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店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招平同盛战略入局 盈新发展海南香水湾嶺海项目焕新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7-17 18:21
据悉,项目团队将严格把控建设质量,重点实现:工程加速度,优化施工组织,确保关键节点高效推 进;配套再升级,完善商业、休闲等综合功能,提升区域吸引力;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城融合模式,塑 造海南旅游地产新名片。 "此次合作是市场化盘活存量资产的典范案例。未来将携手招平同盛,推动项目高质量交付,为海南自 贸港建设贡献标杆样本。"盈新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讯(记者袁传玺)6月27日,海南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海南产权交易所完成债权转让交易,招 平同盛成功竞得北京铜官盈新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新发展(000620)")海南香水湾 嶺海项目相关债权。此次交易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战略重组新阶段,将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受历史遗留问题及市场环境影响,盈新发展海南香水湾嶺海项目此前面临推进滞缓等挑战。招平同盛凭 借专业的资产运营能力与资金优势,通过4.46亿元债权收购及配套融资,为项目盘活提供关键支持。此 次合作将重点推动项目二期叠墅产品全面升级,滨海高端商业配套落地,以及星级酒店资产盘活运营。 公司预计上述新增产品入市货值预估超过20亿元。 本次交易不仅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瓶颈,更通过以下维度夯实发展基础: ...
戴德梁行:上半年上海大宗市场成交不足往年一半
观察者网· 2025-07-02 23:00
上海大宗物业交易市场概况 - 2025上半年上海大宗物业总成交额158亿元,共完成37宗交易,成交数据同比回落且不足往年同期一半水平 [1] - 内外资分化加剧,内资占比创纪录,外资策略性收缩并释放折价优质资产 [1] 投资者行为分析 - 自用型买家聚焦办公研发和商业物业,典型案例包括BFC楼面收购、张江研发物业布局及南京东路阳光大厦收购 [1] - 投资型买家呈现两极化策略:非机构投资人青睐区域性核心区位优质物业(如静徕坊项目),机构投资人偏好压力资产或现金流稳定的持有型物业(如龙湖天街、北岸长风写字楼) [1] 物业类型交易特征 - 办公研发成交额占比31%居首但同比减少,公寓占比27%升至第二,商业项目法拍渠道成交占比近50%(城隍庙广场12.09亿元创法拍纪录) [2] - 酒店资产交易规模集中在1-3亿元,均为带稳定租约的精品酒店且由私人投资者购入 [2] 市场展望与政策环境 - 外资折价办公项目或推动下半年办公类别占比回升,内资受益低息环境融资杠杆优势 [2] - 上海强化城市核心功能建设,政策调控优化营商环境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2]
完成多笔大宗资产收购,险资成一季度商业地产投资重要驱动力
广州日报· 2025-05-08 21:12
亚太区商业地产投资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区商业地产投资额达363亿美元 同比增长20% 创下自2022年美国加息周期以来的新高 [1] - 亚太区商业地产投资实现连续第六个季度同比增长 [1] 跨境投资与资产偏好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区跨境投资额达86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52% [2] - 海外投资者最青睐办公楼、物流地产及长租公寓资产 [2] - 全球资本在日本办公楼和零售板块完成多笔大宗收购 新加坡投资者积极布局海外办公楼、物流及酒店资产 [2] 中国内地商业地产市场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商业地产投资总额达38亿美元 主要由企业买家和高净值投资者推动 [2] - 保险公司持续加码收益型资产配置 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跨城市、跨业态的多笔大宗资产收购 [2] - 2022-2024年间保险公司在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直接投资达93亿美元 规模与英美等成熟市场相当 居亚太区市场首位 [2] - 保险资本在中国内地商业地产总投资中占比高于其他主要市场 持续关注能稳定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如零售物业和长租公寓板块 [2] 中国内地资产类别表现 - 中国内地办公楼投资额下降 但核心城市法拍资产仍吸引自用买家及机会型投资者 [3] - 长租公寓资产交易量显著增长 海内外机构投资者均加大配置力度 [3] - 零售物业市场消费基础设施类REITs经营稳健 预计底层资产将持续扩容 [3] - 投资者加大对低价优质资产和核心商圈不良资产的收购力度 预计资本化率将进一步提升 [3] 市场展望 - 当前资产价格经调整已渐趋合理 货币政策宽松与消费刺激政策的协同效应将成为复苏关键 [3] - 中国政府持续加码促消费政策 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核心地段的优质零售物业将展现出较强的投资吸引力 [3]
投资占比创近年来新高 商业地产投资或步入活跃期
中国经营报· 2025-04-30 05:5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酒店投资市场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投资人需把握市场趋势,通过专业估值、动态定价和合规交易流程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同时关注资产盘活机遇和搭建公募REITs退出路径,推动酒店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专业化与资本化升级 [1][6] 酒店投资市场现状 - 近年来中国内地酒店市场进入投资活跃期,2015 - 2024年投资交易额约1685.4亿元,年均成交额约139.4亿元,2024年投资占比达10.7%创近年新高 [1] - 受宏观经济和房地产政策影响,部分酒店业主剥离非核心资产,优质酒店资产进入市场,吸引境内外投资人,大宗交易额逆势攀升,2023年再创历史新高 [1][2] 投资热门区域 - 一线城市酒店资产因抗周期能力与复合价值成资本竞逐焦点,过去10年超60%酒店交易发生在此,核心区位土地稀缺支撑增值潜力,商务与文旅驱动效应显著 [1][2] - 新一线城市成投资新蓝海,疫情期间部分城市酒店经营表现攀升,2020 - 2024年投资交易额占比相较2015 - 2019年增加6个百分点 [1][3] - 过去10年市区酒店交易额占总交易额70%以上,投资人基于市场需求、地理位置、客户群体和品牌连锁化等因素倾向投资 [3] - 2020 - 2024年市郊和远郊酒店交易占比明显增加,因城市化和产业园区建设,部分投资人布局捕捉未来机会 [3] 投资风险与应对 - 酒店投资交易常见法律风险点包括物业权属瑕疵、共有设施权属划分、经营证照合规性和酒店管理合同解除等问题 [4][5] - 境外投资人出售内地酒店项目公司股权需关注跨境支付限制,通过双层监管账户设计规避外汇管制风险并完成特殊流程 [5] - 合法终止酒店管理合同应避免违约赔偿,提前评估条款并制定谈判策略,协商解约较成本可控且便捷 [5] 资产退出路径 - 传统退出渠道为股权转让和资产出售,未来政策开放后,公募REITs将为酒店行业开辟证券化退出新路径,提升存量资产流动性和价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