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游戏

搜索文档
中国游戏厂商闯关3A游戏
第一财经· 2025-08-01 13:04
中国3A游戏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游戏行业从20年前"不敢想"发展到如今将3A游戏视为"必考题",厂商在资金、技术、工艺等方面已具备实力 [5][6] - 网易游戏业务收入从2005年13.8亿元增长至2024年836亿元,20年间增长60倍,资金实力显著提升 [6] - 行业已掌握主流游戏研发技术工艺和管线配置,体系化工业能力积累完成,从"怎么做"转向"如何做好做精"的问题 [6] 3A游戏开发关键要素 - 3A游戏的"三高"特性中,高品质是最难实现的,需要游戏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软实力" [7] - 网易《归唐》团队通过数字技术重现河西史诗,获得甘肃省文旅厅支持,使用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数据 [7]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约13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游戏市场收入的40% [7][8] 近期3A游戏市场动态 - 网易《归唐》、灵泽科技《明末:渊虚之羽》、灵游坊《影之刃零》等多款国产3A游戏相继亮相 [10] - 《明末:渊虚之羽》Steam愿望单突破百万但发售首日评价两极分化,制作方公开致歉 [10] - 《影之刃零》试玩活动获好评,被投资人评价为"下一个研究生",武术动作设计受赞誉 [10] 行业投资逻辑变化 - 爆款网游回报率高但成功概率低,3A游戏虽ROI不高但竞争态势不同,世纪华通已开始内部探讨3A项目 [11] - 网络游戏市场已成红海,3A游戏更注重玩法体验而非数值商业化,成败关键在团队基因和执行能力 [1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主机游戏市场销售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近30%,《黑神话:悟空》余热推动市场增长 [13] 行业人才与资本动向 - 中层干部创业意愿增强,受《黑神话》激励且大厂立项收缩,推动人才流向3A开发领域 [12] - 非游戏跨界厂商(如动画公司、AI企业)携资金和IP进入,外资发行方加大对中国单机项目投资 [12] - 中国开发2A/3A游戏成本较欧美更低,项目估值更优惠,吸引国际资本关注 [12]
直击CJ|3A游戏是中国游戏全球化的“必考题”
新浪科技· 2025-07-31 12:41
2025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专题 - 第二十二届ChinaJoy将于8月1日至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1] - 网易雷火市场及营销总经理黄卓在CDEC高峰论坛发表演讲 [1] 中国游戏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国内游戏收入达到3257.83亿元 [1] - 中国自研游戏出海收入1321亿元,约占国内收入的40% [1] - 中国已成为游戏出海大国 [1] 游戏出海策略 - 多品类是打开海外市场的关键 [1] - 工业化"硬功夫"是手游出海的基本功 [1] - 进军主流市场需要采取更区域化的策略 [1] 网易游戏表现 - 网易开发的《漫威争锋》上线3个月全球用户达4000万,成为Steam现象级爆款 [1] - 3A游戏被视为中国游戏全球化的"必考题" [1] - 网易开发的《归唐》是公司在打造3A大作的重要尝试 [1] 游戏开发趋势 - 高预算、高工艺、高品质成为当前游戏开发的主要趋势 [1]
7月游戏版号发放;《明末:渊虚之羽》发售引争议 | 游戏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7 20:58
行业动态 - 7月共发放134款游戏版号,其中127款为国产游戏,今年累计893款国产网游获批,休闲益智品类占比27.6% [2] - 中国足协计划组建国家电子竞技足球队,参与国际足联及亚足联电竞赛事 [3] - Steam更新政策,下架部分违反支付渠道规则的成人向游戏,并对开发者进行补偿 [10] - 202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将在中国举行,时间为10月14日至11月9日 [15] 国内公司动态 - 国产3A游戏《明末:渊虚之羽》全球发售,因价格差异和优化问题引发争议,Steam好评率从20%回升至34% [4] - 天风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3A游戏市场规模达133亿元,2026年达169亿元,CAGR为35% [5] - 叠纸游戏关联公司高管变动,姚润昊卸任法定代表人,姚飞接任 [7] - 浙数文化增补董事会成员,新增独立董事郑小林和职工代表董事陈海勇,聘任朱成永为CTO [8] - 网易中标华泰证券大数据平台项目,金额143.1145万元 [9] 海外动态 - 《无主星渊》国际服上线,国服由网易代理,定价98元,最低售价68.75元 [11] - 芬兰移动游戏巨头Supercell投资AI游戏公司Glass Bead Games,该公司由阿里"元境"前高管创办 [12][13] 电竞动态 - 《英雄联盟手游》三周年庆典落幕,JT战队、EW战队、TT.Chenxi获得对应赛道冠军 [14]
好评率不足30%,《明末》恐难复制《黑神话》成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0:54
游戏表现与市场反应 - 《明末》发售初期登上Steam热销榜第二名,在线玩家数超过11万 [2] - IGN评分8分(与《黑神话》相同),IGN中国9分,海外metacritic均分75 [2] - Steam平台总体评测为"多半差评",29%玩家给出负面评价 [2] - 游戏类型为"类魂"游戏,战斗难度高且受众相对小众 [7][8] 公司背景与研发能力 - 开发商灵泽科技为中小型公司,人员规模168人 [3] - 实控人姜敏持股42.60%,股东多为个人股东 [4] - 通过外包业务积累现金流和研发经验,曾参与《刺客信条》《怪物猎人》等3A大作开发 [5] - 自研项目资金主要依赖外包业务造血,研发与外包部门独立运作 [6] 产品问题与行业挑战 - 技术问题包括卡顿、掉帧等优化不足 [3] - 内容争议涉及历史背景回避 [3] - 发行问题包括外区降价、豪华版福利错发 [3] - 定价策略激进,国区标准版248元,高于多数国产单机游戏(60-100元区间) [8]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中国单机游戏市场高速发展,玩家规模与产品数量显著增长 [2] - 天风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3A游戏市场规模达133亿元,2026年达169亿元,CAGR为35% [10] - 外包经验虽提升研发能力,但整体项目把控经验不足易导致优化与发行问题 [6] - 单机买断制模式在中国市场前景向好,价格优势明显 [10]
下一个《黑神话:悟空》?又一国产游戏力作要来了
财联社· 2025-07-20 09:58
游戏《明末:渊虚之羽》的市场表现与潜力 - 游戏《明末:渊虚之羽》将于2025年7月24日发售,被寄予厚望,被称为继《黑神话:悟空》之后的又一国产3A大作 [1] - IGN试玩报告高度评价《明末》的艺术风格和故事设定,认为其完成度较高,并设计了丰富的"武器捆绑角色成长"系统 [3] - 预售开启一天内即登上Steam全球热销榜第七名,截至2025年7月9日愿望单预估突破百万,全球排名第27 [5] - 数据分析显示全平台首月收入有望达6000万美元,Steam销售额最终或超1亿美元 [5] 游戏行业趋势与文化融合 - 《明末》融合国风克苏鲁与类魂ARPG玩法,结合美式科幻与中华文化审美,吸引全球玩家,助力中国游戏海外市场拓展 [7] - 国内重量级游戏厂商如网易、腾讯等纷纷推出以本土文化为锚点的3A游戏,如《归唐》《燕云十六声》《代号:致金庸》等 [8][9] - 政策支持3A游戏出海,浙江省发布文件强调培育文化属性强、成长潜力大的3A项目 [9] 3A游戏市场前景与行业分析 - 天风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3A游戏市场规模达133亿元,2026年达169亿元,2027-2028年数量增长,CAGR为35% [10] - 中原证券认为游戏厂商通过积累研发经验、优化生产体系可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10] - AI技术有望驱动原生AI游戏创新,带动游戏板块估值提升 [10] 游戏开发团队与理念 - 《明末》由成都灵泽科技开发,团队曾参与《刺客信条》《怪物猎人》等外包项目,耗时多年打磨游戏 [8] - 团队认为游戏应作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数字载体,注重原创剧本与文化融合 [8]
索尼前总裁直言3A游戏不赚钱,但这或许是国产单机最好的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7-12 12:17
网易游戏项目动态 - 网易砍掉首款大战略单机游戏《万民长歌:三国》,该项目试玩版评测数仅200多,预期回本需售150万份但竞品《三国志14》系列总出货量仅50万套 [1][17] - 网易雷火研发的动作冒险游戏《归唐》首支预告片在哔哩哔哩获超1400万播放量,关注度显著 [1] - 公司管理层在财报会议中强调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会果断终止 [4] 国产单机游戏市场发展 - 2024年国产买断制游戏总销售额达102.2亿元,其中《黑神话:悟空》贡献90亿元,推动单机市场份额超越网页游戏 [7] - 2019年中国单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仅6.4亿元,同比增长341.1%,但同期《王者荣耀》单月收入达8.12亿元 [5][7] - 《黑神话:悟空》成功打破国产单机无精品的刻板印象,展现市场潜力 [4] F2P游戏市场困境 - 2025上半年国内手游新增投放游戏数约4100款,同比下滑22%,为近3年最低 [4] - 头部F2P游戏如《王者荣耀》2024年收入173.59亿元,但新游戏如《燕云十六声》首月流水仅7-10亿元,不及《逆水寒手游》的20-30亿元 [9][10] - 买量成本上升,2024年上半年上市游戏企业销售费用率均值超30% [12] 长青游戏战略与挑战 - 腾讯提出聚焦"长青游戏"战略,强调高投入打造品类领导者,但新游戏需超预期体验才能突围 [14] - 《航海王:壮志雄心》因玩法同质化未能接棒《火影忍者手游》,后者畅销榜排名更优 [14] - 《异人之下》通过玩法升级有望成为新标杆,但短期内难以替代现有长青游戏 [16] 单机游戏成本与行业趋势 - 大厂单机项目用人成本高,网易《万民长歌:三国》70人团队3年成本约1.5亿元 [17] - 3A游戏开发成本超2亿美元成行业难题,厂商资源集中于少数项目,《荒野大镖客:救赎2》需售2300万份回本 [18][20] - 中型2A游戏(如《幻兽帕鲁》)和独立游戏(如《鬼谷八荒》)因成本可控成为新选择 [21] 单机游戏IP价值 - 单机游戏IP具有长期价值,中手游以3.76亿元和4426.5万元分阶段收购《仙剑奇侠传》IP [9] - 单机游戏对厂商技术积累、品牌塑造有积极作用,但需平衡成本与收益 [17]
网易要做首款3A游戏了
第一财经· 2025-06-21 16:00
网易推出首款3A游戏《归唐》 - 网易雷火旗下临安24工作室公布首款3A单机游戏《归唐》,登陆PC和主机平台,采用买断制模式 [4] - 预告片发布后B站播放量迅速突破800万,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和转发 [4] - 游戏由网易集团执行副总裁胡志鹏担任制作人,团队自称"对国产单机游戏有执念的人" [4][19] 网易股价表现 - 网易股价从2024年11月的112港元上涨至2025年6月的204港元,半年涨幅超过80% [5] - 当前总市值约6459亿港元,创下2020年港股上市后新高 [5] 3A游戏商业模式分析 - 3A游戏投入大但收入天花板不高,《黑神话:悟空》全平台销量2800万份,销售额90亿元 [7] - 相比手游收入差距明显,《王者荣耀》2017年巅峰期月收入近20亿元,2025年2月仍有13亿元月收入 [8] - 单机游戏生命周期短于可长期运营的手游 [8] 网易布局3A的战略意义 - 3A游戏有助于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全球竞争力,从"钞能力"转向"精品游戏" [10] - 通过文化传承类游戏修复玩家信任裂痕,改变过去过于商业化的形象 [10][11] - 孵化优质IP为未来改编手游奠定基础,参考育碧等国际公司的IP运营模式 [15] 《归唐》游戏特色 - 故事背景设定在安史之乱后的晚唐时期,聚焦"大历史里的小人物" [7][16] - 严格对标欧美一线大厂作品,呈现大唐敦煌多民族文化盛况 [16] - 团队具备《逆水寒》《永劫无间》等古风游戏开发经验,部分成员来自育碧 [16] 行业影响与挑战 -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激励更多公司尝试3A游戏,但"第二款"含金量可能下降 [16][20] - 网易选择相对冷门的历史题材,相比《西游记》IP用户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 [15] - 浙江省出台政策支持3A游戏出海,提供有利发展环境 [16]
网易要做首款3A游戏了,能复制《黑神话:悟空》的神话吗?
第一财经· 2025-06-21 07:24
网易首款3A游戏《归唐》发布 - 网易旗下临安24工作室公布首款3A单机游戏《归唐》,登陆PC及主机平台,采用买断制模式[4] - 预告片发布后迅速在B站突破800万播放量,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和转发[4] - 游戏由网易执行副总裁胡志鹏担任制作人,团队定位为"对国产单机有执念的人"[4][17] 网易股价表现 - 网易股价从2024年11月的112港元上涨至2025年6月的204港元,半年涨幅超80%[4] - 当前总市值达6459亿港元,创港股上市后新高[4] 3A游戏战略意义 - 3A游戏投入大但收入天花板低,《黑神话:悟空》销售额90亿元仍不及手游月收入[7] - 网易布局3A主要为提升品牌价值,从"钞能力"转向"精品游戏大厂"定位[8] - 通过文化输出建立长期IP价值,可能为未来手游改编奠定基础[12] 游戏内容与定位 - 故事背景设定在安史之乱后的晚唐,聚焦"大历史里的小人物"叙事[5] - 严格对标欧美一线大厂作品,展现敦煌多民族文化盛况[13] - 官方强调将修复玩家信任裂痕,回应商业化运营质疑[9] 行业影响与挑战 - 《黑神话》成功激励行业转向单机游戏开发[19] - 网易具备《逆水寒》等古风游戏开发经验,团队含育碧背景成员[13] - 历史题材小众化可能影响用户接受度,与《西游记》IP相比缺乏先天优势[12] 市场反馈与行业联动 - 预告片画质、光影等获好评,但缺乏实机演示引发部分疑虑[14] - 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公开支持,显示行业内部联动[17] - 浙江省出台政策支持3A游戏出海,提供政策利好[13]
《哪吒2》衍生品销售数百亿元!光线传媒再度涨停,摆脱票房依赖转型“IP工厂”
华夏时报· 2025-06-16 23:02
核心观点 - 《哪吒2》衍生品销售额已达数百亿元,预计将超过千亿元,带来的经济增量会超过2000亿元 [1][2] - 光线传媒调整定位,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化,以平抑电影行业的波动性 [1][5] - 光线传媒股价在6月16日涨停,收于22.10元/股,得益于《哪吒2》衍生品的超强吸金潜力 [4] 财务表现 - 光线传媒2025年Q1实现营收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 [2] - Q1经营性净现金流48.85亿元,同比增长5819.54% [8] - 《哪吒2》累计票房154.39亿元,为Q1业绩带来大幅增长 [2] IP运营战略 - 公司资源更多向动画电影倾斜,同时继续做真人电影,重点是"大片、类型化、系列化、完全的创新" [5] - 内部强调"全员动画公司"概念,已有彩条屋和光线动画等厂牌,计划组建新动画厂牌 [5] - IP运营重点方向包括谷子、游戏、卡牌、品牌店及主题乐园 [6] - 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出第一款3A游戏,可能与"魔童哪吒"相关 [6][7] - 正在洽谈主题乐园合作,希望打造中国第一个类似于迪士尼的主题乐园 [7] 衍生品表现 - 《哪吒2》官方衍生品合作伙伴包括万代南梦宫、泡泡玛特、集卡社等知名品牌 [4] - 泡泡玛特推出的《哪吒2》天生羁绊系列盲盒一度售罄,但目前热度已被LABUBU抢走 [4][5] - 哪吒IP的手办、卡牌等衍生品目前供货充足 [4] 行业分析 - 爆款电影是影视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但一部影片能带来业绩的时间较短 [2] - 动画电影相比真人电影,与衍生品之间的关系更为接近,IP延伸至衍生品属于无缝衔接 [6] - 国外影视IP保持热度靠不断刷新存在感,如精灵宝可梦的动画、游戏、卡牌、公仔交替上场 [5] - 潮玩赛道竞争已白热化,打造电影动画IP周期长 [6] - 国内主题乐园产业缺乏新鲜血液,长隆、华强方特影响力不如迪士尼、环球影城 [8]
游戏大涨价时代,玩家到底在为谁买单?
虎嗅· 2025-05-20 14:35
行业定价趋势 - 主机游戏行业三大厂商(任天堂、微软、索尼)正在默契推进游戏涨价,Switch 2护航大作《马力欧赛车:世界》定价已拉高至79.99美元,微软第一方游戏也将全面上调至相同价位 [1][2] - 行业认为游戏涨价是必然趋势,主要矛盾在于通胀压力加剧与玩家对游戏品质要求提升但价格不变的期望不匹配 [3] - 电子游戏长期维持价格稳定,59.99美元到69.99美元是大多数游戏的安全定价区间,但历史表明涨价终将发生 [5][6] 成本压力分析 - 游戏开发成本大幅攀升,现代3A游戏"每百人团队就要增加1亿美元预算",与1986年《勇者斗恶龙》初代仅1600万日元预算形成鲜明对比 [8][12] - 3A游戏开发模式导致成本失控,表现力对技术和性能的需求无限,开发投入没有尽头 [37] - 营销成本与开发费用持平现象普遍,如2011年《战地3》营销费用达1亿美元,数字发行时代宣发成本持续攀升 [50][52] 历史定价演变 - 80年代北美游戏平均售价50美元,SNES时代顶级RPG如FF3售价达79.99美元 [15][16] - PS/DC时代光碟介质和索尼降低权利金使游戏价格腰斩至39.99-49.99美元区间 [18][19] - PS3/X360时代出现首次集体调价至59.99美元,PS4/XONE和PS5/XSX时代又经历两次10美元涨幅 [23][24] 玩家心理与价值感知 - 玩家对涨价不满主要源于缺乏对应价值的差异化服务,而非价格本身,如PS3时代GTA5和《最终生还者》带来"升维"体验值得涨价,但后续世代缺乏同等突破 [26][29] - 价格敏感度高的核心矛盾在于价值匹配,《荒野大镖客2》60美元定价与"罐头式"3A游戏70美元定价形成心理落差 [30] - 游戏定价已脱离生产要素成本线性关系,更多反映品牌、分发模式与用户社区粘性等非内容因素 [56][58] 技术发展与成本结构 - 技术进步本应降低单位成本,如《荒野大镖客2》材质光照烘焙仅需8名员工,但3A厂商内耗使红利未能实现 [41][42] - 中小工作室利用高性能引擎和共享资源能以极低成本创造接近3A的视觉体验,如《僚机计划》和《瘟疫传说:安魂曲》对传统大厂形成竞争压力 [43][45] - 大厂为保持技术优势在边际效应上投入大量额外资源,如顶级脸模、动捕和动画细节,推高开发成本 [47][48] 行业结构性挑战 - 传统买断制大型单机游戏模式面临结构性衰退风险,资本集中度上升、核心用户饱和和技术瓶颈是主要挑战 [53] - 数字分销时代出现3A与独立作品价格倒挂现象,反映定价机制的非内容因素博弈 [58] - 市场最终修正机制取决于玩家选择,将对超出内容价值的定价形成淘汰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