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大模型
搜索文档
AI调度破解算力能源困局:达卯科技获宁德时代投资,三年内要达成30%市占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08:1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算力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数据中心2024年用电量达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1.68% [1] - 单位算力电力消耗约为5.9kWh/EFLOPS,相当于普通家庭全天用电量的60% [1] - 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导致能源供需错配、能效偏低等问题,智能化能源调度是核心瓶颈 [1] 公司技术与解决方案 - 公司开创算电协同新范式,通过AI大模型算法实现电力调峰信号驱动算力负载 [3] - 技术核心是建立计算任务与能源供给的数字孪生关系,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进行建模分析和最优调度 [3] - 通过云端大模型动态精准决策,结合边缘型能量控制器快速响应,构建高效协同机制 [4] - 基于用户侧18个月历史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全链路数据穿透,每15分钟预测与每5分钟校准 [4] - 解决方案价值在于将数据中心负荷转化为可调节资源,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呼应双碳目标 [7] 商业应用与验证 - 技术方案已在商汤上海临港智算中心等标杆项目落地验证,实现用电成本下降6.5% [6] - 2025年夏季落地项目中,仅靠蓄冷罐就达到调节2.14兆瓦响应水平,相当于替代一台常规变压器 [6] - 公司已聚合100MW虚拟电厂资源,运营超30000P算力中心,成为连接电网与能源资产的智能中枢 [6] - 模型+仿真方案解决了传统储能投资保守测算与用户收益不足的矛盾,衍生新商业模式 [7] 资本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宁德时代旗下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 [1] - 2022年获商汤、寒武纪战略入股,2024年与施耐德电气达成战略合作,2025年获宁德时代资本加持 [6] - 公司与施耐德中国、宁德时代、中能建、国电投等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7] - 海外市场已与算力出海企业合作,在日本、东南亚开展咨询和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并探索欧洲市场 [7] - 未来三年计划占据国内算电协同业务30%市场占有率,打造为公司基盘业务 [7]
宁德时代+达卯科技 布局“AI+能源”融合新路径
中国能源网· 2025-10-20 11:49
融资事件概述 - 上海达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宁德时代旗下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 [1] 公司技术与定位 - 公司是国内首家将能源大模型应用于算电协同、虚拟电厂和泛能源场景的人工智能企业 [1]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能源大模型核心系统,利用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技术捕捉发电特性、负荷特性等决定性因素的趋势与规律,以提升决策系统调度的速度与精度 [2] - 公司在全栈自研能源大模型基础上,构建了自适应能量操作系统和算电一体化协同平台,其预测准确性达90%以上,决策准确性达95%以上 [3]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中国电力系统正从“源随荷动”模式转向“源网荷储互动”模式,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对电网平衡提出更高要求 [2]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意见,目标到2027年初步构建能源与AI融合创新体系,到2030年实现关键技术全球领先 [2] - 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算中心年用电量将达全社会用电量的5%-10% [3] 技术应用与市场验证 - 公司技术已落地多个示范工程,在福建大数据集团项目中实现提升能源运营收益25%以上 [5] - 在上海商汤临港AIDC项目中,通过算电协同平台实现能源成本降低6.5% [6] 战略合作与生态构建 - 宁德时代的投资被视为其从电池制造商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的关键步骤,为储能系统接入实时感知、预测、决策的“中枢神经” [7] - 获得宁德时代投资为达卯科技提供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储能项目网络作为技术验证和优化的场景 [7] - 公司此前已获得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的战略投资,构建起覆盖“芯片-模型/算力-储能/能源”的软硬件全栈国产化闭环生态 [8]
宁德时代+达卯科技,布局“AI+能源”融合新路径
中国能源报· 2025-10-20 11:26
公司融资与战略合作 - 上海达卯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宁德时代旗下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 [1] - 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国内首家将能源大模型应用于算电协同、虚拟电厂和泛能源场景的人工智能企业 [1] - 此次融资将用于能源大模型、算电协同平台及相关智能体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商业化推广 [10]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中国电力系统正从传统“源随荷动”模式转向“源网荷储互动”模式,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平衡提出更高要求 [3]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初步构建能源与AI融合创新体系,到2030年实现关键技术全球领先 [3] - 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算中心年用电量将达全社会用电量的5%-10%,算力与电力协同成为减碳与增效的必由之路 [5] 技术优势与解决方案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能源大模型核心系统,利用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技术捕捉发电特性、负荷特性、气象条件等决定性因素的趋势与规律 [3] - 构建了自适应能量操作系统和算电一体化协同平台,预测准确性达到90%以上,决策准确性达到95%以上 [5] - 技术价值体现在筑牢安全底线通过分钟级预测与修正策略、优化能源结构实现高比例清洁能源利用、通过容量控制与市场化交易提升经济效益 [5][6] 商业化进展与案例验证 - 在福建大数据集团算电协同与长乐区虚拟电厂项目中,实现提升能源运营收益25%以上 [8] - 在上海商汤临港AIDC项目中,通过精细化能源运营实现能源成本降低6.5% [8] - 技术已在多个示范工程中落地并得到市场验证 [8] 产业生态构建与协同效应 - 宁德时代的投资被视为其从电池制造商向“电池+系统+服务”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的关键落子 [10] - 达卯科技获得宁德时代投资,其技术路线和商业前景获得行业认可,并可直接接入宁德时代全球最大规模的储能项目网络进行验证和优化 [10] - 公司此前已获得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的战略投资,构建起覆盖“芯片-模型/算力-储能/能源”的软硬件全栈国产化闭环生态 [11][12]
达卯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宁德时代旗下产投平台领投
新浪财经· 2025-10-20 10:35
融资信息 - 达卯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1] - 本轮融资由溥泉资本领投 [1] - 溥泉资本是宁德时代旗下唯一的产业投资平台 [1] 资金用途 - 融资将用于能源大模型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商业化推广 [1] - 融资将用于算电协同平台及相关智能体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1]
宁德时代布局「AI+能源」赛道,投资能源大模型公司「达卯科技」
IPO早知道· 2025-10-15 10:30
投资事件概述 - 宁德时代通过旗下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正式投资能源人工智能创新企业达卯科技 [1] - 达卯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国内首家将能源大模型应用在算电协同和虚拟电厂领域的科技公司 [1] 宁德时代的战略意图 - 此举透露出公司从“能源设备制造商”向“零碳能源管理者”转型的清晰战略意图 [1] - 旨在构建一个覆盖能源生产、存储、调度和消费全链条的零碳生态系统 [1] - 投资是从电池制造商向“电池+系统+服务”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的关键落子 [3] - 核心战略意图在于抢占“算电协同”这一未来能源体系的关键节点 [3] 达卯科技的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能源人工智能创新公司,在“AI+能源”领域已崭露头角 [2]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次展示“算电协同”平台,并联合商汤、宁德时代发布“临港AIDC算电协同平台” [2] - 2023年凭借能源大模型赋能的AI虚拟电厂项目入选工信部国家级示范项目 [2] - 公司的能源大模型与AI调度技术被视为储能系统的“大脑”或“中枢神经” [3] - 在由寒武纪、商汤科技和宁德时代构建的“芯片-模型/算力-储能/能源”生态闭环中扮演“能源大脑”角色 [4]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到2030年,中国智算中心用电量预计达全社会总用电量的5%-10% [3] - 算力与电力的协同布局是国家科技发展与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 [3] - AI技术、绿色能源与电力市场改革加速融合,正在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三角,算电协同是串联三者的核心纽带 [3] - 公司技术有望通过优化调度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增强电网韧性,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等多项重要举措 [4]
聚焦第三届碳博会 | 可控核聚变、超导、人工智能+ 央地国企竞技碳博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6-07 02:58
碳博会展示成果 - 2025年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展示央地国企在可控核聚变、超导电缆、人工智能+、电源转型等领域的科技成果 [1] - 参展企业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能建、上海电气、申能股份等 [1] 可控核聚变进展 - 上海电气从2000年开始参与聚变项目,已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最全面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2] - 公司参与多个国内外重大聚变项目,包括BEST、ITER、EAST、CRAFT、HH70、EXL-50等 [2] - 在特种材料、精密焊接、精密装配和极限尺寸加工四方面形成核心制造能力,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2] 超导技术应用 - 国家电网展示全球首个大型城市中心区域供电的超导电缆工程沙盘模型和超导电抗器部件 [3] - 35千伏超导电缆可替代4-6条相同电压等级传统电缆,节省70%地下管廊空间 [3] - 上海徐汇区1.2公里超导电缆工程运行容量达133.6兆伏安,创全球商用超导输电工程最大实际运行容量纪录 [3] - 该工程运行3年6个月减少电能损耗76万度,节约标准煤30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1吨 [3] - 超导电抗器噪声低于50分贝,空间漏磁强度低于0.2高斯,可直接接入现有电站系统 [4] 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 - 中国能建展示能源电力+人工智能产品,能源大模型可优化能源规划与调度 [5] - 能碳智慧管理平台监测能流、电流、碳流,提供定制化碳管理服务 [5] - 已有低碳智慧公路、智慧电化运河、智慧零碳港口等项目 [5] 电源绿色化转型 - 申能股份海陆"双轨"推进新能源建设,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 [6] - 新疆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6] - 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外三发电8号机组成为上海首台实现2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的机组 [6] - 累计绿电、绿证交易规模超30亿千瓦时,成交电量居上海首位 [6]
发布多项AI融合应用 这场科技活动助力四川现代化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8:32
活动概况 -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科技工作者日暨川投信产2025年科技创新节在成都举办 主题为"新质领航智创未来" 汇集百余位政产学研嘉宾 [1] - 活动发布能源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成果 设置先进制造 数智能源 数智文旅 金融科技 节能降碳等创新成果展 [1] 战略合作 - 川投信产与工商银行成都分行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四川银行签署战略协议 依托"川投供应链智慧服务平台"探索供应链票据业务创新 [1] - 川投数科与华环电子 金山软件 中国移动签署协议 深化行业软硬件自主可控 AI智能办公 产业协同 [1] 技术发布 - 川投云链发布"川投供应链智慧服务平台"供应链票据服务系统 是全国能源集团首家 四川省属国企首家直连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平台 [2] - 成都宏明电子发布高精度磁敏角位移传感器 为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国内首台套产品 [2] 公司战略 -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构建"1+4"现代产业体系 以综合能源为核心 培育先进制造 高端化工 医药健康 产融结合 [3] - 川投信产作为集团先进制造业板块子公司 加强元器件 大模型 AI等领域技术攻关 推动AI与传统产业融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