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打低频

搜索文档
在线旅游开卷AI 从技术工具化到标准化共建
北京商报· 2025-06-10 22:50
技术升级与行业转型 - 旅游业正从传统单一服务模式向跨产业融合的生态化体系转型,驱动因素包括数字化浪潮和消费产业链重塑[1] - 消费者需求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驱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沉浸技术等创新力量重构产业链底层逻辑[1] - 行业聚焦"旅游+"产业链重建,通过技术升级、场景创新、业态重构、服务升级、消费链条重塑五大维度推动变革[1] AI产品加速迭代 - 2025年在线旅游行业掀起AI竞速战,同程旅行、飞猪、马蜂窝等平台密集接入Deep-Seek大模型[2] - 平台平均每1-2个月优化或升级AI产品,马蜂窝上线"AI小蚂",飞猪推出"问一问",途牛发布"AI助手小牛"[4] - 飞猪"AI行程助手"为首个融合多个大模型的AI产品,集成Deep-Seek-R1和通义千问能力[5] AI功能与应用场景 - AI产品帮助用户缩短决策时间,马蜂窝用户浏览时长从62.5分钟(新疆)和90.4分钟(澳大利亚)缩短至几分钟[8] - "AI小蚂"支持实时问答、行程规划、在线向导、个性化推荐,"AI路书"通过主动提问完善旅行细节[7] - 飞猪"问一问"整合行程助手、路线定制师、预算管理师等多项功能,生成包含机酒、景点、餐饮的完整方案[8] 技术投入与人才需求 - 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等技术岗位需求激增,薪资达2-5万元/月[10][11] - 携程2024年Q4研发费用34亿元(同比+16%),全年131亿元(占营收25%),同程旅行服务开发开支增至20亿元[11] - 企业需平衡技术研发与成本投入,优化算法设计和训练效率[11] AI替代与行业挑战 - AI短期内仅能取代简单工种(如在线客服),复杂决策和定制服务仍需人机协作[13][14] - 途牛研发负责人指出AI在信息处理、个性化推荐和高效预订方面表现突出,但精确性待提升[14] - 行业面临数据实时接入限制,专家建议政府牵头建立共享数据生态以提升AI训练效果[14] 未来竞争趋势 - 行业竞争将转向高频打低频模式,内容平台(小红书、抖音)与供应链平台(携程、同程)各具优势[15] - AI产品通过提高服务频次增强用户粘性,但当前大模型能力尚未形成绝对护城河[15] - 超级应用的出现可能重塑行业格局,资本和政策均看好AI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前景[16]
京东高薪挖人抢滩酒旅市场,国内OTA战局再添变数
北京商报· 2025-06-08 18:31
京东加码酒旅赛道 - 公司已启动酒旅相关业务,正在业内高薪招聘人才,部分岗位薪资达2万至5万元,并有传言以3倍薪资从飞猪、同程、携程等平台挖人 [1][2] - 公司内部搭建了完整的"机票+酒店+旅游"业务线,筹备了事业部、App和小程序 [2] - 公司App首页已上线"生活旅行"页面,下设机票、酒店、门票、火车票、旅游度假等类目 [2] 业务策略与特点 - 机票销售主打"无捆绑"卖点,查询选项标注"机票查询·无捆绑"字样,以北京—广州航班为例,费用仅包含机票价格、机建和燃油费共760元,无额外保险费用 [3] - 酒店预订提供官方补贴,部分酒店房型价格低于其他OTA平台 [6] - 公司希望通过"高频打低频"策略(如外卖券交叉导流)带动零售GMV增长 [10] 历史布局与市场背景 - 公司早在2011年上线机票预订业务,2014年推出"京东旅行"频道,2015年以3.5亿美元投资途牛成为第一大股东,2018年举办"酒店战略发布会" [7] - 中国电商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公司需通过扩品类(如外卖、酒旅)维持增长 [7] - 旅游消费逐渐刚需化,拓展新消费场景是应对存量市场竞争的关键策略 [7] 竞争环境与挑战 - 酒旅市场已有携程、美团、同程、飞猪等老玩家和抖音、小红书等新贵,竞争激烈 [8] - 公司需结合自身优势进行错位竞争,如"无捆绑"机票切中OTA市场痛点 [8][9] - 酒旅业务需要长期深耕,涉及复杂运价算法、酒店排序机制和客诉处理体系等专业积累 [13] 未来发展建议 - 业内人士建议为酒旅业务设立独立品牌,以突破用户对"京东"品牌的固化认知 [13] - 可结合外卖配送体系解决短途旅游物流需求,或开发专项产品如社交型户外旅行 [13] - 公司入局可能为供应商提供新出口,创造更良性竞争环境,掀起"鲶鱼效应" [14][15]
京东做外卖的底层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05
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的战略分析 - 京东秒送外卖当前日订单量突破500万单,但与美团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公司通过百亿至两百亿补贴投入市场[1] - 公司选择外卖业务的核心动因在于传统电商市场增速放缓,面临拼多多低价平台及直播电商冲击,需寻找新增长点[1] - 刘强东回归业务一线后推动战略转型,此前线下即时零售业务(如京东便利店)的坪效和人效表现优异,验证模式可行性[2][3] 外卖行业的流量与竞争逻辑 - 外卖业务具备高频特性(日均多次打开),符合"高频打低频"的互联网标准打法,可为电商业务导流[4] - 行业现存痛点包括食品安全问题(315曝光事件)、外卖员劳动强度大(《被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描述的情况)及平台抽成比例达20%[5][6] - 美团通过精细化运营超越饿了么的先例表明,后发者仍有机会颠覆市场格局[6] 京东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 公司利用"后发者优势"为外卖员提供五险一金,既提升社会形象又迫使美团面临成本压力[7][8] - 现有物流体系可复用(配送员、调度算法),与电商配送形成协同效应[8] - 通过跨业务补贴能力(如用电商利润支持外卖亏损)实施长期市场份额战略,类似瑞幸咖啡的补贴模式[7] 美团面临的挑战与潜在应对 - 企业形象从"科技创新者"转变为"商业巨头",需加强PR建设(如短视频渠道)重塑公众认知[9] - 五险一金政策可能迫使美团牺牲利润跟进,或承受道德压力[8] - 行业"无限游戏"特性决定需持续投入补贴,竞争将再度白热化[6][8] 行业长期格局展望 - 阿里可能整合饿了么与淘宝,回归"万能淘宝"定位以强化规模效应[10] - 线上线下电商最终形态将高度多元化,壁垒仅在于规模效应[10]
深蓝智库2025|被AI重塑的在线旅游:人才、大模型与流量入口三战齐发
北京商报· 2025-05-12 17:32
行业趋势 - 2025年在线旅游行业掀起AI竞速战,包括同程旅行、飞猪、马蜂窝等平台加速更新AI产品,密集接入大模型DeepSeek,在行程规划、智能客服、供应链优化等领域抢占先机 [1] -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产品加速迭代、缩短用户决策时间、AI取代在线客服、技术人才需求量大,但面临技术不成熟、信任度待提升等问题 [1] - AI驱动的旅游业需突破"技术工具化"初级阶段,政策层面开放数据共享与标准共建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关键变量 [1] 产品迭代 - 所有在线旅游平台均接入DeepSeek,AI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平均每1-2个月优化或升级一次 [3] - 马蜂窝上线自研AI旅行助手"AI小蚂",全量接入DeepSeek并集成垂直精调模型,飞猪"问一问"、途牛"AI助手小牛"也在一个月内相继上线 [3] - 飞猪"AI行程助手"为行业首个融合多个大模型的AI产品,集成DeepSeek-R1及阿里云通义千问主力模型 [3] 用户决策优化 - AI产品帮助游客缩短决策时间,完善行程线路规划、制定旅行攻略,部分平台训练出"预算管理师"功能 [6] - 马蜂窝"AI小蚂"将用户浏览时长从62.5分钟(新疆)或90.4分钟(澳大利亚)缩短至几分钟,利用上亿用户游记和6300万POI数据库 [6] - 飞猪"问一问"的"预算管理师"汇总核算费用并输出完整方案,包含机票、酒店、景点、餐饮建议及带娃注意事项 [7] 技术投入与人才需求 - 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等技术岗位需求激增,薪资达2-5万元/月,携程、同程旅行等企业积极招聘 [9] - 携程2024年Q4产品研发费用34亿元(同比+16%),全年131亿元(同比+8%),占净营收25% [9] - 同程旅行2024年服务开发开支20亿元(2023年18.2亿元),主要因信息科技雇员人数增加 [9] AI应用局限性 - AI短期内仅能取代简单工种(如在线客服),复杂事务处理和个性化服务仍需人机协作 [12] - 途牛研发负责人指出AI在快速响应、个性化推荐、高效预订上有优势,但精确性需提升 [12] - 旅游定制师场景中,AI可辅助生成攻略方案,但无法替代人类有温度的面对面服务 [13] 未来竞争格局 -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是高频打低频的商业逻辑,内容平台(抖音、小红书)与供应链平台(携程、同程)各具优势 [15] - 通过AI产品提高服务频次可能改变旅游低频属性,政策与资本均看好AI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前景 [15]
正与京东外卖“火拼”的美团,还有另一个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4-29 20:02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与京东在餐饮外卖业务展开激烈竞争,包括骑手福利争夺和"二选一"策略 [1] - 抖音和快手加速布局到店及酒旅业务,形成对美团的多线围攻 [3] - 到店酒旅业务成为互联网平台新战场,美团面临"货架模式"与"内容+算法"模式的直接对抗 [7] 竞争对手动态 快手本地生活 - 提出"新线城市+AI"战略,2024年GMV同比增长200%,其中新线城市增长超220% [3] - 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达62%,日均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0% [3] - 启动"百城万店"服务商招募计划,覆盖内容创作、商户拓展和店铺代运营全链条 [3] 抖音生活服务 - 推出"随心通兑"活动拓展价敏用户市场,针对美食行业推出8类储值卡商品定向招商 [5] - 发布2025年"心动榜",抢夺商家广告预算导致美团广告收入增速落后佣金增速21个百分点 [5] - 通过短视频种草和LBS推送实现"货找人",激发非计划性消费需求 [7] 美团业务表现 财务数据 - 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经营利润率达20.9%,显著高于外卖业务2.8%的净利润率 [10] - 全年总收入3376亿元,其中配送服务收入980.7亿元,佣金收入953.4亿元 [11] - 经营利润368.4亿元,新业务亏损72.7亿元 [11] 竞争优劣势 - 外卖业务具备商户规模、骑手网络和用户心智优势,与京东处于同维度竞争 [7] - 到店酒旅业务地推壁垒弱化,面临抖音快手的内容生态和流量优势冲击 [7] - 公司内部将到店业务定义为"残酷的堑壕战",承认竞争压力持续加剧 [5] 商业模式对比 - 美团采用"人找货"的货架模式,依赖用户主动搜索 [7] - 抖音快手通过"流量+内容+算法"重构消费链路,实现营销爆发力 [7] - 全球外卖平台平均净利润率2.2%,美团外卖2.8%低于京东设定的5%上限 [10] 战略重要性 - 到店酒旅业务贡献美团主要利润,经营利润率超20% [10] - 外卖业务作为高频入口具有战略价值,但盈利能力受限 [9] - 行业竞争推动平台向精细化运营和用户体验优化转型 [12]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商业洞察· 2025-04-25 17:31
核心观点 - 京东与美团在外卖及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升级,本质是争夺高频本地流量入口和履约基础设施话语权 [6][13][14] - 外卖业务虽利润率低(全球平均2.2%),但具备高频刚需特性,是美团生态的核心流量入口 [6][9][10] - 京东入局外卖旨在搅动市场格局,分散美团资源,同时提升自身APP活跃度与即时零售竞争力 [12][14][15]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历史上参与多场烧钱大战(千团/外卖/共享单车/社区团购),累计新业务亏损超千亿 [6][10] - 本地生活赛道渗透率低但空间达万亿级,抖音在到店业务取得进展但外卖受阻于物流短板 [11] - 美团闪购进军3C家电(京东核心品类),京东则以"30分钟配送"反制美团 [13][14] 商业模式分析 - 美团采用"高频打低频"策略:外卖/闪购引流,到店酒旅(20.9%经营利润率)变现 [10] - 外卖业务双边规模效应显著,美团占据70%市场份额,饿了么未盈利 [9][12] - 京东外卖40天达百万日订单,月内突破500万单,但骑手留存仍是挑战 [15] 关键财务数据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2024年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20.9% [10] - 全球外卖平台净利润率:Uber Eats 3.3%、美团2.8%、Grab 1.6% [9] - 美团到店酒旅经营利润率从18.7%提升至20.9% [10] 战略动向 - 京东推出百亿补贴/0佣金/骑手社保等政策倒逼美团跟进 [12][15] - 美团通过"每日前进30公里"策略持续优化效率 [14] - 双方竞争焦点转向即时零售履约能力与用户心智占领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