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鲜货类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绝味食品营收净利同比下滑 试点门店新模式图突破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07:16
10月28日,绝味食品公布了三季度报。今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降了15.04%至42.60亿元,净利润 同比下滑了36.07%至4.35亿元。在最新的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降了13.98%至14.41亿元,净利润同 比下跌了26.46%至1.05亿元。对于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绝味食品表示,主要是公司受到行业市场 环境影响,主要产品销量下降。 卤制品卖不动的绝味食品,今年9月,还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多名高管受到处 罚。 绝味食品主要依靠加盟店销售休闲卤制品,但是它的加盟店正在持续减少。此前,绝味食品因2024年上 半年闭店近千家上了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在这之后,在2024年财报及2025年半年报,绝味食品未再 披露门店数量。而根据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数据,截至今年10月18日,绝味食品拥有门店10606家,对 比2024年6月官方数据的14969家,净减少门店超过4000家。 绝味食品的主要产品为鲜货类产品,今年前三季度占比约75.35%,而其包装产品收入相对较低,为3.16 亿元,占比约7.42%。比起其他卤制品公司,绝味食品在电商渠道、生鲜电商等布局较少,因此其受到 门店减少的影响也 ...
绝味食品前三季度收入下跌15% 此前因信披违规被公开谴责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20:50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5.04%至42.60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6.07%至4.35亿元 [2]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13.98%至14.4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6.46%至1.05亿元 [2] - 第三季度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59%至1.5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4.90%至1.07亿元 [3] - 净利润下滑主要归因于行业市场环境影响导致主要产品销量下降 [2] 收入结构及渠道分析 - 公司前三季度卤制食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6.48%至35.27亿元,加盟商管理收入同比下降21.61%至4237.39万元 [4] - 鲜货类产品收入占比约75.35%,包装产品收入为3.16亿元,占比约7.42% [4]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极低,2024年约为0.82% [4] - 公司主要依赖加盟店销售,但门店数量显著减少,从2024年6月的14969家净减少超4000家至10606家 [4] 战略调整与新业务探索 - 公司战略为聚焦卤味赛道并深耕细分需求,管理团队致力于提升运营效率和长远发展 [5] - 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新门店模式,如在长沙开设"绝味鲜卤"超市和plus店,引入烘焙、饮料、炸卤、果酒等新品 [5] - 新门店尝试改变销售模式,如采用盒装替代传统称重,并加快产品创新迭代节奏 [5] 公司治理与监管处罚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五年合计少计营业收入约7.23亿元而受到行政处罚 [7] - 湖南监管局对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并对董事长兼总经理、时任财务总监、时任董事会秘书分别处以200万元、150万元和100万元罚款 [7] - 公司股票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为"ST绝味",并于9月29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7] -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已组建专项小组开展整改工作,并将追溯调整相关财务报表 [9]
ST绝味(603517)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8 17:01
证券代码:603517 证券简称:ST 绝味 公告编号:2025-080 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分行业 | 金额 | 占比 | | --- | --- | --- | | 卤制食品销售 | 3,526,559,504.06 | 84.63% | | 加盟商管理 | 42,373,925.37 | 1.02% | | 集采业务 | 159,714,358.16 | 3.83% | | 供应链物流 | 422,689,746.20 | 10.14% | | 其他 | 15,843,262.27 | 0.38% | | 主营业务收入小计 | 4,167,180,796.06 | 100.00% |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 司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十四号—食品制造》相关规定,现将公司 2025 年前三季 度经营数据(未经审计)公告如下: 一、报告期经营情况 2025 年 1-9 月 ...
绝味食品突遭ST!熟悉的鸭脖,为何栽在「虚减收入」?
36氪· 2025-09-22 22:28
事件概述 - 绝味食品等四家上市公司因财务信息披露违规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其中绝味食品因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连续五年少计营业收入而受到关注 [5] - 绝味食品的违规操作是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累计隐瞒收入可能达数亿元 [5][1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3日起被实施ST,A股简称由“绝味食品”变更为“ST绝味” [6][9] 违规操作手法 - 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安排财务部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用于处理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款项,使得该部分资金完全游离于上市公司体系之外,形成“体外循环” [5][9] - 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知悉公司实际管理加盟门店装修业务,但未将其纳入上市公司经营和核算体系 [9] - 湖南证监局对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对戴文军处以200万元罚款,对彭才刚处以150万元罚款,合计850万元 [10] 行业背景与潜在动机 - 在特许经营模式中,装修费是比加盟费更大的利润来源,行业普遍做法是总部推荐“指定”装修公司,报价通常比市场价高出20%-30%,这部分差价形成隐性利润 [12] - 一种推测认为,少报收入可能是为了平滑业绩,减轻后续增长压力,在竞争激烈的卤味赛道中降低竞争对手的警惕性 [13] - 另一种推测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处理装修费,可以给加盟商在账面上“减负”,降低其加盟成本,并进行更灵活的利益分配 [15] 公司基本面与经营困境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鲜货类产品营收为21.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12亿元减少5亿元,下滑超19% [17] - 在营门店数量为10838家,较2023年底的15950家减少超5000家,显示加盟体系出现系统性收缩 [17] - 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为1.43亿元,同比下滑9.4%,加盟商管理收入为2712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402万元下滑明显,反映加盟商拿货积极性和数量质量的双重下滑 [17] - 单店月均销售额从高峰期的3万多元下降到2万元左右,大量加盟店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1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广告宣传费用支出9231万元,同比增加超1420万元,但销售费用率从8.9%攀升至10%,营销效率下降 [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滑超40% [19] - 主要产品品类收入全线下滑:禽类制品收入15.91亿元(同比下滑20.8%),蔬菜产品收入2.77亿元(同比下滑11.6%),其他产品收入2.26亿元(同比下滑14.3%) [20] - 公司毛利率为29.92%,显著低于竞争对手周黑鸭的58.6%和煌上煌的31.96% [20] 投资者观点分化 - 部分投资者看到“困境反转”机会,认为公募基金因合规要求清仓ST股票可能导致股价非理性下跌,形成短期超跌机会 [18] - 摘帽条件相对明确:待证监会正式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且完成财务重述后,可申请撤销ST [18] - 社保基金在2025年一季度新进成为前五大股东,持股800万股,并在二季度增持至1000万股 [19] - 公司市值从高峰期超600亿跌至92亿,跌幅达85%,乐观者认为利空出尽,悲观者则担心加盟体系萎缩和业绩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20] 战略选择与长期挑战 - 疫情期间,面对市场压力,周黑鸭选择关店提质并研发新消费场景,而绝味食品延续2017年以来的“万店战略”,疯狂扩张加盟商,导致供应链与资金链承压 [21] - 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尝试转型,但投资的新企业持续亏损:2022年亏损9421.85万,2023年亏损1.16亿元,2024年亏损1.6亿元 [21] - 公司在健康化和年轻化方面未能做出有效差异化,持续依赖加盟商收割模式,若经营无改观,基本面困境将比ST标签更致命 [22][24]
绝味食品(603517):主业加速下滑,静待见底修复
中泰证券· 2025-09-02 12: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主业鲜货产品收入加速下滑 2025H1鲜货类产品收入21.12亿元 同比下降19.15% 其中Q2鲜货收入9.68亿元 同比下降23.27% [7] - 盈利能力显著下降 2025H1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2.64个百分点至6.22% Q2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至4.20% [7]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5.88亿元、58.21亿元、61.60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亿元、4.21亿元、5.16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28.20亿元 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6] - 2025Q2实现收入13.19亿元 同比下降19.80%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同比下降57.64% [6] - 毛利率承压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至29.92% Q2毛利率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至28.92% [7] - 期间费用率上升明显 2025H1销售费用率同比+1.09个百分点至10.02% 管理费用率同比+2.00个百分点至8.61% [7] 业务分部 - 鲜货类产品2025H1收入21.12亿元 同比下降19.15% [7] - 包装产品收入2.28亿元 同比增长16.31% [7] - 加盟商管理收入0.27亿元 同比下降20.28% [7] - 集采业务收入1.16亿元 同比下降36.71% [7] - 供应链物流收入2.63亿元 同比增长9.81%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55.88亿元 同比下降11% 归母净利润3.37亿元 同比增长48% [4][7] - 预计2026年收入58.21亿元 同比增长4% 归母净利润4.21亿元 同比增长25% [4][7] - 预计2027年收入61.60亿元 同比增长6% 归母净利润5.16亿元 同比增长23% [4][7] - 对应PE分别为29.5倍、23.6倍、19.3倍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6.40元 总市值99.38亿元 [2][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56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1.13元 [4]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5% 2026年7% 2027年8% [4] - 预计2025年P/B为1.6倍 2026年1.6倍 2027年1.5倍 [4]
“卤味三巨头”上半年:门店缩减超千家,探索新业务寻增量
北京商报· 2025-09-01 22:32
核心业绩表现 - 绝味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 为唯一营收净利双下滑企业 [2] - 煌上煌同期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呈现增利不增收 [2] - 周黑鸭同期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 同样增利不增收 [2] 门店动态与影响 - 煌上煌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3660家减少762家至2898家 周黑鸭较3031家减少167家至2864家 [3] - 绝味食品未披露最新门店数 但2024年6月底内地门店14969家较年初减少981家 [3][7] - 门店缩减主因消费场景变化导致老店单店收入下降 以及优化关闭低效门店 [3] 产品销售状况 - 煌上煌酱卤肉制品销量同比下滑15.69% 库存量同比增长27.2% [4] - 周黑鸭总销量1.44万吨同比下滑1.61% [4] - 绝味鲜货类产品收入21.12亿元同比下滑19.15% 其中禽类制品收入下滑20.79% [4] 历史扩张对比 - 2023年绝味食品净新增874家门店达15950家 营收72.61亿元同比增长9.64% [5] - 周黑鸭2023年门店总数3816家净增387家 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17.1% [5] - 煌上煌2023年门店4497家净增572家 营收19.21亿元同比微降1.7% [5] 2024年业绩转折 - 周黑鸭2024年门店3031家同比净减少785家 营收24.51亿元同比下降10.7% [7] - 煌上煌2024年闭店837家 营收17.39亿元同比下降9.44% [7] - 绝味食品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 [7] 战略转型举措 - 周黑鸭优化门店结构提升单店销售 自营门店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15% 拓展夜宵时段实现外卖销售额3.8亿元 新增会员245万 [8] - 煌上煌通过增设多元场景、搭建会员体系等四大策略提升单店业绩 [8] - 绝味食品战略调整为"聚焦卤味赛道 深耕细分需求" 加强渠道协同和即时零售场景 [8] 新业务布局 - 周黑鸭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 开发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 与山姆会员店推出卤料包 [9] - 煌上煌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进入冻干食品赛道 [9] - 绝味食品在长沙开设绝味Plus店拓展炸卤、甜品、果酒等休闲餐饮品类 [10] 投资表现 - 绝味食品通过网聚资本进行产业投资 2022-2024年投资收益分别亏损9421.85万元、1.16亿元、1.6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 [10]
绝味食品(603517):加速寻底,布局修复
华创证券· 2025-09-01 19:0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目标价19.6元 对应2025年34.4倍PE [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8.20亿元 同比-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40.71% 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52.60% [2] - 单Q2营收13.19亿元 同比-19.80%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同比-57.64% 扣非归母净利润0.27亿元 同比-78.08% [2] - 2025Q2毛利率28.9% 同比-1.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率4.2% 同比-3.8个百分点 [8]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4.59亿元/5.51亿元 同比增速52.9%/32.0%/20.2% [4] 分业务表现 - 2025Q2鲜货类产品营收9.68亿元 同比-23.27% 包装产品营收1.09亿元 同比-21.26% 加盟商管理营收0.13亿元 同比-26.54% [8] - 分产品看:禽类同比-24.35% 畜类同比-34.85% 蔬菜类同比-16.01% [8] - 分地区看:西南同比-25.12% 西北同比-17.93% 华中同比-35.55% 华南同比-52.39% 华东同比-1.43% 华北同比-41.20% 港澳台及海外同比-15.16% [8] 经营调整措施 - 探索分层运营 解构佐餐/零食/夜宵/礼品等消费场景核心诉求 完善消费者图谱 [8] - 调整创新体系 优化产品矩阵 探索区域风味数据库 构建模块化新品开发流程 [8] - 加强渠道协同 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数智化运营体系 改善全渠道网络整体效能 [8] - 依托敏捷供应链体系 优化全国市场动态调度机制 强化物资调配能力 [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6.21元 总市值98.23亿元 每股净资产10.31元 [5] - 对应2025-2027年PE为28/21/18倍 PB为1.6/1.5/1.5倍 [4] - 12个月内最高价21.87元 最低价11.94元 [5]
绝味食品(603517):2025年中报点评:门店业务加速见底,积极探索新思路
东吴证券· 2025-08-29 1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门店业务加速见底 2025Q2鲜货类产品营收同比-23.27% 包装产品同比-21.26% 加盟商管理同比-26.54% [8] - 盈利能力承压 2025Q2毛利率28.9%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3.8%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8] - 积极探索新思路 通过解构消费场景需求 构建区域风味数据库 推进渠道优化和数智化工具应用 [8] - 盈利预测显示复苏趋势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5.08/5.61亿元 同比增长77%/26%/10% [1][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40.71% [8] - 2025Q2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19.80%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57.65% [8] - 费用率上升 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39/+2.78/+0.28/+0.10个百分点 [8] - 现金流改善 预计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达14.94亿元 较2024年10.92亿元增长36.8% [9] 业务结构 - 鲜货类产品为主力 2025H1营收21.12亿元占比74.9% 但同比-19.15% [8] - 包装产品逆势增长 2025H1营收2.28亿元同比+16.31% [8] - 加盟商管理服务营收0.27亿元同比-20.28% [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6.33元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4.59/19.50/17.65倍 [1][9] - 市净率1.58倍 每股净资产10.31元 [5][6] - 总市值98.96亿元 流通市值与总市值一致 [5]
绝味食品(603517)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8 17:46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28.1967746979亿元[1] - 主营业务收入27.5737028598亿元,占比97.79%[1] - 鲜货类产品主营业务收入21.1198517944亿元,占比76.59%[3] - 卤制食品销售渠道主营业务收入23.4043536602亿元,占比84.88%[5] - 华中地区主营业务收入6.7205943320亿元,占比24.37%[6] - 华东地区主营业务收入6.0422340600亿元,占比2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