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

搜索文档
Model Y 升级难救场!特斯拉(TSLA.US)欧洲销量七连跌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20:53
欧洲市场表现 - 特斯拉7月在欧洲多个关键市场新车注册量同比大幅下滑:瑞典降86%至163辆 丹麦降52%至336辆 法国降27%至1,307辆 荷兰降62%至443辆 [1] - 挪威和西班牙市场逆势增长:7月注册量分别增长83%和27% 达到838辆和702辆 [1] - 西班牙电气化汽车总销量激增155% 比亚迪销量达2,158辆 同比增近八倍 [2] - 今年前六个月特斯拉在欧洲销量同比下降逾三分之一 [1] 产品与竞争 - 公司产品线面临中国低价电动车竞争 改款Model Y已推出 更便宜新车型产量下季度才显著提升 [1] - 改款Model Y长续航四驱版2025年3月在欧洲开售 后驱版本5月开始销售 [7] - 挪威市场因0%利率贷款刺激 Model Y订单自5月起激增 [7] 监管与战略 - 欧洲自动驾驶法规严格 影响Model Y销售及FSD服务推广 [7] - 公司认为若欧洲客户能获得与美国相近的驾驶体验 销售将显著改善 [7] - 美国市场7,500美元购车税收抵免即将到期 [7] 行业动态 - 7月部分欧洲国家整体汽车销量变化:丹麦+20% 瑞典+6% 挪威+48% 西班牙+17% 荷兰+9% 法国-8% [8] - 欧洲车企大众 梅赛德斯-奔驰等Q2业绩弱于预期 受美国进口关税和需求放缓影响 [11]
特斯拉欧洲停止供应Model S/X新车 公司市值跌破万亿美元大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4:41
特斯拉产品策略调整 - 特斯拉欧洲官网已停止Model S和Model X的定制车型销售,仅提供库存车,Model Y与Model 3仍可订购 [3][5] - 公司此前已在亚洲市场采取类似策略,中国和日本分别于4月及3月停售Model S/X新车,目前主要销售市场仅剩北美 [3] - 北美市场Model S/X在6月推出改款车型,增加氛围灯等配置,但全系售价上调,Model S起售价84990美元(约61万元人民币),Model X起售价89990美元(约64.7万元人民币) [3] 特斯拉交付量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交付新车72.08万辆,同比下降12.7%,创2022年以来最大同比跌幅 [4] - Model 3/Y是交付主力,占比达96.78%(69.75万辆),而Cybertruck、Model S/X等高端车型合计仅占3.22%(2.32万辆) [4] 特斯拉市场应对措施 - 加快新产品布局,包括Model Y L、Model 3+单电机长续航版及廉价版Model Y(已曝光内饰谍照) [8] - 在中国市场推出限时促销政策,8月31日前购买Model 3/Y可享8000元车漆礼金,Model 3额外提供8000元保险补贴及5年0息贷款 [8] 特斯拉股价与市值 - 7月31日公司股价下跌3.38%至308.27美元/股,市值跌破万亿美元至9943.09亿美元 [10]
Ford to reveal more about its new low-cost electric vehicles on August 11
TechCrunch· 2025-07-31 22:14
Ford is set to reveal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s upcoming low-cost electric vehicles at an event in Kentucky on August 11. And the company is talking a very big game: CEO Jim Farley said Wednesday that the announcement is “a Model T moment” for Ford.Farley made the comments after Ford revealed its electric vehicle division posted a loss of around $1.3 billion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25. Sales of the company’s top two EVs, the F-150 Lightning and the Mustang Mach-E, are declining, all while things are loo ...
【联合发布】2025年6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5.6
乘联分会· 2025-07-31 17:06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体系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由智能座舱指数、智能驾驶指数和舱外智能指数三个二级指数构成,未来将衍生至三级指数 [6][15] - 一级指数反映国产乘用车市场当月符合智能化指标的车型市场表现,二级指数分别反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舱外智能标准的车型市场表现 [15] - 指数计算方法为各二级指数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权重系数分别为智能座舱47.5%、智能驾驶37.5%、舱外智能15.0% [16][18][20][23] 2025年6月指数表现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5.6,较上月提升1.8个单位,延续上涨趋势 [5][12] - 智能座舱指数为38.2,较上月增长1.6个单位,保持平稳增长 [8] - 智能驾驶指数为39.7,较上月大幅提升3.2个单位,增长显著 [9] - 舱外智能指数为17.0,较上月小幅下降0.8个单位,增长态势出现回落 [4][12] 市场背景与驱动因素 - 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208.5万辆,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7.6% [12] - 新能源车零售111.2万辆,同比增长29.8%,环比增长8.2% [12] - 智能化指数增长主要得益于Model Y、问界M8等高智能化车型销量快速增长,以及比亚迪全系智驾功能普及 [12] 指数定义标准 - 智能座舱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软件生态、交互体验、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17] - 智能驾驶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17] - 舱外智能评价主要围绕车辆与车外人员的信息传递和互动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座舱直接影响用户日常驾乘体验,是车企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18] - 智能驾驶将重塑汽车属性,从"驾驶工具"转变为"移动空间",具有颠覆性影响 [19] - 舱外智能是新兴领域,旨在提升行车安全、优化交通效率和增强用户体验 [22] - 7月乘用车市场有望延续6月增长态势,智能化指数将持续稳步攀升 [13]
特斯拉也开始挤牙膏了
36氪· 2025-07-31 17:01
特斯拉近期表现 - 2025年Q2营收暴跌12%至225亿美元,盈利暴跌16%至12亿美元,交出十年来最惨烈成绩单 [1] - 上半年全球交付量同比暴跌13.3%,Q2以38.4万辆创下公司史上最大季度跌幅 [15] - 在中国市场市占率从2020年15%滑落至7.6%,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8.8%至65.7万辆,但营收同比下降3.7%至209.4亿美元 [18] 产品策略调整 - Model 3上市6年后首次改款,Model Y上市5年后首次焕新,产品更新节奏缓慢 [4] - 2025年产品节奏明显加快:1月Model Y焕新版上市,7月官宣6座Model Y L秋季发布,Model 3+预计9月上市 [6] - 廉价版Model Y预计2025年四季度量产,取消全景玻璃天幕等设计,保留FSD系统 [8][9] - Model Y L针对中国家庭需求设计,增加车高和轴距,首次推出六座结构 [1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销量TOP10中,Model Y以1,185,000辆排名第二(同比下降3%),Model 3以595,000辆排名第九(同比增长10%) [5] - 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比亚迪稳居纯电销冠,小米SU7多次单月销量反超Model 3 [18] - 15万-20万价格带有200余款纯电动车型竞争,廉价版Model Y面临严峻市场环境 [30] 战略转型与挑战 - 从"性能至上"转向兼顾用户体验,开始注重本土化设计和功能补全 [9][14] - Cybertruck上市后反响平平,产能未达预期,被迫暂停出口 [20] - 产品策略类似英特尔"挤牙膏"模式,面临创新不足的长期风险 [1][30] - 廉价车型被视为短期"镇痛剂",公司仍需开发具备爆款潜力的下一代产品 [30]
特斯拉想拿出新杀手锏
美股研究社· 2025-07-30 19:36
特斯拉近期市场表现 - 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X在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中以83.3%高速场景通过率获最佳成绩,引发市场热议[8][9] - 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转发测试结果并强调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10] - 公司近期在中国市场推出Model Y L大六座豪华SUV(轴距超3米,车长约5米,预估售价40万元)及加速推进廉价版Model Y新车型[13][14][15] 特斯拉财务与销量压力 - 2025年Q2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20.7%),创十年来最大降幅[22] - 全球汽车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暴跌13.5%),连续两季度两位数下滑,欧洲市场销量下跌超三分之一[24] - 美国加州市场销量连续七季度萎缩,中国市场成为唯一增长引擎(Q2交付12.9万辆,贡献全球销量34%)[25][27] 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 - 中国占特斯拉全球销量超30%,每三辆特斯拉中有一辆由中国消费者购买[27] - 公司加速本土化策略,专为中国推出特供车型Model Y L,并计划廉价版Model Y以覆盖更广泛消费群体[35][37]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但特斯拉市占率从2020年15%峰值萎缩至7.6%[27][31] 行业竞争与产品策略 - 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破20万辆,蔚来乐道L90、理想i8等新车型密集发布[33] - Model Y以44848辆销量蝉联6月SUV冠军,领先第二名比亚迪宋PLUS近一倍[34] - 公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计划2025年在中国及欧洲落地,测试表现行业领先[40][41] 未来挑战与机遇 - 产品线老化问题凸显,工程副总裁承认公司处于战略突破关键节点[28] - 廉价版Model Y若售价下探可能对小鹏G6/G7等竞品形成冲击[38] - 需平衡全球思维与本土化经营,进一步适应中国市场竞争环境[42]
汽车行业周报:看好Robotaxi与Optimus驱动特斯拉估值重构-20250729
爱建证券· 2025-07-29 21: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Robotaxi与Optimus驱动特斯拉估值重构 [2] - 看好智能化领先车企建立用户体验壁垒,智能汽车头部集中格局或加速形成 [3] - 看好自主供应链崛起及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增量配件伴随爆款车型放量 [3][4] - 看好智能汽车发展带来测试检测需求扩容及特斯拉引领自动驾驶商业运营落地 [3][4] 报告要点总结 本周汽车板块表现 - 本周A股申万汽车行业板块报收7,219.3点,涨跌幅+1.03%,板块排名25/31,同期沪深300指数报收4,127.2点,涨跌幅+1.69% [3] - 本周申万汽车二级行业子板块涨跌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商用车+4.26%,汽车服务+1.69%,摩托车及其他+1.41%,乘用车+1.33%,汽车零部件+0.36% [3] - A股申万汽车行业涨幅前5个股依次为福赛科技+28.03%、天普股份+23.73%等;港股申万汽车行业本周涨幅前5个股依次为和谐汽车+30.43%、首控集团+18.42%等 [3] 特斯拉经营情况 - 25H1营收418.3亿美元,同比-10.6%,归母净利润15.8亿美元,同比-43.3%;25Q2营收225.0亿美元,同/环比-11.8%/+16.3%,汽车业务营收166.6亿美元,同/环比-16.2%/+19.3% [3] - Non - GAAP净利润13.9亿美元,同/环比-23.1%/+49.1%,监管积分收入下降超26%至4.4亿美元,预计继续下降;关税成本按季度约增3亿美元,短期成本上升 [3] - 2025年生产77.3万辆汽车,交付72.1万辆,欧美需求疲软、竞争加剧,25H2欧美汽车业务需求或进一步承压;中国市场25Q2销量相对持平,交付12.9万辆,贡献34%全球销量 [3] - 特斯拉中国6月批发销量71,599辆,同/环比+0.8%/+16.1%,结束连续8个月同比下滑趋势;焕新Model Y售价上调1万元,25Q2单车销售均价升至29.4万元,汽车业务毛利率止跌企稳至17.2% [3] - 上海工厂交付量19.17万辆,创历史新高,占全球产量47%;平价车型已投产,计划25H2量产;Model Y L计划2025年秋季上市,有望提振销量 [3] 特斯拉新增长曲线 - FSD安全验证与订阅率爬坡,自推出FSD V12版本,北美采用率增长25%,启用FSD车辆事故率较未启用低10倍,约50%车主仍未使用,面向个人用户的无监管FSD服务预计2025年底在部分地区推出 [3] - Robotaxi落地加速,运营区域预计数周内从奥斯汀扩大10倍,25Q3扩展至湾区等,目标2025年底覆盖美国50%人口区域;每英里成本或降至0.3美元以下,马斯克预计将带来5 - 10万亿美元的市值增长 [3] 机器人Optimus进展 - Optimus整合Grok缩短训练周期,膝关节模仿人类四连杆机构,手部具备11个自由度,使用自研部件提升关节负载能力和动作精准度 [3] - Optimus 3设计完成,目标售价约2 - 3万美元/台,原型机2025年10月前推出,2026年初量产,目标2030年前年产量达100万台,单台可替代2.5名劳动力,预计贡献250万等效人力 [3] 投资建议 - 乘用车关注智能化领先车企,如小米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 [3] - 零部件方面,关注向智能化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商转变的自主供应链如保隆科技,以及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增量配件企业如华阳集团等 [3][4] - 其他方面,关注智能汽车测试检测需求扩容受益企业中国汽研,以及自动驾驶商业运营落地相关企业小马智行、文远知行 [3][4]
特斯拉(TSLA):比较优势显著,公司受关税及政策变动负面影响相对有限,阵痛转型期方显其AI战略雄心
长城证券· 2025-07-29 19: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消费端需求不振和美国本土政策等多重影响,25 上半年特斯拉经营在多方面表现承压。尽管如此,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前沿 AI 业务方面成绩亮眼,未来可期 [17] 各方面内容总结 财务指标与业绩情况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 亿美元、65 亿美元、82 亿美元,2025 - 2027 年 PE 为 170 倍、161 倍、128 倍 [17] - 2025 年 2 季度营收 224.96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毛利润 38.78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毛利率为 17.2%,同比下降 71 个基点 [2] - 2025 年 2 季度营业利润 9.23 亿美元,同比骤降 42%,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 89%,仅为 1.46 亿美元,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 20% [2] 业务板块情况 - 2025 年 2 季度主要收入来源新能源车销售业务占比约 74%,交付量环比增长 14%,收入环比增长 19%,平均单车售价环比增长 [3] - 能源类业务 2025 年 2 季度同比下降约 7 个百分点,环比微增 2%,体现季节性特征 [8][12] 政策影响情况 - IRA 法案对特斯拉新能源车在美销售激励有限,若取消对公司负面影响相应有限 [4][7] - 美国新能源产业受关税调整和大漂亮法案双重压力,特斯拉未来受同质性冲击概率大,但业务多元化有望展现经营韧性 [14] 新业务进展情况 - 2025 年 6 月下旬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开展 Robotaxi 服务试运行,投入车型为 Model Y [15] - 自北美地区升级到 FSD 12 版本以来,FSD 订阅率增长 45%,整体渗透率增长 25% [15] - 预计三个月内推出人形机器人 3 代原型机,2026 年初开始量产,五年内产能提升至每月约 10 万台 [16]
Model Y青春版曝光,能砍的全砍了,网友:属实丐中丐
36氪· 2025-07-29 17:14
核心观点 - 特斯拉即将推出一款基于Model Y改造的廉价版车型,通过大幅缩减配置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份额下滑和业绩压力 [6][38][42] - 新车外观与Model Y相似但采用一体式大灯、取消贯穿灯带和漫反射尾灯等设计,内饰取消全景天幕、后排娱乐屏等配置 [10][12][15][22][24] - 该车型配备HW4.0硬件,中控改为通道式设计,但取消座椅通风等舒适性功能 [36][31][34] - 马斯克战略重心转向AI,廉价车型是应对短期业绩压力的妥协 [45][46][47] 产品设计 外观变化 - 轴距与Model Y相近,车身曲线相似但前后灯组重新设计 [3][4] - 前大灯从分体式改为一体式,取消贯穿灯带 [10][12] - 尾灯取消漫反射板,采用断点式设计而非贯穿式灯带 [15][17] - 保留19寸轮毂和HW4.0摄像头 [19] 内饰简化 - 取消全景天幕玻璃改为普通硬顶,无天窗 [22] - 座椅材质改为布艺拼接织物,取消氛围灯带 [23] - 移除后排娱乐屏仅保留USB接口 [24] - A柱高音喇叭、后排挂钩被取消,腿部空间可能缩水 [27][28][29] 配置调整 - 中控台下方改为通道式设计,主副驾脚步空间互通 [31][33] - 保留屏幕挂挡和拨杆转向灯,但疑似取消座椅通风 [34] - 硬件仍采用HW4.0系统 [36] 市场策略 - 新车定位为Model Y产品线中的"中杯"版本,Model Y L为"超大杯" [39][40] -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表现不佳,廉价车型是刺激销量的直接手段 [42][47] - 焕新版Model Y曾将单车均价从27.45万元提升至29.39万元,毛利率回升至17.2% [47] - 马斯克原计划终止Model 2项目,认为廉价车"改变不了世界" [45]
特斯拉深陷焦虑漩涡:新布局真能拯救下滑销量?
环球网· 2025-07-29 13:52
公司动态 - 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表示公司即将迎来"关键转折时刻" [1] - 莫拉维特别提到内华达州工厂生产的Semi电动卡车是特斯拉使命关键部分 [3] - 特斯拉展示了没有方向盘的双座自动驾驶汽车"Cybercab"和Optimus机器人 [4] - 莫拉维领导的约6000人工程团队正同时推进多个项目 [4] 产品与技术 - 特斯拉核心业务包括自动驾驶、Robotaxi、Optimus人形机器人及Semi电动卡车 [3] - 6月已开始生产更平价新款电动车,外形类似Model Y [3] - 正在得州奥斯汀提供有限数量的Model Y载客试乘服务 [4] 市场表现 - 特斯拉核心汽车业务面临挑战,因车型老化导致全球多个关键市场销量下滑 [3] - 加州销量已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3] - 特朗普终止联邦税收抵免和监管改革变化冲击公司收入利润 [3] 战略规划 - 优先在9月底税收优惠到期前多销售现有车型 [3] - 新款电动车要今年稍晚全面上市 [3] - 马斯克强调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是特斯拉未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