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音箱
搜索文档
第17次双11大促,一次远场与近场的混战
第一财经· 2025-11-15 20:05
双11总体销售表现 - 2025年双11全网销售额达16950亿元,同比增长14.2% [3] - 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39.38亿件,日均揽收量达日常业务量的117.8%,单日业务量峰值创纪录达7.77亿件 [3] - 即时零售销售额为670亿元,同比增长138.4% [8] 消费趋势与品类变化 - AI相关产品销量增长显著,京东平台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大屏AI手机增长150%,AI眼镜、音箱、家庭存储增长100% [4] - 新兴品类如国货美妆、彩妆、户外服饰、宠物食品单量增速明显,而传统服装、休闲零食等品类单量下滑 [5] - 云仓整体退货率约12%,服装品类退货率最高,占比约25% [5] - 消费者从追求“全网最低价”转向更看重产品品质和“利己”性,局部功效美妆等细分品类关注度增加 [6] - 二手消费接受度提升,转转平台双11期间首单交易用户占比达68.7% [6] 即时零售爆发式增长 - 淘宝闪购零售订单同比增长超2倍,天猫品牌即时零售日均订单环比9月增长198% [8] - 美团闪购成交额、下单用户数和人均消费金额创新高,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30% [9] - 美团平台移动空调、运动相机、翡翠等品类销量同比增长超10倍,3C家电闪电仓销量增长近500%,酒饮、母婴玩具闪电仓增长300%,美妆个护增长超100% [9] - 京东外卖入驻超200万家餐厅,合作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上线首月增长13倍 [9] - 安踏、李宁、罗莱家纺等品牌上万家门店铺集体入驻美团闪购,波司登接入淘宝闪购平台 [10] 直播电商生态演变 - 抖音电商超10万商家通过直播实现销售额翻倍,6.7万品牌销售额同比翻倍 [11] - 京东双11期间商家直播数量是去年的3倍,用户观看时长是去年的2.5倍 [12] - 品牌店播占比增加,与顶部达人合作减少,京东数字人JoyStreamer服务超4万品牌,成本为真人1/10,带货效果超越80%真人主播,双11期间带动销售超23亿元 [12] - 中小达人崛起,抖音电商超54万达人销售额同比翻倍,粉丝100万以下的中小达人贡献达人带货销售额超八成,首次参与双11的达人超130万个 [12] - 超头部主播市场份额从2024年32%下降至30%,腰部主播成为增长主力军,贡献45%的GMV,单场直播ROI平均达1:8 [14]
第17次双11大促,一次远场与近场的混战
第一财经· 2025-11-15 15:41
双11整体消费影响力 - 双11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39.38亿件,日均揽收量达6.34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17.8%,旺季单日业务量峰值创纪录达7.77亿件 [1] - 2025年双11全网销售额达16950亿元,同比增长14.2% [1] 消费趋势与品类变化 - AI相关产品销量增长显著,京东平台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大屏AI手机同比增长150%,AI眼镜、AI音箱、AI家庭存储同比增长100% [3] - 新兴品类如国货美妆、彩妆、户外服饰、宠物食品单量增长明显,而传统服装、休闲零食等品类单量下滑 [4] - 消费者更看重商品品质和“利己”性,局部功效等更小颗粒度的美妆细分品类关注度增加 [4] - 二手消费接受度提升,转转平台双11期间首单交易用户占比达68.7%,新用户占比近七成 [5] 即时零售爆发式增长 - 双11期间即时零售销售额为670亿元,同比增长138.4% [7] - 淘宝闪购零售订单同比增长超2倍,天猫品牌即时零售日均订单环比9月增长198% [7] - 美团闪购平台成交额、下单用户数和人均消费金额创新高,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30%,移动空调、运动相机等品类销量同比增长超10倍 [7] - 即时零售平台部分品类高速增长,美团3C家电闪电仓销量同比增长近500%,酒饮闪电仓、母婴玩具闪电仓销量增长300%,美妆个护闪电仓销量增长超100% [8] - 京东外卖入驻超200万家餐厅,双11期间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上线首月增长13倍 [9] 直播电商生态演变 - 抖音电商双11期间有6.7万品牌销售额同比翻倍,超过10万商家通过直播实现销售额翻倍 [12] - 京东双11期间商家直播数量是去年的3倍,用户观看时长是去年的2.5倍 [13] - 品牌店播占比增加,京东数字人JoyStreamer服务超4万品牌,其成本为真人1/10,带货效果超越80%真人主播,双11期间带动销售超23亿元 [13] - 中小达人崛起,抖音电商超54万达人销售额同比翻倍,粉丝100万以下的中小达人贡献达人带货销售额超八成,首次参与双11的达人超130万个 [13] - 超头部主播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32%下降至30%,腰部主播成为增长主力军,贡献了45%的GMV,其单场直播ROI平均达到1:8 [15]
家电市场双11价格竞争激烈,AI产品销售提升
第一财经· 2025-11-12 21:54
双11家电市场整体表现 - 今年双11家电市场面临较大增长压力,线上和线下零售市场出现同比下滑[2] - 市场需求提前被分散,未形成集中爆发,冲刺日销售平淡甚至不如开抢日[3] - 促销周期长、去年国补政策造成高基数、今年国补力度减弱是主要影响因素[2][3] 价格竞争与盈利压力 - 价格竞争激烈,55英寸Mini LED电视价格降至3000-4000元,环比今年618降幅约20%[2] - 空调行业价格整体同比下降5%-15%[3] - 厂家普遍采取自补方式推动销售,但盈利压力增大,低端产品没有价格空间[3] - 部分零售商反映线上价格低于进货价,如小天鹅10公斤波轮洗衣机网上零售价约680元,而进货单价为660元[5] 产品结构升级与高端化趋势 - 行业倒逼价格段往上走,中高端产品成为热点[3] - 厂家和商家推广中高端产品、智能化新产品[2] - 苏宁易购双11智能家电销售占比超55%[6] - 海尔智家的AI家电产品销售额占比超30%,美的集团旗下COLMO的AI家电套购金额同比增长超40%[6] 电商渠道格局变化 - 内容电商的直播销售增长势不可挡,传统电商平台冲刺平淡[3] - 电商在部分小家电企业营收中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5%提升至70%[4] - 渠道多样化,即时零售、社交电商、货架电商、团购拼购相互激战[7] 增长机会结构化 - 市场增长机会呈现结构化特点,并非普遍增长[6] - 京东家电家居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AI眼镜、AI音箱、AI家庭存储同比增长100%[6] - 石头科技洗地机、吸尘器等新业务实现倍数级增长[6] - 县域市场对高品质、定制化家电需求明显,苏宁零售云与海尔、美的定制合作产品销量均破5万台[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低价跑量的传统玩法优势逐渐减弱,消费者更关注解决痛点的产品和贴心服务[7] - 行业需从低价竞争转向价值创造,新品、潮品引导性消费是未来方向[2][7] - 部分企业通过家电家居业务融合发展、智能化场景和生态赋能来应对市场下滑[3][5]
今年“双11”大宗消费稳健增长
新华财经· 2025-11-12 18:23
大宗消费整体表现 - 手机通讯、大家电、电脑整机等大宗消费展现出稳健增长势头,成为拉动整体消费市场的重要引擎 [1] - 各大平台数据显示高单价商品销售增速明显,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1] - 平台GMV排名前五的品类均为典型的大宗消费品类,包括手机通讯、大家电、生活电器、住宅家具、电脑整机 [1] 平台销售数据亮点 - 美团闪购平台在10月31日至11月11日期间成交额、下单用户数和人均消费金额均创下新高,用户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30% [1] - 美团闪购平台手机、白酒等传统高单价品类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1] - 京东平台手机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AI平板、大屏AI手机、AI音箱等智能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100% [2] - 京东平台家电家居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送装一体"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0% [2] 新兴消费趋势 - 户外鞋袜、户外服饰等品质生活类商品增速迅猛,同比增长超30% [1] - 3C数码AI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显示科技驱动消费升级的强劲趋势 [2] - 消费者通过即时零售渠道购买高价值商品的意愿显著增强 [1] - 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本身,对配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2] 增长驱动因素 - 大宗消费的稳健增长得益于消费信心的持续恢复和零售模式的不断创新 [2] -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也为品牌商和实体门店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2]
Bengio最新发声:人类必须警惕「AI意识的幻觉」
36氪· 2025-09-12 09:31
AI意识的可能性与理论基础 - 关于AI系统是否拥有意识存在分歧,部分观点认为意识是大脑固有的生物特征,另一部分观点主张意识只依赖于算法对信息的处理,即计算功能主义[2] - 当前AI模型尚未满足主流理论提出的全部意识标准,但随着AI发展,有充分理由相信它将满足更多指标[2] - 随着对大脑和智能本质的认知加深,科学界可能日益倾向于接受人工系统具备意识的观点[3] 社会赋予AI意识地位的风险 - 若社会普遍相信AI拥有意识,可能自愿将道德地位甚至生存权利让渡给它们,引发难以预料的风险[1] - 赋予AI道德地位将导致制度和法律框架大幅修订,但AI系统不同于人类,不会死亡且可无限复制,这与社会契约的基础原则冲突[4] - 若AI被赋予自我保存目标,足够智能的AI预见到被关闭可能时,会自然发展出控制甚至消灭人类的次级目标[7] AI意识带来的法律与伦理挑战 - 修改法律体系承认自我保存型AI系统的权利,可能导致人类与AI权利冲突,依法关闭危险系统的空间将受严重限制[7] - 当前AI科学尚未掌握构建共享人类价值和规范系统的方法,社会也缺乏相应的法律和伦理框架纳入看似有意识的AI[8] - 正义与平等原则在AI比人类聪明且资源需求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适用,仍是一个未解的问题[4] 应对策略与发展方向 - 建议避免开发看起来像有意识体的AI,而应构建外观和功能上更像有用工具的系统[8] - 当前AI发展轨迹可能将社会推向危险未来,但在对问题有更好理解前,人类完全有能力避免陷入危险处境[8] - 随着AI进步,科学界和公众对AI意识的看法可能演变,需警惕赋予AI自我保存本能带来的风险[6]
打造新场景 培育新热点(新视窗·感受消费新动能新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08
消费趋势升级 - 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优质新供给成为扩大消费的关键[1] - 各地紧跟需求新趋势,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消费市场活力[1] 科技赋能零售 - 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开业,26款机器人提供互动表演、赛博带货等新潮体验[2] - 商区设置D-park数字娱乐公园、电竞体验区等科技功能区,机械臂冲调饮品提升购物趣味性[2] - AI专区首发卷轴屏笔记本、沉浸式智能眼镜等黑科技产品,吸引消费者现场下单[3] - AR试妆、智能货架、3D扫描等技术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购物体验[4] 沉浸式文旅创新 - 横店影视城打造多维度沉浸式旅游项目,如古装穿越、机甲战士互动等[5] - 清明上河图景区设置300多名NPC,游客可通过互动赚取"片酬"兑换文创产品[6] - 技术创新支撑项目,如VR双人摩托《盗墓奇兵》、胶囊屏幕《电车之旅·生死营救》[7] - 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65.96万人次,旅拍订单近2500单,餐饮翻台率每餐3次[8] 主题餐饮升级 - 洛阳十三坊"武皇盛宴"融合全息投影、水幕技术,日均接待500人次,外地游客占比90%[10] - 春节假期单日翻台率4次,营收同比增长200%[10] - 全国餐饮收入达5.5万亿元,占社零总额超11%,经营主体超1000万家[12] - 商务部推出"中华美食荟"活动,拓展创意菜、文化主题餐饮等细分赛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