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商品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通胀数据巩固10月降息预期
郭磊宏观茶座· 2025-10-25 12:29
9月美国CPI数据发布背景 - 9月CPI数据原定10月15日公布,实际推迟至10月24日发布,因政府关门导致多数经济数据暂停发布,但CPI因法律刚性被列为必要服务,需用于计算社会保障金的生活成本调整[1][6] 9月美国CPI整体表现 - 9月CPI同比增3.0%,高于前值2.9%但低于预期3.1%;环比增0.3%,低于预期和前值的0.4%[1][7] - 核心CPI同比增3.0%,低于预期和前值的3.1%;环比增0.2%[1][7] - 能源价格环比反弹1.5%,前值0.7%,其中汽油价格回升4.1%为主要带动因素[7][8] - 食品价格环比增0.2%,前值0.5%,家庭食品和餐馆用餐价格分别回落至0.3%和0.1%[8] 核心商品价格分析 - 核心商品价格同比1.5%,环比0.2%,为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至少0.2%的明显上升,疫情前该环比通常在0%上下波动[2][13] - 受关税影响的商品分项价格继续回升:个人电脑环比0.2%、运动商品1.0%、鞋履0.9%、服装0.7%、家用电器0.8%[2][13] - 新车价格同比仅上涨0.8%,环比连续第二个月上涨0.2%,显示车企通过利润率下降缓和终端价格涨幅[14][20] 核心服务价格分析 - 核心服务CPI同比3.5%,环比0.2%,均低于前值[3][16] - 住房项环比增0.2%,同比增3.6%,基本回落到疫情前水平;业主等价租金环比回落至0.1%,为2020年以来最低[3][16] - 除去住房分项的核心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35%,三个月年化增速从5月的0.1%跃升至4.7%,其中机票价格上涨明显[3][17] 企业应对关税策略 - 纽约联储2025年5月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制造业企业将全部关税成本转嫁客户,45%左右企业仅转嫁部分成本,25%企业选择完全吸收成本[20][21] - 通用汽车预计全年支付35-45亿美元关税,但仅将终端价格提高不到1%,利润率从9%降至6.2%[20] - 企业采取"吸收+部分传导"策略,通过压价供应商、优化生产效率分摊压力,以时间换空间保市场份额[21] 10月经济数据表现 - 10月Markit综合PMI为54.8,创近半年新高;制造业PMI为52.2,服务业PMI为55.2,均显示经济保持扩张特征[4][21] - 密歇根大学10月消费者信心终值降至53.6,前值55.1;一年期通胀预期降至4.6%,长期通胀预期略升至3.9%[4][23] 市场反应与资产表现 - 数据公布后,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为96.7%,较前值98.3%变化不大,强化软着陆预期[5][24] - 美股全线收高:道指涨1.01%、标普500涨0.79%、纳指涨1.15%、Russell 2000涨1.24%,科技股领涨[5][24] - 美债利率变化不大,2年期收益率保持在3.48%,10年期回升1bp至4.02%;美元指数持平98.9[5][24]
京东11.11带来“采销推荐”严选好物 官方直降引爆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14 23:57
活动概览与用户增长 - 京东11.11活动于10月9日全面开启,以“现货开卖、官方直降”等举措吸引消费者,购物热情持续高涨 [1] - 活动初期(10月9日至10日)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7.6%,增速位居行业首位 [1] - 活动推出“采销推荐”专区,并设置八大惊喜日,携手明星与知名IP带来更多活动与福利 [3][12][14] 核心品类销售表现 - 截至10月14日中午12时,家电、手机、数码、电脑等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 [1][4] - 京东独家定制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数量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4] - 时尚领域近2000个服饰、美妆、运动等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运动羽绒服成交额同比增长4倍 [6] 新兴与趋势品类高增长 - AI硬件与智能产品增长显著:智能机器人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AI眼镜增长超3倍,AI平板增长200% [6] - 家电家居重磅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超1000个品牌的“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6] - 超市趋势品类如迪士尼IP联名款宠物玩具成交额增长114倍,人头马李现同款干邑白兰地增长10倍 [8] 健康、新能源及特定渠道表现 - 健康消费新热点显现:体重管理用药新用户数同比增长超5倍,传统滋补品及健康器械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倍 [9] - 新能源相关品类高速增长:自营电动自行车成交额同比增长500%,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增长102% [9] - 京喜自营助力出口转内销,带动外贸企业成交额同比增长20倍,产业带白牌好物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 [9] 促销策略与会员福利 - 促销玩法主打“官方直降”,优惠力度低至1折,并提供至高2111元的官方加补券包 [9] - 京东金融提供“百亿消费补贴”,包括京东白条全场至高24期免息等多重福利 [9] - 京东PLUS会员在11.11期间将发放多轮超3000元超级补贴,新会员开卡可享0.1元兑换爆品等礼遇 [11] 物流与技术服务保障 - 京东物流首次大规模投入“超脑+狼族”智能设备集群,超脑大模型2.0将模型求解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助力一线效率提升近20% [21] - “狼族”机器人在全国超20个省份、全球超10个国家部署,覆盖全链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1] - 超66万名京东物流一线员工、3600个仓库及云仓全面投入11.11,依托智能系统,偏远山区整体配送时效缩短63% [22] 新品发布与跨界合作 - 京东11.11期间将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推出一款“国民好车”,并在京东独家销售 [19] - 活动也是大牌新品集中上新的聚集地,小米、iPhone、泡泡玛特等众多大牌新品将集中上市 [17] - 京东提供多种智能AI工具如京小智、京点点,免费开放大模型客服等服务,助力商家降本增效 [20][21]
【广发宏观陈嘉荔】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开始体现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16 12:57
6月美国通胀数据 - 6月CPI同比增2.7%,前值2.4%,市场预期2.6%,能源价格反弹为主要驱动因素 [1][7] - 核心CPI同比增2.9%,前值2.8%,环比增0.2%,前值0.1%,显示通胀增速相对温和 [1][7] - 克利夫兰联储16% Trimmed-mean CPI同比增3.17%,前值3.03%,亚特兰大联储粘性CPI同比增3.30%,前值3.19%,表明通胀广度与粘性有所升温 [1][9] 核心商品价格与关税影响 - 6月核心商品价格环比回弹至0.2%,前值0%,同比0.7%,前值0.3%,为连续第二个月回升 [2][10] - 关税影响开始显现,家具用品(环比+1%)、电器(+1.9%)、食品和音频商品(+1.1%)、运动商品(+1.4%)、个人电脑(+1.4%)价格回升,但服装(+0.4%)、新车(-0.3%)、二手车(-0.7%)仍低于趋势线 [2][10][11] - 企业通过囤货、供应链调整等操作延缓关税传导,预计核心CPI同比四季度最高回升至3.3%,关税额外影响约80bp [3][12] 核心服务价格与需求端表现 - 6月核心服务环比+0.3%,前值0.2%,同比3.6%,持平前值;超级核心服务(剔除住房)环比+0.21%,前值0.06%,医疗和交通服务价格回弹为主要驱动 [4][14][15] - 住房价格(shelter)环比增0.3%,外宿(酒店)环比-2.9%,反映服务消费需求放缓 [14] - 机票和酒店价格走弱,与前期个人消费支出数据趋势一致 [4][14]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需评估关税对通胀的一次性影响(约80bp)、长期通胀预期锚定及就业弱化节奏,基准预期四季度启动降息 [5][16][17] - 7月15日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全年降息1.8次,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53.5% [5][16] - 美联储官员态度松动,鲍威尔提出降息条件包括通胀弱于预期或就业超预期走弱 [18][19] 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分化,信息技术板块因算力巨头回归中国预期上涨,金融股因银行财报不佳调整 [5][19] - 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下行9.1%,助推新兴市场股市上扬,美联储降息节奏或成下半年全球市场关键变量 [6][20] 企业应对关税的策略 - 企业通过提价、与供应商重新议价、调整全球销售布局、提前囤货及分散供应链(如近岸外包或回流美国)缓冲关税成本 [13] -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幅度可控且属一次性,叠加工资增速放缓、服务需求弱化等对冲因素 [12][17] 就业市场动态 - 6月非农就业扩散指数回落至50以下,服务业就业普遍放缓,就业人口比例从年初60.1%降至59.7% [17] - 就业市场边际弱化为美联储降息提供支持条件 [16][17]
什么是品牌控价?为什么控价?(方法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7-10 19:05
品牌控价核心逻辑与实操方法 货源追踪与内部处罚 - 建立货源追踪体系,通过产品包装或内部添加特殊标识(如批次号、防伪码、区域代码)定位出货经销商 [2] - 某家电品牌在说明书内页印有"仅限华东地区销售"的隐形水印以识别跨区销售 [2] - 内部处罚措施包括扣除保证金、暂停供货3个月、取消年度返利,某运动品牌3个月内识别12家跨区销售店铺,窜货率下降70% [2] 知识产权专利投诉 - 通过专利证书(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商品对比图及官方授权声明发起知识产权投诉 [4] - 某家居品牌提交专利证书和对比图后,平台24小时内下架侵权链接并扣分,若投诉被驳回可补充"专利评价报告"增强说服力 [4] - 某电子品牌半年内清理200+条侵权链接,专利商品销售额提升35% [4] 平台规则与品牌政策结合 - 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设置价格监控,当售价低于指导价时系统自动警告并限制流量 [5] - 推出"价格保护政策"承诺消费者"买贵必赔",倒逼经销商遵守价格协议 [5] - 某美妆品牌通过组合拳使核心单品价格波动幅度控制在5%以内,经销商合规率达95% [5] 品牌控价本质 - 构建"技术+规则"双重防线,通过货源追溯和快速侵权响应维护市场秩序 [5] - 控价目标为守护品牌价值与消费者信任,而非限制竞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