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毫米炮弹
搜索文档
俄军能源绞杀战:290亿吨铁矿威慑下的乌克兰大断电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0-19 11:46
俄罗斯能源打击策略 - 俄军采用三阶段精准打击策略,每周三次以导弹摧毁乌克兰变电设施[1] - 使用速度超过8马赫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使乌克兰防空系统几乎无法拦截,导致全国电力缺口瞬间扩大15%[2] - 利用单价仅2万美元的廉价无人机进行蜂群攻击,42万户家庭在一次午夜突袭中停电,抢修进度远落后于破坏速度[2] 乌克兰能源与军工危机 - 全国超过1000万人长期处于停电状态,电网覆盖率比战前下降53%,电力系统退步至1980年代水平[1][3] - 所有地区对军工企业实施电力限制,哈尔科夫的坦克工厂焊接机器人因电压不稳频繁停机,军工厂生产线停摆[1][3] - 乌克兰最大军工企业Ukroboronprom的155毫米炮弹月产能从9万枚降至3.5万枚,降幅达40%[7][9] 全球能源与资源格局影响 - 俄罗斯控制290亿吨铁矿资源,占全球已探明储量14%,此举直接威胁全球铁矿-美元体系稳定[1][7] - 俄罗斯铁矿出口转向中国可能重塑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曾导致澳元汇率在一天内暴跌1.2%[7][12] - 欧洲国家能源成本显著上涨,意大利电价暴涨18.2%,荷兰气价跳涨60%[11] 西方援助的局限性 - 美国主导的4000万美元能源堡垒计划修复进度落后于俄罗斯打击频率至少两周[10] - 计划建设1万个“无敌中心”仅完成1200个,俄罗斯一次联合攻击(50枚导弹与500架无人机)即打破乌方90%拦截率的宣传[10] - 西方防空系统成本高昂,德国IRIS-T系统每发射一枚导弹消耗40万美元,而俄罗斯自杀无人机成本仅相当于一部iPhone[11] 潜在战略转折点 - 冬季供暖需求预计将使乌克兰能源缺口进一步扩大至30%[12] - 防空战演变为成本屠杀,乌克兰面临巨大经济压力[12] - 电网修复速度与导弹打击频率的竞赛持续,能源战已超越单纯军事冲突[13]
断供镓材料后,美国更担心,中国若断供矿物锑,美将面临弹药停产
搜狐财经· 2025-10-03 21:34
中国关键矿产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自2023年7月起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并于2024年12月3日起禁止向美国出口镓、锗和锑 [2][8][10] - 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全球镓产量占比94%,锗占比83%,锑产量占比56%至63% [2][4] - 管制措施被视为对美国技术限制的对等反制,此前中国已对石墨、稀土加工技术、钨、铋、钼、铟等实施控制 [10] 管制措施对供应链与价格的直接影响 - 锑出口量下降97%,价格从2024年初的1万美元/吨飙升至年底的3万美元/吨以上,2025年上半年甚至触及5万美元/吨 [8] - 镓出口在管制初期几近停滞,后续供应持续紧张 [2] - 部件价格平均上涨5.2%,其中镓合同价格年涨幅达41.8%,锗为16.1% [14] 对美国国防工业与关键系统的影响 - 美国国防部评估显示,其1900种武器系统中的80000个部件依赖锑、镓、锗、钨或碲,这些矿产中国均占主导,影响78%的军备 [8] - 民兵III导弹和阿利·伯克驱逐舰81%的锑部件来自中国供应链 [8] - 155毫米炮弹月产量目标从2023年的2.8万发提升至2025年底的10万发面临材料短缺拖累 [8] - 智库CSIS分析指出,锑管制对国防和电子产业冲击显著 [10] 美国应对措施与多元化努力 - 美国国防部拨款数十亿美元用于本土矿业投资,如在爱达荷州勘探金锑矿,并在阿拉斯加、内华达建新矿 [12] - 国际采购转向越南、澳大利亚、塔吉克斯坦,但运输成本高导致价格翻倍 [12] - 回收率仅18%,远不能满足需求 [12] - 欧盟和英国将锑列为战略物资,推动供应多元化 [12] 全球市场与地缘政治背景 - 全球军费在2023年达到2.4万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7% [10] - 美国2023年军售额增长16%,达到2380亿美元 [6] - 锑全球储量约187万吨,年消耗量约13万吨,中国探明储量44.8万吨,占全球24% [4][6] - 地缘政治博弈凸显供应链脆弱性,矿产成为战略武器 [14]
美又恢复向乌克兰供武 美媒:特朗普政府“决策混乱”
新华社· 2025-07-10 16:15
美国对乌克兰军援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已恢复向乌克兰运送155毫米炮弹和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导弹,但未透露具体数量 [1] - 美国防部1日宣布暂停部分对乌军援,7日特朗普又批准恢复运送防御性武器 [1] - 暂停军援决定由副防长科尔比推动,理由是欧洲国家应多分担且国防工业产能不足 [3] - 特朗普对国防部擅自宣布暂停军援表示不满,认为未与白宫协调 [3] 美国政府内部决策过程 - 特朗普称不知情谁授权暂停军援,表示将继续向乌提供防御性武器 [2] - 国务卿鲁比奥和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均通过媒体才得知暂停军援消息 [2] - 媒体报道显示特朗普政府内部决策过程混乱无序,尤其在国防部 [3] 俄罗斯方面反应 -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特朗普批评普京的言论表示平静 [4] - 俄方认为特朗普已意识到乌克兰问题比预想复杂 [5] - 尽管美国恢复军援,俄方仍期待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问题 [5] - 俄方表示将继续谋求修复俄美关系 [4][5]
擅作主张停了对乌军援没告诉白宫,“又是防长赫格塞思干的”
观察者网· 2025-07-09 18:31
美国政府军援乌克兰立场反复 - 美国政府近期在军援乌克兰问题上立场反复,先确认暂停部分军援,后又表示将运送更多"防御性武器" [1] -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没有通知白宫的情况下单方面授权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武器,导致总统特朗普也"措手不及" [1][3] - 这已经不是赫格塞思第一次自作主张叫停对乌军援,此前在2025年2月和5月也发生过类似情况 [5] 暂停军援的背景和原因 - 暂停军援的决定是在特朗普要求赫格塞思对美军武器库存进行评估后作出的,当时特朗普希望确保中东地区美军有足够弹药自卫 [3] - 负责政策的副防长科尔比长期对大规模援乌持怀疑态度,是他建议在评估期间暂停援乌 [3] - 被叫停的弹药包括数十枚"爱国者"防空导弹、数千枚155毫米炮弹及逾100枚"地狱火"导弹,这批弹药已在波兰等地装车准备运往乌克兰 [4] 各方反应和后续发展 -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高精度弹药库存虽处于较低水平,但尚未低于确保军事准备所需的"最低限度" [5] - 部分被叫停的援乌弹药已获国会拨款用于补库,另有部分来自向美企采购的新计划,不涉及现役库存 [5] - 特朗普在得知暂停军援后不久即指示赫格塞思至少重启"爱国者"导弹的交付,五角大楼随后宣布将继续向乌克兰运送"防御性武器" [5] 内部决策混乱和人事争议 - 此事凸显特朗普政府内部决策过程杂乱无章 [5] - 科尔比因"擅作主张"作风引发不满,上月未经协调就决定审查美英澳潜艇协议,与英日防务官员会谈时也频频爆发摩擦 [5] - 五角大楼发言人否认相关报道,称赫格塞思和科尔比只是在履行职责,国防部将继续就对乌军援向总统提供选择 [6]
美防长被曝绕开所有人,第三次单方面叫停对乌军援!
金十数据· 2025-07-07 08:37
美国暂停对乌克兰军事援助事件 - 美国国防部上周叫停了一批运往乌克兰的武器,包括爱国者拦截导弹、155毫米炮弹、地狱火导弹等[2][4] - 暂停决定让国务院、国会、乌克兰及欧洲盟友措手不及,两党议员批评此举是"不诚实的"[2] - 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单方面做出暂停决定,这已是他第三次自行停止对乌援助[2][6] 武器库存评估情况 - 五角大楼评估发现部分高精度弹药库存较低但未超出关键最低限度[3] - 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继续援乌不会使美国供应低于军事准备所需门槛[3] - 美国国防工业基础在补充武器库存方面存在不足,某些弹药库存处于危险低水平[6] 援助计划资金来源 - 部分武器从美国库存提取并由五角大楼新资金补充[5] - 部分弹药属于专项采购项目,直接从国防公司为乌克兰购买新武器[5] 各方反应与影响 - 乌克兰紧急呼吁更多防空系统,被延迟货物包括其急需的爱国者导弹[4] - 欧洲国家已有武器装车准备运输时被突然叫停[4] - 两党议员正审查延迟是否违反强制援乌立法,试图撤销暂停决定[3]
防线“迅速崩溃”?美国断供弹药 乌军先进武器恐成废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19:28
美国暂停对乌军援 - 美国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武器 包括数百枚PAC-3防空拦截弹、"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麻雀"空对空导弹、"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精确制导火箭弹和数千发155毫米炮弹 [1] - 白宫称此举"符合美国自身利益" 俄方表示欢迎 乌方认为该决定"令人痛苦" [1] - 分析指出乌军装备的大量美制武器可能会因弹药停供而失去作战能力 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F-16战斗机、"海马斯"火箭炮和155毫米榴弹炮 [1] 俄乌军事工业对比 - 2021年以来俄国防工业产能增长10倍 可在一定时间内支撑50万大军的战场消耗 [2] - 美军武器库存捉襟见肘 因同时为乌克兰、以色列提供军援 并出兵打击胡塞武装、空袭伊朗核设施 还抽调军力"重返亚太" [2] - 乌军严重依赖美国武器供应 德国军事专家推测乌军拥有的西方武器仅够维持到今年夏末 [2] 乌克兰战场形势 - 乌方加紧制造小型无人机 全年产量或超400万架 以弥补兵力、火力不足 [2] - 俄军放弃传统步坦协同战术 改为十几人的小分队在无人机掩护下实施穿插攻击 [2] - 俄军在长达1200公里的战线展开行动 自5月夏季攻势以来已控制数千平方公里土地 [2] - 乌防长承认6月29日夜间俄方发起"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 目的是耗尽乌防空力量 [3] 乌克兰社会状况 - 冲突已持续超1200天 约1060万乌克兰民众(占总人口四分之一)流离失所 [4] - 56%的乌克兰民众支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乌智库负责人表示"不可能靠军事手段获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