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猪

搜索文档
被约谈的携程,走“新路”的京东,OTA市场风云再起
钛媒体APP· 2025-09-20 11:00
行业竞争格局 - OTA市场正面临京东、阿里巴巴、抖音等互联网巨头的集体进入 竞争加剧[2][3] - 携程以57%的GMV市占率保持OTA行业第一 若叠加同程13%的份额 携程系占据70%市场份额[7] - 但携程市占率从2019年67%下降至2024年57% 五年下降10个百分点 美团市占率从9%升至15% 抖音快速跃升至4%[8] 携程动态 - 携程因"调价助手"问题被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约谈 要求限期整改未经商家同意擅自修改酒店价格的行为[2] - 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计划出售100万ADS 套现7375万美元(约5.27亿元人民币) 总裁范敏2025年以来累计套现6200万元[3] - 公司宣布员工居家办公无需审批 被市场解读为稳定军心的重要措施[4] 京东战略布局 - 京东6月18日宣布进军酒旅行业 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 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3][5] - 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 覆盖酒旅服务、供应链协同、餐饮消费场景创新三大领域[3][12] - 京东意图通过供应链能力将酒店行业60%的平均毛利率压缩至20% 为行业节省2/3支出[14] 抖音与美团进攻策略 - 抖音在2024年7月15日至8月底投入亿级平台补贴 将特惠订房价格砍至6折起 并加大连锁酒店直播扶持[10] - 美团通过与万豪合作切入高端酒店市场 00后游客入住万豪间夜量同比上涨85%[10] - 抖音采用低佣金策略吸引商家 但分析师认为其基于冲动消费的订单核销率较低[11] 中高端酒店市场特性 - 中高端酒店客房单价集中在800-3000元 主要客源来自携程和飞猪 抖音低价策略对该客群效果有限[5] - 高净值客户更注重酒店舒适度、公共区域体感和度假稀缺性 而非硬件设施 降价反而可能阻碍销售[6] - 悦途50%客源来自携程 因市占率优势仍获得商家更多优惠和支持[6] 供应链整合机遇 - 京东拥有1600多个物流中心 管理1000万种自营商品 库存周转仅30.5天 具备显著供应链成本优势[15] - 与锦江合作将七鲜小厨入驻酒店 利用后厨闲时提升坪效 创造非房增量营收[12] - 供应链模式可为酒店行业挤出5个点以上利润空间 尤其吸引占比60%的独立酒店品牌[15] 行业分析师观点 - 华创证券认为跨界进入者对携程存量基本盘影响有限 携程地位难以撼动[11] - 酒旅行业履约环节复杂 需要长期建立商业模型壁垒 短期优惠难以提升用户粘性[12] - 抖音是情绪性消费细分赛道竞争者 但不足以影响出行大盘份额[11]
淘宝还能再全面一点吗?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45
淘宝品牌升级与大消费平台战略 - 淘宝APP首页新增"购物·外卖·旅行"入口 品牌正式升级为覆盖实物电商、外卖、出行、旅游等多场景的大消费平台[2] - 通过联合电竞战队推广 将游戏化语言(换肤/空投)与消费场景结合 强化"开放世界探险游戏"平台定位[2] - 用户期待功能扩展 微博评论超3000条 需求包括电影票、线下团购、火车票优惠及住宿游玩一站式服务[4][5] 业务整合与用户增长数据 - 淘宝闪购业务增长迅猛 上线一个月日均订单量破4000万 7月峰值达1.2亿 8月稳定在8000万订单[6] - 饿了么和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实现供给统一调度 支撑即时零售场景扩展[6] - 淘宝APP日活跃用户显著增长 8月即时零售带动DAU同比增长20% 7月DAU领先拼多多近5000万(4月仅领先550万)[20] 会员体系与场景化运营 - 升级大会员体系 淘宝/饿了么/飞猪消费累计淘气值 88VIP会员数突破5300万[8][26] - 首页按生活场景布局:国补家电(用)、闪购外卖(食)、服饰穿搭(衣)、飞猪酒旅(住行)[11] - 闪购优惠券产生消费溢出效应 带动线上电商消费 提升平台活跃度和用户粘性[19] 年轻化策略与用户行为变迁 - 以奶茶品类切入年轻市场 开学季推出百万杯奶茶免单活动 吸引90后/00后客群[29][36] - 年轻人形成"买券上淘宝"心智 覆盖肯德基/麦当劳/绝版教材/智商测试等多元化需求[31] - 用户行为从"工具型使用"转向"生活伙伴型依赖" 话费充值等高频需求沉淀在平台[37] 行业竞争与战略定位 - 电商竞争维度从商品丰富度/价格/物流 升级为用户时间占领和生活需求满足程度[21] - 超级平台具备网络效应 用户常用APP不超过20个 平台需做大否则出局[24] - 淘宝依托商品种类优势(全平台最丰富)和供需两端数据化基础 实现跨品类场景延伸[14][24] 技术驱动与未来规划 - 商品分发逻辑新增时空维度 闪电仓/前置仓支撑即时零售匹配效率[25] - AI提升人货匹配效率 成为大消费体系变革基础能力 去年双11已应用AI优化搜索推荐[28] - 中金研报预测闪购业务对淘宝CMR同比增速贡献约2个百分点 未来保持高个位数至双位数增长[25]
闪购引发的全场景消费背后,今年双11的经营战场已变
晚点LatePost· 2025-09-12 21:35
品牌竞争格局转变 - 品牌竞争从品类竞争进入全域消费场景竞争 [2] 阿里巴巴平台升级与流量增长 - 淘宝通过闪购、红猫计划、大会员体系等实现全域大消费平台升级 [3][4] - 淘宝7月日均活跃用户达4.19亿 较年初增长16% [3] - 闪购推动手淘8月DAU同比增长20% [3] - 小红书与淘宝天猫战略合作推出"红猫计划" 笔记页面可直接跳转淘宝下单 [3] - 淘宝上线大会员体系分六级 新增飞猪入口与旅行订单功能 [3] 闪购业务表现与影响 - 淘宝闪购7月新入驻品牌数环比6月增长110% [5] - 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12000家 [5] - 闪购上线后淘宝App月均DAU增长超5000万 [5] -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长超20% [5] - 闪购单周为手淘新增亿级广告曝光流量 [5] 流量转化场景创新 - 迪卡侬618接入闪购后日均订单环比翻两倍 即时配送订单占七成 [6] - 7月66个电商品牌在闪购成交额破千万元 [6] - 近400个电商品牌月成交额突破百万元 [6] - 赵一鸣零食7月通过闪购成交额破千万元 环比涨近240% [7] - 订单量破70万笔 环比涨超310% [7] - 雅诗兰黛集团7月通过红猫计划转化新客成交占比达70%-80% [8] - 广告投放ROI超过15 平均单品ROI提升60%以上 [8] AI技术赋能营销 - 阿里妈妈万相台AI无界实现"找对人、选对词、投对渠道" [9] - 美的空调新品通过AI圈人后转化率提升80% [12] - 新客占比达60% 广告投放ROI提升32% [12] - AI小万智能助手可自动完成人群分析、建计划、选词等全流程 [13] - 采纳推荐ROI的投放计划拿量能力平均提升22% GMV增长达16% [17] 平台运营策略变革 - 淘天启动每月两场"超级88"活动 官方立减8.8折起叠加大额券 [14] - 淘宝月度人均购买天数平均同比提升20% 峰值阶段逼近30% [14] - 7-8月四场超级88大促GMV同比提升35% [14] - 阿里妈妈UD产品打通全域平台生态 覆盖淘内外主流App与线下场景 [16] - 品牌追击触达率提升到60%以上 新客曝光和加购占比较同行双位数提升 [16] 双11战略转型 - 双11从单点爆发转向"快种快收"的高频经营节奏 [14][15] - 全域生态服务"种" AI能力服务"收" [15] - 商家需关注7-15天一轮的"小循环"经营 [15] - 货品全站推增加AI选品能力 支持单品模式和全店托管 [17]
开屏页面悄然更新,“万能的淘宝”更万能了?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02
品牌战略升级 - 公司延续"万能的淘宝"品牌心智 将服务范围从电商购物扩展至外卖、出行、旅游等多个生活场景[3] - 通过携手成都AG超玩会电竞战队及人气队员拍摄品宣片 演绎多元化生活场景以吸引年轻用户群体[4] 业务整合举措 - 公司于6月将饿了么和飞猪合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旨在从用户角度优化业务模式并构建完整的大消费服务体系[6] - 8月6日上线全新大会员体系 打通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资源 全面覆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6] 用户价值提升 - 消费者在淘宝、饿了么和飞猪的所有消费行为(包括购物、点外卖、订机票酒店)均可累积淘气值积分[6]
阿里巴巴-W(09988):FY26Q1业绩点评报告:电商业务确定性边际改善,AI驱动云业务成长
浙商证券· 2025-09-03 2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70.66港币/股 [4][10] 核心观点 - 电商业务呈现确定性边际改善 云业务受AI驱动持续成长 [1][7] - 即时零售业务虽短期投入亏损 但长期有望带来万亿GMV增量空间 [2][3][9] - 采用分布估值法 云业务按5倍PS估值 整体给予15倍PE [10] 财务表现 - FY26Q1智能云收入333.98亿元 同比+26% 超预期4.86% [1] - 经调整EBITA利润29.54亿元 超预期14.18% 利润率8.8% [1] - 季度资本开支386.29亿元 超预期32.52% [1] - 电商业务收入1185.77亿元 同比+9% 其中客户管理收入892.52亿元同比+10% [1] - 即时零售收入147.84亿元 同比+12% [2] - 中国电商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21%至383.89亿元 主因即时零售投入亏损 [9] 业务分析 - 云业务AI相关收入过去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1] - 预计未来2季度智能云增速进一步提升 [1] - 云业务短期利润率维持高个位数 长期看好全栈能力带来的竞争优势 [1] - 客户管理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货币化率提升 [1] -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9000万单 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 [2][3] - 淘宝闪购对淘宝MAU拉动25% DAU拉动20% 拥有3亿MAC [3] - 即时零售预计未来3年带来增量1万亿GMV [3] 业绩预测 - FY2026-2028年收入预测10707.34/11720.96/12858.74亿元 同比增速7.5%/9.5%/9.7% [10][12] - FY2026-2028年归母经调整净利润1472.05/1732.74/2239.98亿元 同比增速-6.8%/17.7%/29.3% [10] - FY2026年每股收益6.26元 2028年提升至9.22元 [12]
每经热评︱阿里的双重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21:14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股价单日上涨18.5% 创3月以来新高 核心驱动因素为"AI+云"技术突破与"淘宝闪购+本地生活"消费生态协同的战略双轨布局 [1][6] 财务表现 - 当季总营收2476.52亿元 同比增长2% 净利润423.82亿元 同比增长76% [1] - 阿里云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3年新高 其中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超20% [3] - 即时零售业务收入147.84亿元 同比增长12% 销售和市场费用增至532亿元 [4] 战略方向 - 实施"硬核科技+民生消费"双轨战略:AI+云代表"星辰大海"技术突围 淘宝闪购与本地生活服务代表"人间烟火"消费生态 [1][2][6] - 马云明确战略定位:高科技需兼顾技术创新与民生服务 AI应服务于人类需求 [2] 技术投入与成果 - 过去4季度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于AI基础设施与研发 未来3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设施 [3] - 阿里云AI收入占比突破20% 技术投入初步形成商业化成果 [3] 消费生态布局 -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整合至阿里中国电商集团 构建"电商+本地生活"融合平台 [4] - 饿了么市占率从13%升至28% 淘宝闪购月活用户突破3亿 较4个月前增长200% [4] - 推出大规模补贴计划:"饿补超百亿"及未来12个月500亿元直接补贴 [4] 协同效应 - 高频本地生活服务带动低频电商消费 技术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反哺核心电商业务 [5] - AI+云技术优化供应链效率与用户体验 消费场景为技术提供落地应用与商业闭环 [6]
即时零售收入同比增12%,阿里猛攻本地生活
北京商报· 2025-08-31 22:59
业务重组与财务表现 - 阿里巴巴集团重新划分业务归属 聚焦电商和云业务 中国电商集团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和云智能集团被保留 菜鸟和文娱等业务纳入"所有其他"类别 [1][3] - 集团合并收入达2476.52亿元人民币(345.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 净利润423.82亿元 同比增长76% [2][6] - 中国电商集团收入1400.7亿元(195.53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其中国内电商客户管理收入892.5亿元(124.59亿美元)增长10% 直营及物流收入293.25亿元(40.93亿美元)增长7% [2][3] 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 首次单独披露即时零售收入147.8亿元(20.64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主要得益于饿了么和飞猪的资源整合及会员体系打通 [1][2][3] - 淘宝闪购投入500亿元补贴用户和商家 带动8月日活跃用户量增长20% 整体即时零售月活跃买家达3亿 周日均订单8000万单 [7][8] - 即时零售业务与电商产生协同效应 拉动广告和客户管理收入增长 京东外卖业务与电商有40%交叉销售 PLUS会员购买频次同比增长超50% [8][9] 国际业务与云业务增长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亿元(4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经调整EBITA亏损从37亿元缩窄98%至5900万元 主要因聚焦重点地区和提升运营效率 [2][3] - 云智能集团收入334亿元(46.62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为三年新高 主要受公共云业务及AI相关产品采用量提升驱动 [2][4] 成本与投资影响 - 销售和市场费用达531.8亿元 占收入比例从13.4%升至21.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6.72亿元 同比下降39%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至388.44亿元 [7] - "所有其他"业务收入586亿元(81.8亿美元) 同比下降28% 经调整EBITA亏损扩大31%至14亿元 主要受高鑫零售处置及菜鸟收入下降影响 [2][5] 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市场形成阿里 美团 京东三强竞争格局 平台在用户 商家和运力三个维度展开竞争 用户端从增量博弈转向存量博弈 [10][11] - 美团二季度经营利润2.26亿元同比下降98% 京东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降50.8% 反映行业整体投入加大 [7][8] - 预计未来三年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1万亿元交易增量 各平台将通过差异化定位找到市场空间 保持动态平衡格局 [9][11]
“迷失”阿里,从头再来
虎嗅· 2025-08-30 09:21
核心观点 阿里巴巴本季度业绩整体表现稳健 核心电商业务保持增长 阿里云增速和利润率双提升 国际电商接近扭亏 但外卖业务投入导致的亏损高于预期 [1][2][18][31] 中国电商业务 - CMR(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1%至893亿元 环比略有降速但仍保持10%以上增长 小幅超出卖方预期 [3][4] - 增长主要受益于行业补贴带动电商整体改善 以及淘天加收0.6%服务费和全站推广工具利好释放 [5] - 新组建的中国电商集团调整后EBITA为384亿元 同比减少104亿元 外卖业务投入导致净亏损约150亿元(调整后EBITA口径) 高于市场预期的100亿元亏损 [6][7][8][9] 阿里云业务 - 营收同比增长近26% 环比提速超8个百分点 超出20%-25%的市场预期上限 [9][10][57] - 调整后EBITA为29.5亿元 利润率环比改善0.8个百分点 规模效应开始对冲新增资本开支的影响 [11][59] - 现金资本开支达到386亿元 环比大幅增加 反映管理层对AI和云业务增长前景乐观 [12][60][61] 国际电商业务 - 收入同比增长18.6% 较前几个季度30%-40%的增速明显放缓 [13][64] - 调整后EBITA亏损收窄至0.6亿元 接近扭亏 超预期实现精细化运营目标 [14][65] 其他业务 - 收入同比下降28%至586亿元 主要受剥离银泰和高鑫零售影响 [15][68] - 调整后EBITA亏损环比扩大31%至14.2亿元 可能受业务架构调整影响 [16][70] 集团整体业绩 - 总收入2477亿元 同比增长1.8% 略低于预期 剔除剥离影响后可比营收增长10% [17][71] - 调整后EBITA同比下降14%至388亿元 主要受外卖投入拖累 但云和国际电商业务部分抵消降幅 [18][80] - 毛利润同比增长14% 利润率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剥离低利润率业务 [20][73] - 营销费用同比增长208亿元至527亿元 反映外卖业务投入巨大 [22][76] 股东回报 - 本季度回购8.15亿美元 与上季度6亿美元接近 但较此前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回购力度明显减弱 [25][26]
阿里巴巴二季度经营利润下降3%
第一财经· 2025-08-29 19:46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2476.5亿元人民币(约345.71亿美元),同比增长2%,若不考虑已出售业务(如高鑫零售)则同比增长10% [3] - 经营利润349.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 [3] - 自由现金流净流出188.15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173.72亿元人民币,差额达361.87亿元人民币 [4] 业务板块重组 - 饿了么和飞猪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其中飞猪进入电商板块,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进入即时零售板块 [3] - 菜鸟集团、阿里大文娱集团、本地生活集团不再单列,归入"所有其他"板块 [3] - "所有其他"板块收入585.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 [4] 中国电商集团 - 中国电商集团合计收入140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 [4] - 电商业务收入1185.77亿元人民币(客户管理892.52亿+直营物流等293.25亿),同比增长9% [4] - 即时零售收入14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 [4][5] - 中国批发商业收入67.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 [4] -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21%,减少103.64亿元人民币 [5]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 收入347.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 [4] - 国际零售商业收入28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4] - 国际批发商业收入6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 [4] - 经调整EBITA亏损59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7.06亿元人民币亏损大幅缩窄 [7] 云智能集团 - 收入33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增速创三年新高 [4][6] - 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6] - 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6%,主要因公共云业务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 [6] 成本与投入 - 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531.78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21.5%,去年同期为326.96亿元人民币(占比13.4%) [5] - 若不考虑股权激励,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占收入比例从13.3%增至21.3% [5] - 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以及对淘宝闪购的投入导致自由现金流下降 [4] 业务影响 - 对即时零售的大规模投入带动8月前三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5] - 员工数量减少至123,711人,上季度为124,320人 [7] 行业竞争 - 美团称外卖大战为"非理性竞争",其销售及营销开支由148亿元人民币增长51.8%至225亿元人民币,增加77亿元人民币 [5]
阿里巴巴二季度经营利润下降3% 淘宝闪购猛“烧钱”
第一财经· 2025-08-29 19:4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247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若不考虑已出售业务则同比增长10% [2] - 经营利润349.8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 [2] -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 主要因淘宝闪购及用户体验、科技投入增加 [2] - 自由现金流净流出188.15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同期净流入173.72亿元产生361.87亿元差额 主要因云基础设施支出和淘宝闪购投入 [3] 业务板块重组 - 饿了么、飞猪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 其中飞猪进入电商板块 淘宝闪购、饿了么进入即时零售板块 [2] - 菜鸟集团、阿里大文娱集团、本地生活集团不再单列 归入"所有其他"板块 [2] 分部业绩表现 - 中国电商集团合计收入1400.72亿元人民币 其中电商业务1185.77亿元 即时零售147.84亿元 同比增长12% [3][4]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 经调整EBITA亏损收窄至5900万元 [3][5] - 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增速创三年新高 [3][5] - 所有其他板块收入585.99亿元人民币 [3] 成本与费用 - 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531.78亿元人民币 占收入比例21.5% 2024年同期为326.96亿元占比13.4% [4] - 若不考虑股权激励影响 销售费用占比从13.3%增至21.3% 主要因淘宝闪购及电商客户体验投入 [4] 重点业务进展 - 即时零售投入带动8月前三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4] - 阿里云AI相关收入连续8季度三位数增长 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6% [5]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经调整EBITA亏损从37.06亿元大幅缩窄至5900万元 [5]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二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2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1.8% 增加77亿元 其将外卖大战称为"非理性竞争" [4] 组织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数为123711人 较上季度124320人减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