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搜索文档
智界R7:买这车的大多是BBA老车主,新款换了车标客户表示舒服多了
车fans· 2025-09-16 08:30
我们在 三线城市,当地有四家门店,两家体验中心,两家POP商超店,分别属于两个集团 公司 。 最近 天气还是很热 客流 不多,一天平均15波客户,10个里面有4个是来看R7的。 上个月因为年款切换,2026款R7主要是小定。2 0 25款现车大定21,新款R7小定82,这个月转大定不 太理想, 12 号之前大定了1 7 台,我定了 3 台。提成 是 大定800,交付后会再发500,分期提300。 仓库 有10台2025款 现车 ,2026款的25台。颜色主要集中在:极光绿,鎏金黑,幻影紫,晴光蓝,占 比是3:3:2:2 。 目前到的现车,增程版和纯电版都主要是Max+版本。 谁在看这个车?买车用户都是什么样的? 最 明显特征是 很多客户 家里 都 有过BBA, 还有很多是为孩子结婚购买的,这部分在单位上班的居多。 客户甄先生,在本市重点中学执教。 他 去年 从 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对象是同单位的,谈好了准备结 婚。家庭条件挺好,父母也是单位上班的, 之前 准备让他买A4,但是小两口想要一台电车,因为小区可 以装电桩 。 大家好,我是鸿蒙智行的销售。最近一直太忙了,好不容易今天休半天假和大家聊聊智界R7。 销量如 ...
2025上半年消费图鉴:情绪、性价比与钱的流向
36氪· 2025-09-05 16:46
宏观消费趋势 - 6月CPI同比上涨0.1% 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 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扩大 [1]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速5% 较去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1] - 消费呈现分化特征 宏观指标反映总量趋势 个体消费决策受收入预期及社会心理影响 [2] 情绪消费崛起 - 情绪消费产业2013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12%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3]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归母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 毛利率由64%提升至70.3% [4] - LABUBU单产品线创造48.1亿元收入 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均超10亿元收入 [4] - 卡游借《哪吒2》爆火 签名卡牌炒至9.5万元 2024年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 [5] - 名创优品潮玩子品牌TOP TOY上半年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73% 估值达100亿港元 [5] - 小米汽车二季度收入突破200亿元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6] 传统消费退潮 - 白酒行业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0%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 21家上市公司中仅6家保持正增长 [6] - 片仔癀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为近11年来首次 市值从2900亿元跌至1200亿元 [7] - 天福茗茶上半年收入6.73亿元同比下滑17.1% 净利率从8.5%降至7.2% [7] 性价比消费主导 - 民航旅客运输量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 但国内经济舱含税平均票价740元同比下降6.9% [12] - 华住集团一季度RevPAR 208元/晚同比下降4% 二季度回升至235元仍低于2024年水平 [12] -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 [14] - 外卖业务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59.6% 其中"下饭火锅菜"贡献超55%外卖收入 [14] - 呷哺呷哺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8.9% 全聚德营收6.3亿元同比下降8.34% 九毛九收入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 [13] - 蜜雪冰城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4.1% 古茗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增长42.4% [15] 政策驱动消费 - 家电以旧换新参与人数6600万 更新产品超1.09亿台 [16] - 美的营收同比增长超10% 净利润增长30% 海尔净利润增长15.6% 格力营收同比下降2.46% [16] - 手机国补实施一周销量同比增长65% 出货量超950万部 [16] - 小米一季度智能手机份额提升4.7%至18.8% 高端机占比提升3.3%至25% ASP达1211元同比增长5.8% [16] - 7月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13.8% 家具类增20.6% [17] 资产配置转向 - 居民新增贷款-4893亿元创历史新低 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 [18] - 贝壳上半年二手房交易占比提升至76% [18] - 老铺黄金上半年营收123.5亿元同比增长251% 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0.6% [19] - A股新上市51家企业募资373亿元 香港新上市44家企业募资1070.61亿港币 [19]
“有点钱,但不多,不急花”:2025上半年消费者现状
虎嗅· 2025-09-05 14:26
消费市场宏观表现 - 2025年6月CPI同比上涨0.1% 结束连续负增长 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 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扩大 [1]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较去年全年增速提升1.5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1] - 7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7% 较上半年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 以旧换新品类增速放缓 [22] 情绪消费崛起 - 情绪消费产业2013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12%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4]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归母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 毛利率由64%提升至70.3% [7] - LABUBU单IP创造48.1亿元收入 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均超10亿元收入 [7] - 卡游2024年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 借《哪吒2》爆火导演签名卡牌炒至9.5万元 [8] - 名创优品潮玩子品牌TOP TOY上半年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73% 估值达100亿港元 [8] - 小米汽车二季度收入突破200亿元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预计下半年盈利 [9] 传统消费退潮 - 白酒行业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0%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 21家上市公司中仅6家保持正增长 [10] - 片仔癀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 为近11年来首次 市值从2900亿元跌至1200亿元 [10] - 天福茗茶上半年收入6.73亿元同比下滑17.1% 净利率从8.5%降至7.2% [10] 性价比消费主导 - 民航上半年旅客运输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 但国内经济舱含税平均票价740元同比下降6.9% [15] - 南方航空客运量8328万人次但亏损同比增加 华住集团一季度RevPAR同比下降4%至208元/晚 [16] - 上海千元餐厅数量较2022年缩减40% 北京减47% 深圳减57% 杭州减35% 内地整体缩减50% [17] - 呷哺呷哺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8.9% 全聚德收入6.3亿元同比下降8.34% 九毛九收入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 [17] - 海底捞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 [18] - 外卖业务逆势增长 海底捞外卖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59.6% 百胜中国外卖销售同比增长17% [19] - 蜜雪冰城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4.1% 古茗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增长42.4% [20] 政策拉动效应 - 家电以旧换新超1.09亿台 美的营收同比增长超10%净利润增30% 海尔净利润增15.6% 格力营收同比下降2.46% [21] - 手机国补实施一周销量同比增长65%超950万部 小米一季度手机份额提升至18.8% ASP达1211元 [21] - 国补结束后7月家电零售额增速较6月回落3.7个百分点 文化办公用品回落10.6个百分点 [22] 投资行为变化 - 7月居民新增贷款-4893亿元创历史新低 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 [24][25] - 贝壳上半年二手房交易占比提升至76% 一线城市豪宅热销与三四线滞销并存 [27] - A股新上市51家企业募资373亿元 香港新上市44家企业募资1070.61亿港元 [27] - 老铺黄金上半年营收123.5亿元同比增长251% 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0.6% [27]
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如何理解政治局会议的“平淡”?
德邦证券· 2025-07-31 18:00
会议核心观点 - 7月政治局会议延续今年政策基调,关注长期目标、短期政策、政策工具、政策抓手、资本市场与房地产亮点[3] 长期发展方向 - “十五五”规划目标是“不惧风浪,争取主动”,向2035年远景目标靠近[3] 短期政策基调 - 政策基调与924以来一致,短期“以我为主、审时度势”,外部风险冲击有限[3][4] 政策工具 - 财政货币双扩张,上半年实际GDP增速达5.3%,继续推进存量政策落实[4] - 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思路,财政改善民生,货币支持多领域[4] - 经济大省挑“新质生产力”大梁[4] 政策抓手 - 提振消费关注供给侧革新,培育新增长点[5] -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5] - “反内卷”建立高水平市场体系[5] - 加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关税冲击可控[5] - 就业、民生是政策底线[5] 亮点与意外 - 资本市场是亮点,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6] - 房地产是意外,政策措辞弱化,适应市场变化[6] 资产配置 - 股票采用哑铃型策略,港股或受资本回流利好[6] - 债券利率低位震荡,10年国债收益率在1.6% - 1.75%震荡[6] - 商品中长期利好黄金,关注“反内卷”和供需缺口品种[6] 风险提示 - 国内财政、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国际地缘政治风险显化,房地产市场走弱[6]
品质消费时代,年轻人的钱包都去哪儿了?
36氪· 2025-07-03 17:35
消费趋势与品牌出海 - 中国品牌如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凭借科技含量、文化底蕴和情感价值赢得海外消费者青睐,标志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型[1] - 年轻人推动"品质消费",重视"质价比"而非单纯价格或品牌,选择符合个人需求的商品[1] - 网络传播缩短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信息透明化减少试错消费,口碑效应与品质消费关联性增强[2] 服务业消费潜力 - 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存在未满足需求,消费者面临"有钱没处花"的结构性问题[1][2] - 优质消费供给可创造需求并带动行业发展,如《哪吒之魔童闹海》、泡泡玛特潮玩、小米Su7等案例显示个性化需求旺盛[2] 年轻群体消费行为案例 餐饮服务业 - 22岁餐厅服务员月薪4400元,50%收入用于储蓄,近千元固定支出为理发等颜值消费,体现小众爱好优先的消费观[3][4][5] 互联网从业者 - 33岁大厂运营年薪80万,年支出20-30万用于潮玩收藏,通过二手平台流转冗余款实现资金回收,部分收藏品具备另类投资属性[6][7] 设计从业者 - 25岁设计师通过主业+兼职攒钱后辞职旅行,消费观强调"钱为自我服务",职业选择以短期财务目标为导向[8][9] 行业现象与产品案例 - 泡泡玛特Labubu等潮玩产品出现"一娃难求"现象,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反映IP价值与消费者审美认同[2][6] - 小米Su7和Yu7上市引爆预定,显示科技产品与个性化需求结合的市场潜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