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制品
搜索文档
绝味食品营收净利同比下滑 试点门店新模式图突破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07:16
10月28日,绝味食品公布了三季度报。今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降了15.04%至42.60亿元,净利润 同比下滑了36.07%至4.35亿元。在最新的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降了13.98%至14.41亿元,净利润同 比下跌了26.46%至1.05亿元。对于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绝味食品表示,主要是公司受到行业市场 环境影响,主要产品销量下降。 卤制品卖不动的绝味食品,今年9月,还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多名高管受到处 罚。 绝味食品主要依靠加盟店销售休闲卤制品,但是它的加盟店正在持续减少。此前,绝味食品因2024年上 半年闭店近千家上了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在这之后,在2024年财报及2025年半年报,绝味食品未再 披露门店数量。而根据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数据,截至今年10月18日,绝味食品拥有门店10606家,对 比2024年6月官方数据的14969家,净减少门店超过4000家。 绝味食品的主要产品为鲜货类产品,今年前三季度占比约75.35%,而其包装产品收入相对较低,为3.16 亿元,占比约7.42%。比起其他卤制品公司,绝味食品在电商渠道、生鲜电商等布局较少,因此其受到 门店减少的影响也 ...
绝味食品前三季度收入下跌15% 此前因信披违规被公开谴责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20:50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5.04%至42.60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6.07%至4.35亿元 [2]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13.98%至14.4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6.46%至1.05亿元 [2] - 第三季度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59%至1.5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4.90%至1.07亿元 [3] - 净利润下滑主要归因于行业市场环境影响导致主要产品销量下降 [2] 收入结构及渠道分析 - 公司前三季度卤制食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6.48%至35.27亿元,加盟商管理收入同比下降21.61%至4237.39万元 [4] - 鲜货类产品收入占比约75.35%,包装产品收入为3.16亿元,占比约7.42% [4]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极低,2024年约为0.82% [4] - 公司主要依赖加盟店销售,但门店数量显著减少,从2024年6月的14969家净减少超4000家至10606家 [4] 战略调整与新业务探索 - 公司战略为聚焦卤味赛道并深耕细分需求,管理团队致力于提升运营效率和长远发展 [5] - 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新门店模式,如在长沙开设"绝味鲜卤"超市和plus店,引入烘焙、饮料、炸卤、果酒等新品 [5] - 新门店尝试改变销售模式,如采用盒装替代传统称重,并加快产品创新迭代节奏 [5] 公司治理与监管处罚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五年合计少计营业收入约7.23亿元而受到行政处罚 [7] - 湖南监管局对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并对董事长兼总经理、时任财务总监、时任董事会秘书分别处以200万元、150万元和100万元罚款 [7] - 公司股票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为"ST绝味",并于9月29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7] -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已组建专项小组开展整改工作,并将追溯调整相关财务报表 [9]
煌上煌花5亿收购的立兴食品,9月贡献474万元利润
国际金融报· 2025-10-21 21:06
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79亿元,同比下滑5.08% [2] - 公司营收自2021年同期19.33亿元连续四年下滑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3.79亿元,规模仅为2021年同期的71% [2]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8.59%,已重回2023年同期水平 [3] -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率为7.57%,较2024年同期的5.35%有所提升 [3] 费用管控 -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63亿元,同比下降26.39% [3] - 公司前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25亿元,同比下降5.7% [3] -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418万元,同比下降16.62% [3] 跨界收购影响 - 公司于今年8月斥资约4.95亿元收购冻干领域头部企业立兴食品51%股权,收购价较估值增值约250% [3][5] - 被收购的立兴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2.51亿元,净利润0.42亿元,净利率达16.68%,是同期公司净利率7.79%的两倍多 [5] - 立兴食品9月并入合并报表后,其单月归属上市公司税前利润为474.31万元,占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410.79万元的两成左右 [5] 财务指标变动 - 截至9月末,公司应收账款为1.28亿元,较年初增长超6倍 [5] - 截至9月末,公司预付款项为0.65亿元,较年初增长64.43% [5] - 截至9月末,公司短期借款为0.92亿元,较年初增长100% [5] - 截至9月末,公司应付账款为2.04亿元,较年初增长47.24% [5] - 公司商誉从今年中期的2242万元飙升至三季度的3.35亿元,增长近14倍 [6] - 公司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升至24.08%,为近十年新高 [6]
“卤味第一股”商誉飙升!“买来的”净利润高增长能否持续?
深圳商报· 2025-10-21 15:54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3.94亿元,同比增长0.62% [1] - 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410.79万元,同比增长34.31% [1]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13.79亿元,同比下降5.08%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28.59% [1] - 公司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46万元,同比增长38.87% [2]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亿元,同比增长1.89% [2] 收购福建立兴食品的影响 - 公司于2025年8月以4.95亿元收购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并于9月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 - 此次收购为三季度贡献了新的利润来源,是推高整体净利润的关键因素 [3] - 收购导致公司商誉从2242.30万元飙升至3.35亿元 [5] - 收购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增至1.28亿元,比年初飙升603.71% [3] - 收购导致公司预付款项增长64.43%,短期借款从0元增至9178.99万元 [4] - 收购导致公司其他应付款从1.26亿元增至3.20亿元,增长154.27% [5] 利润增长的驱动因素与质量 - 公司净利润增长背后依赖非经常性收益的大幅贡献 [2] - 前三季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1421.3万元,占净利润比例超过14% [3] - 近三成的净利润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收购获得 [3] 公司长期营收趋势与业务挑战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3.39亿元、19.54亿元、19.21亿元、17.39亿元,呈连续下降趋势 [8]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分别下降4.01%、16.46%、1.7%、9.44% [8] - 公司一直面临主营业务增长乏力、营收连年下滑的困境 [7]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08%,延续了过往增长疲软的趋势 [10] - 公司核心卤制品业务增长缓慢,尽管试图通过收购拓展业务版图 [10] - 依靠并购驱动的增长能否持续以及如何整合新收购资产,是公司面临的下一个挑战 [6]
大众品25Q3业绩前瞻:把握新品新渠道中的结构性成长机会
浙商证券· 2025-10-12 17:21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主题为把握新品新渠道中的结构性成长机会,重点关注大众品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 [1][2] 子板块分析总结 休闲零食 - 25Q3行业表现分化,具备品类红利和新渠道拓展的标的更受重视 [2][10] - 预计三只松鼠/盐津铺子/劲仔食品/洽洽食品/有友食品/万辰集团收入增速分别为18%/15%/5%/-2%/22%/3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25%/-14%/-58%/18%/382% [2] - 健康性、悦己型产品趋势已成,硬折扣、抖音等新渠道仍存红利 [10][11] - 推荐卫龙美味、盐津铺子、万辰集团、有友食品 [11] 软饮料 - 细分赛道景气度分化,能量饮料行业景气度略超预期 [2][12] - 预计东鹏饮料/香飘飘/欢乐家收入增速分别为31%/-4%/-1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11%/783% [2] - 无糖茶、能量饮料及中式养生水等植物饮料增长超过软饮料大盘 [12] - 推荐东鹏饮料,关注农夫山泉 [13] 乳制品 - 25Q3板块需求平淡,静待盈利弹性在原奶触底后释放 [2][14] - 预计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收入增速分别为2%/6%/1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持平/29%/270% [2] - 本轮原奶下行期,龙头乳企更重视盈利能力提升 [14] 茶饮 - 格局呈现"一超多强",中价(10-20元)现制茶饮是增速最快价格带 [2][15] - "一超"指平价价格带王者蜜雪集团,建议25H2把握长期布局时点;"多强"指中价价格带,推荐古茗,关注茶百道 [2][15] 保健品 - 建议把握B端集中度提升趋势,C端重视高成长大单品机会 [2][16] - 预计仙乐健康收入增速为15%,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 [2] - 线上渠道分散化及媒体碎片化降低了新玩家门槛 [16] - 建议布局B端龙头仙乐健康及核心爆品景气度向上的C端公司 [17] 预调酒 - 回款表现亮眼,关注新品动销及威士忌贡献增量 [2][18] - 预计百润股份收入增速为8%,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 [2] 啤酒 - "禁酒令"对啤酒餐饮场景有影响但总体有限,低基数下销量或有增长 [2][19] - 预计青啤/重啤收入增速分别为2%/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6% [2] - 25年产品结构延续升级趋势,成本红利仍存,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9][20] 调味品 - 龙头业绩稳健度和确定性更优,复调景气更优 [2][21] - 预计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公司收入增速在-13%至25%之间,归母净利润增速在-19%至21%之间 [2][25] - 基础调味品龙头定力足,复合调味品增速快于基础调味品 [21] 速冻食品 - 需求疲软,建议跟踪餐饮链需求修复节奏 [2][22] - 预计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巴比食品收入增速分别为6%/4%/15%,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5%/19%(扣非) [2][25] - 竞争加大对板块盈利造成压力 [22][23] 卤制品 - 单店仍在修复,提升门店经营质量是工作重点 [24] - 在行业开店接近天花板情况下,具备培育新单店模型能力的企业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4] 其他 - 预计百龙创园收入增速为20%,归母净利润增速为40% [3][25] 重点公司跟踪 - 报告列出了大众品重点公司25Q3前瞻预测一览表,涵盖休闲零食、软饮料、乳制品等多个子板块的30余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速预期 [25]
长沙首家酱板鸭博物馆!小鸭仙古法炭烤酱板鸭,吃的是肉香,品的是千年食鸭文化
搜狐网· 2025-10-11 12:32
湘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凭借菜品多样、制作工艺精细、口味鲜明独到的特质,精准契合不同消费 群体的口味偏好,在国内餐饮市场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是承载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分支。近年来,随 着供应链体系的持续优化与食材质量的稳步提升,湘菜市场更迎来加速度扩张的黄金期,市场份额不断 扩大,为旗下细分品类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湘菜庞大的品类体系中,酱板鸭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腌制类菜肴。它以新鲜鸭肉和多样香料为原 料,历经腌制、风干、烘烤等多道精细工序制成,集香、辣、鲜、醇于一体,风味醇厚且越嚼越香。其 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楚国时期,凭借出众口感一度成为宫廷贡品,如今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湖南饮食文化底 蕴,成为大众熟知的湘菜经典。凭借独特风味与即开即食的便捷属性,酱板鸭不仅成为消费者日常佐餐 的搭配之选,还跻身休闲零食、节日礼品的热门清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在日趋火热的酱板鸭赛道中,湖南小鸭仙食品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实力与精准的布局,稳居行业前 列。作为专注短保卤制品领域的品牌,小鸭仙依托过硬的产品力与市场认可度,成长为湖南酱板鸭全国 第一品牌,有力推动酱板鸭品类创新发展。品牌更是将饮食与文化深度融合,建立长 ...
再访荣昌 从“泼天流量”到“产业增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22:21
文章核心观点 - 以重庆荣昌区为例,探讨网红城市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和城市发展,重点关注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型路径 [2][3][13] “卤鹅哥”个人IP与品牌发展 - 个人IP从流量顶峰转向品牌远征,国庆期间在四川乐山开设全国首家品牌合作店,作为市场测试和品牌扩张的探路石 [4] - 爆火后迅速组建专业线上运营团队,涵盖摄影、编导、剪辑和直播带货,以维持并转化线上流量,同时寻找供应链伙伴为线下加盟打基础 [4] - 个人IP战略转型,从“流量受益者”转变为“产业赋能者”,品牌整体价值和影响力在流量密度下降后持续攀升 [4][6] 夏布小镇流量变化与商业业态 - 夏布小镇游客接待量从“五一”假期的89.11万人次(同比激增743.6%)降至国庆假期的37.76万人次(同比仍增长165.90%),较“五一”下滑57.6% [7] - 流量潮水退去后,商业呈现冷暖对比,老字号门前有稳定客流,而新开店铺门庭冷落,投机者面临生存考验 [7][8] - “五一”爆火后街区新增八九十家卤鹅摊点,引发恶性价格战,正常卤鹅售价30多元一斤,部分新商家售价低至十几二十元一斤,威胁行业整体品牌和食品安全 [7][8] 荣昌卤鹅产业与城市系统变革 - “五一”期间荣昌涌入234.5万游客(常住人口仅66万),卖出29万只卤鹅,旅游收入近20亿元,国庆假期接待游客233.13万人次 [11] - 爆发式需求导致本地每年七八十万只白鹅养殖量杯水车薪,每日活鹅缺口高达2万只,需从四川、山东、河南等地调运,倒逼供应链革命 [11] - 区政府出台产业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卤鹅产值超10亿元,并吸引资本投资,如江苏飞羽体育投资5000万元建设羽毛球生产项目,预计年产值达两亿元,带动500人就业 [11][12] - 卤鹅产业火爆直接或间接带动超3000人就业,并促进鹅毛鹅绒等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 [11][12] 城市品牌多元发展与挑战 - 荣昌除卤鹅外,还拥有夏布、陶器、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卤鹅哥”流量为夏布等非遗工坊带来线上订单和关注度 [12] - 面临资源过度聚焦单一产业可能导致其他文化IP被边缘化的挑战,需构建多元共生的城市品牌生态,利用卤鹅流量入口引导游客深度体验多元文化 [12]
隐瞒7亿收入,“中国鸭王”被盯上了
商业洞察· 2025-09-29 17:26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湖南监管局处罚400万元 董事长及多人被合计处罚450万元 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为"ST绝味" [5] - 2017-2021年未计入加盟店装修收入 金额占对应年度营收比例分别为5.48%、3.79%、2.2%、2.39%、1.64% 五年合计隐瞒约7.23亿元 [8] - 通过员工个人账户收取门店营业款、加盟费、管理费合计2107.07万元未存入公司账户 财务总监安排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处理装修业务 [13] 营收表现与财务数据 - 营收增速大幅波动:2019年同比暴增18.4% 2020年骤降至2% 2021年又飙升24.1% [8] - 2023年营收达72.6亿元峰值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3.8%至62.6亿元 净利润同比暴跌35.7%至2.04亿元 较2021年9.67亿元缩水近八成 [1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再度下滑15.6% 净利润腰斩42% 卤制食品收入同比减少16.7% 鲜货类产品收入下滑19.15% [18][21] 加盟模式与门店扩张 - 2017-2023年七年新增超8000家门店 总数翻倍 2019年跨过万店门槛 2023年门店数逼近1.6万家 [15] - 2024年加盟店批发业务收入下滑15% 2025年上半年加盟商管理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0.3% 截至2025年9月在营门店缩减至1.07万家 较峰值收缩近三分之一 [18][19] - 超过七成收入来自加盟店批发业务 装修款通过"加盟商委员会"自治组织流转未进入公司账户 [11][12][15]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反馈 - 2025年上半年煌上煌净利润同比增长27% 周黑鸭净利润暴增228% 公司领先优势迅速缩水 [29] - 消费者普遍反映产品性价比低 鸭脖24元/半斤 小翅中50元/斤 鸭胗80元/斤 [23][24] - 抖音相关话题累计播放量超8万次 黑猫投诉平台有超1573条投诉 包括吃出蟑螂、变质发臭、有异物等问题 [23][26] 食品安全问题 - 生产基地存在员工徒手操作食品、隔夜卤菜再销售、鸭脚掉地上捡起继续卖等问题 熟食车间出现强腐蚀性化工原料 [26] - 加盟店员工将菜碟放厕所蹲便器上冲洗 工作服脏到看不下去才洗 [26] - 2024年香港食环署通报预包装冷冻藤椒风味鸭翅受李斯特菌污染 加拿大要求召回数十种产品 [26] 股价与市场反应 - 9月23日、24日连续跌停 收盘价13.77元/股 较历史高点98.29元/股跌去八成以上 [19] - 部分投资者认为存在"黄金坑"机会 预期一年后摘帽可能带来估值修复 [19]
ESG解读|被罚“戴帽”绝味股价跌停,“反向造假”少计7亿装修收入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25
事件概述 - 绝味食品因2017年至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累计少计营业收入7.24亿元 构成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3][5][9] - 公司被湖南证监局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戴文军及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等高管合计被罚450万元 [5] - 公司股票于9月23日复牌后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5] 财务操作细节 - 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安排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接收装修款项 完全绕开上市公司核算体系 [3][7] - 装修款通过加盟商委员会账户流转 存在"多付给供应商 供应商回流到内部人士"的套利空间理论可能 [7] - 公司未按2020年新收入准则要求切换口径 仍将装修业务作为"代垫成本"或"代收代付"处理 未按总额法确认收入 [8] 收入影响程度 - 各年度少计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2017年)、3.79%(2018年)、2.20%(2019年)、2.39%(2020年)、1.64%(2021年)[3] - 装修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不足5% [7] 市场反应 - 公告次日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 市值较2024年高点蒸发超70% [5] - 9月23日至24日期间股价连续跌停 收于13.77元/股 市值蒸发近9亿元 [11] 公司治理问题 - 时任董事长戴文军知悉公司实际管理加盟门店装修业务 但未将其纳入上市公司经营与核算体系 [7] - 公司2023年4月和2024年8月均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证监会文件 显示问题屡禁不止 [9] - 财务造假事件暴露公司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存在重大漏洞 与年报中宣称的规范治理形象不符 [10][13] 行业背景 - 卤制品行业竞争加剧且增长放缓 [7] - 公司采用"总部统一设计、统一招标、指定供应商"的加盟店装修模式 [7]
20年全国布局万店 绝味鸭脖依靠供应链打造品牌护城河
全景网· 2025-09-24 13:25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公司从2005年长沙街边小店发展至2025年全国门店超万家 完成20年餐饮连锁品牌进阶突破 [1] 供应链体系核心优势 - 供应链以中央工厂 冷链物流 数字调度为核心底盘 支撑标准化产品输出与高速门店复制 [1] - 全国设立21个中央工厂 覆盖383个地级市和443个县镇 形成300-500公里半径生产供应体系 [3] - 拥有2000多台冷链物流车辆 通过智能温控维持4℃低温环境 实现当日生产当日配送 [4] 品质控制与生产工艺 - 采用4℃恒温冷柜和50%湿度标准 从采购到加工全程冷链保鲜 每批原材料经过二次校验 [2] - 生产环节包含39道复杂工序 由经验丰富师傅把控 实现每日鲜卤高品质输出 [3] - 工厂引入前沿AI技术 进一步把控产品质量并提升运营效率 [3] 配送与销售网络 - 冷链配送确保产品清晨9点前送达门店 24小时内进入销售环节 保留卤味原汁原味 [4] -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灵活应对路况 实现覆盖全国的高效响应配送体系 [4] 未来战略方向 - 供应链全链条建设进入深水区 从源头工厂到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高效协同 [4] - 在保持鲜辣口感领先优势基础上 持续突破供应体系建设 打造国民餐饮基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