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股权投资

搜索文档
以试点创新突破科技金融发展瓶颈
经济日报· 2025-07-09 05:56
行业动态 - 第三家股份制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AIC)获批筹建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50亿元 为全资子公司 [1] - 此前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宣布筹建AIC已获批 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大 为破解科技金融发展瓶颈提供重要抓手 [1] - 2024年中国股权市场投资交易事件10727次 交易金额16026亿元 同比分别下降21.6%和28.8% 资本供给结构失衡 政府平台出资占比过高 [2] 市场影响 - 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大可撬动社会资本 形成"国资+AIC领投 产业跟投 市场扩投"链式反应 增加长期资本供给 改善资本结构 [2] - AIC参与丰富退出渠道 破解投退比失衡 缓解资本短期化倾向 支持科技企业技术研发到产业化 [2] - 银行系AIC拥有庞大客户资源 全国运营网络 跨境服务体系 风险控制机制 中国银行业占金融机构资产规模90%以上 [3] 投资方向 - 五家银行系AIC2024年超80%投资集中于半导体 新能源 航天等国家战略领域 资本精准流向硬科技赛道 [3] - AIC通过定向投资 生态培育与政策协同 推动形成"科技突破—产业升级—金融获利—再投科技"正向循环 [3] 挑战与机遇 - 股权投资与科技型企业适配性高 能容忍创新初期不确定性 收益与企业成长绑定 提供定制化支持 [1] - 需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避免行政干预 建立科学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 提高资本对早期科技项目容忍度 [3] - 需加强AIC与券商 保险等金融机构协同 形成支持科技企业合力 AIC股权投资试点是对科技金融体系的有益完善 [3]
五大行AIC股权投资济南试点加速推进
齐鲁晚报· 2025-06-25 22:49
AIC基金试点推进情况 - AIC作为"国家队"耐心资本,能够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缺长钱"的问题,通过引导金融资本流向科技企业,为技术创新、传统产业升级、新产业培育提供稳定的资本支持 [2] - 济南市将AIC股权投资试点作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推动基金组建方加快基金组建流程,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 [2] - 2024年10月25日,五大AIC与济南市正式签约,5只合作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 [3] - 2024年12月30日,中银AIC在济南起步区注册成立,基金总规模10亿元人民币,由中银资产及省市区共同出资设立 [3] - 2025年5月29日,建行AIC专项基金成功设立,规模1.22亿,拟专项投向济南市某国企混改项目 [3] - 截至目前,中银AIC、工银AIC、农银AIC基金以及建信AIC专项基金先后落地 [4] 项目储备与投资进展 - 围绕战略新兴领域,分行业遴选了195家具有股权融资需求的优质项目,形成投资项目库 [5] - 已有30余个项目被AIC列入重点拟投资清单,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领域 [5] - 其中15个项目完成尽职调查,10个项目完成立项审批,2个项目完成投资决策,预计7月初将实现首个项目投资落地 [5] 投融资对接活动 - 聚焦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常态化开展"一月一链"、"海右路演"等投融资对接活动 [6] - 截至目前,共举办7期面向AIC的路演及现场考察活动,推动40余家企业与AIC进行现场交流 [6]
科技创新迎来金融“硬支撑”!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广州日报· 2025-06-19 01:01
科创板改革 - 科创板将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研发投入高的优质科技企业[1][2] - 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2] - 改革旨在增强制度包容性,为增量改革提供可控试验空间,便于集中管理未盈利科技企业并保护投资者权益[4] 创业板改革 - 创业板将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3] - 改革措施与科创板形成联动,共同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1][3] 金融市场表现 - 政策发布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创业板指涨0.23%,科创50涨0.53%[1] - 外汇市场有望保持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将维持在合理均衡水平[5] 金融创新试点 - 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已从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广州落地多只AIC基金[5] - 正在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5] - 鼓励外资机构参与科技金融实践,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5] 人民币国际化 - 香港与上海金融中心联动有望推动更多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推出[5] - 预计未来五年人民币国际化将进入更稳健发展期[5]
中银50亿元AIC基金落地
FOFWEEKLY· 2025-05-30 17:56
基金设立与备案 - 中银资产在深圳设立的深圳中鑫鹏翔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完成备案 [1] - 基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化债转股业务 [1] - 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 [1] 投资方向与目标 - 侧重满足民营科技企业在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能转变、存量资产盘活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1] - 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基金落地深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的金融支持 - 打造"中银科创"生态体系,支持深圳科技创新 [1] - 累计为超7000家科技企业提供授信支持 [1]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2000亿元,位居深圳市前列 [1] 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 构建"投、贷、债、保、租"全方位、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2] - 提供债权融资外的"耐心资本"助力 [2] - 运用"股权+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2]
为科技创新注入耐心资本,中银50亿元AIC基金落户深圳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6:24
基金设立与备案 - 中银资产在深圳设立的深圳中鑫鹏翔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完成备案 [1] - 基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化债转股业务 [1] - 重点投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三大领域 [1] 投资方向与重点 - 特别侧重满足民营科技企业在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能转变、存量资产盘活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1] - 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1] 基金落地意义 - 基金落地深圳标志着科创沃土再注入金融"活水" [1] -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的科技金融服务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打造"中银科创"生态体系 [1] - 累计为超7000家科技企业提供授信支持 [1]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2000亿元,位居深圳市前列 [1] 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 构建"投、贷、债、保、租"全方位、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2] - 提供"耐心资本"助力,发挥中银AIC股权投资基金、中银科创母基金投资效能 [2] - 运用"股权+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2] 未来计划与合作 - 中银50亿元AIC基金落地将进一步丰富深圳科技金融生态 [2] - 深化与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龙头等各方合作,引导科技创新要素汇聚 [2] - 推动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
150亿,北京新基金群诞生
投资界· 2025-03-27 14:56
基金群成立 - 北京市昌平区举办2025未来科学城科创金融大会,总规模150亿元的科技产业基金群正式成立,由昌平区国资企业牵头,联合多家投资机构共同发布10支基金,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并购、AIC及主导产业等领域 [4] - 昌发展集团与五支签约基金集中亮相,包括资产管理、科技金融、产业服务三大业务体系 [6] - 昌平区政府性投资基金群规模超过420亿元,形成了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7] 基金详情 - AIC股权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围绕生物制药CGT、生命科学和诊断产业进行直接投资 [6] - 碳中和链主基金总规模84.28亿元,主要投向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产业领域,依托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的核心地位 [6] - 医药健康产业基金规模约36.59亿元,聚焦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产业前沿项目 [7] -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3.6亿元,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侧重前沿创新和卡脖子领域 [7] - 先进制造产业基金规模15亿元,聚焦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投资 [7] - 机器人产业基金总规模10亿元,聚焦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创新生态 [7] - 脑科学基金规模1亿元,专注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7] - 医疗健康产业基金规模3亿元,昌平医疗发展并购基金规模10亿元 [7] 创投联盟 - 昌平区联合红杉中国、高瓴等30家创投机构成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7] 北京其他区域动态 - 石景山区首只算力基金成功备案,重点投资算力中心行业的企业及项目 [9]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二期成立,出资额40.01亿人民币,聚焦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六大未来产业 [9] - 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三期基金规模100亿元,投向AI、医药健康、半导体、具身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等领域 [9][10] - 顺义区两支基金完成工商登记,投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领域、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信息产业、集成电路等 [10] - 康桥资本首支人民币医疗健康并购基金完成首关,规模超70亿,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医疗产业服务等核心领域 [10] 北京产业格局 - 北京目前已经产生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和科技服务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10] -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整体规模去年首次突破了万亿元,是全国首个跨过万亿级的城市 [10]
靳海涛:寻找中国创投出路
投资界· 2024-12-12 17:35
行业现状与政策支持 - 行业募投管退各项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但开始呈现强烈反弹迹象 [4] - 国家对风险投资给予高规格、高频率支持 政策呈现"明高度、接地气、组合拳"三大特征 [5] - 地方政府积极推出措施 包括延长基金存续周期至15年 建立免责机制 提高亏损容忍率 [5] - 深圳计划到2026年备案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超过1万家 "20+8"产业基金快速推进 [5] - 北京建立市场化管理的直投大基金 显示行业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5] 资本市场四大变化 - 股票市场快速修复 上证指数有望突破4000点 进入牛市周期 [6] - IPO逐步恢复常态化 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证监会态度明确 [6] - 并购市场推出新规 强调估值灵活性处理和跨界并购支持 [6] - 海外上市热潮再起 中概股表现有所恢复但尚未理想 [7] 股权投资战略意义 - 股权投资对国家战略至关重要 需减少限制性规定以支持科技创新 [8] - 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出口大国地位和高科技产业追赶趋势"三个不变" [8] - 产业链完整是优势 需通过资本市场支持补短板和产业升级 [8] 创投商业本质认知 - 需提高社会对VC/PE分散风险商业模式的认知 行业实际风险较低 [8] - 税收政策需更合理 平衡行业收益与风险特征 [8] 重点发展基金类型 - 综合性母基金应以小而美子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 需适当布局直投 [9] - S基金和项目接续基金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收益性佳特征 IRR可达20%以上 [9] - 资本招商基金应以国资为主 由国有机构与知名创投联合管理 [9] - 创投基金应坚持盲池基金为主 项目基金为辅的格局 [10] - 并购基金应由产业集团、创投机构和上市公司合作建立 政府适度参与 [10] - AIC股权投资基金应与创投机构联合管理 关注成长性公司债权投资 [10] 投资方向建议 - 重点支持五大领域:补短板、数字化、碳中和、大健康和消费升级 [10] - 天使和初创基金将更受投资人欢迎 但需机构具备足够规模 [10] - 套利性投资面临挑战 需平衡区域和行业布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