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陶瓷加热器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零部件:先进陶瓷核心零部件核心与珂玛科技(附51页PPT)
材料汇· 2025-06-27 22:1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发展分为初创期(2009-2011年)、基础产品提升期(2012-2014年)、战略升级期(2015-2016年)、加速扩产期(2017-2021年)和升级突破发展期(2022年-未来)五个阶段 [3] - 业务能力从先进陶瓷扩展到表面处理-精密清洗、表面处理-熔射、表面处理-阳极氧化和金属结构零部件 [3] - 生产基地从苏州工厂扩展到四川工厂,并推进安徽工厂建设 [3] - 材料种类从氧化铝扩展到氧化锆、氮化铝、烧结碳化硅等,并研发氮化硅、氧结晶碳化硅等新材料 [3] - 应用市场从半导体、LED、显示面板扩展到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纺织、汽车等领域 [3]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和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2019-2023年营收CAGR约28.61% [4]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2亿元,其中陶瓷部件5.5亿元(最新量产模组产品占36%),表面处理6600万元 [4]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实现飞跃增长,主要得益于陶瓷加热器国产替代 [6] - 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大幅提升至59.42%,主要系陶瓷加热器放量 [12] -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规模效应显现 [15]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63.75%降至2023年的48.07%,客户集中度降低 [18] - 主要客户包括北方华创、广东鸿凯、TCL华星光电、京东方等 [18] - 不存在向单个供应商采购比例超过50%的情形,部分高端原材料依赖境外供应商 [20]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1年的54.29%降至2023年的48.14% [21] 募投项目与未来规划 - 募投项目包括先进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投资4.4亿元)、泛半导体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项目(投资1.5亿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3.47亿元) [23] - 重点研发12寸静电卡盘、超高纯碳化硅套件,完善陶瓷加热器、8寸静电卡盘产品 [24] - 在泛半导体领域扩展后道工艺设备覆盖,在显示面板领域升级现有产品性能 [24] 先进陶瓷行业概况 - 先进陶瓷与金属、高分子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耐腐蚀等特性 [29] - 2021年全球先进陶瓷市场规模3818亿元,其中先进结构陶瓷1067亿元,占比28% [36] - 日本在产业化和应用方面领先,日资企业占据全球约50%市场份额 [37] - 2021年中国先进陶瓷市场规模890亿元,约占全球23%,先进结构陶瓷189亿元 [38] - 中国先进结构陶瓷国产化率从2015年的约20%提升至2021年的约50% [39] 泛半导体先进陶瓷市场 - 2021年全球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373亿元,占全球先进结构陶瓷的35% [43] - 半导体和显示面板设备需求占比分别达69%和11% [43] - 2021年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66亿元,占全球18% [43] - 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零部件国产化率仅约19% [39] - 显示面板CVD设备用大尺寸氧化铝陶瓷本土供应商全球份额超过30% [39]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已形成由氧化铝、氧化锆、氮化铝、碳化硅、氧化钇和氧化钛6种材料组成的基础材料体系 [45] - 重点研发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2023年全球市场需求规模分别为42-57亿元、36-42亿元和15-19亿元 [59] - 陶瓷加热器已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并量产,8寸静电卡盘已量产,12寸静电卡盘正在测试 [59] - 超高纯碳化硅套件已取得北方华创订单,部分零部件验证通过 [59]
半导体零部件:先进陶瓷核心零部件核心与珂玛科技(附51页PPT)
材料汇· 2025-06-25 23:1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初创期(2009-2011年)、基础产品提升期(2012-2014年)、战略升级期(2015-2016年)、加速扩产期(2017-2021年)、升级突破发展期(2022年-未来) [3] - 业务能力从先进陶瓷扩展到表面处理-精密清洗、熔射、阳极氧化、金属结构零部件,再到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新品加工 [3] - 生产基地从苏州工厂扩展到四川工厂,并推进安徽工厂建设 [3] - 材料种类从氧化铝扩展到氮化铝、烧结碳化硅、氧化铬、氧化钛等 [3]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和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2019-2023年营收CAGR约28.61% [4]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2亿元,其中陶瓷部件5.5亿元(最新量产模组产品占36%),表面处理6600万元 [4]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实现飞跃增长,主要得益于陶瓷加热器国产替代 [6] - 综合毛利率从2019年的39.78%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59.42% [12] - 泛半导体领域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毛利率稳定在53-55%,粉体粉碎和分级领域毛利率从40.40%降至22.60% [13] 产品与技术 - 已形成氧化铝、氧化锆、氮化铝、碳化硅、氧化钇和氧化钛6种材料体系 [45] - 重点研发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全球市场需求分别达42-57亿元、36-42亿元和15-19亿元 [57] - 8寸静电卡盘已量产,12寸型号正在测试;多个型号陶瓷加热器已量产 [57] - 累计设计开发13,000余款定制化零部件 [45] 市场与客户 - 2021年全球先进陶瓷市场规模3,818亿元,中国占23% [38] - 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66亿元,预计2022-2026年CAGR为14% [43] - 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21年63.75%降至2023年48.07% [18] - 主要客户包括北方华创、广东鸿凯、TCL华星光电等 [18] 募投项目与未来规划 - 募投项目包括先进材料生产基地(投资4.4亿元)、泛半导体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1.5亿元)、研发中心建设(3.47亿元) [23] - 未来重点布局12寸静电卡盘、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等产品 [24] - 扩展半导体后道工艺设备覆盖,升级显示面板领域产品 [61]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617
山西证券· 2025-06-17 10:09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多个行业和公司呈现不同发展态势,新股市场活跃度下降,农业看好海大集团等公司投资机会,非银行金融指标修订完善,纺服行业周大福业绩有变化且行业动态丰富,5月社零数据显示部分品类增速有变化,华中数控有望受益行业发展但受海外交付影响盈利预测下调 [6][9][13][15][26][31] 山证新股 - 新股市场活跃度下降,近6个月上市新股周内正涨幅占比降至50.00%,前值66.67% [6] - 科创板影石创新、沪深主板海阳科技上周上市,创业板无新股上市 [6] - 6月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和开板估值提升,创业板/主板下降 [6] - 列出近端已上市、待上市、已获批复重点新股及远端深度报告覆盖公司 [6][8] 山证农业 - 本周沪深300指数涨跌幅-0.25%,农林牧渔板块涨+1.62%,排名第3,部分子行业表现居前五 [9] - 本周猪价环比下跌为主,部分省市外三元生猪均价有不同变化,仔猪等价格也有变动 [9] - 随着原料价格下行筑底和养殖端改善,饲料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看好海大集团投资机会 [9] - “猪周期”本质是产能周期,当前行业降负债为主,盈利时间持续性或超预期,推荐部分生猪养殖股 [12] - 2025年肉鸡行业业绩或新增需求回升变量,圣农发展具备配置价值 [12] - 2025年是宠物主粮品牌决胜关键年,推荐乖宝宠物、中宠股份 [12] 非银行金融 - 中证协修订《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专项评价办法》,完善指标导向,强化服务力度 [13] - 多家证券公司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支持科技创新企业 [13] - 证监会细化期货市场管理制度,发布相关规定,引导期货公司合规经营和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 [13][14] - 上周主要指数表现分化,A股成交金额和两融余额有变化,中债相关指数和收益率有变动 [14] 山证纺服(行业周报) - 周大福2025财年营业收入896.56亿港元,同比降17.5%,归母净利润59.16亿港元,同比降9.0% [15] - 分区域、品类、渠道营收有不同表现,盈利能力毛利率等有提升,存货和现金流有变化 [15][16][18] - 2025年4 - 5月公司零售额同比降1.7%,不同区域和品类有不同变化 [18] - lululemon 2025财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市场净营收同比增21%,推动公司净营收增长,展望后续业绩 [18] - 周大福将举行高级珠宝系列全球首发盛典,618上半场天猫运动户外表现好,部分品牌增长显著 [18][19] 山证纺服(5月社零数据点评) - 本周纺织服饰板块上涨0.05%,跑赢大盘,各子板块表现有差异,部分PE - TTM处于不同分位 [23] - 5月国内社零同比增长6.4%,高于市场预期,1 - 5月累计增长5.0%,不同消费类型和渠道有不同增速 [26] - 5月金银珠宝、体育娱乐品类增速高位,纺织服装品类增速环比回升,1 - 5月各品类有不同累计增速 [26] - 品牌服饰板块推荐安踏体育、361度,关注家纺公司;纺织制造板块推荐浙江自然等;黄金珠宝板块推荐潮宏基等 [23][26][29] 公司评论(华中数控) - 公司是中国数控技术产业先行者,坚持“一核三军”战略,销售毛利率稳中有升 [30] - 政策利好和下游需求回暖,预计2025年数控系统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7% [30] - 高端数控系统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国产五轴数控系统市占率不足10%,市场前景广阔 [30] - 公司发挥五轴高端引领优势,数控系统有望量价齐升,下游优势持续扩大 [30] - 工业机器人自主创新优势突出,募投项目将稳定业务综合毛利率 [31] - 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4亿、0.36亿、0.64亿元,下调至“增持 - A”评级 [31]
珂玛科技(301611) - 301611珂玛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16
业绩增长原因 - 得益于中国半导体市场复苏、产业规模增长及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推进,下游客户采购需求增长,带动公司先进陶瓷材料结构件产品在半导体领域销售收入增长 [1] - “功能 - 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大规模量产,陶瓷加热器实现国产替代,静电卡盘与超高纯碳化硅套件逐步量产并形成收入 [2] 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进展 - 多款 6 寸/8 寸/12 寸陶瓷加热器完成验证并投入批量生产,涉及多种规格及功能,装配于多种设备 [3] - 8 寸和 12 寸静电卡盘完成验证并量产,12 寸多区加热静电卡盘即将交付客户测试 [3] - 6 寸非渗硅套件 2024 年开始量产交付,8 寸非渗硅套件完成半导体设备厂验证并在终端客户晶圆厂推广测试,12 寸渗硅套件部分部件完成验证,其他仍在验证中 [3] - 公司希望 2025 年完成更多模块化产品验证并投入量产 [3] 募投项目进展及影响 - 苏州先进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基建,建筑面积 8.2 万平方米,正进行设备购置和安装调试,预计 2025 年内结项投入使用 [4] - 四川眉山泛半导体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项目 2024 年基建完成 [4] - 募投项目建成后可保障产品和服务交付,提升响应能力,巩固并提高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4] 市场份额提升策略 - 立足国内外市场,聚焦产品升级,以“功能 - 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为核心竞争力,向国际一流水平企业升级转型 [4] - 加强自主研发,关注国内细分领域同行,适当采取并购等方式扩充产品线、增强研发能力 [4]
QYResearch调研报告数据被引用案例集合 | 截止至4.30号(持续更新)
QYResearch· 2025-04-30 16:48
QYResearch的观点和数据因被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证券公司及媒体频繁引用与转载,而享有高度的 品牌知名度。其权威认证确保了所提供的行业分析及定制报告的可信度与专业度,是业界信赖的优选。 0 1 恒州博智的LED照明报告被深圳民爆光电公司中的年报引用 民爆光电(301362)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据恒州博智发布的《2023年中国LED照明行业全景图谱》显示,2023年,全球LED防爆照明市场销售额达到 了49亿元,并预测在2028年将达到79亿元,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7.8%。这一增长可归因于 LED防爆灯在石油和采矿、军事基地、机场以及其他商业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领域对于安全照明有着 极高的要求。 来源:证券之星 更多: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0100020605.shtml 最新报告推荐:2025年全球及中国极端温度LED照明企业出海开展业务规划及策略研究报告 0 2 深圳思创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引用了恒州博智出版的外墙翻新服务市场分析报告 深圳建筑外立面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分析 根据 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 ...
珂玛科技:苏州新生产基地年底投产,陶瓷加热器产能年底将提升至近200支/月
巨潮资讯· 2025-04-30 16:32
产能扩张计划 - 苏州新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内全面投入使用 一季度已完成原陶瓷加热器车间搬迁工作 目前正搭建全新产线 [2] - 计划至2025年末将陶瓷加热器理论产能提升至接近200支/月 以满足晶圆厂商及国内主流半导体设备厂商需求 [2] - 募投项目落地后 公司将统筹新增产能 进一步提升交付能力 [2] 收入结构与业务布局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结构稳定 陶瓷结构件占比约50% "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占比33% 表面处理服务及金属结构件占10% [2] - 未来重点发展陶瓷加热器 静电卡盘及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等模块化产品 推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业务升级 [2] - 持续拓展新能源 环保 汽车及医疗等领域应用 [2] 产品交付与订单情况 - 陶瓷结构件交付周期为45-60天 "功能-结构"模块化产品交付周期约90天 [2] - 由于定制化生产特性 客户通常提前90天下单 当前在手订单充足且同比显著增长 产能处于饱和状态 [2] 模块化产品研发进展 - 8寸静电卡盘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12寸产品正在晶圆厂测试推广 [3] - 6寸非渗硅碳化硅套件已量产交付 8寸产品完成北方华创验证 12寸渗硅套件部分部件通过验证 [3] - 苏州新生产基地将整合建设静电卡盘专用产线 为后续量产提供支撑 [3] - 预计2025年更多模块化产品将完成验证并转入量产阶段 [3]
珂玛科技(301611) - 301611珂玛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30 09:08
公司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2025年4月29日,地点在珂玛科技公司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有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泰康资产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仇劲松 [1]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结构及未来增长方向 - 2025年第一季度产品收入结构与2024年基本一致,陶瓷结构件约占50%,“功能 - 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约占33%,表面处理服务及金属结构件约占10% [1] - 公司以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技术积累为基础,打造“功能 - 结构”一体化模块产品为核心竞争力,向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高技术企业升级转型,“功能 - 结构”一体化模块产品比重将逐渐增加,同时关注多领域陶瓷材料零部件需求 [1][2] 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交期与订单情况 - 陶瓷结构件产品交付周期约为45天至60天,“功能 - 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交付周期约为90天 [2] - 客户一般提前约90天发订单,在手订单反映后续2至3个月经营情况,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比去年同期增加较多,产能基本饱和,募投项目投产后将统筹新增产能提升交付能力 [2] “功能 - 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之陶瓷加热器发展情况 - 陶瓷加热器自2023年第四季度向国内晶圆厂批量出货,因使用寿命约1年,2025年预计有更多采购需求 [2] - 多款陶瓷加热器产品2024年已通过或正在验证测试,预计2025年形成新批量生产收入 [2] - 苏州新生产基地2025年内全面投入使用,1季度完成原车间搬迁,正搭建全新产线,计划年末理论产能提高到接近200支/月 [2][3] “功能 - 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之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产业化进展 - 静电卡盘与B公司合作,8寸已完成验证并小批量产,12寸完成半导体设备厂验证,正进行终端客户推广测试 [3] - 超高纯碳化硅套件与北方华创合作,6寸非渗硅套件2024年量产交付,8寸完成验证并推广测试,12寸渗硅套件部分部件完成验证 [3] - 静电卡盘量产专用线将在苏州新生产基地整合建设,公司希望2025年完成更多模块化产品验证并量产 [3]
中瓷电子(003031):电子陶瓷+三代半导体 自主可控核心标的
新浪财经· 2025-04-23 16:45
文章核心观点 中瓷电子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子陶瓷、第三代半导体供应商,深耕国产自主可控核心赛道,通过内生+外延发展,受益于行业发展,有望进入新的成长周期,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 公司业务布局 - 深耕电子陶瓷领域,背靠中电科十三所,23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电子陶瓷应用于通信等领域,第三代半导体应用于5G通信和新能源汽车 [1] - 2023年完成对博威公司和国联万众的股权收购,进军第三代半导体业务 [3] 公司业绩表现 - 2016 - 2021年公司营收CAGR为34%,归母净利润CAGR为35% [1] - 预计24 - 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8、7.01、8.76亿元,分别同比+10%、+30%、+25% [3] 行业市场情况 - 中国电子陶瓷市场可达千亿,国产化率仅23%,主要应用于通信、消费电子行业 [1] - 2025年预计中国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约286亿元,21年国产化率仅20% [2] - 23年射频电子市场规模约103亿元,国产化率为30%左右 [3] - 23年功率电子器件市场约153亿元,同比增长45% [3] 公司产品优势 - 已实现800G光通信器件外壳量产,与国外产品技术相当,持续投入生产线建设,后续产能将释放 [1] - 发挥陶瓷材料技术优势,完成静电卡盘等产品国产化突破,核心技术达国际水平,已批量应用于国产半导体设备 [2] - 博威公司主营GaN射频芯片,积极扩产;国联万众布局SiC汽车芯片,在比亚迪汽车上批量应用 [3] 行业发展趋势 - AI驱动高端光模块放量,800G、1.6T成为市场主力 [1] - 5G - A、卫星通信、6G等新兴场景有望驱动第三代半导体产品升级 [3] - 25年初比亚迪推动“智驾平权”,SiC产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3] 公司估值情况 - 当前市值对应24 - 26年PE分别为38、29、23x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