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消费
搜索文档
风向变了!国家出手鼓励消费,但更强调先解决就业和增加收入
搜狐财经· 2025-10-24 22:52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通过促增收、保就业和完善社保等措施,旨在解决居民消费意愿不足的问题,以刺激消费并拉动国内经济发展 [3][5][16] 消费现状与挑战 - 疫情进一步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导致社会资金流动不畅,拖慢国内整体发展 [3] - 尽管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并大力倡导消费,但居民消费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3] 促进就业与增收政策 - 国家鼓励个人从事个体经营和创业,为因疫情失业或降薪的人群提供更多就业渠道 [5][6] - 为创业者提供培训支持、简化公司注册手续,以解决就业问题 [6] - 各地大力推广地摊经济,通过简化管理、放宽准入来提供低成本、灵活的就业机会 [8] - 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通过降税费、减少行政审批等措施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使其成为就业的主要力量 [12] 社会保障与福利措施 - 提高养老金水平以增加老年人收入,减少其消费顾虑,带动经济发展 [14] - 完善城乡医保福利,个人缴费400元即可获得远超缴费金额的医疗保障,旨在减少居民医疗开销 [14] 大宗消费支持政策 - 在住房和汽车等大宗消费领域提供支持,包括扶持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推出减免购车成本的福利政策 [16]
提振消费!广州 最新部署
证券时报· 2025-10-21 23:28
居民增收与消费能力保障 - 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 加强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以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 研究盘活农村集体闲置土地和农户住房[3] -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 提升医疗养老保障水平 合理确定城乡居民医保筹资财政补助标准 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3] 服务消费提质 - 大力发展体育消费 创新发展银发经济 积极扩大入境消费[3] -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提升通关便利化 为国际中转游客提供免费广州一日游服务[3] - 推动离境退税商店扩围拓品 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扩大外卡POS机覆盖率以提升入境旅客购物体验[3]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 扎实推进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 2025年计划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超150个 完成城中村改造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4] - 全力推进利用超长期国债开展老旧电梯更新 推进利用专项借款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4] - 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 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同时申请公积金贷款 优化租房提取政策 实施商转公贷款[4] - 拓展汽车消费场景 积极争取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推进汽车文化项目并争取举办国际汽车赛事[4] - 支持二手车流通规模化发展 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 持续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等措施[4] 消费品质提升与市场环境优化 - 积极培育新型消费 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大广交会溢出效应 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5] - 培育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 举办供需对接活动 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落实外贸优品中华行行动[5][6] - 推动湾区认证 3C免办和出口转内销3C认证绿色通道 支持企业投保内贸险[6] - 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推进落实小客车指标久摇不中72次的个人直接申领指标 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社会集团采购[6] -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深入实施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6]
全力冲刺四季度经济 哪些增量政策值得期待?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8:55
宏观经济政策总览 - 四季度是全年经济收官和谋划下年发展的关键期,宏观政策持续落地显效 [1] - 预计四季度需要约15万亿元投资总量和13万亿至14万亿元消费总量以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1] - 政策将在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等领域推出增量措施并强化执行,结合财政、货币、行业政策组合拳 [1] 消费提振政策 - 全年3000亿元中央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全部下达,前8个月带动3.3亿人次申领补贴,相关商品销售额超2万亿元 [2] - 政策可能加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与流程简化,联动家电家装消费与老旧小区改造 [2] - 政策支持健康、医疗、文旅、数字等新消费亮点,通过发放消费券、推动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 [2]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上海等地将制定行动方案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2] - 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50万亿元,消费对GDP贡献率将超50% [3] 投资拉动措施 - 多地部署重大项目建设,安徽开工58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323.8亿元,湖北要求奋战四季度掀起项目热潮 [4]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4] - 该工具更强调支持新质生产力与技术改造升级,江苏太仓自来水扩建、广西白龙核电等项目已获首批资金 [4] - 四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预计剩余6800亿元,政策将督促其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可能提前使用2026年额度 [5] - 将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拓宽准入领域,完善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机制,重点鼓励新质生产力和新兴服务业投资 [5] 外贸与对外开放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封关运作,旅游条例放宽或取消外商投资旅游业限制 [7] - 第138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举办,推出更大力度惠企举措,支持外贸向新、向智、向绿发展 [7]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要求年内举措落地,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增加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等领域 [7] - 建议强化财政金融支持、优化退税服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支持外贸新业态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8]
商务部:三方面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国内消费恢复势头 - 5月以来国内消费保持恢复发展势头 商务部将从稳住大宗消费 优化消费平台载体 办好促消费活动三方面推动持续恢复 [1][2] - 1-5月服务贸易保持平稳增长 进出口总额23653.6亿元同比增长22% 其中出口11517.9亿元增长26.3% 进口12135.7亿元增长18.2% [1][4] - 服务贸易逆差下降46%至617.8亿元 5月单月服务进出口总额4562.8亿元同比增长22.2% [4] 大宗消费刺激措施 -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 将推动新能源汽车 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2] - 大宗消费产业链条长 带动环节和企业数量多 稳住大宗消费可促进供给端复苏 带动就业和收入增长 [2] - 通过消博会 国际消费季 中华美食荟等重点活动提振消费信心 激发消费潜力 [2] 消费促进平台建设 - 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汇聚国际国内优质消费品资源 提供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 [3] - 消博会有助于优化供给结构 改善供给质量 引领绿色健康品质时尚消费 形成新消费潮流 [3] - 推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建设 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作用 [3] 服务贸易发展态势 - 1-5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9886.7亿元增长10% 显示出较强发展韧性 [4] - 服务贸易成为稳定外贸的重要力量 是外贸增长新引擎 特别体现在创新型的数字服务方面 [4] -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外贸升级重要方向 符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4]
覆盖“衣食住行游购娱” 《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5-22 14:03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全面衔接国家政策并聚焦六大行动 旨在提升消费能力 优化供给质量和改善消费环境 以激发消费潜能和促进经济增长 [1][5][10] 城乡居民增收行动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重点领域 重点行业 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 [2][12][14] - 推进技能培训教育提质增效 实施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家政服务 养老护理等重点行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2][12][13] - 多措并举促进收入合理增长 强化以知识价值和技术技能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增加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 [2][12][15]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 加快出台育儿补贴和产假社保补贴政策 促进儿科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2][15] - 强化教育支撑 努力办好家门口学校 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 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和政策覆盖面 [15] -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加快老旧小区和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 建立健全社会化餐饮企业参与老年助餐机制 [2][15] - 完善社保制度体系 健全社保待遇合理调整机制 促进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发展 [15] 服务消费提质升级行动 - 打造文化消费高地 大力发展演艺经济 加快建设博物馆之都 优化文化文物事业单位文创开发收入分配激励试点 [2][15] - 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打造世界级主题乐园矩阵 推进以文塑旅 综合开发郊区 乡村 古镇等旅游资源 [2][15][16] - 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 持续引进高能级国际大赛 推动体育赛事进商圈 进街区 进景区 [2][15][16] - 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 完善联动机制 深入推进跟着赛事来旅行等特色旅游模式 放大票根经济效应 [2][15][16] - 鼓励健康消费发展 加大高品质医疗服务供给 加大康复辅具推广力度 落实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15][16] - 提升生活服务消费品质 促进餐饮消费高质量发展 打造家政服务品牌 [15][16] - 支持服务供给多元化品质化发展 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 引导企业打造旅游+ 体育+ 健康+ 数字+等融合性消费场景 [2][15][16] 大宗消费更新行动 -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落实国家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加力支持绿色家电家居报废更新补贴 [3][16] -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滚动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 探索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 [3][16][17] 新型消费培育行动 - 培育前沿数字消费 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场景 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 持续探索前沿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 [3][18] - 扩大银发消费供给 完善银发生活服务 鼓励培训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兴趣类课程 优化银发专列线路 [3][19] - 丰富悦己消费 支持开发原创IP 提升城市夜经济品质 鼓励二次元经济健康发展 [3][19] - 挖掘邮轮消费潜力 深化国际国内邮轮港口合作 打造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 推动邮轮+业态创新 [3][19] - 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持国内外品牌开设高能级首店和举办首发活动 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 [3][19] 消费环境提升行动 -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推行更高效的消费维权方式 [3][19] - 优化完善消费设施 积极发展智慧商圈 完善国际友好 银发友好 母婴友好 宠物友好等主题设施 [3][19][20] - 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推动旅游业标准化 专业化 品牌化发展 推动重要公共场所多语种标识全覆盖 [3][19][20] - 优化消费领域审批检查 制定大型营业性演出审批一件事改革方案 落实一次审批 全国巡演 [3][19][20] -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鼓励弹性错峰休假 [20] - 鼓励工会助力消费 拓展工会会员会费使用范围 拓展会员春秋游 [20] 支持政策 - 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 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 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 [20] - 加强金融支持 完善消费统计监测 [20]
广东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部署实施居民就业增收促进行动等七大行动 鼓励广深增发购车指标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8 15:52
就业增收措施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1] - 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促进技能人才就业增收 [1] - 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1] - 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加强审计监督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构建清欠长效机制 [1] 社会保障支持 - 2025年打造150个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牵头的幼儿园共同体 [2] - 推动珠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组团融入式托管15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中 [2] - 加力推进交通出行商场超市酒店住宿旅游景区等场所适老化改造 [2] - 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工作推动社区家庭互助等托育服务新模式 [2] 大宗消费促进 - 继续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2] - 2025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 [2] - 启动2.65万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2] - 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3] - 引导深圳推行久摇不中个人可直接申领普通车指标的做法 [3] 新型消费培育 - 大力发展新型消费加快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 [2] - 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创造更多应用场景 [2] - 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适当允许车辆停靠增加夜间停车位和出租车候车点 [3]
地产|大宗消费定位,学习汽车榜样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3 16:25
文章核心观点 - 房地产业面临供给侧改革充分、大宗消费定位及政策储备丰富、市场交易数据好三大机遇,看好擅长好房子营建的开发企业和物业服务板块 [1][9] 房地产产业历史定位 - 2025年前房地产基本定位是防风险和保民生,如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其列为防范化解风险重点领域,相关内容体现民生领域定位,防风险前期避免野蛮生长后期防止硬着陆,保民生避免房价和租金上涨并保证房屋供给 [2] 房地产定位变化 - 2025年3月15日住房消费被定位到大宗消费领域,同月5日提到楼市股市稳住可释放财富效应、提振消费、促进物价回升,房地产民生属性转向提升住房品质,消费属性意味着释放合理需求,且获得与汽车并列地位 [3] 地产支持政策 - 汽车产业政策对房地产政策有启发,交易税减免方面房地产未来可能更趋差别化,财政补贴方面地方层面加大购房补贴可行,贷款支持方面房地产政策利率有下降空间,供给上严控增量是地产趋势,汽车消费政策领先,房地产政策有持续加码空间 [4][5] 汽车业对房地产业的参考 - 汽车行业发展可能指引房地产业,包括运用科技提升品质、根据用户需求打造新产品、以提高内功为核心竞争、在用户全生命周期探索新收费模式和服务内容 [6] 本周楼市数据 - 成交方面,截至3月21日65个样本城市二手房七日移动平均成交量较2024年春节后同期同比增30%,较2024年四季度高点增11%;挂牌方面,截至3月21日141个样本城市挂牌量周度环比增0.5%,较2024年末增4.4%,处于历史最高位;房价方面,截至3月16日多数样本城市二手房挂牌价周度环比下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