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雅阁
icon
搜索文档
东风集团回应拟卖掉东本发动机 50% 股权:加快新能源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8-19 07:12
股权出售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将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50%股权,目前处于预挂牌阶段,转让底价待定,挂牌截止日期为9月12日 [1] - 股权出售原因包括优化燃油车资产结构、支持Honda中国战略部署以及加快新能源转型 [1] - 东本发动机股东结构为东风汽车集团50%、本田技研工业40%、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10% [1] 公司业绩 - 东本发动机2024年营业收入95.66亿元,净利润亏损2.28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营收38.07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达3.71亿元 [1] 公司背景 - 东本发动机成立于1998年7月1日,由东风汽车公司和本田技研工业共同投资 [2] - 公司负责开发、生产、销售轿车发动机及零部件,产品主要用于广汽本田系列车型 [2] - 东本发动机与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发动机工厂体系相互独立 [4] 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广汽本田销量154647辆,同比下滑25.63% [4] - 东风本田同期销量148990辆,同比下滑37.4% [4]
格林酒店上涨3.6%,报2.3美元/股,总市值2.3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5 21:54
8月21日,格林酒店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 实际披露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资料显示,格林酒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酒店管理集团,创办于2004年,并于2018年3月在纽交 所(NYSE:GHG)上市。截至2021年6月30日,格林在营和筹建中的酒店近6,000家,遍及中国近360座城市。 同时在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布局。个人会员近7千万,企业会员近180万。 集团自创以及合作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包括雅阁、雅阁璞邸(主题特色酒店)、澳斯特、格林东方、格 菲系列、格林豪泰、格林豪泰智选、都市系列、格盟、青皮树、贝壳等一系列知名品牌,覆盖高端、中 高端、中端以及经济型酒店市场,为客人提供舒适便捷的入住体验。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8月15日,格林酒店(GHG)开盘上涨3.6%,截至21:30,报2.3美元/股,成交7049.0美元,总市值2.34亿美 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格林酒店收入总额13.43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7.44%;归母净利 润1.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59.16%。 大事提醒: ...
格林酒店上涨2.56%,报2.205美元/股,总市值2.2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3 22:00
8月13日,格林酒店(GHG)盘中上涨2.56%,截至21:46,报2.205美元/股,成交1285.0美元,总市值2.24 亿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格林酒店收入总额13.43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7.44%;归母净利 润1.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59.16%。 大事提醒: 作者:行情君 本文源自:金融界 资料显示,格林酒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酒店管理集团,创办于2004年,并于2018年3月在纽交 所(NYSE:GHG)上市。截至2021年6月30日,格林在营和筹建中的酒店近6,000家,遍及中国近360座城市。 同时在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布局。个人会员近7千万,企业会员近180万。 集团自创以及合作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包括雅阁、雅阁璞邸(主题特色酒店)、澳斯特、格林东方、格 菲系列、格林豪泰、格林豪泰智选、都市系列、格盟、青皮树、贝壳等一系列知名品牌,覆盖高端、中 高端、中端以及经济型酒店市场,为客人提供舒适便捷的入住体验。 8月21日,格林酒店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 实际披露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
确认!高洪祥正式接棒李进,广汽本田再迎“广丰系”高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1:33
管理层变动 - 广汽本田正式宣布高洪祥接替李进担任董事、执行副总经理,任命自8月7日起生效 [1] - 李进为广汽系资深高管,曾历任广汽长丰、广汽菲亚特等合资板块要职,2022年底回归广汽本田担任中方一把手 [1] - 高洪祥此前为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此次换帅是广汽本田再度引入广丰系高管 [1] 经营业绩下滑 - 广汽本田2024年上半年销量仅15.5万辆,同比下滑25.63% [2] - 公司销量从2021年峰值78万辆下滑至2024年47万辆,净利润从2020年124亿元锐减至2024年18亿元 [2] - 广汽丰田7月销量6.6万辆,同比增长11.7%,超过本田在华两家合资公司销量总和 [3] 产品策略问题 - 飞度车型销量从2019年11万辆暴跌至2024年上半年不足3000辆,缤智、凌派等传统热销车型同样表现低迷 [3] - 冠道车型自2016年上市后未换代且仅提供纯燃油动力,雅阁新一代车型放弃i-MMD混动技术转向插混但市场反响不佳 [3] - 广汽丰田坚持主推第五代THS混动系统并强化"混动世家"定位,关键车型引入华为等本土供应商合作 [3] 新能源转型困境 - 广汽本田电动化品牌从e:N到极湃再到"烨"品牌多次调整,尚未找到明确转型路径 [4] - 广汽丰田铂智3X以11万元低价策略实现累计交付超2万辆,而广汽本田缺乏同类爆款电动车型 [4] 管理体系差异 - 广汽丰田中方管理层话语权较大,已建立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并规划本土化新能源平台,广汽本田仍由日方主导战略 [6] - 本田中国强调对智驾系统的主导权以确保"很本田",丰田则通过本土化团队传递"很中国"信号 [6]
汽车行业价格级别跟踪报告:2025年1-5月20万元以上销量占比降至21%
华创证券· 2025-07-27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汽车消费高端占比继续下降,20万元以上汽车销量占比降至21%,同比降2.5PP;随增换购占比提升,消费者购车级别不断提升,呈现“车越来越大,但也越来越便宜”趋势;7 - 8月行业进入传统淡季,预计下半年终端市场有望继续热销,价格战风险有望下降,建议积极观察情绪消化后的板块布局机会,港股建议择机兑现 [7][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分价格销量及份额 - 各价格带销量占比变化:0 - 10万元1 - 5M25占比32.7%、同比升0.7PP;10 - 15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33.8%、同比升4.4PP;15 - 20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12.2%、同比降2.6PP;20 - 25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9.1%、同比升0.4PP;25 - 30万元1 - 5M25占比4.9%、同比降0.5PP;30 - 40万元1 - 5M25销量累计占比6%、同比降2.2PP;40万元以上1 - 5M2占比1.3%、同比降0.3PP [7] - 两两价格带合并销量占比变化:0 - 15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67%、同比升5.2PP;10 - 20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46%、同比升1.8PP;15 - 25万元2024年开始同比下降;20 - 30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14%、同比降0.1PP;25 - 40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11%、同比降2.7PP;30万元以上1 - 5M25累计占比7.3%、同比降2.5PP [7][8][10] 分级别销量及占比 - 0 - 20万元:A 级4 - 5M25占比下降(38% / - 6.5PP),B 级(37% / + 1.1PP)和 C 级(5.3% / + 0.1PP)占比提升;4 - 5M25在20万元以下狭义乘用车合计批发350万辆、同比升14%、环比升11%,占比77%、同比升1.2PP、环比降3.1PP [10] - 20万元以上:A 级(5.2% / - 1.0PP)和 B 级(44% / - 6.7PP)占比下降、C 级占比提升(48.9% / + 6.3PP);4 - 5M25在20万元以上合计批发103万辆、同比升6.0%、环比升34%,占比23%、同比降1.2PP、环比升3.1PP [10] 投资建议 - 整车推荐江淮汽车;建议关注理想汽车i8新车、北汽蓝谷的享界品牌投入增强、小米集团YU7交付提速;建议关注油车占比更高、进程加快的上汽集团、长城汽车 [9]
跌了5年,合资车企迎来拐点时刻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3 22:40
合资车企市场格局变化 - 广汽菲克于2025年7月8日正式破产,国产Jeep品牌彻底退出中国 [2] - 三菱汽车于2025年7月22日宣布终止在华合资合作,完全退出中国汽车生产业务 [3] - 2020-2024年合资车企市场份额从60%暴跌至34.8%,但2024年11月起开始止跌回升,2025年上半年稳定在36% [4][5][6] 头部合资车企表现 - 上汽大众2025年上半年销量52.3万辆(+2.3%),6月单月9.6万辆(+15.1%) [7][13] - 一汽-大众上半年销量43.61万辆(+3.5%),6月单月8.7万辆(+12.5%) [7][13] -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37.8万辆(+16%),6月单月7.2万辆(+14%) [7] - 广汽丰田铂智3X累计订单破3万台,连续多月蝉联合资纯电SUV销量冠军 [14][17] 合资车企成功要素 - "外方战略+中方能力"双轮驱动模式成为破局关键 [9][10] - 本土化研发体制创新(如广汽丰田设立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 [17] - 营销创新:上汽大众"油电同进"、一汽丰田"时光焕新计划"等 [13][18] - 守住燃油车基本盘(大众系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7-1个百分点) [13] 日系车企分化明显 - 本田在华遭遇滑铁卢:2025年上半年销量31.5万辆(-24.2%),东风本田暴跌37.4% [20][23] - 日产相对乐观:东风日产N7累计交付破万台,斩获合资纯电车型销量榜首 [26] - 本田失利原因:燃油车基盘失守、新能源定价失误、本土化研发滞后 [23][24] 边缘化合资车企现状 - 神龙汽车2025年6月销量仅3077辆(-10.7%) [33] - 长安福特1-5月累计销量7.6万辆(-16.43%) [34] - 长安马自达推出首款纯电车型EZ-6但市场表现波动(首月2445辆→两个月后498辆) [37] - 边缘化车企尝试转型:长安马自达启动"双百翻番"战略,神龙汽车推出新品牌"示界" [40] 市场回暖案例 - 北京现代2025上半年销量10万辆,6月单月21713辆(环比+66%) [28] - 悦达起亚上半年销量124027辆(+13.2%),6月单月23245辆(+12.5%) [29]
广汽集团半年亏损26亿元!冯兴亚背水一战:左手华为智驾,右手增程突围
华夏时报· 2025-07-22 18:44
公司业绩与挑战 - 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2亿至26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15.16亿元相比落差超33亿元 [2] - 总销量75.53万辆同比下滑12.48%,广汽本田销量暴跌25.63%至15.46万辆,广汽传祺下滑22.55%至14.63万辆 [2] - 新能源主力广汽埃安销量10.87万辆同比下降13.97%,埃安UT车型月销量不足5000辆仅为预期三分之一 [4] - 广汽丰田微增2.58%至34.47万辆,但依赖终端优惠超3万元的"以价换量"策略 [4] - 海外销量仅占总量7%,远低于比亚迪、奇瑞等竞争对手 [5] 战略转型举措 - 发布"三核驱动"战略:技术路线重构、产品价值升维、渠道生态革新 [5] - 技术层面确立"纯电+增程"双轨并行,首款增程车型昊铂HL将于8月交付,计划年内量产L4级自动驾驶车型 [6] - 渠道改革计划新增200家"埃安驿站",运营成本较传统4S店降低67%,建立2小时响应机制覆盖93%区域 [6] - 与华为合作高端品牌"华望汽车",采用HI PLUS模式整合华为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目标智能化配置成本低竞品15% [7] 行业竞争与问题 - 传统4S店体系导致营销效率低下,直营/代理渠道建设落后同业 [4] - 自主品牌(传祺/埃安/昊铂)资源分散缺乏协同,新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控制失效 [5]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背景下,燃油车价格战策略难持续 [4] - 行业面临2026年补贴退坡关键窗口期,规模效应将成为生存门槛 [7] 未来布局与目标 - 设立广汽能源科技公司切入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 [3] - 规划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200万辆销量目标 [8] - 华为合作车型涵盖纯电与增程动力,预计2026年上市冲击30-50万元价格带 [7]
1~6月丰田在华新车销量增6.8%,本田日产苦战
日经中文网· 2025-07-09 10:44
丰田在华销量表现 - 1~6月在华新车销量同比增长6.8%至83.77万辆 为4年来首次上半年数据超上年同期 [1] - 合资公司表现分化 一汽丰田增长16.3%至37.78万辆 广汽丰田微增0.6%至36.42万辆 雷克萨斯品牌增长1.3%至8.56万辆 [2] - 6月单月销量同比增长3.7%至15.77万辆 [3]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以旧换新政策刺激 以及3月上市的纯电动SUV bZ3X销售强劲 [1] 本田与日产在华困境 - 本田1~6月销量同比下滑24.2%至31.5152万辆 主力车型雅阁/CR-V保持坚挺但其他车型低迷 [2] - 日产1~6月销量同比减少17.6%至27.9546万辆 [2] - 6月单月销量表现 本田同比下降15.2%至5.8468万辆 日产同比增长1.9%至5.3843万辆 [3] - 两家公司市场份额被中国厂商蚕食 [3] 日本车企整体在华现状 - 三大日系车企1~6月合计销量同比下降7%至143万辆 较2021年峰值246万辆缩水40% [1] - 在EV/PHV领域技术落后于中国企业 导致整体竞争力下滑 [1] - 本田新推出的纯电品牌"烨"系列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2]
小米回应YU7订单遭大量“黄牛”加价倒卖:“不支持修改购车人”;本田在华大规模召回汽车,总数超38万辆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6-27 18:26
小米YU7汽车订单倒卖事件 - 小米YU7车型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 [1] - 二手平台出现大量"黄牛"加价倒卖订单现象,加价幅度从1000元至1-2万元不等 [1] - 小米汽车官方回应称订单不支持转让或修改购车人,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渠道订购 [1] 赛力斯问界品牌维权事件 - 三人因发布涉问界沈阳车展虚假言论被公安机关处罚,分别受到训诫和治安处罚 [1] - 涉事人员使用多个网络账号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企业和用户权益 [1] - 公司表态将持续采取司法手段打击网络违法行为,维护行业竞争环境 [1] 本田在华召回事件 - 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备案召回计划,涉及雅阁、思域、CR-V等车型 [1] - 本次召回总数超过38万辆汽车 [1] 零跑汽车动态 - 零跑旗舰D系列车型计划2025年第一季度量产,将搭载高通骁龙双8797芯片 [1] - 公司创始人朱江明表示受小米YU7热销影响感到竞争压力 [1] 行业资讯服务 - 提供汽车交通产业日报订阅服务,精选行业新闻 [2] - 会员服务涵盖公司查询、项目研究及热门赛道分析(如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 [3]
2万买大品牌新车,15万能进“豪门”!6月车市促销有点猛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12:29
行业现状 - 消费者购车成本降至历史低点 各种补贴政策叠加车企降价促销 [1] - 行业利润跌破4%警戒线 汽车厂商面临盈利压力 [1] - 2万元不到可买到大品牌新车 15万元可入手传统豪华品牌车型 [1] 车企促销情况 - 广汽昊铂推出终生免费充电权益 2024款昊铂HT限量置换价17.99万元起 2024款昊铂GT限量置换价16.39万元起 [2] - 广汽埃安第二代AION V置换补贴至高3.5万元 埃安RT 650激光雷达版特惠价14.08万元 [2] - 广汽传祺向往S7限时价17.58万元起 3000元定金抵9000元尾款 [4] - 广汽本田雅阁汽油版限时优惠价12.68万元起 皓影汽油版13.09万元起 型格汽油版9.99万元起 [4] - 奇瑞瑞虎3x起售价3.49万元创历史新低 瑞虎8 PRO综合优惠5.5万元 [6] - 长安启源A05一口价6.99万元起 深蓝S05降至10.49万起 [6] - 吉利熊猫限时补贴价低至1.99万元起 官方指导价3.99万元 [6] 豪华品牌降价情况 - 凯迪拉克新款XT4全款一口价15.99万起 比现款直降3万元以上 [10] - 宝马iX1、i3终端价下探至15万-16万元 [10] - 奥迪A3、Q2等入门级产品15万元可入手 [10] - 奥迪Q4 e-tron报价跌破17万元 需办理5年期按揭 [12] 经销商反馈 - 部分经销商反映端午假期销量同比下滑 单店三天订单仅15台 [9] - 大降价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增加 推迟购车计划 [9] - 一口价销售方式对品牌价格稳定性有促进作用 [9] 二手车市场 - 部分二手车商端午假期成交量同比上涨20%以上 [13] - 二手车价格优势明显 六年车龄宝马1系报价6万多元 2019年奔驰A200L报价10万元出头 [13] - 上牌不到八年宝马3系售价不到10万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