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rMOS
icon
搜索文档
杰华特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延续高增长 计算、汽车领域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
财经网· 2025-10-31 14:4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9.42亿元,同比增加63.0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4.6亿元,同比减亏约9.29% [1] -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呈现收窄趋势,印证"高成长+减亏"逻辑 [1] - 营收已连续保持7个季度正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已突破70% [2]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重点投入的计算、汽车等领域产品逐步实现规模化量产,带动营业收入大幅提升 [1] - 公司为虚拟IDM模式的模拟芯片设计企业,拥有丰富的产品组合及广泛的市场布局 [2]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6.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96% [2]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在售料号超3200款,覆盖新能源、网通安防、车规级电子及计算控制领域 [2] - 公司以3.19亿元收购天易合芯40.9%股权,以扩大信号链品类产品,布局智能穿戴、手机平板等场景 [2] - 公司以电源管理芯片为基本盘,向AI、计算、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纵深应用 [3] 行业趋势与前景 - 半导体市场持续复苏回暖,模拟芯片市场正逐步回暖 [1][3] - 行业巨头德州仪器营收回正且产品全面涨价,带动市场预期向好 [3] - 国产模拟芯片厂商毛利率呈现逐季修复态势,25年上半年16家重点厂商平均毛利率由23Q4的34.4%修复至36.3% [3] - 德州仪器全面涨价标志着模拟芯片行业为期两年的价格战周期终结,行业有望进入利润修复与结构性复苏阶段 [3] - 在国产替代加速及下游创新应用催化下,公司有望凭借产品组合升级和并购补强实现业绩修复 [3]
晶丰明源:上半年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收入同比增长419.8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0:35
业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19.81% [1] - 数字多相控制器、DrMOS、POL及Efuse全系列产品已量产并进入规模销售阶段 [1] - 新一代显卡应用已在多家海内外客户大批量出货 [1] 技术进展 - 自研第一代40VBCD工艺平台已大批量稳定量产 [1] - 第二代40VBCD工艺平台设计的DrMOS产品性价比显著提升并进入量产 [1] - 第三代工艺研发推进中,芯片设计已完成,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 [1]
19亿元可转债重注未来!南芯科技发力AI、汽车、工业三大赛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8:43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33亿元 加码智能算力 车载芯片及工业传感三大领域研发及产业化 依托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把握国产替代机遇 [1][2][6] 募投项目详情 - 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59亿元 拟开发多相控制器 DrMOS等核心产品 瞄准PC 数据中心及边缘计算大电流供电方案国产替代 [2][3] - 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8.43亿元 聚焦汽车芯片国产化(当前国产化率不足10% 部分核心芯片低于1%) 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 [2][4] - 工业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6.31亿元 开发磁传感 光传感 惯性传感芯片及高速高精度数字控制器 填补国产高端传感芯片空白 [2][4] 财务与研发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13.01亿元增长至2024年25.67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2.46亿元提升至3.07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0亿元 同比增长17.60% 研发投入2.82亿元 同比增长54.62% [5] - 研发团队756人 占员工总数68.35% 为技术创新提供核心支撑 [5] 技术储备与产品进展 - 智能算力领域具备多相控制技术 支持单芯片30A并联输出240A 满足大电流场景需求 [7] - 车载领域掌握ASIL-D电源管理芯片技术及高边智能开关技术 通过车规最高安全认证 [7] - 工业领域通过收购珠海昇生微强化MCU嵌入式内核自主可控能力 与募投项目形成战略协同 [7] - 2025年上半年推出压电驱动芯片(填补国产移动终端散热空白) 车规级CAN/CAN FD收发器 升降压转换器及GaN合封PFC产品 切入工业电源市场 [8] 客户与市场基础 - 消费电子领域与小米 OPPO vivo 荣耀等一线品牌深度合作 有线充电管理芯片市场份额居前 [8] - 车载领域已切入多家整车厂供应链 加速新产品验证与导入周期 [8]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半导体专题】多相电源是增量蓝海市场,看好国产替代机遇
剑道电子· 2025-02-06 15:13
半导体专题核心观点 - 多相电源是XPU主流供电技术,由多相控制器+DrMOS组成,具有高效节能、高集成度特点 [3][17] - 多相电源市场是增量蓝海市场,受益于AI算力需求增长和国产替代机遇 [53][55] - 行业壁垒高,主要体现在协议授权、工艺积累和客户认证周期长三个方面 [55] 多相控制器+DrMOS技术 - 多相控制器通过SVID/SVI2/OVR等协议与XPU通信,不同厂商协议不兼容 [3][17] - DrMOS采用驱动IC+MOSFET集成设计,分为合封和单芯片两种方案,可将电源转换效率提升至90%以上 [3][17][18] - 相比分立方案,DrMOS封装面积减少50%,寄生参数降低70% [17][19] 应用场景分析 - **服务器领域**:单台CPU服务器电源价值量达80美元,GPU服务器需求增速超40% [22][23] - **汽车电子**:自动驾驶SoC需配套2颗4相控制器+8颗50A DrMOS,形成12V-0.9V降压方案 [24][25] - **PC/显卡**:七彩虹RTX 4080 SUPER采用3控制器+20 DrMOS设计,杰华特已量产支持Intel第13代酷睿的方案 [21][28] 市场竞争格局 - 海外龙头MPS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营收18.21亿美元,毛利率56% [33][43] - 国内厂商进展: - 杰华特30A-90A DrMOS全系列量产,6/8相控制器通过Intel认证 [57] - 晶丰明源16相控制器进入国际供应链 [63] - 芯朋微产品效率已达国际水平 [65]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AI服务器出货量年增28%-42%,单机功耗突破1000W [22][23] - 汽车智能化推动车载电源管理芯片SAM达70亿美元 [50] - 国产替代空间:A股相关公司PS估值仅3-6倍,显著低于MPS的71倍PE [56][52] 技术发展趋势 - 单芯片集成方向:MPS已实现将70+分立器件集成至20+的突破 [36] - 工艺迭代:BCD Plus工艺使阻抗下降25%,支持55nm制程 [41][42] - 封装创新:Mesh Connect无焊线技术提升散热效率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