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静电卡盘
icon
搜索文档
珂玛科技(301611):国产先进陶瓷材料龙头,26年业绩弹性可期
山西证券· 2025-11-27 17:4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珂玛科技“增持-A”评级 [3][9] 核心观点 - 珂玛科技是国产先进陶瓷材料龙头,受益于半导体供应链国产化推进 [3][6] - 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的规模化量产 [6] - 展望未来,随着型号突破、客户结构变化,公司陶瓷加热器有望重新回归高速增长态势,带来业绩弹性 [6] 财务表现与业绩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94亿元,同比增长28.86%,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8.29%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18.10%,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下降16.16%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5.5亿元、8.3亿元,同比增长12.3%、56.8%、51.0% [9]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8元、1.3元、1.9元 [9] - 以2025年11月27日收盘价50.50元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63倍、40倍、27倍 [9] 业务与产品进展 - 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陶瓷加热器等关键零部件制备技术的企业 [4] - 陶瓷加热器2026年有望加速放量,已成功切入国内半导体晶圆厂及主流设备厂商供应链,装配于SACVD、PECVD、LPCVD、ALD、PVD和激光退火设备 [4] - 陶瓷加热器已供应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O公司、P公司和华卓精科等,在Q公司生产中大批量应用 [4] - 受益于Q客户新型号以及拓荆科技等大客户放量,2026年陶瓷加热器业务有望迎来加速放量 [4] - 公司静电卡盘与超高纯碳化硅套件逐步量产,并在报告期内形成了一定收入 [4] - 公司12英寸静电卡盘已完成验证并实现小规模量产,12寸多区加热静电卡盘已完成产品开发,正积极推进验证进程 [4] 竞争优势与行业前景 - 公司紧抓国产替代窗口期,来自国内外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的订单持续增长 [5] - 在中日关系紧张背景下,国产替代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5] - 公司推动半导体设备用高纯度氧化铝、高导热氮化铝等多项“卡脖子”产品加快实现国产替代 [5] - 公司在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等高精尖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处于国内同行业企业前列 [5] - 公司已建成涵盖粉体制备、生坯成型、加工、烧结、精密加工、质量检测和表面处理等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5] - 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公司产品在价格上具有优势 [5]
富创精密20251031
2025-11-03 10:35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2]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富创精密[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短期挑战**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24%[3] 2025年1月至9月累计收入同比增长18%[3] * 短期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深圳客户订单量猛增但其毛利相对较低,以及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气体业务占比从去年28%上升到今年44%[3] 而气体业务中气柜占比高达80%,其毛利相对较低[2][3] * 若将单个客户对气体业务毛利影响加回,三季度比去年同期成本优化了三个百分点[7] **战略重心与增长驱动**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先进制程,与国内重点客户合作开发,从OEM模式向参与客户研发转变[4][5] 旨在保证营收份额的同时维持毛利率[5] * 核心零部件业务如引擎盘、加热盘等订单和量产进展迅速,推动整体业务发展[8] * 存储技术向3D NAND演进对零部件提出更高要求,如更耐腐蚀的镀膜,带来了显著市场增量[11] * 公司采取大客户战略,提供一站式服务,成立了云气盘、阀、加热盘和静电卡盘等产品专线[4][8] 云气盘专线和涂层专线已开始产生营收[8] **未来盈利展望与成本优化** * 预计2026年利润会有所改善,但真正的利润拐点可能会在2030年实现,受益于国家大型先进制程项目推动规模增长[6] * 公司期间费用呈下降趋势,包括一次性咨询费3000万和存货跌价9000多万等因素将在明年改善[6] 高科技项目明年的亏损情况也会大幅改善[6] * 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预计在2025年底达到峰值(约4亿元),从2026年开始折旧率将逐步下降[15][16] **投资与业务协同** * 公司投资康帕(占股26%)尚未并表,但业务协同已显现[2][7] 康帕作为气体传输系统供应商,其标准件优化了气柜成本,三季度成本优化中至少80%的影响来自于此协同效应[7] **产能布局与运营** * 公司在北京、南通及国外多个地点进行产能前置布局[12] * 北京工厂2025年产能利用率约为30%,南通工厂达到50%,以每家工厂20亿元的理论产能计算[13] 国外的新加坡工厂2025年刚投产,收入规模为千万级人民币[13] * 新加坡工厂已突破两个海外大客户,但目前处于高成本运营状态,预计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1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在国内主要服务设备厂商,订单能见度仅提前一个季度,订单增速与收入增速相当[11] 在国外市场拓展FAB业务,韩国和台湾的多个项目正在验厂[11] * 公司认为半导体零部件行业实现规模化难度高,其管理模型若能支撑从30亿增长到50亿将证明有效性[17] 未来并购会确保标的企业净利润需在5000万元以上[17]
珂玛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增长近三成 国产替代突破助推业绩稳健提升
全景网· 2025-10-31 13:43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6%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9%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0%,净利润为7265.64万元人民币 [2]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0% [2] - 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24.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5.8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7.2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65%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7397.8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83% [2] - 公司掌握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全工艺流程及多项核心技术,形成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3] - “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实现量产,带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产品整体毛利率显著提升 [3] 业务优势与市场地位 - 在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领域,推动高纯度氧化铝、高导热氮化铝等“卡脖子”产品国产替代 [3] - 在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3] - 表面处理业务在熔射细分领域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与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业务形成协同优势 [3] - 公司已建成涵盖粉体制备到表面处理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6] - 客户包括国际及国内主流半导体设备厂商、晶圆厂商以及京东方、TCL华星光电等泛半导体显示领域知名企业 [6] 资本运作与未来发展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已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5亿元人民币 [4] - 募集资金将用于结构功能模块化陶瓷部件产品扩建、半导体设备用碳化硅材料及部件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为15654.84万元人民币 [4] -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构和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迫切的背景下,公司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5] -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对先进陶瓷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6]
科创板设备企业湾芯展“C位出圈” 协同创新领跑半导体自主化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7:05
核心设备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拓荆科技晶圆对晶圆混合键合设备实现技术落地并批量送达先进存储及逻辑芯片客户产线[1] - 华海清科CMP及磨划装备产品在AI芯片、HBM堆叠封装、Chiplet异构集成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应用[1] - 华海清科通过收购芯嵛半导体实现全品类大束流离子注入装备批量发货[1] - 中科飞测参展九大系列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覆盖所有光学类集成电路质量控制设备种类并与国际巨头直接竞争[2] - 芯源微与北方华创联合展出12英寸刻蚀机与涂胶显影设备[2] 先进封装与存储工艺进展 - 盛美上海展出全球首创水平式电镀设备、边缘刻蚀设备和负压清洗设备等三款面板级先进封装产品[2] - 盛美上海设备推动AI芯片封装从晶圆级向更高密度、更大尺寸面板级封装转型[2] - 盛美上海电镀设备及湿法设备市占率分别排名全球第三及第四所有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2] 关键零部件与配套设备国产化 - 富创精密展出气体需求一站式解决方案及匀气盘、静电卡盘等核心产品其匀气盘量产规模位列国内前三性能比肩海外龙头[3] - 京仪装备展出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工艺废气处理设备及晶圆传片设备相关产品已深度嵌入国内主流存储及逻辑芯片制造产线[3] 行业整体实力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度科创板设备企业合计出货量突破1.6万台[3] - 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设备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3%领先板块及A股中位数水平[3] - 截至2025年6月底科创板设备企业累计专利储备超过4000项[3] - 中微公司作为全球少数具备5nm及更先进工艺刻蚀服务的企业于今年9月推出六款重磅新品向高端设备平台化公司转型[3] - 科创板企业通过内生培育与外延式兼并显现出向平台型企业发展的潜力成为半导体国产化主力军[4]
珂玛科技(301611):首次覆盖报告:氮化铝陶瓷加热器和静电卡盘:半导体沉积和刻蚀环节核心组件业务值得期待
国元证券· 2025-10-10 13:1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珂玛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3][11] - 中性目标价为76元/股,上行目标股价为89元/股 [3][11] 核心观点 - 存储芯片3D化及逻辑芯片制程升级驱动公司产品需求,AI驱动下国内存储芯片和高阶逻辑芯片的产能扩充及技术升级推动PECVD/ALD等薄膜沉积设备需求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1] - 公司新产能将于2025年下半年持续开出,氮化铝陶瓷加热器产能从2024年60支/月提升至2025年年底200支/月水平,以满足核心客户2026年出货需求 [1] - 氮化铝加热器、静电卡盘等核心功能模块国产化率仅为14%左右,替代空间广阔,公司在国内市占率和营收规模上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2] - 公司业务从陶瓷结构件向半导体制程中同晶圆接触的核心功能模块发展,功能性模块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占比达38%,实现营收2.91亿元,而2023年该部分业务营收为3200万元 [22][25] 财务数据和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28/6.32亿元,对应PE为60/41倍 [3][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81/16.53/20.01亿元,同比增加37.69%/40.00%/21.09% [5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毛利率为55.06%/55.80%/56.29% [5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57亿元,同比增长78.5%,归母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279.9% [4] 公司核心逻辑 - 陶瓷加热器和静电卡盘业务成为公司新的主要增长动力,2024年功能性模块业务营收占比达38%,净利率从2023年的17%提升到2024年的36.3% [22][25] - 制程升级大幅带动沉积需求+国产化替代机遇,AI需求驱动带动国内存储芯片和高阶逻辑芯片的产能扩充和技术改造/升级 [37] - 公司氮化铝陶瓷加热器产能集中在苏州新厂,预计到2025年年底理论产能达到200支/月,2026年达到300支/月水平 [53] - 氮化铝陶瓷加热器价格较金属加热器更高,能达到薄膜沉积设备成本的14%,以一台PECVD设备假设单价在750万,设备成本350万左右,则对应氮化铝陶瓷加热器的成本在50万左右 [36] 行业分析 - 预估2025年国内薄膜沉积市场规模能达到80亿美金,存储芯片的高深宽工艺以及3D化趋势和逻辑类High-K工艺将带动包括PECVD和ALD需求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51] - 国内设备厂商在PECVD和ALD上的国产化比率持续提升,PECVD国产化率可以达到70%,ALD上部分制程产品通过了晶圆厂的POR,后继国产化率有望达到25%甚至更高水平 [51] - 对于国内设备厂商,测算2025年的SAM为48.4亿美金,该部分国产薄膜沉积设备对应的氮化铝陶瓷加热器的价值空间达到了25亿人民币 [51] - 2026年国内晶圆产能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进度预计增长70K-115kwpm(不包含HW系相关产能扩充),新增产能逐步往更先进的制程方向发展 [37][39]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万业企业“增持”评级,目标价20.25元
格隆汇APP· 2025-09-29 17:37
铋材料加工业务 - 公司开展铋材料加工业务实现增收增利 2025年上半年铋业务销售收入达5.25亿元占总营收75% [1] - 铋业务产能与销量逐季爬升 二季度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450% [1] - 湖北荆州与浙江衢州基地计划于2024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扩张 全年产能及销量规模在铋材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 半导体业务发展 - 公司离子注入机实现规模量产 国产设备硬卡替环节空间广阔 [1] - 半导体设备业务与集团深化合作 静电卡盘和流量计等核心零部件获赋能 [1] - 未来有望借助先导集团高端材料-器件-模组-系统全产业链优势 实现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横向开拓和纵向延伸 [1] 估值与评级 - 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75倍PE估值给出目标价20.25元 [1]
万业企业(600641):铋加工业务增收增利 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获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9-28 20:29
铋材料业务 - 全资子公司安徽万导成为先导科技集团旗下唯一铋金属深加工及化合物产品平台 [1] - 2025年上半年铋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 占总营收75% [1] - 二季度铋业务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450% 产能与销量逐季爬升 [1] - 湖北荆州与浙江衢州基地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扩张 全年产能及销量规模在铋材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 - 未来有望借助先导集团高端材料-器件-模组-系统的全产业链优势 实现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横向开拓和纵向延伸 [1] 离子注入机业务 - 上半年已交付8台12英寸离子注入机 其中应用于CIS器件掺杂的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实现首台设备验收 [2] - 国产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的12英寸晶圆产品片安全生产过货量突破500万片 实现从样机研发到规模量产的跨越式发展 [2] - 离子注入作为国产化率不足10%的硬卡替环节 其规模化国产替代进程将加速 [2] - 公司作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离子注入机国内先行者 有望在新一轮产能扩充进程中提高市场份额 [2]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 - 先导集团与凯世通在静电卡盘 流量计等核心子系统零部件方面深化合作 全力赋能凯世通国产化零部件建设 [2] - 通过对外合规经营 对内优化管理及集团协同合作 获得从电子材料 零部件到原位检测等多方面供应链支持 供应链对海外依存度逐步降低 [2] - 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供应能力有望成为半导体设备业务板块加速拓展的关键力量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7元 0.30元 0.37元 原2025-2026年预测为0.12元 0.14元 [3] - 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75倍PE估值 给出目标价为20.25元 维持增持评级 [3]
珂玛科技(301611):先进陶瓷零部件领先者,半导体业务未来可期
华源证券· 2025-09-26 14:02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5][8] 核心观点 - 珂玛科技是中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高精密陶瓷部件设计制造到清洗维护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和金属结构零部件[7] - 公司基于多年技术积累,重点突破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等"卡脖子"产品,致力于解决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和晶圆厂商的供应链自主可控问题[7][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亿元、5.69亿元、7.47亿元,同比增长36.16%、34.45%、31.23%,对应PE分别为63倍、47倍、35倍[6][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以氧化铝、氧化锆、氮化铝等6种材料为基础,产品高度定制化,应用于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2024年营收7.68亿元(同比+95%),毛利率63.19%[7][22][32] - 表面处理服务:包括精密清洗、阳极氧化和熔射服务,聚焦显示面板领域;2024年营收0.82亿元,毛利率14.77%[7][23][32] - 金属结构零部件:用于显示面板生产设备,2024年营收0.03亿元,毛利率50.07%[25][32] 市场空间与行业地位 - 2026年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预计达125亿元,占全球比例提升至24%[7][62] - 2021年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采购规模中,珂玛科技占比约14%;本土供应商供应规模中占比约72%[74] - 陶瓷加热器市场由日本碍子等日企主导(占95%),静电卡盘由美日企业主导(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Shinko合计占85.48%)[67][69] 技术突破与研发进展 - 陶瓷加热器:已开发40款产品,覆盖150mm-300mm晶圆尺寸,累计出货超1,000支;客户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74] - 静电卡盘:8英寸和12英寸型号已实现量产,12寸多区加热静电卡盘完成产品开发[74] - 表面处理技术:已形成14nm制程设备零部件表面处理技术储备,OLED设备零部件处理技术实现量产[7][8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收8.57亿元(同比+78.45%),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279.88%)[6][28] - 2025H1营收5.2亿元(同比+35.34%),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23.52%)[28]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31亿元、14.76亿元、19.20亿元,增速31.92%、30.53%、30.04%[6][90] 客户与产能布局 - 核心客户包括A公司、北方华创、京东方、TCL华星光电等;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9.65%[27][46] - 募投项目用于扩产先进陶瓷材料及泛半导体零部件产能,投资总额10.87亿元[27] 行业增长驱动 - 半导体设备性能提升带动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需求,2022-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CAGR预计14%[62] - 表面处理服务市场持续扩容,2022-2026年CAGR预计14%;半导体领域占比57%,显示面板占比43%[80][82]
万业企业(600641):25Q2经营拐点显现 设备+零部件/材料打通中长期成长逻辑
新浪财经· 2025-09-01 14: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9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第二季度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97% [2] - 归母净利润0.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61亿元 [3] - 上半年净利率-2.61%,扣非净利率-0.17%,第二季度净利率4.72%,同比提升87.38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27.52%,同比下降32.2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35.73%,同比下降54.55个百分点 [3] 业务构成 - 铋材料业务收入5.25亿元,占总营收75%,第二季度环比增长450% [2] - 凯世通离子注入机业务收入约0.7亿元,上半年新增8台设备交付 [2] - 设备与材料业务合计收入占比达80% [4] - 铋业务贡献净利润0.93亿元,净利率约17.7%,凯世通业务亏损1.1亿元 [3] 运营数据 - 期末存货34.27亿元,同比增长191.78%,合同负债1.75亿元,同比下降3.74% [2] - 投资收益显著增厚利润,包括出售镨芯及理财收入 [3] 战略发展 - 离子注入机业务覆盖12家客户实现批量出货,高能机型拓展3家客户 [4] - 先导集团赋能静电卡盘、流量计等核心部件国产化 [4] - 铋金属产销量全球领先,受益于价格上涨趋势 [4] - 公司调整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19.46/24.78/31.30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7/3.14/4.00亿元 [5] 市场预期 - 当前股价15.59元对应2025年市盈率56.42倍 [5] - 维持增持评级,看好离子注入机突破与铋材料扩产带来的收入增长 [2][5]
珂玛科技H1营收5.2亿元,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收入同比增长40.21%
巨潮资讯· 2025-08-26 16:1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2亿元 同比增长35.34%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亿元 同比增长23.52% [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1亿元 同比增长25.04%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1亿元 同比增长2.46% [1] - 基本每股收益0.3942元/股 同比增长2.28%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70% 同比下降6.52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20.9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6.2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51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8.65% [1] 主营业务构成 - 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及泛半导体设备表面服务收入占比超99% [1] - 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营业收入4.77亿元 同比增长40.21% [1] - 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零部件加工服务及贸易业务 占比微小 [1] 半导体领域业务 - 半导体领域结构件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06% [2] - 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66% [2] - 陶瓷加热器产品已量产并应用于SACVD/PECVD/LPCVD及激光退火设备 [2] - 静电卡盘与超高纯碳化硅套件逐步量产并形成收入 [2] 行业驱动因素 - 中国半导体市场持续扩张带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 - 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 [2] - 下游半导体领域客户采购需求快速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