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全连接工厂

搜索文档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覆盖四十一个工业大类
经济日报· 2025-09-08 06:12
本报北京9月7日讯(记者李芃达)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6日在沈阳开幕。 会议以"数启新章智造新质"为主题,汇聚全球行业精英,聚焦典型场景落地、产业生态共建与跨境协同 协作,务实探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路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供强有力支撑。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卿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5)》。报告从全球趋势、政 策措施、产业发展、融合应用、生态环境5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全球工业互联网深化演进,我国工业互联 网政策持续发力、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数智赋能加速推进、产业生态日益繁荣的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基础、应用场景、现实需求均已发生 深刻变化,立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应用的趋势,报告提 出"三云一网、数智驱动"新型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思路,将为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和路径借鉴。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认为,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工业互联网迈入规模化应用 新阶段,两者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将进一步增强创新 ...
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公示,长沙7家工厂入围
长沙晚报· 2025-08-27 12:48
5G工厂名录入选情况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5G工厂名录》 48个行业560个项目入选[1] - 长沙共有7家工厂入围 包括山河智能 中联重科 星邦国际 三一 中兴 恒茂信息 中电凯杰 数量相比往年显著增长[1] 5G工厂定义与建设标准 - 5G全连接工厂充分利用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 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1] - 覆盖产线级 车间级 工厂级等生产现场 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 IT与OT深度融合 数据要素充分利用 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1] 长沙入选工厂行业分布与特征 - 工厂集中在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1] - 整体呈现技术密集 智能化程度高 产业协同性强的突出特征[1] - 以5G全连接为基础 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 实现生产过程实时感知 智能调度与精准控制[1] 中联重科5G智能工厂应用案例 - 基于中科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智能制造整体应用架构 实现全流程端对端数字化拉通[2] - 利用5G超大上下行带宽及低时延特点支撑8个关键业务场景[2] - 焊接自适应AI模型结合大师焊接数据 焊透率提升至80%[2] - 多智能体设备融合5G网络与自主感知技术 实现全自动化配送 物料配送节拍满足率达99%[2] 恒茂信息5G工厂效率提升 - 5G技术实现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 生产线情况精准反馈[2] - 5G+售后管理应用场景上线后 售后库存水位下降81% 运营成本降低15%[2] -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分析深挖生产问题原因 形成改善闭环流程 协助提升质量 成本 交付等方面[3] 5G工厂建设政策背景 - 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3年进行5G工厂遴选 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3] - 累计遴选超1000家5G工厂 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3]
工信部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力推“人工智能+制造”走向纵深
证券日报网· 2025-07-29 19:28
政策部署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座谈会部署下半年八个方面重点任务 突出强筋壮骨 价值创造 安全保障和行业治理[1]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及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1] - 完善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1] 数字化转型现状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率约为40% 数据确权与定价机制不完善导致数字鸿沟问题[1] - 需通过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扶持 引导链主企业搭建数据标准服务平台[1] - 实现供应链数据互联互通可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并降低协同成本[1] 人工智能+制造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1][2] -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和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关键[2] - 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重组生产要素 优化流程 提升效率 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2] 技术支撑体系 - 依赖算力基建 数据治理和算法创新三大技术底座突破[2] - 重点攻克工业大模型 多模态感知和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2] - 通过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2] 行业变革影响 - 人工智能技术将重组制造业生产要素 产品架构和供应链逻辑[3] - 5G全连接工厂带来全新生产运营模式 降低定制化生产门槛[3] - 提升制造业生产柔性 使传统制造企业和5G 云计算企业均受益[3] 多部门协同 - 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人工智能+等重大行动[2] - 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开展高质量数据集建设[2] - 着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 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2]
5G技术赋能工业互联网实现新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5-16 09:03
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 - 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正通过5G网络重构工业生产范式 [1] - 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性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数字智造的跨越式突破 [1] 生产流程优化 - 钢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5G专网实现炼钢炉、轧机等核心设备云端连接,每秒百万级数据点实时采集与传输 [3] - 5G网络1毫秒级时延特性使远程操控中心对高温炉膛进行毫米级精度动态调控,吨钢能耗降低8%,产品不良率下降至0 3‰ [3] - "数字孪生+实时控制"模式推动生产过程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3] 产业协同与供应链重塑 - 港口集团5G智能物流系统连接岸桥起重机、无人集卡等设备,单船作业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36小时,年吞吐量提升40% [3] - 平台接入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共享订单、库存等数据使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60%,库存周转率提高25% [3] - "端到端"数字化协同推动产业链从线性结构向网络化生态演进 [3] 创新应用与新业态 - 汽车工厂5G全连接工厂部署3000余个5G终端节点,实现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智能协同 [5] - 5G+机器视觉系统实时检测0 1毫米级焊缝缺陷,准确率达99 99% [5] - 5G+AGV系统使定制化车型生产周期缩短30%,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至18天,市场响应速度提升150% [5] 规模化应用挑战 - 工业级5G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90%,但单套设备改造成本仍达数十万元 [5] - 不同行业对网络时延、可靠性要求差异显著,需建立分业分级技术规范 [5] - 工业控制系统与开放网络深度融合对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5] 政策与未来展望 - 中国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计划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20个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6] - 5G-A、工业大模型等新技术突破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演进 [6] - 5G技术驱动的工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