品 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否则致焦虑 认知缓慢 严重引发癫痫 躁狂 [6] - 减肥"神药"多含违禁成分 通过抑制食欲 加速激素生成等方式减肥 长期服用产生耐药性 依赖性 导致抑郁 焦虑 失眠 肝肾损伤 [6] 正规减重药物现状 - 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减重药物仅5种 除奥利司他外 利拉鲁肽 贝那鲁肽 司美格鲁肽 替尔泊肽均为GLP-1类处方药 [6] - GLP-1类处方药必须经正规有资质医疗机构开具才能合法合规使用 [6] 行业专家观点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陈宏指出 市面减肥"神药"广告夸大效果 实际成分不明 缺乏疗效和安全保障 [6]
Neuralink脑机接口设备获FDA“突破性设备”认证;恒瑞医药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07:35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进展 - 恒瑞医药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最快可能于2025年5月挂牌上市 [1] - 此次港股上市是公司继A股IPO后首次股权融资 国际化战略的关键落子 [1] - 公司提出"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 将国际化放在重要地位 [1] Neuralink脑机接口设备进展 - Neuralink脑机接口设备Link获FDA"突破性设备"认证 加速审评流程 [2] - 设备主要面向ALS 中风 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提供沟通解决方案 [2] - 该认证不等同上市批准 后续仍需临床验证与技术完善 [2] 诺和诺德口服减肥药进展 - FDA受理诺和诺德口服版司美格鲁肽减肥药Wegovy上市申请 第四季度做出决定 [3] - 若获批将成为全球首款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GLP-1受体激动剂类口服药物 [3] - 美股诺和诺德股价当日上涨5.53%至69.23美元/股 [3] 仙琚制药垄断处罚 - 因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 公司被罚没1.95亿元 主要负责人罚款60万元 [4] - 监管机构持续加码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 重点整治原料药价格操纵 [4] - 处罚对公司短期业绩和合规体系构成实质性打击 [4] 永安药业管理层变动 - 实际控制人 董事长陈勇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5] - 公司称生产经营正常 但管理层稳定性与市场信誉受冲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