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del Y
icon
搜索文档
2 Reasons to Buy Rivian While It's Below $70.49
Yahoo Finance· 2025-11-03 02:54
估值比较 - Rivian股价略高于每股13美元 但若按特斯拉的估值水平计算 Rivian股价应达到70.49美元 [1] - 特斯拉以巨大的估值溢价交易 而Rivian则相对于行业存在一致的折价 [2] - 基于远期市销率 若Rivian按特斯拉的比率交易 股价将超过70美元 但目前低于15美元 [3] 特斯拉的竞争优势 - 特斯拉拥有14万亿美元市值的巨大资本优势 可通过极小比例的股份稀释筹集大量资金 例如仅1%的稀释即可筹集约160亿美元 相当于Rivian当前总市值 [4] - 特斯拉被华尔街分析师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巨头 其在机器人出租车市场的早期投资和技术应用能力使其拥有巨大优势 该市场价值可能达数万亿美元 [5] - 资本规模优势和新确立的AI声誉是特斯拉估值溢价的主要来源 [6] Rivian的增长潜力 - Rivian预计明年初将开始生产三款新车型R2、R3和R3X 且定价均预计低于5万美元 [8] - 大多数美国消费者希望其下一辆车的购买价格低于5万美元 而在该价格区间的电动汽车市场中 除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外竞争较少 [8][10] - 特斯拉占据美国近一半的电动汽车市场 其大部分销量来自两款经济型车型Model Y和Model 3 [10]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被撕开了一道裂缝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34
日本汽车市场概况 - 日本是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之一,本土品牌市占率在过去几年间几乎从未低于90% [5][6]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市场销量前三品牌均为本土制造,丰田、铃木、本田销量分别为72.43万辆、37.73万辆、31.97万辆 [6] - 市场封闭性体现在特殊的本土化需求、消费者高品牌忠诚度及造车精细化能力,而非关税壁垒(进口车0关税)[5][6] 日本电动车市场现状 - 日本新能源车整体渗透率极低,截至2025年9月仅为2.8%,其中纯电车型渗透率仅1.7% [3] - 2025年上半年日本燃油车份额从去年42.3%小幅回升至44.7%,混动车型份额从35.6%微降至33.8% [7] -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在2019年为0.5%,2023年爬升至2.2%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3% [7] - 电动车发展缓慢受限于充电桩布局不足、里程焦虑及安全考量等因素 [7] 中美车企的突破机会 - 日本市场在售的61款纯电车型中,仅10款为本土品牌,其余51款均来自国外,为国际车企提供巨大商机 [7]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5年9月在日销量分别达802辆和1471辆,同比增长3倍和2.8倍,显示突破可能性 [8] - 中美电动车企正教育日本市场接受电动车,甚至引领日本电动化转型 [8] 中国车企的日本市场策略 - 比亚迪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是71年历史上唯一以自家品牌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 [10][11] - 比亚迪发布专供日本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引入首款插混车型海狮06DM-i [11]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12] - 其他中国车企如吉利旗下极氪通过经销商展出极氪009,计划2026年交付;日产展出中国研发的纯电轿车N7测试市场接受度 [11] 中日车企竞争态势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计划2026年底前将日本门店数量增至50家,并扩大充电网络兼容日本CHAdeMO标准 [12] - 比亚迪凭借车型多样性竞争,针对日本特有的K-Car市场(2024年占新车销量36.8%,达155.7万辆)推出特供车型 [12][13] - 日本消费者购车主要考虑续航、安全、性价比,对智能化要求不高,且偏好尺寸较小的车型以适应狭窄道路 [12]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被撕开了一道裂缝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10
日本汽车市场概况 - 日本市场是高度封闭的市场,本土汽车品牌在过去几年市占率从未低于90% [3]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市场销量前三品牌均为本土制造,丰田、铃木、本田销量分别为72.43万、37.73万、31.97万辆 [3] - 日本对进口车实行0关税政策,但国际品牌表现不佳,奔驰以2.50万辆位列第12名 [3] 日本市场电动化进程 - 日本新能源车渗透率极低,截至2025年9月仅为2.8%,其中纯电车型仅1.7% [1] - 作为对比,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约50%,日本市场接受度明显较低 [1] - 2025年上半年日本燃油车型份额从去年42.3%小幅回升至44.7%,混动车型份额从35.6%微降至33.8% [4] -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从2019年0.5%升至2023年2.2%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3% [4] 国际新能源车企的机遇 - 日本电动车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为国际新能源车企提供机会 [2] - 2025年在日本销售的61款纯电车型中,仅10款为本土品牌,其余51款均来自国外 [4]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5年9月在日销量分别达802辆和1471辆,同比增长3倍和2.8倍 [5] - 中美EV企业正在教育日本市场接受电动车,并引领日本电动化转型 [6] 中国车企的日本市场策略 - 比亚迪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是71年历史上唯一以自家品牌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 [7][8] - 比亚迪发布针对日本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 [8]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9] - 吉利旗下极氪汽车通过日本经销商展出纯电MPV极氪009,计划2026年开始交付 [8] 市场竞争格局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客户经常在两者之间犹豫 [9]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将日本门店增至30家,2026年底前增至50家,并扩大充电网络 [9] - 比亚迪拥有更多车型选择,包括元PLUS、海豚、海豹、海狮07等多款纯电车型 [10] - 比亚迪推出特供日本市场的K-Car车型,该类车型2024年占日本新车销量36.8%,达155.7万辆 [10]
Tesla’s New Focus Isn’t on Cars, But on ‘Sustainable Abundance.’ What Does That Mean for TSLA Stock and Buy-and-Hold Investors?
Yahoo Finance· 2025-11-01 00:39
Tesla’s latest earnings report, released Oct. 22, revealed a 12% revenue rise in the third quarter. The total reached $28.10 billion, beating analyst estimates by $1.7 billion. This improvement came after two straight quarters of decline, signaling a speedy recovery. Automotive revenue moved up 6% to $21.2 billion, driven by solid demand for Model Y and notable delivery growth across Greater China, APAC, North America, and EMEA.The value placed on Tesla easily eclipses industry standards with a market capit ...
双环传动(002472)季报点评:25Q3营收&盈利韧性凸显 机器人战略打开增量空间
新浪财经· 2025-10-31 20:41
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增长,Q1-Q3 同增9.68%。2025 年1 至9 月份,工业经济稳增长基础牢固,行业复苏 面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同期,双环传动整体实现营业收入64.6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67.43 亿元同比下降4.10%。公司营收同比 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核心的其他业务板块拖累,报告期内公司其他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8.42 亿元。排除其他业务影响,公司2025 年Q1-Q3 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5.66亿元,同比增幅达 9.68%。 事件:10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5Q3 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7 亿元,同 比-7.56%,环比+3.37%;实现归母净利润3.21 亿元,同比+21.22%,环比+6.68%。 风险提示:技术应用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环动科技分拆进程有序推进,特链合作或打开机器人业务增量。公司目前仍在推进控股子公司环动科技 分拆至科创板上市,其科创板 IPO 申请已于2025 年9 月26 日进入"已问询"阶段,分拆上市进程有序推 进。环动科技主营业务为机器人关节高精密减速器的研发、设计、生产 ...
Tesla shifts gears in China with robotaxi debut at Shanghai import expo
Yahoo Finance· 2025-10-31 17:30
Tesla will make a return to the world's largest import trade fair in Shanghai next week, after skipping two major events in China's commercial hub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The US electric vehicle (EV) maker will showcase its Cybercab robotaxi at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CIIE), marking the Asia-Pacific debut of its driverless model. "The trade fair will help Tesla show how it is actively integra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the real world," the company said in a statement. "We are redefinin ...
马斯克会被朱晓彤替代吗?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31 14:42
公司潜在领导层变动 - 特斯拉董事长萝宾·德诺姆表示,若股东否决马斯克的天价薪酬计划,公司已准备好由内部人选接任首席执行官,朱晓彤被多次提及为潜在人选 [1] - 朱晓彤现任特斯拉公司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 [1]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净利润同比下滑37%,毛利率降至15.4%,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 [1] - 2024年特斯拉净利润下滑40%,2023年净利润下滑16% [1] 马斯克薪酬计划详情 - 2025年9月5日,特斯拉董事会公布马斯克的天价薪酬计划,其将获得最多4.237亿股特斯拉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的12%,分12批次发放 [7] - 按2025年10月31日股价440.1美元计算,该激励计划价值约为1864.7亿美元 [7] - 该10年期激励计划要求特斯拉市值从当前约1.09万亿美元提升至少8.5万亿美元,即增长约7倍 [7] 股东对薪酬计划的反对意见 - 股东服务公司建议投资者投票反对该薪酬计划,认为其授予的绩效股权奖励价值过高,且由不具独立性的董事会决定执行方式 [7] - 反对意见认为大规模股票奖励可能稀释现有股东权益,并在高波动股价下造成不稳定的价值分配 [7] - 一个由大型公共养老金基金组成的投资者团体呼吁否决该薪酬方案并罢免待连任的董事会成员,理由包括公司业绩下滑、销售与利润下降、股价波动剧烈及在电动车市场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 [8] - 反对者认为薪酬方案目标模糊且要求过低,即便马斯克未完成大部分目标,仍可能因部分目标达成和股价上涨预期获得巨额回报 [8] - 反对者质疑特斯拉董事会的独立性,认为成员多与马斯克关系密切,难以发挥制衡作用 [9] 朱晓彤的业绩与能力 - 朱晓彤全程主导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签约、建设和投产,该工厂从拿地到破土动工仅用5个多月,并于2019年10月成功投产 [11] - 对比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其2019年11月宣布建设,原计划2021年投产,实际延迟至2022年3月开业,耗时近3年 [11] - 2023年,上海工厂生产95.7万辆汽车,其中Model 3为31万辆,Model Y为64.7万辆,占特斯拉全球总产量的51.9% [11] - 2023年,特斯拉在中国营收达181亿美元,占全球收入的24% [11] - 朱晓彤因出色业绩获得特斯拉董事会批准的339060股股票激励,按当时股价计算价值约6298万美元 [12] - 朱晓彤主导的特斯拉中国本土化战略被马斯克称为“中国奇迹,不可复制”,其举措包括充电网络“七大核心区域计划”和体验店进驻高端商场等 [12] - 中国区贡献了特斯拉23.9%的营收,2025年朱晓彤带领中国工程团队将上海经验复制至美国德州超级工厂,推动Model Y产能爬坡 [12] 马斯克可能离职的影响 - 马斯克是特斯拉FSD技术的坚定推动者,其个人愿景和领导力对公司在该领域的投入和创新至关重要,若其离职,新任CEO可能调整战略,导致特斯拉在快速迭代的智能驾驶领域掉队 [14] - 马斯克主导了特斯拉在Optimus人形机器人、AI芯片等领域的布局,若其离开,这些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资源投入可能受影响甚至搁置 [14] - 若马斯克离开后不将Optimus人形机器人资产装入特斯拉,公司内在价值将打折扣 [14] - 马斯克是极具个人魅力的企业家,其离职可能打击投资者信心,短期内使公司承受市值下跌压力 [14] - 马斯克曾表示,若股东否决其新薪酬方案,他或将离开特斯拉,该方案若获批,将使马斯克持股比例从13%提升至近29%,获得护航AI、自动驾驶出租车等长期战略的控制权 [15] - 特斯拉董事会强调对马斯克继续推进公司增长战略的能力充满信心,并否认正在接触猎头公司寻找继任者 [15]
Boston Weighs Clampdown on Driverless Taxis in Threat to Waymo
Insurance Journal· 2025-10-31 13:00
Boston city councilors are proposing an ordinance that would require Alphabet Inc.’s Waymo and other autonomous ride-share services to have a human operator present in the vehicle.The legislation would mandate a study on the technology’s effects on the employment of current ride-share drivers and prohibit self-driving cars from operating in Boston until that’s been completed and other permitting requirements are established. Even then, the cars wouldn’t be allowed to operate unless a human safety operator i ...
智能化技术正加速渗透汽车及零部件领域,500质量成长ETF(560500)盘中上涨0.33%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37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涨跌幅 | 权重 | | --- | --- | --- | --- | | 000988 | 华工科技 | -0.76% | 3.37% | | 002517 | 恺英网络 | 1.53% | 2.96% | | 601252 | 东吴证券 | -0.92% | 2.46% | | 002850 | 科达利 | 4.01% | 2.12% | | 002273 | 水晶光电 | 0.72% | 2.01% | | 002532 | 天山铝业 | -2.95% | 1.98% | | 688608 | 恒玄科技 | 0.07% | 1.95% | | 603129 | 春风动力 | 0.19% | 1.90% | | 002353 | 杰瑞股份 | -2.48% | 1.82% | | 603979 | 金诚信 | -1.76% | 1.71% | (以上所列示股票为指数成份股,仅做示意不作为个股推荐。过往持仓情况不代表基金未来的投资方向,也不代表具体的投资建议,投资方向、基金具体持 仓可能发生变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湘财证券表示,在零部件领域,智能化零部件如智能座舱 ...
Tesla Cybercab To Make APAC Debut At China's Annual Import Expo In Shanghai — Optimus Could Also Be Showcased - Tesla (NASDAQ:TSLA)
Benzinga· 2025-10-30 18:03
产品发布与展示 - 公司计划于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其Cybercab自动驾驶汽车 [1][2] - 公司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宣布了该展示决定,并可能同时展示Optimus人形机器人 [2] - 公司尚未确认Cybercab未来是否会在中国道路上行驶 [3] 产品规划与合规性 - 特斯拉董事会主席Robyn Denholm表示,为符合安全法规,Cybercab可能增加方向盘和踏板 [4] - 董事会主席暗示Cybercab可能成为特斯拉产品线中的平价车型Model 2 [4] 生产与招聘 - 公司正通过发布新的职位招聘来推进Cybercab的生产 [1] - 公司发布电池工程师职位,旨在为其备受期待的Roadster跑车生产提供支持 [5] 中国市场现有业务 - 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Model Y、Model 3、Model S、Model X以及六座版Model Y L车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