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狮07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剑指日系车“最后的堡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9 16:53
公司市场进入策略 - 在2025年东京车展上,公司是唯一参展的中国汽车品牌 [1] - 公司针对日本市场专门开发了符合K-Car规格的纯电轻型车“海獭”(RACCO),这是为一国市场从头开发的专属产品 [1] - 公司已在日本建立66家销售据点,产品阵容涵盖多款新能源车型,并开启“纯电+混动”双线布局 [5][6] 日本市场表现与挑战 - 从2022年7月至2025年车展前,公司在日本三年多仅售出7123辆车,不及其国内一小时的订单量 [3] - 2024年,公司在日本卖出2221辆汽车,同比增长10%,其纯电动车销量增加53.7%至2223辆,首次超过丰田的纯电动车销量 [3][5] - 公司在日本进口新乘用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3%,品牌认知度仍是挑战 [7] - 日本汽车市场存在壁垒,2023年海外品牌与进口车占比不足三成,2024年进口汽车销量为23万230辆,同比减少6% [3] K-Car市场战略与机遇 - 日本K-Car市场年销量约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三分之一,2024年本田N-BOX和铃木Spacia分别售出20.6万辆和16.6万辆 [3] - K-Car享有政策红利,车主每年可节省数千至数万日元固定支出,是日本文化的缩影 [4] - 公司的电动K-Car RACCO直击燃油K-Car痛点,在车辆生命周期总成本上有望实现40-50%的下降 [5] - 公司承认K-Car产品短期内难以盈利且难以拓展至其他市场,但战略价值在于“建立战略性存在感” [4] 竞争环境与行业动态 - 日本本土品牌丰田、本田、日产牢牢把持超70%的市场份额 [3] - 日本车企已意识到竞争,丰田计划在2026年推出新一代纯电平台,日产也已推出纯电K-Car Sakura [7] - 日本政府计划在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各大城市相继出台电动车优惠政策 [7] - 日本电动车基础设施不足,截至2024年3月公共充电桩超4万个,标准不一,而深圳同期已建成超过41万个充电桩 [7] 公司历史背景 - 公司于2004年在日本面临索尼和三洋的专利侵权诉讼,并在2005年同时赢得这两场官司 [2]
在汽车强国的主场,比亚迪打响“东京突围战”
钛媒体APP· 2025-11-04 10:48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变 - 公司从2005年开始探索日本市场,从电池业务起步,逐步拓展至电动巴士和乘用车,完成了从供应链伙伴到产业参与者的身份转变 [6] - 截至2025年,公司已在日本建立66家销售据点,产品阵容涵盖海豚、元PLUS、海狮07与RACCO(计划2026年上市)等多款新能源车型,成为日本唯一一家实现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电池全链条落地的中资品牌 [6] - 2025年东京车展是公司二十年深耕日本市场的高光时刻,标志着长期主义策略的成果 [5][6] 日本市场进入策略与文化适应 - 日本市场是全球最封闭、最讲秩序的主场之一,外资品牌话语权有限,消费者购买决策周期长、品牌忠诚度高,进入该市场被视为一场文化层面的攻坚 [7][8] - 公司选择从长期信任入手,通过稳健经营而非速成路径,一点一滴建立口碑,与日本社会讲究秩序与信任的体系相契合 [13][14] - 公司通过为日本气候重新设计电池热管理系统、针对老龄化社会优化车门开启角度、建立本地售后网络、与12地政府签署灾害应急合作协议等方式,深度融入当地社会生态 [24] 产品本地化与技术创新 - 在2025年东京车展上,公司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定制的K-EV车型BYD RACCO,并宣布"纯电+混动"双线并行战略,首款面向日本市场的插混车型海狮06 DM-i同步亮相 [2][16] - BYD RACCO是一款深度本地化产品,命名取自日语"ラッコ"(海獭),拥有高车身结构和双侧滑门设计以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并搭载自研刀片电池系统,计划于2026年夏秋上市 [16][17] - 海狮06 DM-i采用第五代DM混动技术,精准切入日本混动车型占比超40%的市场现状,形成"纯电(K-EV)面向都市短途 + 混动(DM-i)面向家庭长途"的双线战略体系 [19][20] 市场表现与行业认可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日本年内累计纯电销量达2899台,同比上涨66%,首次进入进口车品牌销量前十,进入市场3年累计销量为7123台 [14] - 日经BP社为公司海豹车型出版技术解剖书籍《中国BYD SEAL彻底分解》,售价8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1万元),这是日本首次为中国品牌车型出版专业拆解研究报告,标志着技术层面受到行业严肃对待与认可 [14][15] - 公司的电动巴士自2015年进入日本公共交通系统,现已成日本电动巴士市占率第一品牌,并获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33辆纯电巴士订单,获得公共部门信任背书 [12] 行业象征意义与全球化新阶段 - 公司登陆东京车展主舞台具有超越企业层面的象征意义,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在曾是其学习对象的日本汽车工业核心地带,以新能源路径参与竞争 [3][4] - 公司在日本的实践代表中国汽车出海进入新阶段,即从产能外溢的成本优势转向在成熟市场进行品牌价值体系的验证,日本被视为最高门槛 [28][29] - 公司的策略体现了全球化竞争的新思路:全球化不等于标准输出而是文化理解,竞争不只是抢夺市场份额而是重新定义产业语言,以平等、专业、开放的姿态被世界重新理解 [30]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被撕开了一道裂缝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34
日本汽车市场概况 - 日本是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之一,本土品牌市占率在过去几年间几乎从未低于90% [5][6]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市场销量前三品牌均为本土制造,丰田、铃木、本田销量分别为72.43万辆、37.73万辆、31.97万辆 [6] - 市场封闭性体现在特殊的本土化需求、消费者高品牌忠诚度及造车精细化能力,而非关税壁垒(进口车0关税)[5][6] 日本电动车市场现状 - 日本新能源车整体渗透率极低,截至2025年9月仅为2.8%,其中纯电车型渗透率仅1.7% [3] - 2025年上半年日本燃油车份额从去年42.3%小幅回升至44.7%,混动车型份额从35.6%微降至33.8% [7] -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在2019年为0.5%,2023年爬升至2.2%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3% [7] - 电动车发展缓慢受限于充电桩布局不足、里程焦虑及安全考量等因素 [7] 中美车企的突破机会 - 日本市场在售的61款纯电车型中,仅10款为本土品牌,其余51款均来自国外,为国际车企提供巨大商机 [7]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5年9月在日销量分别达802辆和1471辆,同比增长3倍和2.8倍,显示突破可能性 [8] - 中美电动车企正教育日本市场接受电动车,甚至引领日本电动化转型 [8] 中国车企的日本市场策略 - 比亚迪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是71年历史上唯一以自家品牌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 [10][11] - 比亚迪发布专供日本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引入首款插混车型海狮06DM-i [11]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12] - 其他中国车企如吉利旗下极氪通过经销商展出极氪009,计划2026年交付;日产展出中国研发的纯电轿车N7测试市场接受度 [11] 中日车企竞争态势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计划2026年底前将日本门店数量增至50家,并扩大充电网络兼容日本CHAdeMO标准 [12] - 比亚迪凭借车型多样性竞争,针对日本特有的K-Car市场(2024年占新车销量36.8%,达155.7万辆)推出特供车型 [12][13] - 日本消费者购车主要考虑续航、安全、性价比,对智能化要求不高,且偏好尺寸较小的车型以适应狭窄道路 [12]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被撕开了一道裂缝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10
日本汽车市场概况 - 日本市场是高度封闭的市场,本土汽车品牌在过去几年市占率从未低于90% [3]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市场销量前三品牌均为本土制造,丰田、铃木、本田销量分别为72.43万、37.73万、31.97万辆 [3] - 日本对进口车实行0关税政策,但国际品牌表现不佳,奔驰以2.50万辆位列第12名 [3] 日本市场电动化进程 - 日本新能源车渗透率极低,截至2025年9月仅为2.8%,其中纯电车型仅1.7% [1] - 作为对比,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约50%,日本市场接受度明显较低 [1] - 2025年上半年日本燃油车型份额从去年42.3%小幅回升至44.7%,混动车型份额从35.6%微降至33.8% [4] -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从2019年0.5%升至2023年2.2%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3% [4] 国际新能源车企的机遇 - 日本电动车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为国际新能源车企提供机会 [2] - 2025年在日本销售的61款纯电车型中,仅10款为本土品牌,其余51款均来自国外 [4]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5年9月在日销量分别达802辆和1471辆,同比增长3倍和2.8倍 [5] - 中美EV企业正在教育日本市场接受电动车,并引领日本电动化转型 [6] 中国车企的日本市场策略 - 比亚迪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是71年历史上唯一以自家品牌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 [7][8] - 比亚迪发布针对日本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 [8]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9] - 吉利旗下极氪汽车通过日本经销商展出纯电MPV极氪009,计划2026年开始交付 [8] 市场竞争格局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客户经常在两者之间犹豫 [9]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将日本门店增至30家,2026年底前增至50家,并扩大充电网络 [9] - 比亚迪拥有更多车型选择,包括元PLUS、海豚、海豹、海狮07等多款纯电车型 [10] - 比亚迪推出特供日本市场的K-Car车型,该类车型2024年占日本新车销量36.8%,达155.7万辆 [10]
携定制K-Car与混动车型亮相东京车展,比亚迪双线布局日本市场
国际金融报· 2025-10-30 10:05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在2025年东京车展作为唯一亮相的中国车企,以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布局,全球首发日本定制纯电K-Car BYD RACCO,并引入首款插混车型海狮06DM-i,正式启动“纯电+混动”双线战略,加速深耕日本市场 [1] - 此次是公司进入日本市场20周年,也是其乘用车产品和商用车产品首次联合参展 [1] - 公司计划在2027年前在日本市场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目前已在当地建立66家销售据点,渠道网络正稳步拓展 [5] 新产品发布与定位 - 公司针对日本市场发布定制化纯电K-Car BYD RACCO,车身尺寸符合日本K-Car标准,配备后排侧滑门与隐私玻璃,搭载20千瓦时电池组,WLTC工况续航180公里,支持100千瓦快充,预计2026年夏开启预订,起售价约26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1万元),直接对标日产Sakura等主流竞品 [3] - 公司同步推出首款登陆日本的插混车型海狮06DM-i,此举丰富了其在日本的产品矩阵,此前公司已推出元PLUS、海豚、海豹、海狮07等多款纯电车型 [5]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 - 日本K-Car市场年销量超过200万台,混动车型在市场中占比达40%,公司通过“定制化纯电+技术型混动”的产品组合,试图突破日系车企的传统优势领域 [5] - 公司自进入日本市场以来,其纯电车型已积累一定用户基础,此次补充K-Car与插混车型被视为直击市场痛点的关键进阶 [5]
比亚迪携 K-Car 攻入日本车市!铃木社长直言 “竞争将至”,东京车展变 “压强测试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20:29
东京车展概况 - 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是日系车企捍卫主场优势、向全球资本市场释放战略信号的重要舞台[1] - 参展车企几乎囊括所有日本本土品牌,国际品牌仅有来自中国的比亚迪、韩国的现代和起亚、德国的宝马和奔驰[4] - 车展正从行业盛会演变为研判日系车企全球战略的"压强测试场"[16] 比亚迪参展策略与产品发布 - 比亚迪是唯一参展的中国整车品牌,以"ONE BYD"为主题,设置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5] - 公司全球首发了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全新纯电K-Car车型BYD RACCO,并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6] - 比亚迪宣布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6] - 目前比亚迪在日本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渠道网络正稳步拓展[6] - 比亚迪全球首发的纯电K-Car车型引起了日系车企的广泛关注,铃木社长表示新的竞争即将开始[4] 其他国际品牌动态 - 来自中国的智驾企业轻舟智航首次参展,面向日本市场推出其首个成熟的L4级产品Robobus及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6] - 宝马集团旗下MINI品牌全球首发了与设计师Paul Smith合作的MINI PAUL SMITH设计师款,该车以电动MINI COOPER等车型为基础[10] - 韩国现代汽车、起亚以及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与比亚迪在同一展馆[6] 日系车企电动化战略与产品特点 - 日系车企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方面的路径选择与产品逻辑,与中国市场截然不同[11] - 丰田展台车型采用"科幻复古"的高概念、强设计路线,如双门轿跑的世极、LS六轮概念车等[11] - 本田发布的全新电动概念车Super EV Concept主打"小巧""灵活",兼顾便利性与驾驭乐趣[13] - 日产集中发布三款新车,包括Ariya改款电动SUV、全新豪华Elgrand MPV以及中国专属N7纯电轿车[13] - 日产展出中国产N7车型的核心目的是测试日本消费者对中国产日产车型的接受度[13] - 马自达全球首发Vision Model概念车和新一代马自达CX-5(欧规版),概念车搭载车载二氧化碳吸附系统,年吸附量相当于1.5棵成年树木[13] - 全新一代CX-5燃油版搭载2.5L自吸发动机,并计划于2027年推出SKYACTIV-Z混动系统[14] - 尽管日系车企将电动化作为核心叙事之一,但从展台资源权重看,电动化尚未升格为真正的战略中枢[16] - 日系车品牌在中国与本土市场显现出"战略割裂"[16]
2025东京车展|比亚迪首款K-Car亮相,铃木:压力山大
观察者网· 2025-10-29 16:15
公司动态 - 公司在2025东京车展正式发布首款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K-car车型比亚迪Racco,采用纯电动力和四座布局,计划于2026年夏季开启预售 [1][5] - 公司同时发布一款针对日本市场的纯电厢式货车T35,整备质量3.5吨,官方纯电续航250公里,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配置 [12][13] - 公司计划将第五代DM-i混动技术引入日本,首款车型SEALION 6(宋PLUS)将于2025年11月预售,12月正式上市 [16] - 自2022年7月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公司已在日本上市四款纯电车型,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销量超过7000台 [16] 市场进入策略 - 比亚迪Racco符合日本轻型车法规,该车型购置税、年税、车检费用更低,部分地区可免提交固定车位证明,旨在切入日本特有的K-car市场 [5][8][10] - K-car市场约占日本新车销量的35%-40%,2024年日本K-car乘用车销量高达120.21万辆,但纯电K-car销量仅占总销量的2.1%,市场潜力巨大 [10][12] - 公司通过推出Racco瞄准纯电K-car这一前景广阔的细分市场,深化在日本的本土化布局 [12] 市场竞争格局 - 日本K-car市场目前几乎100%为日本品牌,2024年铃木市场份额最高达38.8%,本田和大发分别为21.4%和18.3% [10] - 铃木汽车社长铃木俊宏公开表示,认为比亚迪选择日本轻型车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预示着新的竞争开始 [10][12] - 2024年日本纯电K-car销量以日产的Sakura(2.29万辆)和三菱的eK X EV(0.25万辆)为主 [12] - 公司在日本电动巴士市场已成为市占率首位的品牌,市占率约为70% [16]
领克08新车情报: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可以挺直腰板聊智驾了
车fans· 2025-10-24 08:33
新车到店与配置更新 - 新款领克08于9月24日到店,首批为两台160 Ultra版,颜色为曜日银配星夜蓝内饰,均选装舒享包(冰箱+小桌板)[2] - 月底再增三台到店,同为160 Ultra版,颜色为白色配星夜蓝内饰,到车效率相比以往有显著提升[2] - 新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发动机更换为10 EM-P同款,号称是目前量产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前排升级双层夹胶玻璃[6] - 高配车型提供冰箱与小桌板等舒享配置,中央扶手箱在选装舒享包后会变为冰箱,牺牲了部分储物空间[6][21] 产品定价与销售政策 - 新车官方指导价格区间为17.58万元至22.88万元[4] - 购买新款08不再赠送充电桩,改为提供1000元充电桩抵扣券,交车时赠送全车脚垫、颈枕、内存盘等礼品[5] - 公司提供两种金融方案:厂家12万2年0息和5年贷款2年0息方案[23] - 以160长续航Ultra版为例,按揭落地价62,800元,月供5,000元,贷款额120,000元,购置税为0,保险约5,500元,上牌费500元[24]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反馈 - 新车搭载最新的flyme 2.0系统,操作体验和视觉感受更佳,并更换了8295芯片,但部分细节仍需优化[20][26] - 主要竞品为比亚迪方程豹钛7和海狮07,已有战败给方程豹钛7的客户案例[16] - 产品优势包括空间更宽敞、四座同享按摩通风加热功能、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以及千里浩瀚H5方案的辅助驾驶[11][18] - 劣势在于网络风评一般,存在“买智驾谁看领克”的负面印象,以及消费者对保养成本的担忧[19] - 过去一个月平均每日进店25批客户,其中约3批(占比约12%)关注08,许多客户对价格优惠感知不明显,认为优惠太少[14][16] - 约30%的客户对价格表示满意,其余70%会在价格上找问题,尽管认可其整体性价比[16] 销售策略与市场前景 - 对于希望在2025年提车的关注者,当前是购车时机,可尝试向销售咨询其他用户放弃的小定权益,以享受“99元抵2000元购车金”的额外优惠[25] - 用车不紧急的消费者不妨等待2026年的新政策[25] - 销售层面希望厂家能加强品牌和车型的推广,认为让消费者先知道这款车更为重要[26]
和谐汽车(03836):和谐汽车深度报告:携手比亚迪,开启全球新能源经销新征程
银河证券· 2025-09-12 14: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目标价区间3.28-4.11元人民币(3.61-4.52港元) 对应市值区间49.93-62.57亿元人民币(54.92-68.82亿港元) [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领先纯豪华及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 旗下拥有14个豪华品牌包括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等5个超豪华品牌和宝马、奥迪等9个豪华品牌 [6][8] - 2023年与比亚迪战略合作向新能源汽车及出口领域转型 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6][8] - 比亚迪以4000万美元认购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实体iCar集团10%股份 合作关系由业务延伸至股权层面 [6][9] - 2年时间成功建成100家和谐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门店 2025年7月墨尔本开设第100家门店 [6][4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实现盈利280万元 营收同比增长5倍至39亿元 [19][32] 公司业务概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70.67亿元 汽车总销量4.8万辆 排名汽车经销商百强榜第26位 [6][8] - 主营业务围绕豪华及超豪华品牌全生命周期服务 包括新车销售、汽车金融与保险、二手车交易等 [8][12] - 单车销售均价35.6万元/辆 在前26名经销商中排名第5位 豪华属性突出 [17] 财务表现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03亿元、384.88亿元、449.61亿元 同比增长79.95%、36.95%、16.82% [2][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2.43亿元、4.16亿元 同比增长120.96%、298.87%、71.03% [2][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4元、0.16元、0.27元 对应PE分别为48.20倍、12.08倍、7.06倍 [2][6] 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及海外收入39.02亿元 同比增长5倍 占总收入40.5% [19][2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及海外销量1.6万辆 同比增长6.5倍 占总销量51.6% [22][26] - 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单车毛利率10%-15% 预计2025-2027年单车净利率分别为0.8%、1.5%、2.0% [11][91] - 预计2025-2027年中国香港及海外销量分别为7.5万辆、12万辆、15万辆 对应净利润1.5亿元、4.3亿元、7.2亿元 [11][89] 比亚迪合作详情 - 公司助力比亚迪在亚太地区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 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表现突出 [6][61]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出口累计销售47万辆 超2024年全年水平 在八个国家和地区夺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10][61] - 预计2025年比亚迪出口销售达100万辆 公司有望贡献7-8%的销售规模 [6][74] - 比亚迪海外车型售价普遍为内地2-3倍 如海鸥在欧洲售价约16-21万元人民币(内地5.58万元起) [90] 渠道建设成果 - 2023年10月开设首批香港门店 2025年7月墨尔本开设第100家门店 [46][47] - 门店网络覆盖亚太、欧洲、大洋洲地区 包括香港13家、泰国18家、日本3家、英国2家等 [47][89] - 公司具备深厚的经销门店建设能力与运营经验 与比亚迪品牌形象形成互补 [6][46] 境内业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境内收入57.35亿元 同比降低15.8% 主要受豪华品牌销量下滑影响 [19][21] - 截止2025年7月境内豪华及超豪华经销商网点68家 较2024年底79家有所收缩 [75][77] - 宝马和雷克萨斯经营稳健 2025年上半年销量分别为31.79万辆(-15.5%)和8.9万辆(+1.36%) [76][78]
比亚迪在日本大幅降价,最大降117万日元
36氪· 2025-09-05 22:25
比亚迪日本市场降价策略 - 比亚迪在日本对纯电动汽车进行限时降价 降价幅度为50万至117万日元 约合人民币2.42万至5.67万元 涉及车型包括海豚、海豹和海狮07 [4][5] - 海豚车型降价50万日元后最低售价249.2万日元 约合人民币12.07万元 成为日本市场最便宜的纯电动乘用车 比日产樱花便宜10万日元 [7] - 海豹四轮驱动车型降价117万日元 最低售价455万日元 约合人民币22.05万元 这是比亚迪在日本市场最大幅度的降价 [7] 日本市场价格竞争格局 - 韩国现代汽车同期宣布限时降价 降价幅度4.7万至158万日元 约合人民币2277元至7.66万元 IONIQ 5降价158万日元至391万日元 KONA降价98.3万日元至301万日元 [12][14] - 美国特斯拉5月已在日本进行限时降价 进口电动汽车品牌价格竞争日趋激烈 目标是在日本企业之前夺取市场份额 [15] - 日本车企计划推出新车型应对竞争 本田2025年度投放轻型EV N-ONE e: 铃木推出首款EV e VITARA 日产将投放新款LEAF [16] 比亚迪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比亚迪在中国市场陷入苦战 7月全球销量同比增长仅0.6% 达34.43万辆 较此前超过10%的增长率显著放缓 公司指出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9][10] - 日本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2025年1-7月销量同比增长50% 达1936辆 表现强劲 [11] - 公司计划2026年下半年向日本市场投放轻型EV 采用自主开发的日本专用新底盘 目标售价低于日产和三菱的轻型EV [11] 补贴后价格优势 - 考虑到日本政府和都道府县提供的电动汽车购买补贴 海豚车型最低购买价格可降至149万日元 约合人民币7.22万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