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victo
搜索文档
大药的诞生,才是医药的未来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5 15:29
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在经历三年回调后于2025年表现优异,主要受益于创新药供给需求双向奔赴及医疗器械内需复苏、外需强劲增长 [3] - 未来医药行业研究的主要逻辑将围绕需求和供给展开,内需有望持续改善,外需(BD交易)预计在2026年再创新高 [3][7] - 中国医药行业有望逐步诞生世界级企业,中国企业已在多个细分领域走上国际舞台,中国已成为全球TOP 20 MNC第二大项目来源地 [4][22] - 投资策略建议以供需结构为基石、产业升级为锚点,重点关注创新药、CXO、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机会 [5] 行业供需与产业升级 - 需求增长随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波动,2025年迎来大量海外BD落地(外需井喷),医保局政策转向支持产业,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商保创新药目录即将落地 [3] - 供给变化体现"有限供给"特点,专利保护和政府监管形成高壁垒,中国企业在创新药多个细分领域国际竞争力提升 [4] - 医药各细分行业成长及估值逻辑不同,需结合供需结构和产业升级开展细分研究 [5] 创新药领域投资机会 - 全球制药行业格局随重磅产品成长周期发生结构性变化,礼来(市值7993亿美元)、艾伯维(市值4031亿美元)等稳居前列,恒瑞医药(市值590亿美元,排名前进5名)、百济神州(市值385亿美元,排名前进9名)等中国公司排名显著提升 [12][15] - MNC的BD交易活跃,1H25 TOP MNC累计支付BD首付款及M&A金额约244亿美元,全年BD额度约58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TOP 20 MNC第二大项目来源地,交易金额占比达37.4% [16][18][22] - Co-Co(共同开发)模式成为积淀全球商业化能力的重要选择,可享受更高收益分成(如美国市场可达50%)并加速全球化能力建设,代表案例包括百利天恒&BMS、信达生物&武田等 [26][27][28] 细分治疗领域与技术展望 - 肿瘤领域:IO2.0+ADC将成为未来10-15年最广谱治疗范式,2026年将陆续读出POC数据,重点关注PD(L)1*VEGF双抗+ADC的竞争格局,市场规模PD(L)1双抗预计达2000亿美元,ADC预计2030E达660亿美元 [31][32][33] - 代谢领域:GLP-1市场持续增长,2025年预计全年超700亿美元,替尔泊肽Q3销售额突破101亿美元,下一代研发方向包括Amylin、长效、小分子、小核酸及高质量减重 [34][36][37][38] - 自免领域:B细胞清除赛道突出,MNC加速布局in vivo CAR-T,2026年TCE赛道将读出POC数据,关注细胞因子双抗(如赛诺菲lunsekimig)及PROTAC技术突破 [31][44][45][46] - 小核酸领域:正进入从1到10的产业加速期,2026年将在减重、CNS及大适应症(如MG、IgA肾病、HBV、Lpa)迎来重要数据读出 [31][47][48][49] - 心血管代谢领域:关注小核酸热点靶点如Lp(a)、PCSK9、APOC3等,中国企业部分靶点进度领先 [41][43] 内需市场与政策环境 - 中国创新药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销售额约1.3万亿元,创新药占比约13%,医保内创新药支出约1000-1500亿元,占比7-13%,相比欧美市场(创新药占比80-9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51][55] - 政策端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层面将生物医药领域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医保局优化集采政策,第十一批集采首次进行优化,尊重临床用药选择,反内卷优化竞价规则 [56][57][59][60] - 创新药产业进入药品上市兑现期,2020-2025年IND数量持续增加,未来3-5年上市数量将进入高增长阶段,大型药企、中型药企及商业化biotech基本面持续向上,多家头部公司预计2025-2026年扭亏 [61][64][68][69] CXO及上游产业链 - 全球需求逐步回暖,生物安全法案对中国企业竞争力影响有限,外需关注业绩确定性,内需关注边际改善 [7][74] - 2024年海外投融资303亿美元(+20%),2025年国内投融资呈现改善趋势,Q3国内投融资额16亿美元(+198%),行业供给增速放缓,未来聚焦提质增效 [76][77][79][82] - 关税及地缘政治短期扰动有限,本土供应链在工程师红利、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指数66.7 vs 印度61.1)、成本优势(最低时薪2.8美元)等方面具备长期竞争优势 [74][84][85][86] - 新签订单增长趋势向好,药明康德新签+30%,药明合联在手订单+71%,临床CRO和临床前CRO订单在25Q2-Q3呈现恢复趋势 [87] 投资标的推荐 - Pharma平台型公司: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百济神州优于大市评级,相关标的包括石药集团、信达生物 [7][70] - 细分领域龙头: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制药、映恩生物、泽璟制药、益方生物优于大市评级 [7][70] - 国内市场方向:海思科、信立泰、甘李药业优于大市评级 [7][70] - CXO板块: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泰格医药、皓元医药、昭衍新药优于大市评级 [7][87] - 医疗器械板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春立医疗、新产业优于大市评级 [7]
Novartis Lags Q3 Earnings, Announces $12B Avidity Biosciences Acquisition
ZACKS· 2025-10-28 23:16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核心每股收益为225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06美元增长9%,但略低于市场预期1美分[1] - 季度总收入达139亿美元,同比增长8%,小幅超出市场预期[1] - 按固定汇率计算销售额增长7%,核心营业收入增长7%至55亿美元[2]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上涨359%,显著跑赢行业79%的涨幅[2] 主要药品销售业绩 - 心血管药物Entresto销售额下降1%至19亿美元,主要受美国仿制药竞争影响,且未达到21亿美元的市场预期[5][6] - 银屑病药物Cosentyx销售额下降1%至17亿美元,若剔除一次性收入调整,实际增长4%,略低于市场预期[6][8] - 乳腺癌药物Kisqali销售额飙升68%至133亿美元,超出129亿美元的市场预期,所有地区均实现增长[8][9] - 多发性硬化症药物Kesimpta销售额增长44%至12亿美元,超出111亿美元的市场预期[9] - 前列腺癌药物Pluvicto销售额增长45%至564亿美元,超出533亿美元的市场预期,FDA批准其更早使用使潜在患者群扩大约三倍[11] - 白血病药物Tasigna销售额暴跌48%至221亿美元,因需求下降及仿制药竞争[13] - 新药Scemblix销售额飙升95%至358亿美元,超出348亿美元的市场预期[14] - 胆固醇药物Leqvio销售额增长54%至308亿美元,但未达到323亿美元的市场预期[15] - 基因疗法Zolgensma销售额下降5%至301亿美元,因脊髓性肌萎缩症发病率降低[14] 业务发展与企业战略 - 完成对Sandoz业务的剥离后,公司专注于四大核心治疗领域:心血管-肾脏-代谢、免疫学、神经科学和肿瘤学[4] - 公司宣布将以120亿美元收购Avidity Biosciences,以加强其晚期神经科学研发管线,交易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7][18][20] - 此次收购将为公司带来三个针对罕见神经肌肉疾病的晚期研发项目[19] - 公司重申2025年业绩指引,预计净销售额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核心营业收入将实现低双位数增长[17] 研发管线与监管进展 - 公司获得FDA批准,将remibrutinib(品牌名Rhapsido)作为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成人患者的口服药物,这是首个获FDA批准用于该适应症的BTK抑制剂[21] - 针对ianalumab治疗活动性干燥综合征的三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公司计划向全球卫生当局提交申请[22] - 公司以14亿美元收购Tourmaline Bio,为其心血管管线增加了处于三期临床准备阶段的候选药物pacibekitug[25] - 公司与Monte Rosa Therapeutics达成第二项合作,获得一个未公开发现靶点的独家许可权[26] - 公司与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达成全球许可与合作,共同开发针对帕金森病等突触核蛋白病的临床前siRNA疗法ARO-SNCA[27]
Novartis(NVS)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8 22: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增长7%,核心营业收入增长7%,核心利润率为39.3% [5] - 调整一次性项目后,第三季度基础销售额增长为9%,基础核心营业收入增长为11% [27] - 前九个月净销售额增长11%,核心营业收入增长18%,核心利润率扩大250个基点至41.2% [28] - 第三季度核心每股收益为2.25美元,增长10%;前九个月核心每股收益为6.94美元,增长21% [28]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62亿美元;前九个月自由现金流为160亿美元,以美元计算增长26% [28] - 公司重申2025年全年指引,预计净销售额实现高个位数增长,核心营业收入实现低双位数增长 [31] - 第四季度基础增长预计为低个位数(销售额)和中个位数(营业收入),反映了Entresto美国仿制药的全年影响 [33] - 预计2026年将是"上下半年分明"的一年,上半年因仿制药影响和高基数而表现较弱,下半年将显著走强 [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优先品牌整体增长35% [6] - Kisqali(乳腺癌)第三季度增长68%,美国增长91%,美国以外市场以恒定汇率计算增长37% [6][7] - Cosentyx(银屑病等)第三季度以恒定汇率计算下降1%,调整一次性研发费用后基础增长约为4%;美国市场调整后增长为9% [17] - Pluvicto(前列腺癌)第三季度以恒定汇率计算增长45%,美国增长53% [10] - Leqvio(降血脂)第三季度增长54%,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超过10亿美元 [14] - Scemblix(白血病)第三季度以恒定汇率计算增长95% [15] - Fabhalta(IgA肾病)所在的产品组合增长98%,而市场增长为23% [20] - 公司预计Cosentyx的峰值销售额潜力为80亿美元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美国市场,Kisqali在转移性乳腺癌的NBRx和TRx份额领先,在早期乳腺癌中份额为63% [7] - 在美国以外市场,Kisqali在10个主要市场中的8个市场NBRx份额领先,德国NBRx份额已达77% [7] - Pluvicto在美国拥有超过730个治疗点,60%的TRx来自社区,90%的患者在治疗点30英里范围内 [11] - Leqvio在美国以外市场增长63%,受中国、日本、中东和海湾国家市场推动 [14] - Scemblix在美国所有治疗线的NBRx份额达到39%,一线份额为22%,二线和三线及以上份额分别为52%和53% [16] - Cosentyx在欧洲和中国是领先的原研生物制剂 [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优先品牌的强劲基础增长,以抵消Entresto、Tasigna和Promacta失去独占性带来的影响 [6][27] - 通过内部研发和业务发展(如拟议收购Avidity Biosciences)加强产品管线 [25][30] - 资本配置优先投资于业务,并进行价值创造型并购,同时通过增加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资本 [30] - 收购Avidity预计将公司2024-2029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从5%-6%提升,并支持长期中个位数增长 [35] - 公司计划通过扩大治疗点网络(目标约900个)和推出预充式注射器等关键推动因素,支持Pluvicto等产品的持续增长 [11] - 对于新药remibrutinib(CSU),目标是改善准入环境,并定位于生物制剂之前使用 [22][6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其中长期增长保持高度信心,拟议收购Avidity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前景 [38] - 行业面临美国药品福利管理(PBM)、340B计划以及G7国家等外部定价环境的挑战 [41] - 公司正与美国政府每周会面,讨论潜在的解决方案,但认为拟议的行动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41] - 预计2026年将受到Entresto、Promacta和Tasigna美国仿制药上市的持续影响,但下半年将显著走强 [33] - 收购Avidity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导致核心利润率稀释1-2个百分点,但公司有信心在2029年恢复到40%的利润率水平 [35] 其他重要信息 - Kisqali在ESMO大会上公布的五年数据显示,在早期乳腺癌最广泛人群中复发风险降低28.4% [8] - Pluvicto的PSMAdition III期研究显示,与单独标准护理相比,联合治疗可将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8% [12] - Cosentyx在风湿性多肌痛(PMR)中获得阳性III期结果,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提交全球监管申请 [19] - Fabhalta在IgA肾病的III期研究中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eGFR斜率改善 [21] - remibrutinib获得FDA批准用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唯一口服靶向BTK抑制剂 [22] - ianalumab在干燥综合征的两项III期研究中达到主要终点 [24] - 公司将于10月30日举行免疫学管线更新,并于11月19-20日在伦敦举行"Meet Novartis Management"会议 [3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公司与美国政府就药品定价进行谈判的可能性以及资本支出展望 [40] - 公司认为行业面临的根本问题是PBM、340B以及G7国家等未能合理回报创新,但已有三家公司与政府达成协议,公司正每周与政府会面探讨解决方案 [41] - 资本支出方面,公司承诺的230亿美元投资大部分是研发运营支出而非资本支出,资本支出预计将保持在销售额的2.5%-3%范围内,不会显著增加,自由现金流预计将与核心营业收入增长大致同步 [42][43] 问题: 关于市场对ianalumab(干燥综合征)数据的反应以及SDI指数的关键领域 [46] - 公司相信通过向患者和医生提供有说服力的方案并成功推出产品,市场会跟进,详细数据将在后续会议展示,重点是患者的症状改善(如疲劳、唾液流量) [47][48] - 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和医生更关注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指标,而非综合的SDI评分 [48][71] 问题: 关于Cosentyx在化脓性汗腺炎(HS)市场的细微信息变化和2026年盈利前景 [51] - Cosentyx在竞争对手进入后市场份额已稳定,但HS市场的增长速度未达最初预期,公司仍需与竞争对手共同推动市场增长 [52] - 公司未对2026年盈利发表评论,但指出Kisqali、Pluvicto、Scemblix和Cosentyx本季度的增长动力强劲且超出共识预期 [53] 问题: 关于Pluvicto在新标签下的发布曲线、峰值销售预期以及商业化挑战 [55] - Pluvicto目前处于增长曲线的陡峭部分,预计第四季度增长强劲,但受节假日影响会有所放缓,HSPC适应症的获批将推动其达到50亿美元的峰值销售目标 [56][57] - 公司在解决美国放射性配体治疗商业化挑战(如报销、教育、转诊网络)方面已取得进展,目前拥有超过700家处方诊所,覆盖90%患者 [57][58] 问题: 关于remibrutinib的上市计划以及欧洲市场的采用前景 [62] - remibrutinib上市初期重点是通过患者起始表进行样品发放并与支付方谈判,预计明年第二季度起加速放量,长期目标定位于生物制剂之前使用 [63] - 在欧洲,上市成功将取决于支付方谈判,公司目标是确保其创新获得合理报销,而非与廉价仿制药比较 [64] 问题: 关于ianalumab的III期研究数据细节和次要终点 [68] - 研究的主要终点在52周(及48周)达到,次要终点存在分层检验,即使名义上显著也可能不符合监管的统计层级要求,但公司更关注对患者有意义的症状改善 [69][70] - 对于从未有获批药物的疾病,监管批准后,教育和沟通的重点将是患者真正关心的生活质量指标 [71] 问题: 关于Ocrevus皮下制剂对Cosentyx的影响以及其新制剂的生命周期管理 [74] - 目前未观察到Ocrevus皮下制剂对Cosentyx产生影响,Cosentyx在增长的市场中保持份额,公司正专注于对倾向于患者自行给药的医生进行精准营销 [75] - 公司正在推进每两个月给药一次的制剂研发,并探索其他可能延长给药间隔的新技术选项,以在生物类似药上市前推出 [76] 问题: 关于abelacimab(因子XI抑制剂)的机遇规模和发展计划 [78] - abelacimab针对不适合口服抗凝药的高出血风险患者,机会规模预计达数十亿美元,具体取决于竞争对手口服药物的III期结果 [78][79] - 该药物为每月给药一次,公司将更专注于难治患者群体 [80] 问题: 关于Cosentyx在美国第四季度的净定价假设以及HS中增加剂量使用的背景 [82] - Cosentyx的定价和增长净额预计保持稳定,受Part D重新设计的影响主要已体现在Entresto上并将逐渐消退 [83] - 在HS中,约25%的患者从每月给药升级至每两周给药,公司希望进一步提高这一比例以维持市场份额,并需要共同努力扩大整个患者市场 [84][85] 问题: 关于第三季度除Cosentyx外其他产品的回扣调整情况 [87] - 第三季度约1.8亿美元的先前期间调整主要涉及Cosentyx和Entresto,后者与Medicare Part D重新设计导致患者更快进入"灾难性"阶段有关,这部分影响后续会消失 [89][90] 问题: 关于2026年利润率走势、成本行动的影响以及Medicare Part D的季节性 [93] - 2026年各季度增长净额动态通常稳定,异常调整(如今年Q1正2%、Q3负2%)会影响同比基数,明年业绩主要受产品上市放量和三种主要产品仿制药侵蚀驱动 [95][96] - 公司将在发布全年业绩时提供2026年更详细的指引 [97] 问题: 关于Cosentyx在第三季度的强劲表现是否具有持续性 [100] - Cosentyx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主要是基础运营增长驱动,库存影响很小 [101][102] 问题: 关于ianalumab研究中安慰剂反应的问题 [107] -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高度可变性疾病,安慰剂反应存在波动是正常的,研究设计充分,基线特征和背景治疗具有可比性 [108] 问题: 关于公司长期收入指引中现有业务的贡献分解 [110] - 长期收入指引上调部分约一半来自现有业务,其中大部分是已上市产品(如Kisqali、Cosentyx、Pluvicto、Scemblix、Leqvio)的强劲表现,以及remibrutinib的上市和Pluvicto的标签扩展 [112] 问题: 关于Cosentyx回扣调整涉及的期间以及对2026年建模的影响 [116] - 回扣调整主要涉及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基础数据已排除此影响,为未来建模提供了良好基础,从公司整体看,今年迄今的数据相对清晰 [117][118][121] 问题: 关于2026年在仿制药全面影响下利润率能否保持稳定,以及抗APRIL抗体(IgA肾病)的差异化 [125] - 受高毛利产品仿制药影响,毛利率面临压力,但预计会被SG&A效率提升所抵消,考虑到Avidity收购带来的稀释,未来两三年利润率将比40%低1-2个百分点,并在2029年恢复 [127][128] - 公司抗APRIL抗体与竞争对手(抗APRIL/BAFF)机制不同,预计蛋白尿减少效果相似,作为第三款上市产品,公司将通过提供肾病产品组合(包括Fabhalta、iptacopan等)和探索联合治疗方案来创造价值 [130][131] 问题: 关于公司收购Tourmaline(抗IL-6)进军心血管炎症领域的原因 [134] - 基于既往IL-1β抑制剂(Canakinumab)的Cantos试验经验,公司认为在心肌梗死等事件后早期针对IL-6(更下游)并选择高CRP患者,可能获得比Cantos研究(风险降低14-15%)更显著的心血管风险降低效果 [135]
Novartis(NVS)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8 22:00
Novartis (NYSE:NVS)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8, 2025 09:00 AM ET Speaker3Good morning and good afternoon, and welcome to the Novartis Q3 2025 Results Release Conference Call and Live Webcast. Please note that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all participants will be in a listen-only mode, and the conference is being recorded. After the presentation, there'll be an opportunity to ask questions by pressing star one and one at any time during the conference. Please limit yourself to one question and return to th ...
Novartis posts Q3 income beat, reaffirms FY2025 guidance
Youtube· 2025-10-28 17:47
The CNBC app, global market news in one place. Customizable sections and personalized alerts, stocks tracking, interactive charts and market insights, all in your hands. Stay connected, stay informed.Download the CNBC app today. >> Welcome to Sportbox Europe. I'm Karen show with Juliana Tatlebomb.These are your headlines in corporate news. Nevada says it's well on track to achieve its guidance for the year as Q3 operating income surges by a quarter, countering the impact of generic drug erosion in the Unite ...
Novartis CEO says pharma giant has the firepower for big M&A deals: 'Can never be done'
CNBC· 2025-10-28 16:17
This photograph taken on October 30, 2022, shows the logo of the Swiss pharmaceutical and drug maker Novartis on a building in Basel."We are driven by science and the technology, in this case this was a perfect fit for us … If you take a look at our free cash flow it approaching $20 billion a year, so we have adequate firepower to do deals like this and to bolster the growth profile of the company," Narasimhan told CNBC's "Europe Early Edition."The purchase will give the Basel, Switzerland-based pharma gian ...
Novartis delivers solid sales and core operating income growth with strong pipeline progress in Q3; reaffirms FY 2025 guidance
Globenewswire· 2025-10-28 14:00
Ad hoc announcement pursuant to Art. 53 LR Q3 net sales grew +7% (cc1, +8% USD) and core operating income1 grew +7% (cc, +6% USD) Sales growth was driven by continued strong execution on priority brands including Kisqali (+68% cc), Kesimpta (+44% cc), Pluvicto (+45% cc) and Scemblix (+95% cc)Core operating income margin1 was stable (cc) at 39.3% despite increasing generic impact Q3 operating income grew +27% (cc, +24% USD); net income rose +25% (cc, +23% USD)Q3 core EPS1 grew +10% (cc, +9% USD) to USD 2.25 ...
Actinium Pharmaceuticals Presents New Data Demonstrating Potent and Durable Efficacy of ATNM-400, a First-in-Class Multi-Tumor Actinium-225 Radiotherapy, at the 32nd Annual Prostate Cancer Foundation Scientific Retreat
Prnewswire· 2025-10-24 20:30
Accessibility StatementSkip Navigation - ATNM-400 targets a novel, non-PSMA antigen implicated in disease biology withcontinued expression following androgen receptor pathway inhibitor (ARPI) therapy and 177Lu-PSMA-617 therapy, enabling potent activity independent of PSMA expression - ATNM-400 demonstrated superior efficacy over PSMA-targeted radioligand therapy(177Lu-PSMA-617 and 225Ac-PSMA-617) with enhanced tumor control and prolonged survival in low-PSMA and treatment-resistant models - Demonstrated d ...
我国核药产业全力突围
证券日报· 2025-10-24 06:37
核药的定义与市场前景 - 核药全称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或医学研究的特殊药物,正革命性地改变疾病诊疗方式 [3] - 全球核医药市场预计从2023年1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210亿美元,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8.29% [3] - 核药治疗具有“诊疗一体化”特点,可实现诊断、治疗、疗效评估的闭环,是区别于现有肿瘤治疗方式的最大特点 [5] 核药的原理与治疗流程 - 治疗流程始于SPECT或PET影像检查以确定肿瘤部位和大小并评估用药剂量,随后通过口服或输液使药物进入体内,在特定肿瘤部位聚集并释放辐射 [5] - 治疗过程患者需待在特定核药房,完成输注后需留院观察,符合标准后方可出院,一个疗程后会再次接受影像检查以评估效果 [5] - 核药具备“即用即走”模式,在配备核医学设施的医院即可完成治疗,有望推动快速普及 [5] 国际核药市场验证 - 核药Pluvicto于2022年3月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上市首年实现2.71亿美元销售额 [6] - 截至2024财年结束,Pluvicto已累计创造26.43亿美元的营收 [6] 中国核药发展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4年2月,中国累计批准72款核药产品,一半以上为90年代获批的诊断用核药,创新核药仅有3款 [7] - 发展挑战包括SPECT/PET等高端影像设备曾主要依赖进口导致普及率不足,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仅为0.2台,SPECT/CT保有量仅为0.3台 [8] - 核素本土供应不足也限制创新,医用同位素严重依赖进口,自主供给量尚未完全满足国内需求 [8] 政策支持与上游产业链突破 - 2021年《“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将精准放射治疗装备列为重点,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和设备供给能力 [10] - 《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国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到2035年实现“一县一科”,并实现常用医用同位素稳定自主供应 [10] - 联影医疗通过10余年研发攻克关键技术,在高端分子影像领域实现从0到1跨越,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70项,推出2米PET/CT [11] - 2023年全国共有722台PET设备,较2019年增加80.8%,全国53.5%的医疗机构配备了PET设备,其中85.9%配置于三级医疗机构 [11] - 中国核工业集团、远大医药等公司完成碳-14、镥-177、钇-90等多种同位素的量产 [12] 国内企业布局与研发进展 - 截至2024年2月,国内已有205条创新核药研发管线处于临床阶段,A股医药板块中已有超10家上市公司布局创新核药 [12] - 远大医药在全球布局研发和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50多国,2025年上半年核药板块收入达4.2亿港元,同比增长106% [14] - 百洋医药集团参股公司完成核医学一类新药锝-99RGD肽注射液的三期临床,并获SPECT/CT设备独家商业化权益 [14] - 复星医药已成立核药平台,广药集团成立新公司全面布局核药赛道,思路迪医药自主研发药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5] - 东诚药业、中国同辐、云南白药、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等公司也已入局核药创新药 [16] 行业未来展望 - 中国核药行业正在补齐短板,即将步入加速发展期,创新核药有望成为中国创新药的另一张新名片 [18] - 行业未来需避免靶点同质化、实现瘤种突破并打通从生产到临床应用的特殊监管链路 [17]
创新加速、市场空间大 我国核药产业全力突围
证券日报· 2025-10-20 08:48
核药行业概述与市场前景 - 核药(放射性药物)革命性地改变疾病诊疗方式,是各国生物医药产业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1] - 全球核医药市场预计从2023年1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210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29%[2] - 核药治疗具有"诊疗一体化"特点,可实现诊断-治疗-疗效评估闭环,是区别于现有肿瘤治疗方式的最大特点[3][4] 核药治疗原理与临床应用 - 核药治疗过程包括通过SPECT或PET影像检查确定肿瘤信息,随后以口服或输液方式给药,药物在特定肿瘤部位聚集并释放辐射打击癌细胞[3] - 治疗模式为"即用即走",在配备核医学设施的医院即可完成,有望推动快速普及[4] - 国际市场已验证核药价值,例如Pluvicto上市首年实现2.71亿美元销售额,截至2024财年累计营收达26.43亿美元[4][5] 中国核药行业发展瓶颈 - 中国核药创新起步晚,截至2024年2月累计批准72款核药产品,其中仅3款为创新核药[5] - 上游瓶颈制约发展:SPECT/PET等医学影像设备曾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导致本土普及率不足,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仅为0.2台,SPECT/CT为0.3台[5] - 医用同位素本土供应不足,严重依赖进口,限制了创新核药的开发[5][6] 政策支持与上游产业链突破 - 政策发力支持产业发展,《"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将精准放射治疗装备列为重点,《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国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到2035年实现"一县一科"[7] - 联影医疗等公司在高端影像设备领域实现突破,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70项,推出2米PET/CT,2023年全国PET设备达722台,较2019年增加80.8%[8] - 同位素国产化取得进展,中国核工业集团、远大医药等公司完成多种同位素的量产,建成全球首个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9] 国内企业布局与研发进展 - 国内创新核药研发管线丰富,截至2024年2月有205条管线处于临床阶段,A股医药板块中超10家上市公司布局创新核药[9] - 远大医药在全球布局研发和生产基地,2025年上半年核药板块收入达4.2亿港元,同比增长106%,目标打造全球第一核药跨国大药企[11] - 多家公司积极入局:复星医药成立核药平台,广药集团布局核药新赛道,东诚药业、中国同辐、恒瑞医药等也已进入该领域[11][12] 创新特色与未来展望 - 中国创新核药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全球化、全品种、全产业链是一大特色[11] - 百洋医药集团参股公司完成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核医学一类新药的三期临床,并获得SPECT/CT设备独家商业化权益,形成"药+设备"组合[11] - 行业即将步入加速发展期,创新核药有望成为中国创新药的新名片[12]